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战后印缅关系研究

2017-03-02钱明�オ�

山东青年 2016年12期
关键词:缅甸关系印度

钱明�オ�

摘要:当前,缅甸政治民主改革进程突然加快,其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也显著改善。在此背景下,印度将有可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共同推进缅甸的政治改革进程,联合削弱中国在缅影响力。同时,印度也不会完全追随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对缅政策。此外,促进缅甸政改的稳步推进、维护缅甸局势的稳定是印、中两国的共同需求,印度将有可能与中国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政策协调,来共同促进缅甸政改的稳步推进。

关键词:印度;缅甸;关系;改革

一、研究背景

冷战结束后,印度改变了以往支持缅甸民主派、反对军政府的对缅政策,转而推行与军政府接触的新政策。学界普遍将印度转变对缅政策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冷战后印度对外政策发生重大改变,经济因素所占比例大幅上升,印度希望与缅甸军政府接触,加强与缅甸的经济联系;印度需与缅甸合作,共同打击反政府武装;印度需借助缅甸打通与东南亚的陆路联系,实施“东向”政策;印度需提升在缅的影响力,平衡中国在缅的影响;印度希望获取缅甸丰富的油气资源。

本文认为,上述五点原因客观反映了冷战后印度转变对缅政策的主要原因。但同时本文认为,印度与缅甸军政府进行接触的强度、方式以及双方合作的重点在不同的阶段发生了不同的转变,上述各种原因在不同阶段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因此,学界将上述原因笼统概括为印度转变对缅政策的主要原因有失妥当。鉴于此,本文分阶段论述了印缅关系的发展,并重点论述不同阶段促成印缅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自印度推行对缅新政策以来,印缅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学界普遍从宏观的角度论述冷战后印缅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的关系,缺乏从微观的视角分析印缅在重点领域的关系。本文试图在进行宏观分析的同时,兼顾分析印缅边贸、能源合作以及移民问题。

随着印度不断加大对缅接触力度,以及缅甸对印战略需求的上升,印缅关系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制约印缅关系继续发展的因素也逐渐显现,并将对未来印缅关系的发展走向产生重要影响。同时,缅甸国内的改革进程加快,民主运动势力逐渐登上政治舞台。鉴于印度与缅甸民主人士的紧密联系,印度将在未来缅甸的政治改革进程中发挥何种作用值得关注。

二、印缅关系现状

冷战结束后,印度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积极调整了其对外政策。作为印度的东部门户、第二大邻国,缅甸的战略重要性被重新认识。

首先,缅甸与印度东北部的阿鲁纳恰尔邦(中印边界东段印占区,即我国的藏南地區)、曼尼普尔邦、米佐拉姆邦及那加兰邦接壤,是印度的东部门户。

其次,缅甸是孟加拉湾的东部门户,且毗邻安达曼海,对印度的海上安全至关重要。因此,缅甸对于控制马六甲海峡的尼科巴岛及安达曼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再次,缅甸位于东亚、南亚及东南亚的交汇处,是印度连接南亚与东南亚、东亚的重要“路桥”,能更好的融入印度的地区计划。印度前外交官(Sudhir·Devare)曾在“缅甸:一个充满挑战的邻国”中指出,缅甸对印度与东南亚国家的“战略汇合”诉求至关重要。\+①在印度逐步实施“东向政策”的背景下,缅甸的这一战略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最后,缅甸既与印度相邻,也与中国相邻。中国在缅甸影响力的上升时时刻刻牵动着印度的神经。印度国内对于中国与缅甸的军事合作尤为担心,并认为中缅军事合作对印度洋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三、印缅合作机制

基于以上战略利益的考虑,印度在冷战后放弃了支持缅甸民主派、批评军政府的对缅政策,转而推行与缅甸军政府进行“建设性接触”的对缅新政策。对于印度对缅政策的这一巨大转变,国内学界并未给予重视,相关研究成果极少。

在经济层面,首先,印缅双边贸易近年来增长迅速。目前,印度已是缅甸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印度还是缅甸的第二大出口国,占缅甸出口额的25%,同时也是缅甸的第七大进口资源来源国。其次,印缅能源合作不断深化。再次,印缅边贸也取得一些进展,贸易额有所上升,边贸口岸增加,交通状况逐步改善。

在军事安全领域,首先,印缅合作打击印度东北部的反政府武装组织;其次,印缅两国军方领导人互访频繁,军事人员交流增多;再次,两国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管理,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毒品走私、军火贩卖、国际经济犯罪等非传统安全。此外,两国在文化交流、科技合作、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也展开了不同程度的合作。

随着印缅关系的不断发展,印度在缅甸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国际社会对于印度在缅甸改革中所承担的责任寄予了很大希望,也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同时,缅甸新政府成立后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民主运动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一些缅甸民主人士公开呼吁印度采取措施促进缅甸的政治改革。流亡印度的缅甸人也呼吁印度与其他邻国一起促进缅甸政府、民族团体及民主派之间的对话,支持缅甸的民主运动。

印度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对印度积极接触缅甸军政府的对缅政策大加指责,并指出一个稳定、民主的缅甸符合印度的长远利益。为此,他们呼吁印度与中国、东盟及西方一道来推进缅甸的改革。对于印度的这些动向,国内学界亦很少提及。

自缅甸新政府成立以来,缅甸的政治改革进程突然加快,民主运动人士重新获得参政的机会。鉴于印度与缅甸民主运动人士的密切关系,印度在未来的缅甸政治改革进程中发挥何种作用值得关注。同时,缅甸新政府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出现明显的改善迹象,并加强了与印度的联系,这将对该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四、印缅关系面临的困难

虽然印缅关系近年来不断改善,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但由于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制约,未来印缅关系的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印缅关系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双方如何妥善应对这些困难与挑战。

印缅关系继续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来自内、外两个方面。从内部方面来说,主要是印度国内对现行对缅政策的批评以及印缅边境地区反政府武装的活动;从外部方面来说,主要有缅甸政局欠稳、缅甸的民族主义情绪、国际社会对印度施压(尤其是美国)以及避难于印度国内的缅甸民主团体对印度现行对缅政策的批评。

站在缅甸的立场来看,印度是一个强邻,夹在中印之间的缅甸需要一个友善的印度,而非一个敌对的印度。因此,缅甸在近年来积极加强了与印度的联系,但缅甸政府对印度的民主政治及印美关系一直充满疑虑。\+②

从目前来看,印缅关系更像是一种双方各取所需的短期利益关系,远未达到成熟的战略伙伴关系的高度,显然这不利于印缅关系的长远发展。

五、 印缅关系未来走向

印缅关系的未来走向需从两方面来进行考虑。从缅甸方面来看,缅甸外交政策中长期以来的中立主义观念对未来缅甸执政者的影响不容质疑。所以未来无论是哪一个政党或哪一种形式上台的政府执掌缅甸国家政权,其外交政策必然是继续大国平衡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或是以中立主义为核心。\+③

在此背景下,缅甸借印度平衡区域内大国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短期内难以改变。但问题是印度究竟在缅甸的这种中立主义外交政策中占有多大地位?

本文认为,印度在缅甸中立主义外交政策中的地位必须以印度到底能为缅甸提供多少战略资源来衡量。在缅甸看来,印度事实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它没有能力为缅甸提供其所想要的全部战略资源。

首先,从地缘战略重要性来看,印度显然比不上中国;其次,从外交实力来看,印度甚至还比不上俄罗斯;从经济重要性来看,印度连新加坡都比不上。

因此,缅甸对全力拥抱印度的“东向战略”从来就没有热心过,而只是认为與印度搞好关系符合缅甸的短期利益,并能适当的平衡来自中国、泰国及西方国家的压力。\+④

从近年来印缅文化交流合作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以及印度日益强调“软实力”来看,印度正试图运用其独特的文化、民主政治等“软实力”扩大在缅甸的影响力。这将是印度对缅政策长远规划的核心思想。

综上所述,由于印缅两国彼此都有需求,未来印缅关系仍会向前发展,但速度与力度都将呈现出减缓趋势。具体而言,在政治领域,两国仍会加强沟通,增进互信,但信任赤字不会大幅削减,并将阻碍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速度和力度;在经济领域,印缅之间的合作会逐渐加深,联系会更加紧密;在军事、安全领域,印缅之间的合作会呈现出不同的趋势。首先,共同打击非政府武装的力度将减弱,印度对缅军售将被严格限制;其次,两国将加强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领域的合作;再次,印缅海军军事合作仍会继续加强;在文化、教育领域,印度将会加大力度、提高速度,力争使印度的文化“软实力”在缅甸取得积极进展。这一领域将成为未来印缅关系中重要性仅次于经济的合作领域。

六、结语

冷战结束后,印度的外交政策出现重大调整,现实主义取向压倒理想主义情结。这一转变促使印度认识到改善与缅甸关系的重要性。此后,印度摒弃了支持缅甸民主派、批评军政府的对缅甸,转而采取“建设性接触”的对缅新政策。在该政策的指导下,印度加强了与缅甸军政府的接触,减轻了对缅甸民主运动力量的支持,印缅关系也随之逐渐改善。特别是2004年缅甸最高领导人丹瑞访问印度,标志着印缅关系取得长足发展。

缅甸新政府成立后,其对印度的战略需求不降反升,而印度也加强了与新政府的联系,印缅关系保持了继续发展的势头。同时,缅甸的政治改革进程突然加快,民主运动力量开始登上缅甸政治舞台。印度为此加强了与民主运动力量的联系,并试图在缅甸的政改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随着印缅关系的快速发展以及缅甸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的显著改善,该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更为复杂。一方面,美国等西方国家将极力拉拢印度共同推进缅甸的政治改革进程,联合削弱中国在缅影响力;另一方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印度也不会完全追随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对缅甸政策,双轨策略仍将是印度对缅政策的核心。同时,促进缅甸政改的稳步推进、维护缅甸局势的稳定是印、中两国的共同需求,因此,印度也将同中国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政策协调,来共同促进缅甸政改的稳步推进。

[注释]

①G. Parthasarathy, “Myanmar deserves attention,Indias dithering has helped China”, Tribune, Apr.20, 2006.

②Daniel·Twining,“India's relations with Iran and Myanmar;‘Rogue Stateor responsible democratic stakehold?”, India Review, Vol.7,No1, Jan-Mar, 2008, p.23.

③刘务,缅甸未来外交政策走向以及中缅关系,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8 年2 月,第10 卷第1 期,第16页。

④Renaud·Egreteau, It takes two to tango: the dance between India and Burma, Asia Pacific Bulletin, East-West Center, Number 66, Aug.24, 2010.

[参考文献]

[1]李晨阳,瞿健文,“试论1988 年以来印度与缅甸关系的发展”,南亚研究,2005年第2期.

[2]李益波,冷战后印缅关系的变化及原因分析,国际论坛,2005年第6期.

[3]李益波,印缅关系,从疏远到合作,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1期.

[4]雷著宁,印缅边贸现状与印度东向贸易通道的选择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东南亚,2008年第3-4期.

[5]魏海涛,近年来印缅关系发展中的中国因素探讨,华商,2008年第15期.

[6]马燕冰,印缅关系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亚非纵横,2009年第6期.

[7]阮金之,冷战后中印缅三边关系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8]工藤年博,缅甸与日本:昔日友邦如何渐行渐远,世界亚洲研究信息重中心,2008年6月.

[9]张力,冷战后时期印度的外交与战略安全,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0]贺圣达,中缅关系60年:发展过程和历史经验,东南亚纵横,2010年第11期.

[11]Marie·Lall,“India-MyanmarRelations-Geopolities and Energy in light of the New Balance of power in Asia”, ISAS Work Paper, No.29, Jan. 2, 2008.

[12]Daniel·Twining,“India's relations with Iran and Myanmar;‘Rogue Stateor responsible democratic stakehold?”, India Review, Vol.7,No1, Jan-Mar, 2008.

[13]Yogendra·Singh, “India's Myanmar policy-A dilemma between realism and idealism”, Speccial Report, No.37, Mar, IPCS, 2007.

[14]Vibhanshu·Shekhar, “A federal democratic Myanmar- India's strategic imperative”, IPCS Issue Brief, No67,May, 2008.

[15]R·Swaminathan, “India-Myanmar Relations:A review”, SAAG, Oct.29, 2009.

[16]Renaud·Egreteau, India's ambitious in Burma-more frustration than success, Asian Survey, Vol. XLVIII, No.6, November/December, 2008.

[17]Sanjeev·Pillay, Indo-Myanmar Relations:Ideology vs Realism, IPCS Article, Aug, 2009.

(作者單位:73900部队,江苏 南京 210000)

猜你喜欢

缅甸关系印度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缅甸总统吴廷觉访华
缅甸非常之旅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回忆缅甸作战中的史迪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