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自初心依旧

2017-03-02聂晓阳

财经国家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杨国强校舍北川

聂晓阳

他们用言行印证着那名话:任由岁月流逝,我自初心依旧。

2007

年,我因采写《中国首富:隐藏10年的慈善秘密》和碧桂园结缘,此后和杨国强主席及家人一直保持着某种联系。在莱蒙湖畔日内瓦的灯下,回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很多往事就一股脑涌到眼前,令人感慨时光流逝。特别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作为志愿者参与杨国强赈灾义举的日子最为难忘。

震后第三天,我受杨国强、杨惠妍父女之托前往灾区考察救助需求。这次灾难发生后,杨国强和女儿杨惠妍每次看电视都会哭。他们在第一时间捐了款,但还是觉得应该做更多更具体的事情。

在那次灾区调研中,我走访了受灾最严重的北川中学,和当时的校长刘亚川达成了一些救助意向。当时,北川中学的校舍已经变成一堆瓦砾,只有原来升旗用得旗杆在废墟上露出尖尖的一截。我在废墟上捡到了约三十张初三学生的准考证,后来才知道,这些还没有来得及走进考场的即将初中毕业的孩子们几乎全部遇难。

北川中学大约1000多名幸存师生被安置在绵阳长虹公司的影剧院和体育中心。当我询问他们需要什么帮助时,5、6名男同学对我说:想要一张全班同学的合影!

我理解此时此地的一张合影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一直为给高三10个班拍摄合影照而努力。这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但这在当时,也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在全城的混乱中,需要找到早已关门歇业的摄影师,需要说服很多人配合,把这几百个学生组织起来完成拍摄任务。

每当回忆起在北川中学临时安置点的两天两夜,我的眼睛都会湿润,灾难可以成为某种课堂,我最希望从这个课堂学会一个字,那就是爱。这种爱以及由爱所产生的温暖,是杨国强父女给我最深的印象之一。

2008年5月底的一天晚上,我接到杨国强的电话:一是准备再捐一笔钱,用于收养汶川大地震所造成的200名孤儿。二是准备利用自己旗下学校的校舍,接收大约2000名失去校园的师生异地复课。

给我打电话之前,杨国强看到一个新闻,说汶川灾区现有15000名学生,因校舍倒塌需要异地复课。他说,很想为孩子们再做多一些,决定和女儿杨惠妍再捐出一亿元,用于孤儿援助和资助灾区学校尽快复课。

他在电话里请我帮助联系灾区的媒体,找到那些需要帮助的孤儿,范围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一年级的孩子们,他可以将他们全部安排在碧桂园连锁学校或国华纪念中学住校学习。

他同时请我帮助联系灾区的学校,以便在新学期到来之前能够搬迁到他准备好的教学和生活场所,一直到重建好可以回去上课为止。他说,考虑到两省中小学校教学的差异,灾区学校原来的教师,都可以成建制地随同学生前来,碧桂园负责路费以及复课期间的学习、住宿、膳食等费用。

2008年6月19日,碧桂园集团和汶川桑坪中学异地复课对接会在顺德举行,杨国强与对方学校领导做了细致讨论。几天后,汶川桑坪中学首批650名师生到达顺德。7月9日,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黄华华亲赴成都欢送桑坪中学到广东碧桂园复学的师生。7月16日,汶川桑坪中学第三批800多名师生到达碧桂园凤凰城学校。至此,桑坪中学共1579名师生转移顺利完成。

当时,我联系了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领导,说服他们派出一组记者一路跟拍跨省復课的桑坪学子。记者一路跟到碧桂园,提出采访杨国强,但被他一口拒绝。我说服了半天,他才同意在镜头前露了个面。

2009年初夏的一天,我忽然收到在广东复课的汶川县桑坪中学校长陈俊良的短信,说经过一年的异地复课,现在汶川新的校舍已经落成,他们即将踏上返回家乡的归程。

收到这个信息,我真心为师生们回家感到高兴。同时,也心想是否在学校举办一个征文,把师生们在广东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呢?陈校长当即表示同意。几天之后,师生们346篇回忆文章就寄到了我的手上。大家没黑没明地赶着录入、编辑和排版,我的画家朋友邢振龄还帮着设计了封面,江门市政府表示愿意资助出版,但征求杨国强的意见时,他说:谢谢大家,我思考再三,还是别出版为好。

就像1997年把几乎全部余钱拿出来创办仲明奖学金且“别问我是谁”一样,在内心深处,杨国强还是那个不愿被人关注、只想一心把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的人。

猜你喜欢

杨国强校舍北川
黑鹳落处是北川
会泽加固改造C级校舍让师生工作学习更安心
从贫农到地产首富,身价超400亿,他却甘居幕后让女人当家……
罗平县开展民办幼儿园校舍安全排查鉴定
天使的爱情
“最土”的中国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