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选择殊,非由道路狭
2017-03-02安日新
安日新
选择之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分清本末终始之后的取舍。“舍”比起“取”来更让人头疼,毕竟要人放弃一些东西不那么容易。
每个人都会有或轻或重的选择困难症,选项多的时候,这病就尤其重。当女生面对塞满整个衣橱的衣服而慨叹没有衣服穿的时候,不要以为她在胡说八道,她只是在实事求是地思考。
做出正确的选择很难,因为不单要分析现有条件的长短优劣,还要预见到种种后果的利弊得失——这是项极高明的本事。
不是吓唬大家,选择是关乎“道”的事情,兹事体大。《大学》里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时空中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主次先后,能够认识这个,就接近所谓的“道”了,就能合于“道”了。“道”可是而玄而圣而神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中主流就三家——儒、释、道,家家都为了它“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孔子连“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样肉麻的话都能说得出口。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它是万物之母,我们只能勉强用“道”这个字来表示它。而在佛教里,只有佛陀才能圆满地阐释修行灭苦的方法,通达涅槃的“道”,普度众生。
老是飘在天上总不是办法,玄虚的东西总要落到人间,落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实在生活中才有力,才能证明自己。于是就有无数的选择摆在人们面前,需要分析和决断——原来,人们是不是走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不好说,但都走在求道得道的路上那可是一定的!
孔子深爱着现世生活以及现世生活中的选择,透露出来的是态度。《论语·述而》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提升自己,就要不断地学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择善改恶,这是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但是这选择实在很难,光是区分善恶就得费一番脑筋。
然而,一时代有一时代之选择,年前某地食药监执法人员显然就没有这方面的困扰。他们选择了“依法抢劫”。孔圣人在世,恐怕也得承认自己的幼稚。“依法”是其善者,“抢劫”是其不善者,“依法抢劫”到底是怎么个情况?估计他们的上级在选择怎么处理的时候也糊涂了,严重警告的处分给“依法”说不过去,给“抢劫”的话则手软得更说不过去了。
《左传》里记载:“孔文子之将攻太叔也,访于仲尼。仲尼:‘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退,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文子遽止之,曰:‘圉岂敢度其私,访卫国之难也。将止,鲁人以币召之,乃归。”孔文子问战不问礼,让孔子感受到了侮辱。“良禽择木而栖”,正好鲁国带着重金来礼聘,孔子结束了14年的周游回到了祖国。孔子返鲁,肯定不是因为重金,而是要实现理想、报效祖国。这选择展现的是境界。
曾有报道,一群救死扶伤的医生,靠着治病开药的权力也获得了医药代表的重金礼聘。实现理想、报效祖国的事咱先暂且不提,医生们的这选择怎么着也不大合适。有人说这是体制的问题,不能全怪个人。体制确实有问题,但是体制再怎么有问题,也没有说你可以把病人小一半的救命钱装自己腰包里啊。这选择,违反了规定,触犯了法律,蒙昧了医德,冤枉了体制——境界着实不高。
其实,选择之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分清本末終始之后的取舍。“舍”比起“取”来更让人头疼,毕竟要人放弃一些东西不那么容易。背“道”而驰的事情总会发生,有些人就取了钱财,舍了人性。
不过,也有人舍弃了自己的利益,无私地付出,去帮助别人,在另一极闪耀着人性和道德的光辉。杭州拾荒老人韦思浩因为爱去图书馆看书而走红。每次阅览前,他都洗干净手,然后认真地看报纸。当他去世,人们才知道他曾经是浙江大学高材生,中学一级教师,每个月有5000多的退休金可以领。而他之所以拾荒,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清苦生活,只是为了资助那些贫困学生。韦思浩的遗物,不是钞票,而是捐赠收据、助学凭证和一封封受助孩子汇报学习情况的信件。
他用“魏丁兆”的名字保证了那么多孩子读书的权利,仿佛是回报,杭州图书馆也尊重了他读书的权利。孔子的“道不远人”,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