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分析
2017-03-03吴江艳
吴江艳
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分析
吴江艳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河南 平顶山467000)
抑郁;脑卒中;中医护理
急性脑卒中在心血管疾病中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其致病原因为脑血管破裂或阻塞,使血液无法及时输送至大脑,从而在缺血、缺氧下引起脑组织受损[1]。脑卒中患者多因病情反复而抑郁。因此,本研究现回顾性分析对脑卒中抑郁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取得的疗效,并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治疗的89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5∶18,年龄48~72岁,平均(59.87±7.96)岁;脑梗死24例、脑出血19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1∶15,年龄45~75岁,平均(60.07±7.45)岁;脑梗死24例,脑出血22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病程等方面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良好可比性。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肢体功能、自理能力训练及指导饮食。观察组采取中医护理:①情志护理: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为其介绍病友,增加沟通和交流,讲解疾病治疗情况。②饮食护理:根据病情给予饮食调养,气滞痰瘀者,食用梨、柑橘、萝卜等;肝气郁结者,食用香蕉、柚子,或用陈皮、佛手泡茶饮之;阴虚火旺者,食用冬瓜、西红柿、生藕及雪梨等;心脾两虚者,食用莲子、红枣、山药及桂圆等。③手法护理:穴位按摩,每次30 min,每日1次,持续两周。
治疗结果
1.观察和评定标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疗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疗效判断:总分100分,疗效与HAMD、SDS分值成反比[2]。
2.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HAMD与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康复情况比较±s,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论
脑卒中患者在治疗期间,多会因病情反复而出现轻生、自我厌弃等心理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病情恢复和生活质量,因此,需采取有效护理以缓解患者心理情绪,提高生存意志[3]。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HAMD、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中医护理秉着以人性化护理为主,遵循“喜胜悲、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的中医辨证理论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通过交流和日常娱乐抑制患者心理活动,进而缓解其心理情绪变化[4]。同时,中医讲究饮食调养,针对患者体质及病情,对其进行饮食指导以帮助患者补血益气、清热解毒及疏导肝气。穴位按摩则可以加速患者血液循环,促进肌肉收缩和舒张,同时还可以舒缓其紧张的心理情绪[5]。此结果表明,中医护理方案的采用,能降低患者抑郁程度,有利于提高其日常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其护理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抑郁程度,以达到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值得临床护理的大力推广。
[1]张晓薇.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7):50-51.
[2]马丽琳.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3):220-221.
[3]宋媛媛,袁云峰.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3):595-597.
[4]孙秀梅.中医辨证护理在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279-281.
[5]廖玲.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1):16-18.
2016-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