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
2017-03-02肖岚
肖岚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脑梗死患者(观察组)的颈动脉超声检查情况,并与同年龄段4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超声检测结果进行比较。重点观察内-中膜厚度、有无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斑块位置、回声类型及狭窄程度,进行评估和分析。 结果 ①观察组CCA-IMT平均厚度(1.17±0.10)mm,BIF-IMT平均厚度(1.42±0.11)mm,对照组CCA-IMT平均厚度(0.73±0.11)mm,BIF-IMT平均厚度(0.97±0.10)mm,观察组CCA-IMT、BIF-IMT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颈动脉粥樣斑块检出率及回声类型比较,观察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6% vs 2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回声类型以软斑为主(占86.1%,37/43),对照组以硬斑为主(占54.5%,6/1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③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部位均以颈动脉分叉处为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5% vs 63.6%,P>0.05);④两组颈动脉狭窄程度比较,观察组以中重度狭窄为主(占77.1%,37/48),对照组以轻度狭窄为主(占81.3%,39/4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能准确地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狭窄程度,及时行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为临床有效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评估;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0-0103-04
脑梗死是一种由于脑的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坏死的脑血管疾病,又称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1]。研究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脑梗死的发生、复发及梗死部位密切相关[2]。脑梗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症状较轻患者可无任何临床表现,症状较重患者可引起瘫痪甚至出现癫痫与休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4]。因此,早期发现并诊治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预防及控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48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资料,并与健康人群进行了比较,目的在于评估超声诊断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脑梗死组(n=48):从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入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中选择48例设为脑梗死组(观察组),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48~82岁,平均64.8岁,排除心源性、出血性、恶性肿瘤、肝病及类风湿患者。病程均在3 d之内,所有患者符合相应的脑梗死诊断标准[5],并经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且与临床表现一致。(2)对照组(n=48):选取我院同期体检人群中无脑梗死者48例,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47~75岁,平均63.5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PHILIP公司IU elite及HD11 X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为5~12 MHZ的高频线阵探头。受检查者取仰卧位,颈部放松,头略向后仰,偏向对侧,以充分暴露检查部位。探头置于颈根部,先找到颈总动脉(common cartied artery,CCA)近心端,然后沿血管走行平行向上扫查,依次显示颈动脉分叉处(the bifurcate of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BIF)、颈内动脉(internal cartied artery,ICA)、颈外动脉(external cartied artery,ECA)直至入颅处,扫查时注意要连续纵横多切面扫查,仔细观察血管的形态、有无斑块及斑块的回声类型、有无狭窄,并记录和测量内-中膜厚度(intra media thickness,IMT)及斑块大小、位置、血管狭窄程度。
1.3 超声评估标准
临床上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常用指标为内-中膜厚度(IMT),即动脉管腔内膜面表面与中层外表面的垂直距离,正常情况下颈总动脉IMT<1.0 mm,颈内动脉IMT<0.8 mm,颈总动脉分叉处IMT<1.2 mm,超过上述标准则视为IMT增厚,若局部IMT厚度>1.5 mm,可诊断为斑块形成[6]。横切面观察有无斑块,并测量最大厚度,纵切面测量斑块的上下径(长度)。对有多个斑块者,选择面积最大的1~2个进行记录。
狭窄程度(%)=(B-A)/B×100%,其中A为狭窄处最小内径,B为狭窄处血管最大内径。轻度:狭窄率<50%,管腔有一定程度的缩小,无血流动力学改变;中度:狭窄率50%~69%,狭窄处血流明显加速,呈五彩花色血流;重度:狭窄率70%~99%甚至接近闭塞,狭窄远端血流流速进一步加快,为湍流或涡流;闭塞:无血流信号。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颈动脉IMT、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情况、斑块回声类型、斑块分布位置、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血管血流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超声表现
2.1.1 血管内-中膜(IMT)异常 观察组48例患者,超声诊断47例IMT增厚,占97.9%(47/48),CCA-IMT厚度1.07~1.32 mm,平均(1.17±0.10)mm,BIF-IMT厚度1.3~1.58 mm,平均(1.42±0.11)mm。增厚的内中膜声像图表现为边界为高回声线状内膜,中央呈中低回声长条状略向管腔凸入(封三图1)。
2.1.2 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观察组48例脑梗死患者中43例发现有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占89.6%,声像图表现呈多样性,与斑块内成分有关,分为低回声斑块、等回声斑块、不均质回声斑块及强回声斑块(封三图1、封三图2)。
2.1.3 颈动脉狭窄 观察组48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管腔均有不同程度狭窄,37例患者有中度或以上狭窄,占77.1%(37/48)。狭窄处可见五彩花色血流,流速明显加快(封三图3)。
2.2 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比较
观察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平均(1.17±0.10)mm,颈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BIF-IMT)平均(1.42±0.11)mm,对照组CCA-IMT平均(0.73±0.11)mm,BIF-IMT平均(0.97±0.10)mm,急性脑梗死组CCA-IMT、BIF-IMT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及斑块回声类型比较
观察组48例患者中有43例检出斑块(89.6%,43/48),对照组48例患者有11例检出斑块(22.9%,11/48),两组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61,P<0.05)。观察组以软斑(低至等回声斑及不均质回声斑)为主,占86.1%(37/43),对照组以硬斑(强回声斑)为主,占54.5%(6/1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
2.4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部位比较
两组斑块分布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颈总动脉分叉处为主,其次为颈总动脉主干,次之为颈内动脉起始处,见表3。
2.5两组颈动脉狭窄程度比较
观察组轻度狭窄占22.9%(11/48),中度以上狭窄占77.1%(37/48),对照组轻度狭窄占81.3%(39/48),中度及以上狭窄占18.7%(9/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累及全身动脉血管的慢性非炎症性、增生性病变,由于动脉发生局限性变性、坏死、纤维化、钙化、类脂质沉积,动脉壁结构异常等,致使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内膜,是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学基础[7]。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处的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以至于狭窄甚至闭塞。斑块内富含的脂质和胶原纤维可使血液中血小板激活,从而启动凝血机制致血栓形成,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研究显示,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密切相关[8]。颈动脉粥样狭窄一般好发于颈内动脉起始段[9]。颈部血管位置表浅,易暴露,可以采用超声检查直接观察颈动脉情况。本文观察结果中,健康体检者与脑梗死患者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国内文献研究证实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存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斑块检出率高的超声影像特点[10,11]相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容易造成脑梗死的原因主要有:①斑块脱落后易产生致使颅内动脉闭塞的栓子;②颈动脉狭窄引起狭窄处和狭窄远端血流产生湍流而加剧脑血流低灌注情况。③狭窄处血流速度明显高于斑块处血流速度从而促使斑块表面纤维帽破损进而产生血栓破裂从而产生血栓、引发梗死[12-14]。本研究中斑块发生部分以颈动脉分叉处为主,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为该部位血流方向突然改变,血液流入时产生湍流和涡流,从而损伤血管内膜,后者有利于脂质蛋白沉积在内膜下,促进斑块的形成,成为粥样斑块的好发部位。本文脑梗死患者组中斑块回声类型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以软斑为主,这与软斑的内容物有关,以往研究表明软斑(低至等回声斑及不均质回声斑)为不稳定斑块,其成份以脂质类斑块及纤维斑块为主,并含炎性细胞,容易出现斑块内出血及组织坏死,脱落,形成血栓,与脑梗死的形成关系密切。而硬斑(强回声斑)为钙化后形成的斑块,不易破裂,相对稳定,发生脑梗死的概率较低,与本研究中健康体检者组中斑块以强回声斑为主(占54.5%)相符。因此,超声检查中若发现上述软斑应着重描述斑块类型及位置,以利于临床预测患者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机率。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超声检查可发现颈动脉狭窄程度,狭窄程度<50%者血流成像不会出现明显变化,中度以上狭窄(50%~69%)则血流成像出现相应改变,速度加快,呈五彩花色湍流,本研究脑梗死患者组中狭窄以中重度为主(占77.1,37/48),进一步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脑梗死关系密切。检查中应注意彩色多普勒取样点的选择,应选择狭窄血流最明亮处取样,以利于测到最高流速。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超声可以准确地显示和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观察斑块大小、部位、数量及回声类型,并通过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进一步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情况,对于出现不稳定斑块的患者建议定期随访,及早进行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发生[15]。对临床脑梗死早期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超声操作简便、无创、用时短、可重复动态扫查,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跃金,杨鸿群,邬至平.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5):4-5.
[2] 洪玉娥,吴倩,贺军.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9,22(3):21-213.
[3] 谭风华.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11-213.
[4] 任芳.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84-85.
[5]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6-381.
[6] 郭万学,主编. 超声医学[M]. 第6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6:689-690.
[7] 高瑞锋,张全斌,崔艳华.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表现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3):309-311.
[8] 林萍,张丽,王婧洁,等. 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价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J]. 中国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3,21(5):389-393.
[9] 金泽宏,李强翔,邓惠姣. 彩超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研究及临床价值[J]. 海南医学,2010,21(3):82-83.
[10] 董智强,陈旭,苏敬敬,等.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性质、部位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J].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1,19(3):199-203.
[11] 刘会峰,朱社奎,白焕芳,等.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8):62-64.
[12] 李毓萍,王慧宇,李卫,等. 多普勒超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与脑梗死的关系[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9):695-697.
[13] 李秀玲,李宏,庞秀英,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13):1897-1898.
[14] 李斐,杨珊,陈国新.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樣硬化斑块的临床评价[J]. 广西医学,2012,31(10):1378-1379.
[15] 周琦,赵洪建. 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2):39-40.
(收购日期:2016-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