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端胃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分析

2017-03-02李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31期
关键词:消化道

李军

[摘要] 目的 分析近端胃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近端胃癌患者50例,根据胃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采用食管空肠直接吻合术治疗,实验组患者行根治性近端胃癌根治术后采用食管远端胃空肠间置术的消化道重建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对两组胃癌患者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情况、营养学指标以及食管反流现象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饮食量和体重增加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近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中,食管远端胃空肠间置术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营养情况和生活质量等进行改善,且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近端胃癌;消化道;食管空肠直接吻合术;食管远端胃空肠间置术

[中图分类号] R73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1-0064-04

在消化道肿瘤中,胃癌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更是在恶性肿瘤中占据前三,同时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稳居首位。基于此,胃癌不仅是一种高发病、常见病,严重降低人们的生存质量,甚至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在对胃癌进行治疗时,手术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法[1]。其中近端胃癌主要包括胃小弯高位癌、胃底癌以及贲门癌,对其进行治疗时,通常选择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但是,这一手术方法需要重点对患者消化道进行术后重建[2,3]。本文重点分析近端胃癌术后重建方式的临床效果,并结合患者手术情况、6个月后生活质量和营养学指标、并发症具体情况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诊治无明显远处转移的近端胃癌患者50例,发病情况与临床现状均符合近端胃疾病的特征,通过胃镜检查与病理学研究,所有近端胃癌患者的肿瘤直径均<4 cm,且占据胃部1/3处,胃壁未发生明显增厚现象。在此项研究中,排除患有心肺疾病和肝肾疾病、血液病与免疫性疾病、精神疾病以及肿瘤疾病的患者。根据近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将近端胃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均为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16例,女9例;年龄均在35~73周岁之间,平均(53.0±7.5)周岁;胃底癌4例,贲门癌17例,胃小弯高位癌4例;病理Ⅰ期5例,病理Ⅱ期17例,病理Ⅲ期3例;实验组患者男18例,女7例;年龄均在36~72周岁之间,平均(54±6.2)周岁;胃底癌6例,贲门癌14例,胃小弯高位癌5例;病理Ⅰ期6例,病理Ⅱ期18例,病理Ⅲ期1例;两组近端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以及病理分期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评定标准

(1)根治术术前病理分析为恶性肿瘤;(2)术前胃镜检查未发现合并其他溃疡、息肉等症状;(3)术前未进行其他治疗方式[4];(4)术前未发现肝脏和肺脏转移现象;(5)术前总蛋白>60 g/L、血红蛋白>131 g/L[5]。

1.3 近端胃癌根治术具体流程

第一,对患者上腹处进行切口。即在剑突与脐连线的正中位置进行切口。第二,对患者胃部肿瘤情况进行观察。即观察患者腹腔脏器、盆腔之间是否存在转移结节的现象;对患者胃部肿瘤大小进行观察,对肿瘤与幽门、贲门的距离进行观察;关注肿瘤与十二指肠之间的关系;观察患者血管是否存在侵犯的现象。第三,患者第一站及第二站淋巴结清扫工作。一般情况下,患者淋巴结转移多位于第一站及第二站,因此第一站及第二站淋巴結清扫是胃癌根治术的工作重点。

1.4 治疗方法

50例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处理,行胃癌根治性D2切除术,并对所有患者根治术后实施同等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采用食管空肠直接吻合术治疗[6],全胃切除后,十二指肠残端闭锁,将空肠距离屈氏韧带12 cm处切断,空肠远端与食道吻合,该吻合口远端30 cm与空肠距离屈氏韧带12 cm处近端吻合:完成消化道重建。实验组患者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采用食管远端胃空肠间置术治疗,切除近端胃体组织的70%左右后,将空肠距离屈氏韧带12 cm处切断,空肠远端与食道吻合,食道空肠吻合口远端18 cm空肠与远端胃吻合,胃残端予闭合,胃空肠吻合口远端1 cm予荷包缝合将肠道闭锁,使食物只能通过残胃十二指肠到达空肠,胃空肠吻合口远端12 cm与空肠距离屈氏韧带12 cm处近端吻合,完成消化道重建[7]。

1.5 观察指标

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术后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胃排空时间等[8];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吻合口瘘和导管感染、血液感染与肺部感染、全身炎症等;营养学指标:包括每日饮食量与饮食次数、体质量和血总蛋白以及血红蛋白等[9]。其中对患者的食管反流症状进行综合评定:1分为患者临床症状不显著,需在医护人员的提醒下发现并纠正;2分患者临床症状位于1~3分之间;3分为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4分患者临床症状位于3~5分之间;5分为患者临床症状异常显著,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需结合药物进行长期治疗[10]。

1.6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分析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基本相同,其中术后并发症包含:吻合口瘘和导管感染、血液感染与肺部感染、全身炎症等,两组患者各数据之间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积极有效的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患者均好转,无明显的不良改变,病情稳定后出院。见表2。

2.3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比较

对照组近端胃癌患者食管反流癥状评分显著高于实验组,其中食管反流症状评分为1分的实验组患者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营养学指标比较

实验组饮食次数少于对照组,说明饮食较为规律,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体重、血总蛋白及血红蛋白含量等营养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现阶段,随着我国胃癌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为显著,对患者预后带来严重影响,通过长期治疗发现,手术治疗是治疗胃癌的最佳治疗方案[11]。而治疗近端胃癌时,根治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术后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因为切除全胃,会造成患者生理机能平衡紊乱;术后导致患者可能出现烧心症、反流性食管炎等风险,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在对近端胃癌进行根治性切除手术之后,对消化道进行食管远端胃空肠间置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降低烧心症和吻合口瘘以及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从而改善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

近端胃癌根治食管远端胃空肠间置术具体操作比较复杂,但具有高安全性的特点,引发血液感染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风险不大,在可以帮助患者更好恢复的同时,还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总体生活质量,降低食管反流症状的出现[13]。其中关于肺部感染的预防:叮嘱患者有效地咳嗽和咳痰、做好深呼吸;注意保暖工作。切口感染预防:对患者切口利用塑料套保护、避免因消化液的滞留而引起腹腔感染,从而引发切口感染;吻合口瘘预防:对患者抗感染类药物,维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的酸碱平衡。

而食管远端胃空肠间置术还有许多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能留有部分胃的存贮功能,避免患者在无胃情况下进食出现排空过快情况,有利于维持内分泌、肠道神经等功能稳定[14]。第二,术后消化道重建空肠间置术能在最大范围内,降低出现食管反流等症状,减少术后出现更多并发症所带来的风险。第三,术后食物通过十二指肠输送,可以把胰液、食糜以及胆汁进行结合,确保食物能够更好的消化吸收,使患者营养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术后患者食量体重恢复明显好于全胃切除术患者[15-24]。

综上所述,近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采用食管远端胃空肠间置术。虽然在手术时间上略长于食管空肠直接吻合术手术时间,但在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相似;其中患者术后日常饮食量与饮食次数、体重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明显优于食管空肠直接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方法的患者。通过上述研究数据的分析,食管远端胃空肠间置术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国富,朱延收,郑春辉,等. 近端胃癌根治术中消化道重建两种新术式的初步研究[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4):377-381.

[2] 胡铭,张建民,李西安,等. 胃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疗效比较[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6):21,59.

[3] 于海洋,吴桂奇,孙怡,等. 早期胃癌腹腔镜近端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附132例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5):357-360.

[4] 张占东,马飞,张永磊,等. 近端胃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对比研究[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11):190-191.

[5] 栾炯地. 近端胃癌患者根治术后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近期及远期疗效的比较[J]. 中国民康医学,2016,28(3):18-20.

[6] 孙海滨,田永静,宝音升博尔,等. 间置空肠术与两种常见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近端胃癌术后生活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1):112-116.

[7] 季加孚,季鑫. 应该重视胃癌根治术后的消化道重建[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2):104-108.

[8] 张锋,王道玲,余强.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不同形式消化道重建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3,16(11):899-902.

[9] 梁寒. 胃癌远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手术方式的选择及临床评价[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6,15(3):216-220.

[10] 夏德铭. 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5):74-75.

[11] 柳金强,周威,张磊,等. 胃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配比分析[J]. 现代肿瘤医学,2016, 24(7):1088-1091.

[12] 韩毓,曲兴龙. 简述胃癌根治术后常见消化道重建方式及评价[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9):125-127.

[13] 项旭东. 胃癌切除后不同重建方式的比较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3,51(11):45-46.

[14] 王建锋. 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比较与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99-100.

[15] 王英飞. 胃癌切除后不同重建方式的比较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4):138-139.

[16] 陈林昊,林达佳,王襄瑜. 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两种重建术式的评价[J]. 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5):1-3.

[17] 郭胜添,袁利云. 胃癌患者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手术的临床效果[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4):25-27.

[18] 赵斌,牛文博,宋德余,等. 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中不同吻合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2):1190-1192.

[19] 田传兴. 直线型切割吻合器与管型吻合器在胃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2016, 22(14):17-18.

[20] 祝保玺,王云海. Roux-en-Y型消化道重建在胃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中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 医学综述,2015,21(8):1473-1476.

[21] 姜杰林,柏宇,杨文斌,等. 近端胃癌切除术后消化道不同重建方式对患者预后影响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21):1806-1809.

[22] 涂建成,方健,周亮,等. 三角吻合术在胃癌患者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17):1458-1460.

[23] 肖毅频.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的临床应用比较[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1):4826-4827.

[24] 吴超,汪全新,张保. 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2014, 4(20):158-160.

(收稿日期:2016-08-30)

猜你喜欢

消化道
猪常见消化道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猪的消化道营养
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
胶囊内镜在急性消化道出血中的作用
基于磁吻合技术的消化道吻合器的研制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