提高质量
——教育创新发展之本
2017-03-03
提高质量
——教育创新发展之本
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九次学术年会观点摘选
2016年12月17-18日,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九次学术年会在四川成都金堂县隆重召开。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是“提高质量——教育创新发展之本”,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时代主题,面向教育现代化,荟萃基础教育领域精英,全面展示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最新理论、实践成果;聚焦教育热点、难点,共同探索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与实践创新问题。来自教育部、四川省教育部门相关领导,及全国各地的教育学者、校长、教师以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一千五百余人参加会议。
观点
朱之文/教育部副部长
提升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是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核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必须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第二,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第三,要牢牢把握教师这一关键,加快形成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第四,要坚持统筹协调,系统推进基础教育各项改革。
钟秉林/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成为教育创新发展的时代主题。要抓住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契机,科学谋划今后一个时期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加强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坚持立德树人;要创造性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主动应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和互联网教学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创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探索多样化和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要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和现代学校制度。
王湛/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顾问
我们一直在讲,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业化人才,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可能成为经济和科技的并行者和领跑者。这是未来经济社会满足人民群众诉求、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出发点。学有优教是后小康时代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主要目标,当学有优教成为我们的主要目标时,提高教育质量就必然成功。这就是为什么中央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主要任务的原因所在。
尹后庆/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国家督学
“新质量时代”需要聚焦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体现了“新质量时代”的价值观,聚焦核心素养,所追求的就是适应学生成长所需要的,就是为学生的综合发展、一生的幸福而奠基的。我们今天倡导并践行这样富有时代性与先进性特征的主流价值观,才能在“新质量时代”的转型发展中,让教育实现促进人的自身和谐发展、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目标,才会让今天的人民群众对我们教育更加满意。因为追求人的幸福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时代的追求,也是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内心所追求的。
观点
叶翠微/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高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作为一个一线的校长,怎样去思考教育,怎样去思考教育质量?就像读莎翁的《哈姆雷特》一样,一百个读者可以有一百种对哈姆雷特的解读,但是我想,校长心中的哈姆雷特,应该是莎翁心目中的哈姆雷特。正是因为这样的逻辑,我想形成一个聚焦,从三个维度来谈一谈我对教学质量的理解。第一,新高考向我们提出了什么?在新高考形势下,学生需要私人定制,学生如何发展自己可以做出选择,这是对学生人权的最大尊重;教师既是“买方”又是“卖方”,需要双“市”并存:心中有学生的教师才能被学生秒选,教师要懂得如何通过提升自身的素养来达到学生对于教师的满意;学校要自主创新,精准发力,更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发展。第二,世界一流大学向我们提出了什么?世界一流大学同样重视学生的成绩,对学生素养也同样有很高的要求。另外,还要重视学生的特质,学生要证明“唯一的我”。第三,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学生向我们提出了什么?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对教育质量有自身的需求,其一,要玩,在玩耍中提升核心素养,教育要重视回归学生的天性;其二,要玩得高兴;其三,要玩得转,学生玩得有质量,能够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发展。孩子正在跳出我们的设计,如何更好地基于每个学生的天性和成长而去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一定要回到孩子自己的世界中。
(扫二维码,看更多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九次学术年会内容。)
美国:一名教师的九个新年愿望
皮特•格里尼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小镇的新手英语教师。他经常在博客上写教育日志。针对特朗普新任命的教育部长所发布的最新教育政策,他提出对美国公立学校教育的九个理想化的愿望。
1.取消大型标准化测试。这几年,教育界实行的高风险的标准化测试浪费时间和金钱,扭曲了整个公立教育的目标,学生在学业水平上并无很大提高。如果我的愿望清单上只能实现一个目标,我希望是取消大型标准化测试。
2.公平合理的经费资助。政府特许学校和学券制学校并没有解决传统公立学校存在的教育质量低下的问题,教育部门应该做的是确保美国的每一个学校能拥有教学水平出色所需的资源、支持、经费、教职员工和管理能力。
3.学校管理民主化。每一个学区应该由当地纳税人组成的委员会统一管理。许多大的城市学区应该分成更小的学区,学校进行透明化管理,由委员会的社区操作,从当地资源中选出管理者和工作人员。
4.教师应当被看作是教育领域的主体。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是不能从事教师工作的,没有教学背景的人也不能在学校中担任重要岗位。一名教师不能仅仅在大学层面接受师范训练,到工作岗位后不再更新教育教学知识,也不能在没有经过教师工会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教师预备项目。
5.教育领域的标准应该自下而上地产生和扩散。传播教育学思想和标准最有用的方法,是由产生这一观点的教师经过测试后与他人分享。从国家层面强制实施并不一定有效,由下而上,来自教育实践者的教育理论最有生命力,传播也最久远。
6.科技要服务而非控制教师和学生。我经常使用科技,科技能帮助我完成工作,并用更新颖有趣的方式开展工作,学校还配备信息技术教师帮助我们。我希望能快捷方便地接触到新的工具、软件和路径,而非被科技绑架。
7.我们的教育没有秘密。只要涉及到教育政策的出台、教育事件的处理程序以及结果等方面的信息,学区应该向公众公开。同时,学区中的个体应该享受隐私。
8.学校应该成为安全场所。学校应该重视所有学生的需要,保护和珍视个体,每个孩子应该感到在学校的生活是安全的,并喜爱和支持他所在的学校。学校应该有可支持的、灵活的、能呼吸的空间来营造这一氛围。
9.学校应该围绕学习进行研究,帮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学生毕业时不应该是来自生产线的烤面包机或者运动鞋,而应该是内心强大的、自信的人。他们知道自己的需求,已经为实现梦想做好初步准备。可能会有学生拒绝或反对学校教育,但教育者应该为每一个孩子竭尽全力,我们不是只给富人阶层、权力阶层的子女提供教育机会,而是给每一个孩子提供教育机会。
(《华盛顿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