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生自我认知需求的角度解读《丑小鸭》

2017-03-02毕秀阁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6年10期
关键词:自我认知丑小鸭解读

毕秀阁

【摘要】安徒生的《丑小鸭》从幼儿版的绘本到初中版的童话几乎人人皆知,但丑小鸭最后是“变成”了白天鹅还是“成长”为白天鹅仍争议不断。文章基于《丑小鸭》的文本特点和作者初衷,从学生自我认知需求角度试做分析,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解读文本,使学生更好地获得发展。

【关键词】丑小鸭 解读 自我认知 学生需要

在《丑小鸭》的教学实践中,鸭还是鹅,历来争议不休。基于道德说教,最为典型的一种观点是丑小鸭本来是丑小鸭,后来在逆境中挣扎,在困苦的磨炼中坚持不懈,努力进取,并相信自己,最后变成了白天鹅。另一种观点是丑小鸭本来就是白天鹅,但白天鹅也有走错路的时候,经受一番磨难后仍是白天鹅,白天鹅天生的高贵无法更改。但如果是第二种观点,岂不是要告诉孩子:你们都是白天鹅,即使现在在承受痛苦,结局总是好的。但无论怎样都会给孩子带来种种的“奇思妙想”。

在一次《丑小鸭》的公开课上,课将近结束的时候,教师问学生,学完此课后有什么感想。一位学生站起来说道:“如果我是文中的丑小鸭,我不会逃离家,反正无论离不离开家,我都会变成白天鹅。虽然在家哥哥姐姐邻居们都欺负我,但还有鸭妈妈爱我呢,在外面一个亲人都没有,还要受很多苦……”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丑小鸭》最终要让学生领悟的难道不是面对艰难曲折的生活环境和前程,仍然向往和追求美好理想吗?

一、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一)教材编写者的误导

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丑小鸭》一文的课前导读部分这样写道:“作者笔下的这只丑小鸭,处处受排挤,受嘲讽,受打击。但他并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这一切缘于他心中那一份恒久的梦想。你我都能成为一只天鹅,你会成功的,不过有很长的路要走……”既然是“变成”,那么这个“变”就一定是质发生变化了,丑小鸭本身不是天鹅。但在注释部分这样写道:“丑小鸭原是一个不知来历、被遗忘在一棵牛蒡底下的天鹅蛋,一只母野鸭把他当成一只鸭蛋孵化出来。”从注释中可以看出,丑小鸭本来就是白天鹅,但在导读中为什么又说“变成”白天鹅呢?从这可知《丑小鸭》要告诉学生的应是:只要你是白天鹅,即使前面的成长道路艰险重重,你最终都是白天鹅,不会变成野鸭子。

《丑小鸭》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落了》等都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第一单元导语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美好的向往,也会有小小的烦恼。这个单元的文章,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文章的情感……”由第一单元导语结合《丑小鸭》导读可知,《丑小鸭》要告诉我们的就变成了:我们本身都是天鹅,但天鹅也需要承受一定的苦难,这就是我们的成长经历。这样的结果,孩子们可以接受嗎?而现实生活中,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学过有关如何面对困难的文章,因此对于这些会很熟悉,但学生的自我认知较为缺乏,如果用上面的说教教育孩子,显然难以满足孩子的需求。

再看北师大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丑小鸭》一文。在教师教学用书里,教师阅读提示部分这样写道:“人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美丽高贵也有被别人误会、嘲笑、冷落、抛弃的经历,也难免有孤单困苦的时候。但只要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天鹅就是天鹅,不是鸭子。”这也是把鸭子当成其本身就是白天鹅的。

文中“天鹅就是天鹅,不是鸭子”,但现实生活中,平凡的孩子经过努力就不能变成“白天鹅”了吗?著名女哲学家埃迪特·施泰因(Edith Stein)曾说:“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程度决定他的价值。”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仅告诉孩子,天鹅无论遇到怎样的磨难都不会改变其高贵的命运,现实生活中那些平凡的鸭子就都要被否定了吗?

人教版课标教材二年级下册《丑小鸭》一文这样导读:“丑小鸭经受那么多的苦难,为什么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没有放弃?那些因为长得丑而欺负、讥笑它的人看到它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又会怎么想,怎么说呢?”目的在于告诉孩子:“要正确认识问题,善于思考,正确对待自己。”

无论是鸭还是鹅,都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也没必要去原文中找答案,因为如果鸭子本身是鸭子,我们可以这样教育孩子:丑小鸭经过努力变成了白天鹅,但在北师大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丑小鸭》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疼爱它,谁都欺负它。哥哥、姐姐咬它,公鸡啄它,猫吓唬它。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伤心地离开了家。”以及后来的“小鸟讥笑它”“猎狗追赶它”,丑小鸭没有做出任何努力,只会默默流泪。他努力了吗?难道我们要告诉孩子:受委屈了,要选择忍气吞声,这就是所谓的努力吗?相类似的题材,我们在《棕色侠》中却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棕色侠》是一本关于孩子成长教育的书,针对学校里普遍存在的大欺小、强欺弱的现象,告诉孩子,面对别人的欺负,不能忍气吞声,要让自己变得勇敢坚强,学会以正确的方式去解决。这种做法正是我们现在的孩子要学会的。在《丑小鸭》里显然不能告诉孩子遇到困难就出逃。

现在我们看一下,文本对安徒生写《丑小鸭》的真正意图的解读:《丑小鸭》是源自安徒生心灵深处的一种生命的律动,是安徒生青年时代的真实写照和人生理想。《丑小鸭》表现的不仅是安徒生本人的人生遭遇,同时也是他面临苦难时的一种人生态度:在苦难中学会忍耐、学会坚守,不放弃自己、不放弃追求,最终就一定会从苦难中突围,到达一种崭新的境界。而在改编后的课文中,我们只看到丑小鸭的坚守,看不到他的追求。但在原文中有句:“你们不了解我。”小鸭说。“我们不了解你?那么请问谁了解你呢?你决不会比猫儿和女主人更聪明吧——我先不提我自己。孩子,你不要自以为了不起吧!你现在得到这些照顾,你应该感谢上帝。你现在到一个温暖的屋子里来,有了一些朋友,而且还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的东西,不是吗?不过你是一个废物,跟你在一起真不痛快。你可以相信我,我对你说这些不好听的话,完全是为了帮助你呀。只有这样,你才知道谁是你真正的朋友!请你注意学习生蛋,或者咪咪地叫,或者进出火花吧!”母鸡说。“我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上去好。”小鸭说。原文中小鸭经过“哥哥、姐姐的欺凌”“小鸟的讥笑”“猎狗的追赶”,在女主人家里最起码可以避免被冻死,但小鸭并没有满足,想到大世界去看看,这里可以看出丑小鸭的追求。但在改编后的文中一点也看不到。

(二)教师的“说教”思想

杜威说:“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现实中的语文教学往往教条化、理论化,常暗含一种对传授道德价值观的“继承”性,认为只要对孩子好,就是符合孩子需要,而忽视了与文本的对话,与原作者的对话,依据课标却往往把课标扭曲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的孩子,要学会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第二学段(3~4年级)的孩子要学会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而当学习者真正需要体会“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生命”和“学习作品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这些主题思想时,却被教师脱离文本地说教化了。

二、对教师的建议

(一)尊重学生对教材的多元解读。让学生学会自我认知

在这个被多元文化冲击的时代,多元文化教育也能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帮助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以便发展自我并学会尊重其他文化的价值。而教材作为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单一主题的教材不再能满足学生需求,因此教师要尊重孩子对教材的多元解读。教育不是一种外部学习的过程,而是在多方面外部形势影响下的一种精神转换器。丑小鸭因为自己的无能,被“小鸡”“火鸡”“猎狗”等欺负,被带到了很多地方,受到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很多折磨,才发现自己是白天鹅,如果丑小鸭能早点知道自己是白天鹅,也许就可以少受很多痛苦。我们要告诉孩子的不是“变成”而是“发现”,要让孩子发现自己的特点,产生对自己的认知。在讲解《丑小鸭》时建议教师少讲,让孩子多悟,要多和孩子们一起投入地朗读。当他们的纯真心灵、情感需要甚至无奈的心情,与“丑小鸭”的美好心灵、情感需要以及无奈的心情产生共鸣的时候,自然会感悟到文章的真谛,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并学会自我认知。著名女哲学家埃迪特·施泰因(Edith Stein)曾说,安徒生写《丑小鸭》的真正目的是教会孩子自我认知(self—knowled)。所以,在教授《丑小鸭》时教师可以这样设问:

①丑小鸭真的丑吗?丑小鸭是真的丑,还是只是跟别人不一样?

②故事中的丑小鸭离家后,发现困难重重,但没有选择回家。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回家吗?

③假如你就是这只“丑小鸭”,面对别人甚至自己亲人的欺辱、嘲笑、隔离、冷漠,你会选择逃避吗?

④如果你发现最后你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你心里会怎么想?

⑤如果你发现自己最后没有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你心里会怎么想?

⑥假如你的生活中有视力或肢体等身体障碍的人,你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基于上面的问题,让孩子自己联想,从而让孩子学会自我认知: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丑小鸭不是“丑”,而是与他人不一样。如果你是生活中的“丑小鸭”,那也没什么,只要努力追求梦想,总有成功的可能。即使最后变不成白天鹅,你仍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付出总有收获,只是每个人的收获不同罢了。如果你本是“白天鹅”,却被误会成了“丑小鸭”,那也没关系,就像在班级里,有些同学数学成绩很好,而英语总是学不会,要让这些同学明白,只要努力和坚守,英语成绩就有提升的可能;如果英语成绩实在提升不了,就做数学方面的“白天鹅”。这样的教学,既没有脱离文本,也没有脱离作者的初衷,符合课标要求的“向往美好的情境”等要求。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生命的活力,培养了健康、乐观的品质以及耐性和毅力。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发现孩子的才能,帮助他实现自我认知的提升。而基于学生需求的《丑小鸭》也符合了教育的目的。注重孩子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有助于开启其思维模式,培养主动、好奇和探究的兴致与习惯,提升多方面的能力。

(二)深入了解学生,教会学生学会自我认知

现实生活中,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大以及早教等教育辅导机构的盛行,位于大城市的家庭,大多父母因为忙于工作,无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往往把孩子送进辅导机构。而现存的辅导机构鱼龙混杂,质量良莠不齐。孩子在最需要父母呵护的年龄阶段,却缺失了父母的爱。早教机构对孩子关注更多的是学习成绩与所谓的“特长”技能,即使关注孩子的生命与健康,也仅是身体上的健康,而缺乏对孩子身心的真正了解,无法满足孩子的真正需求。正所谓“对孩子成绩的追求大于精神生活的建构”,致使处于富裕生活状态下的一代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出现“物质上富裕,而身心却处在冰山角落里”的现象。生活没有明确的方向,加上周围人过度地关心呵护,导致他们缺乏勇敢乐观的品质和自信心,缺乏良好的抗压能力,容易造成身体健康而心理不健全的状态,逐渐步入自暴自弃的恶性循环。

基于此现实,教师在教授《丑小鸭》时要教会孩子自我认知。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偏爱上课积极发言的孩子,而忽视课堂上的“沉默者”。上课不积极发言的孩子一样都是独特的生命,我们要做的就是怎样也让这些独特的生命受到同等的关注,如何更好地关注到每位孩子。一节课让每位孩子发言,也许是不可能的,教师需要做的是心中一定要有孩子,多鼓励孩子,让他们更快地认识自我。看到两位孩子同时举手,教师可以这样做,一只手指示孩子发言,另一只手伸出大拇指给举手未发言的孩子,这样同一时间内关注到了两个孩子,让这些同样盛开的花朵同时得到爱心雨露的滋润。有的孩子一直不举手怎么办?教师就不管了?每位孩子都是最好的未来,教师的责任就是启发孩子全面成长。一位教育家说过:“只有爱那些‘不可爱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爱没有等级,那些‘不可爱的孩子身上一样有‘可爱之处,将他们引入‘我能行的大门,讓他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并不是不举手就不想发言,有的学生想发言,但勇气不足。面对这样的孩子,教师可以这样说:“有些同学没有发言,但从你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你们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老师还没有听到你们的想法,可以让老师也听听吗?”鼓励每位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融化每位孩子内心胆怯的坚冰,尽力关注到每个人。

印度的伟大诗人泰戈尔也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每个孩子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而犯错正是他们的一种成长状态。严厉地批评只会增加孩子内心的迷茫与不解,老师需要用自己的爱去点燃孩子的爱。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生长除了指孩子能力的培养和成长外,更多的还指精神世界的建构,意在培养孩子健康的精神状态。好的老师不能只告诉孩子如何遵守纪律,还应该让孩子蕴育高贵的灵魂,需要留给孩子足够的生长的空间。

让人格塑造人格,让爱充满爱,让心灵影响心灵,让生命感染生命。

三、结束语

“一千个读者心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针对每一部作品,每个人的理解肯定是不一样的。作为一名教师,在教授文本时,一定要基于学生需要。只有用心去关注孩子需求,才能真正使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让孩子明白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带着这份意义去热爱生活,实现自身理想。

猜你喜欢

自我认知丑小鸭解读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
《丑小鸭》后传
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具”角度看国内外校服的变革
大学生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大学生自我认识偏差和整合分析
我很丑,但我有梦想
高职学生入学教育的自我认知分析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