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学素养的实训与提升

2017-03-02苑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实训班主任

〔摘要〕心理学素养对于中小学教育具有革命意义。本文以“心育助力德育”为指导思想,将“心理学素养”理念引入中小学班主任角色,重点阐述了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学素养实训的创新性、目标、维度及其主要内容,旨在通过专业的心理实训提升心理学素养,并以此缓解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提高整体绩效与个体的价值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学素养;实训;工作旺盛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06-0014-04

心理学素养(psychological literacy)是当前国际心理学界针对大学本科教育的最新理念,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最早由美国心理学会(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提出,是指通过心理学专业的学习,所获得的能够满足个体与社会需要的适应能力。实际上,心理学素养对于中小学教育同样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將“心理学素养”引入中小学班主任角色,旨在引导班主任理解心理学是什么、心理学可以做什么,掌握基本的教育心理学理念,掌握关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摒弃单一的评判视角,有效解决以往工作方式不足以解决或行之无效的学生问题,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班主任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绩效,同时,也提升班主任个体的价值感、成就感与幸福感。

一、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学素养实训的创新性

心理学素养教育注重训练学习者对于人类行为及其心理基础的正确认识、应对与赏识,从而培养一批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为心理学教育与其它专业的学习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接口。与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相比,以提升心理学素养为核心的班主任实训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创新。

第一,心理学素养的提出,使中小学心理学教育的目标多维化,不仅更深入、有效地解决学生问题,也为学校培养一批了解心理学并能够科学运用心理学,应对自身、他人与社会需要的教师人才。

第二,在教学内容和模式方面,从传统的重视知识传授和具体技能训练,转变为注重态度与观念的改变,学术性的专业知识要更多让位于应用性、普及性和可操作化的素养知识。

第三,心理学素养强调改变学习者的态度与观念,进而,使其行为模式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行为变化随之会固化为能力。这一思路可以为创新型班主任培养提供借鉴。

第四,基于能力的班主任培养内核即是心理学素养。针对班主任而言,无论是班级管理能力与应急能力,还是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建设,以及自我表达与沟通能力,均属于心理学范畴。这些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是一个心理教育课题。利用最新的心理学素养理念,可以大大提高这些能力的培养效率与效果。

第五,心理学素养实训需要创造生动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当前世界各国在心理学素养的培养方式上已经开展了若干有益的实践,大量使用了诸如探究式、体验式[1]、案例式、参与式、合作式等学习方式。这些教学与学习方式的探讨无疑为我国的中小学班主任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学素养实训的目标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时,明确提出“好老师”的要求和标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与仁爱之心。

一般情况下,各个学校的班主任都是由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来担任,因为他们能够更好地践行“好教师”的要求和标准。其中,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与仁爱之心无不基于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因此,对中小学班主任进行心理学素养实训的目标在于:通过加深自我探索和自我觉知,达成自我接纳,进而推己及人,实现对学生的无条件接纳;通过掌握“爱的语言”,与学生、与家长之间进行非评价、非暴力沟通,用建设性的方式解决问题、培育学生,从而实现职业价值最大化。

三、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学素养实训的维度

通常,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重点为:教书育人、班级管理和协同育人。以此为重要依据,将心理学素养理念渗透其中,实训的维度得以呈现如下。

1.以学生为本的价值观

班主任心理学素养实训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2]、以素质教育为本”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以“生命化、生活化、生态化[3]”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以学生为本的价值观”在实训中具体表现为:以(教师的)态度影响(学生的)态度;以(教师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行为;以(教师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以(教师的)心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心理能力;以 (教师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以(教师的)境界提升(学生的)境界。

2.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

实训内容既有理论铺垫,又有实际操作,使心理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日常的教学、学生管理工作有机结合。鉴于班主任的工作量大、强度高、责任重,心理学素养实训追求时效与实效——尽可能进行集中培训,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成效。例如,每一主题的实训为期2天左右;邀请专业机构整体规划,由其组织既有临床咨询经验、又有社会培训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学专家进行实训授课;尽可能采用体验式、参与式、案例式和教练式的培训方式,让每一位参训教师深刻理解相关概念和理论,实实在在地掌握各项心理技能,在实操训练中学会灵活运用。

3.心灵滋养与自我实现

仅有“以学生为本”的价值观,仅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并不足以获得乃至提升心理学素养。因为对于班主任而言,他们付出太多,若一味地强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难免付出职业枯竭感、躯体化、心理障碍甚或英年早逝的代价。班主任格外需要被关注、被爱护,也需要学会主动滋养自己的心灵,在有效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成长,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四、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学素养实训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学素养实训以实训目标为核心,以实训维度为依据。

参考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4],以及国内外的相关实训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教育制度,这里简要梳理一下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学素养实训的主要内容。

1.原生家庭的深刻作用

深入了解原生家庭对学生的塑造作用[5],掌握学生心灵成长的地图,能够做到心理上的因材施教,从而为家校合育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依恋关系与教养方式的重要性[6];原生家庭对孩子“三观”的影响;原生家庭对人格的塑造;原生家庭与心理问题的关系[8];如何从心理层面实现家校合育等等。

2.教师的婚恋关系建设

一方面,通过了解婚恋关系的心理学知识,及时发现部分学生问题实际源自其父母之间的关系[6],掌握心理学专项技能;另一方面,鼓励班主任有意识地、有效建设自己的婚恋关系,学会爱的艺术,以更加积极、美好的心态面对繁重的班主任工作。

具体说来,内容涉及:婚恋关系的心理意义;婚恋关系中的冲突及调解;婚恋关系中的情绪表达;婆媳关系建设;角色扮演与幸福体验等等。

3.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应对

以心理學的视角重新解读常见的学生问题(诸如:厌学、网瘾、青春期问题、暴力行为、过度叛逆以及其他不良行为、心理状态的异常表现等),使班主任能够透过行为看内在,深入分析这些问题行为,迅速识别行为背后的真正成因,并采取有效策略。

这部分内容非常适合案例教学和互动演练,不仅有助于班主任掌握应对技能,更重要的是转变观念——不把学生问题标签化,不进行单一的道德评判,读懂不良行为背后的心理成因和精神需求,以心育助力德育。

4.性心理教育意识与能力

特别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性”是广义的,是生命意义上的性。比如:生命来自哪里,性别由什么决定,男生与女生都要懂得自尊自爱、彼此尊重,如何识别性伤害,受到性伤害时如何科学自卫等等,这些都包含在广义的“性”教育之内。

在中小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班主任是否具有正确的性教育意识,具有科学的性知识和健康的性态度,具有实施性心理教育的能力,都非常重要。完整的性教育应该包括四个方面:性知识,性道德,性法律和性心理。由于本文阐述的是心理学素养实训,所以,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重点落在性心理方面。

但是,进行实训时,需要让受训的班主任了解完整的性教育理念。这本身就是有关性心理教育的正确意识之一——性心理教育并非孤立存在,须以性知识为依托,以性道德为根基,以性法律为准绳。

以中学班主任为例,实训内容可以包含:性心理教育的目标;中学生可能遇到的性心理困惑;性心理教育的常见问题及其健康应对;性别教育;如何与你的学生谈“性”;如何获得家长的合作等等[7]。

5.师生间心理关系的建立与有效沟通

该实训内容的目标很简单:和谐师生关系。主要内容有:关系大于教育;师生关系新理念(如: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在接受教育);师生沟通的有效策略;如何实现非暴力沟通等等。

6.校园危机事件的识别与初步应对

校园危机事件,是指在校学生由重大生活事件带来的某种心理困境,且学生运用自身资源与应对机制无法解决问题,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混乱状态。处于心理危机状态时,学生确信自己无能为力、混乱、害怕、震惊、羞辱、无助、悲伤和绝望。

这里所说的“重大生活事件”,主要是指当事人的判断和主观感受。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常见的有:父母离异、重要亲人故去、被老师或同学排斥或羞辱、过度处罚、严重违纪、家庭暴力、校园暴力、同学重伤或死亡及其他使当事人陷入强烈消极情绪的诱发事件等。

设置这一实训内容的目的在于,培养班主任对于校园危机事件的敏感度和洞察力,了解心理危机干预程序和转介程序,能够准确识别心理危机,能够初步应对学生危机事件。主要内容包括:校园危机事件的种类及其规律;如何识别校园危机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心理危机干预的一般程序与转介程序;初步应对与干预策略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危机干预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技能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工作。如果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知识与技能训练,任何人都不能随意进行干预,必须求助于心理咨询专业机构和精神病专科医院等专业力量的支持。

7.心理健康辅导团体训练

心理健康辅导团体训练是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的有效途径之一[8]。目前,团体心理辅导被普遍用于大、中、小学校,为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设置这一实训内容的目的在于,使班主任了解团体心理运作规律,掌握中小学生团体辅导技能,能够有效地促进班级管理和班级建设。

主要内容: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概述;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的设计与实施;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常用活动;团体心理辅导方法与技术等等。

8.工作旺盛力

以往的心理学培训常用“减压”一词,而这个说法本身是消极倾向的。心理学素养实训则是积极倾向的,建议采用“工作活力”或“工作旺盛力”(professional passion)的说法。为此,班主任心理学素养实训主张积极面对压力存在的客观现实,有意识地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进而将动力升华为工作旺盛力或工作活力。

主要内容包括:正确认识压力与压力感;教师压力源解析;建设性的情绪表达;转化及升华压力的方法;如何保持工作旺盛力等等。

综上所述,在班主任工作中引入心理学视角,让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发挥更细致、更深入的社会服务功能[9],帮助教育找到更合理、更健康、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协同实现育智、育德、育心的全人理念。

参考文献

[1]葛鲁嘉.心理学应用的技术基础、技术思想和技术手段[J].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3, 1(1):12-15.

[2]卡尔·R·罗杰斯著,李孟潮,李迎潮,译.当事人中心治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葛鲁嘉.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方法论[J].社会科学研究, 2009, 20(2):140-144.

[4]郭巧慧主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参考[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0.

[5]维吉尼亚·萨提亚. 易春丽,叶冬梅译.新家庭如何塑造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

[6]苑媛,张志强.做温暖的父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7]方刚.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教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10.

[8]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组织编写.心理健康辅导团体训练[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

[9]林崇德.关注心理技术,加强心理学的社会服务功能[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3, 1(1): 4-5.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北京华益社会工作促进中心,北京,100081)

编辑/刘 扬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实训班主任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我的“自画像”
我的班主任①
平谷区委组织部:打造党员实训基地 拓展培训方式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浅谈如何上好中职生实训课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