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信阳传统民居的形态特征与传承

2017-03-02姚令华�オ�

山东青年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传统民居形态信阳

姚令华�オ�

摘要:信阳处于中原文化、楚文化和徽派文化的交融区域,造就了多元的建筑文化,创造出了具有豫南特色的民居建筑。在分析信阳多元地域文化基础上,阐述信阳传统民居的形态特征与特色,针对传统民居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信阳传统民居的传承建议。

关键词:信阳;传统民居;形态;传承

从区域特征看,信阳东邻安徽,南接湖北,北望河南,处于安徽、湖北、河南的三省交界地带。由于特殊的地质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信阳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从文化的角度看,信阳处于中原文化、楚文化和徽派文化的交融区域,造就了多元的建筑文化,创造出了具有豫南特色的民居建筑。

一、多元的地域文化

1.早期的本土文化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信阳一带分布着申、息、弦、黄、赖、蒋等众多诸侯国。在这一时期,信阳一带已纳入楚国的版图,受到楚文化深远的影响。那个时期的自然聚落是现代城镇发展的雏形。信阳的城阳城遗址,曾是楚国的临时国都,在该地区出土了一批编钟、陶器、玉器、漆器、竹筒等文物。楚阳城及出土的文物成为在本地区楚文化研究的重要原始资料,也是中原地区楚文化的重要地标[1]。之后,秦灭楚,统一六国之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在信阳境内设有蓼县、安丰县、雩娄县、西阳县、城阳县、息县、期思县等[2],中原文化与楚文化在信阳地区进行了碰撞与交融。地理位置的自然过渡,历史文化的沉淀,使信阳地区成为了南北文化交融的过渡地带,“豫风楚韵”在这里呈现。

2.移民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某一区域范围内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不同的地区会产生不同的文化景观。然而,政治、经济、战乱等方面引起的人口移动,也会极大地促进不同地区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从而推动当地文化的丰富与繁荣,进而形成新的地域文化。

信阳位于河南省最南部,为“三省通衢”,长期处于南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转地带,南北、东西文化在此交融。在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中,信阳地区经历了楚汉时期的内迁、“永嘉南迁”、固始陈氏王氏外迁、明清时期内迁等四次大的人口迁移[3]。其中明清时期的人口大移民对当今地域文化的形成影响最大。

元朝末年,湖广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尤其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两部势力在该地区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拉锯战,使湖广地区的人民深受其害,生灵涂炭,造成本地区人烟稀少。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治理国家,恢复和发展生产,进行大移民屯田。其中“江西鄱阳湖瓦屑坝”是中国明代两大移民集散地之一。据《信阳市志》、《商城县志》、《新县志》等记载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信阳在明清时期接收了大量的江西籍移民。例如“商城县全县249个姓氏,有40%以上是明初从江西迁来的。”[4]在新县、罗山、光山等地,通过众多的家谱也可以看出,大量的当地人也是从江西迁移过来。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曾血洗光州,死散大半,清朝初年官方也组织了江西等地人进行北迁。人口的迁移,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使得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在此交融,进而影响到豫南传统民居的生成与发展。

二、传统民居的形态特征与特色

1.院落式民居

信阳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比较灵活,多以院落式民居为主。在形制上,并不严格遵循北方四合院结构,而是根据地形、风水文化的需要进行灵活变化,形成四合院式、三合院式,甚至二合院式的平面布局。院落式平面布局是传统民居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果,信阳传统民居也不例外。

信阳传统民居的布局结构主要由门楼、堂屋、厢房等单体建筑围合而成,组合形式比较自由。当四面都有围合建筑时,形成比较规整的四合院式布局;当仅有堂屋、左右厢房围合,形成三合院式布局。也有简单围合成二合院。从现状来看,信阳传统民居以四合院或三合院式的平面布局最具有代表性。

信阳传统民居,尤其是南方山地传统民居,以“四合院”式为单元,采用横向并联式、纵向串联式和穿套式组成民居建筑群。灵活多变的组合形式,一方面可以适应山地环境,便于家庭的合与分,另一方面对外可以形成较强的防御性。 院落根据地形的落差,在天井处修建地下排水系统,以便排出雨水和生活污水。

2.前店后宅式民居

在信阳城镇的老商业区,分布着前店后宅式的平面布局类型。这种类型的民居沿着街道开设店面。以店面为基础,沿进深方向进行院落式空间布局。店面朝向街市,交通便利,利于商业活动。

光山白雀园镇的民居就是其中的代表。该镇因地理位置特殊、历史文化悠久、民居建筑保存良好,2014年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据有关资料显示,白雀园镇始建于宋代,发展于明代。白雀园镇的民居平面布局严谨,沿街店面与店后住宅统一规划,布置规整有序。沿街为店面,向内依次为厅堂、厢房、住宅等居住空间,并利用院落进行空间联系。建筑的方位和朝向以街道的走向为准,从主街到巷子,从前到后,都均能通达。主体建筑不拘泥于坐北朝南,而更多的是与主要街道相平行。

三、信阳传统民居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阳传统民居是豫南乡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民居的“活化石”,更是当今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依据。但是,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信阳地区的城乡发展也经历了“老屋拆除、农民上楼。许多沉淀着永久的岁月印痕的古建老屋、传统村落、历史街区渐渐地、悄无声息地消失在我们眼前,记忆中的那山、那水,都已改变了模样。”[5]

信阳传统民居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因长期认识上的不足造成的自然性损毁。优秀的传统民居大多散存于相对偏僻、贫穷落后的山区,自然性损毁严重。除了一少部分乡村入选“美丽乡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得到较好地的保护和发展外,大多数地区的民居建筑因缺少资金建设,而处于自生自灭状态。(2)农村的“空心化”,造成民居的“自然性”消亡。在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农村常住人口减少,很多村庄出现了“人走房空”的现象。农村的“空心化”,使得农村失去发展的内在动力,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也就无从谈起。(3)因经济发展而引起的建设性破坏。社会的进步,生活习俗的改变,使原有的多进四合院、多代同堂的生活方式被打破,新时代的年轻人对新住房的形式与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近年来,“以新代旧”、“以洋代土”的观念使他们对原有住宅“拆旧建新”,传统民居建筑遭受“自建性”破坏。(4)不恰当的新农村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些地方不考虑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简单地提出“旧村改造”口号,把一些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推倒重来”,建设一批整齊划一的新农村住宅,使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被拆毁。总之,由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加上规划理念上的缺失、法规制度建设的滞后、管理上的无序、保护资金的匮乏等诸多因素,使信阳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四、信阳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

信阳传统民居承载着中原文化、楚文化、徽派文化以及移民文化交融的历史,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营造理念。因此,做好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意义深远。

1.评估民居价值,梳理民居清单

信阳传统民居经过上百年的沉淀与发展,在历史、文化、社会、美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相关职能部门可以根据民居建筑的历史性、建筑风格、保存情况、建筑美学等方面,确定传统民居的价值层次,从而为规划民居的发展模式提供依据。

在传统民居调查和价值评估的基础上,申报确定一批国家、省、市级民居保护单位。同时组织专家进行田野调查,通过文字、图片、访谈录等形式记录传统民居档案,组织编写《信阳传统民居名录》。根据名录和价值情况,分类研究确定民居的保护与发展模式。例如历史公园式、文化创意产业园式、乡村生态旅游式、专题艺术馆式等发展模式[6]。

2.挖掘民居建筑文化

信阳地域文化孕育了独特的民居建筑文化。城市的扩张,给乡村的山水生态景观格局和传统民居建筑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但是,过去“推到重来”的建设思想,使民居建筑及文化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在新一轮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应在保护传统民居建筑的基础上,挖掘传统建筑文化,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记忆,使人们能够记得住乡愁。

3.提取建筑文化符号,更新民居形象

在深入研究信阳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应结合现代生活理念,提取豫南建筑的文化符号,通过符号再现,塑造传统民居的文化精神,从而提升现代民居更新的文化内涵。同时,运用现代材料,赋予传统民居的造型、平面布局、院落组合等新的内涵。如“四合院”式布局、“类徽派”建筑风格、体面的门楼、堂屋的“明三暗五”、精致的“三雕”艺术等。这些典型的豫南民居建筑文化形态,为民居的更新和发展提供思想源泉。

结合信阳本地区的特点和人们的文化习俗,继承优秀的民居建筑文化,合理地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改造、更新,实现传统民居现代化。对于新规划建设的民居,应根据信阳南方的坡地、北方的平地等地形特征,结合区域文化,设计出不同类型的民居造型,从而创造出新时期具有豫南风格的民居建筑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

[1]城阳城遗址网[EB/OL].http://www.cycz.gov.cn/a/about/info/.

[2]信阳市档案信息网[EB/OL].http://www.hada.gov.cn/html/News/15_20008.html.

[3][4]张清改.历史上信阳移民问题及其影响探析[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96-98.

[5]信阳市政协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信阳传统民居[M],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

[6]张晓晗.成都地区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模式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5(5):157-165.

基金項目:

2016年河南省社科联调研项目(SKL-2016-1886);2016年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6A560036);2017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7-ZZJH-443).

(作者单位:信阳农林学院 规划与设计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猜你喜欢

传统民居形态信阳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绣绣信阳八大景
绣绣信阳八大景
城镇化背景下“微山岛”传统民居保护研究探析
战斗精神的五个要素
“互联网+”视域下的公益新形态探究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信阳茶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