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害怕”不可怕

2017-03-02谢唐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活动设计小学生

谢唐红

〔关键词〕害怕情绪;小学生;活动设计

【理论基础】

害怕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是个人安全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恐惧心理。比如,有的孩子正在高高兴兴地玩耍,一见到小动物跑来就会惊恐地哭叫;有的孩子一听到打雷,一看到闪电就会紧紧地搂抱大人,显得十分惧怕;还有的孩子不敢去黑暗处取物,不敢在关了灯的屋子里睡觉,也不敢和陌生人在一起等等,这些都是儿童害怕心理的具体表现。一个人在生活中对某些危及机体生命安全、影响身体健康的异常刺激感到害怕是正常的、必要的。比如看见会伤害生命的动物或猛兽,会感到惊恐、惧怕,并设法逃离或杀死它们。但是,如果对某些正常的又于人无害的刺激一味感到害怕,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不正常的,严重的甚至会有损于身心的健康,如一个人不敢关灯睡觉等。不正常的害怕情绪可能影响儿童个性的正常发展,甚至会造成神经紧张或病态恐惧,给其身心健康成长带来后患。

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可避免的害怕情绪,也为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儿童良好的个性,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我设计了这节以“害怕”为主题的心理课。

【设计思路】

1.本节课首先以语文课本中学生熟悉的一个故事导入,让学生体验故事中的害怕情绪,并引導他们分析害怕的原因,让他们明白本节课第一个教学要点“不明原因会害怕,凭空想象更害怕”,接着顺理成章地引导他们直面和挑战那些“不明原因的害怕”和“凭空想象的害怕”。

2.之后呈现一个切合学生实际的情景小故事,让学生分析情景中人物害怕的事物,并讨论他们的做法,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本节课第二个教学要点“害怕说出来,说了不害怕”。

3.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大胆面对,实践挑战。之后顺理引出第三个教学要点“了解原因少害怕,真相大白不害怕”。

4.在总结前三个教学要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害怕”本身,让学生明白“面对不会伤害我们的事物,其实我们不是害怕它们,只是不喜欢或者讨厌它们!面对危险的事物,我们要害怕它们!害怕它们,不丢人!因为害怕,我们才会进一步保护自己!”

5.总结之后,在轻松切题的歌曲《不怕不怕》中完成本节心理课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情况:本教案授课对象处于小学中年级,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差,难以释放心理压力,心情容易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极易激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本教案在专题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内容具体从属于“情绪调节”这一专题板块,是继小学低年级进行“情绪识别”“情绪表达”等内容教育后的重要提升,是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在之前已经上过“多彩心情”“情绪万花筒”等相关初级内容。本节课旨在通过心理辅导活动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掌握一些调节害怕情绪的方法,初步学会调节自己的害怕情绪。

本节课使用多媒体作为主要教学手段,综合运用谈论式、归纳式讲授法等教学方式。

【活动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害怕情绪。

2.通过改变认知来应对害怕情绪带来的消极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绪观念及勇敢、坚毅的生活态度。

3.初步培养学力。

【教学材料清单】

呈现解决问题的PPT课件(含视频、音频、图片等)、课堂练习题每生一份、笔每生一支。

【活动过程】

(一)心情分享,故事导入

师:今天我们换了个场地上心理课,现在大家心情怎么样?

生答兴奋、高兴、激动、紧张、害怕……教师及时回应学生的回答,并分享自己紧张、害怕的心情。

师:其实啊,老师也有点紧张,有点害怕,听,我的声音都有点颤抖,我自己感觉到心跳得很快。怎么办呢?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紧张、害怕的心情呢?

生答深呼吸。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现场和学生一起做深呼吸放松。

师:做了个简单的深呼吸放松后,心情确实放松了些,不过还是有点紧张和害怕,没关系,我们继续放松,一起听个小故事吧!

重温故事《咕咚来了》。(呈现PPT课件,播放相关视频)

师提问:1.开始小动物们为什么都很害怕? 2.后来为什么又都不怕了呢? 3. 你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举例说说。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之后提问:怕黑的同学请举手!哇,好多哦!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迷路的你推开虚掩的一扇门,发现里面漆黑一片。你害怕吗?害怕什么?

师:如果这个房间是你自己的卧室呢?还怕吗?

师:如果是自己的卧室,大家几乎都不会害怕了,为什么呢,因为自己的卧室是我们非常非常熟悉的地方,即使黑漆漆的时候,我们也知道里面有哪些物品。因为熟悉,我们不会胡思乱想,而如果是陌生的地方,漆黑一片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

师:同学们,《咕咚来了》的故事里,动物们一开始不知咕咚是什么,同样,在黑暗中,你们不知道房间里面有什么,小动物们以为是可怕的动物,而你们以为黑暗的房间里有吸血鬼、僵尸……正是因为不明原因,所以大家害怕!——从中我们明白了:不明原因会害怕,凭空想象更害怕。(PPT投影出来并板书)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和分享及时进行反馈,并适时引出本节课第一个教学要点“不明原因会害怕,凭空想象更害怕”,接着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直面和挑战他们那些“不明原因的害怕”和“凭空想象的害怕”(如怕黑、怕妖魔鬼怪等)。

设计意图:心情分享和故事重温是为了缓解课前的紧张、害怕情绪,师生心情分享为本节课营造了真诚、安全的课堂氛围,也符合本节心理课注重情绪体验的教学目的。而故事《咕咚来了》也能紧紧联系本节课的主题。

(二)分享情景小故事,体验他人的害怕情绪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我一起看一个情景小故事。

师呈现情景小故事(PPT课件):

下课了,丁丁拉着婷婷:“我告诉你,昨晚,我做了一个梦,好可怕……”

“丁丁你别说了,你一个人怕还不够啊,我做了恐怖的梦从来不说的,我不想把我的害怕传染给别人。”婷婷说完就找别人玩去了。

丁丁又走到当当面前:“我告诉你,昨晚,我做了一个很可怕的梦……”

当当专心地听着……

“我梦见我被一个十分凶恶的人追杀,那个人瞪着一双牛似的大眼睛,眉毛是竖起来的,牙齿向外暴,他拼命地追我,我在前面使劲跑,他在后面使劲追,最后他一把抓住了我……”

当当非常理解地说:“是挺吓人的,我以前也做这样的恶梦,没关系的……”当当还说了很多安慰丁丁的话。

师:在这个情景故事中,你更喜欢谁的做法?为什么?

师:当我们遇到害怕的事情时,我们可以把它说出来吗?说出自己的害怕丢不丢人?说出来后心情可能会怎么样?

师:是的,其实,遇到令人害怕的事情时,我们会紧张、心慌、不知所措,如果勇敢地找自己信任的人说出我们的害怕,也许她能帮助我们哦,即使她帮不了,但当我们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害怕时,我们就已经踏出挑战害怕的第一步了!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明白“害怕说出来,说了不害怕”。(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要点,PPT投影出来并板书)

(三)主题调查,直面自身害怕情绪

师:刚刚我们说到“害怕说出来,说了不害怕”,现在我们就一起直面我们的怕吧!勇敢说出你的怕!

教师提问:

1.你最怕什么(如:植物、动物、昆虫之类的)?害怕时,你会有何反应?请表演一下!

2.想想你为何会害怕它?

3.怎么做能使你不那么害怕?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表达和分享,之后再呈现事先准备好的图片(如蚊子、蛇、狗、蟾蜍、蟑螂、蚯蚓等等),引导学生承认他们的害怕。

注意事项:本环节中,学生在表演害怕时的反应时,可能需要教师适度引导,以防课堂失控。

(四)指点迷津,正确认识和处理害怕情绪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大家害怕的这些东西,其实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会给我们带来危险或伤害的东西,如毒蛇等;第二类是不会给我们带来危险或伤害的东西,如蟑螂;第三类是我们凭空想象出来的实际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如妖魔鬼怪。

面对应该害怕的事物,比如那些会给个体带来危险和伤害的事物,如毒蛇、恶狗、黄蜂、雷电等,是有自我保护作用的,我们需要这样的害怕,这样的害怕会让我们想方设法避免它们给我们带来危险和伤害。

如果害怕的事物根本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或伤害,如蟑螂,飞蛾……那么其实我们不是害怕它们,应该只是不喜欢,或者说我们只是讨厌这些事物,因为这些事物不会给我们带来实质的危险或伤害,我们也有能力去消除或赶走它们。

而对于那些实际根本不存在的、只是我们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我们其实没有必要去害怕它们。

了解了这些,我们回过头来看自己的害怕情绪,就会发现,只要了解了这三个“什么”(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我们就不那么害怕了,所以“了解原因少害怕,真相大白不害怕”。(PPT投影出来并板书)这樣看来,“害怕” 其实也没那么可怕。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主题:“害怕”不可怕。(PPT投影出来并板书)

这节课进行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感想或收获呢?自信勇敢地跟大家分享吧!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及时反馈后总结本节课内容(PPT投影出):

1.不明原因会害怕,凭空想象更害怕。

2.害怕说出来,说了不害怕。

3.了解原因少害怕,真相大白不害怕。

4. 面对不会伤害我们的事物,其实我们不是害怕它们,只是不喜欢或者讨厌它们!面对危险的事物,我们要害怕它们!害怕它们,不丢人!因为害怕,我们才会进一步保护自己!

(五)延伸课外,指导行为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害怕的话题,一起真诚地面对了我们害怕的事物,一起学习了如何正确认识害怕和处理害怕的情绪,希望大家能将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最后请同学们拿出笔,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完成今天的心理课堂练习题!

【活动反思】

我是学校的专职心理老师,主要负责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教学及心理咨询等工作。在平时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我接触了好几个因害怕、胆小导致情绪困扰的个案,再结合平时的访谈和调查,我发现这类问题不容小视,加之情绪主题的教育内容原本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故而设计了这节以“害怕”为主题的心理课。通过心理咨询和访谈,我发现,学生因害怕导致的情绪困扰原因主要为未能正确认识“害怕”,如,有的学生片面地觉得害怕本身是件丢人的事情,甚至因为自己害怕某些事物而消极评价自己,认为自己胆小没用,严重的甚至过分夸大和泛化这些消极评价,给自己的自信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

正是基于上述实际情况,同时也为了帮助更多的学生正确认识“害怕”这一不可避免的情绪,引导学生学会应对“害怕”情绪的恰当方法,减少因此带来的情绪困扰问题,我设计了这节课。

本节课我首先通过心情分享和重温故事,营造了安全、真诚的心理课堂氛围,之后通过呈现情景小故事,让学生先体验他人的害怕情绪并试着分享感悟,再引导学生真诚面对自己的害怕情绪,并共同探讨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的“害怕”情绪,最后让学生在轻松切题的音乐(歌曲《不怕不怕》)中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本课各环节设计合理,课堂气氛也恰当,较好地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北郊中心小学,江门,52900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活动设计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谈有效设计高年级英语阅读活动
新教材下Integrated skills课堂教学的思考
“透镜”课题教学的活动设计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