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第四大古城重庆安居古城的历史辉煌

2017-03-02潘经纬何世波谭世巧杨强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7年1期
关键词:铜梁军校古城

文 /潘经纬、何世波、谭世巧 图 /杨强

中国第四大古城重庆安居古城的历史辉煌

文 /潘经纬、何世波、谭世巧 图 /杨强

铜梁安居古城因铭刻着、呈现着中国几千年“齐家、孝道、治国、平天下”的历史辉煌闻名世界。近年来,文脉厚重的安居古城不断吸引着世界人民的目光。

2014年5月5日,在中国古城文化研究院的召集下,北京、重庆、成都等地的古城文化与古建筑专家齐聚安居,召开中国·铜梁安居古城保护与利用高端研讨会,发表了《安居宣言》,从建县历史、古建筑保存完好度、可保护利用空间等方面权威确立了安居古城“中国第四大古城”的地位;同年底,“中国四大古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讨会”在安居古城召开,山西平遥古城、四川阆中古城、安徽歙县徽州古城、重庆安居古城缔结为“中国四大古城战略联盟”。

安居古城究竟魅力有多大?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轨迹,来深度解读和细细品味吧。

安居古城保存完美的商旅历史文化

早在2万年前,便有先民在安居繁衍生息。汉代形成村落,至隋唐时,已成为涪江下游的水路要冲。安居曾于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北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明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三度建县,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并入铜梁县。安居古城是一座体系保存完整、规模庞大、非常具有立体层次感的古城。古城东起飞凤山、南绕化龙山,西跨乌木溪接冠子山,北面临涪江,蜿蜒高峻,壁立江岸。城内有市、区级文物古迹197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项。宗祠、行会、商会、哥老会等群雄林立,九宫十八庙璀璨夺目,街巷明清建筑鳞次栉比,琼江、崇德书院香气诱人,湖广、福建、江西、广东地会馆闻名遐迩。

古往今来,江水如潮,号声缭绕。在水拍云崖、挟河滚浪的环抱中,安居古城坐落于涪江、琼江交流融汇之处。因水而生,是两江之水造就了安居这座拥有1400年历史的文化名镇(城)。老安居因水而兴,清朝进入鼎盛期间。西街迎龙门码头是进出港,只要货船靠岸码头就一片繁忙,上上下下的船工、搬运工像赶场一样,卖香烟、瓜子的小贩在码头上穿行,卖小吃的更是不停吆喝,把码头变成了生意场。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解放前的涪江,可是许多人赖以谋生的地方,涪江上船只来来往往,上百艘聚集在安居黄家坝码头一带,码头边卖米的、卖炭的、卖菜的、搬运的络绎不绝,许多人在这里为生活而奔波忙碌着。据老船工回忆,当时货船经常往返于遂宁和重庆之间,到遂宁去的船主要是装盐回安居,每袋盐大概有100公斤重,一条船要装70吨左右,常常是几十个船工才能够拉动木船。到重庆去的船,主要是运粮到重庆去卖,回来时装煤炭,因为当时安居主要靠烧煤做饭。船从安居出发,顺流而下,到达合川后进入嘉陵江,然后直达重庆,往往一个来回需要一两个月。

古城美景

“解放前,安居黄家坝水运码头一带就非常热闹,拉船的、担米的、担菜的来来往往,周边还有庄稼地,住的都是农民。上世纪70年代初这里开始‘变脸’,河边的一座山头上新修了许多房子,还建了一座日产万吨白砂糖的大型糖厂,进行了大面积的绿化,各种花草漂亮极了。1992年,就在一江之隔的对岸,一座规模宏大的水力发电厂建成了,这样一来,水运码头就更加闹热了,远处的、近处的,一些旅游爱好者都来这里游玩……”居住在安居镇大田社区一位80岁高龄的老船工兴致勃勃地回忆道。

依赖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水运条件,这里成了商贸集散地,见证着老安居商贸繁荣的历史。北门码头地处正街繁华地段,茶馆、餐馆、商铺、作坊、药店遍布其间,商贾旅客、船行两帮的工人都爱汇集那里,人流众多,生意火红,商贾云集,百业兴旺。

静谧古城

“黄埔军校”迁安居 抗战人才的培训基地

安居古城地处我国大后方,位居水陆要冲,曾为我国培训抗战人才的基地。

那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即1938年至1942年期间,国民党中央军校(校本部及部分学员)曾由武昌迁来安居镇驻训,军校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期学员都曾在这里受训、部分学员在此举行毕业典礼,前后共培养学生5期;在此毕业学生4期;为中国抗日战争输送了重要的战斗骨干力量。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陆军军官学校”或国民党“中央军校”。这所军校是1924年6月由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国国民党缔造者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创办的新型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组成了最高领导机构——校本部。校址最初在广州黄埔岛,军校因地而得名,这就是人们熟知的“黄埔军校”。

由于国民党、共产党阵营的黄埔生战功显赫,名将辈出,黄埔军校声名远播,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齐名。校址几易其地,经历了广州、南京、成都三个时期。1937年11月,国民党政府从南京大撤退,黄埔军校南京校本部也紧急撤离,西迁四川,在铜梁安居也驻训了几年时间。从1938年自武昌移驻铜梁安居镇,到1942年全部移驻成都,一驻就是5个年头。

国民党政府迁渝后,军校曾准备在重庆选择校址,但最终因为此时的重庆军政机关太多,早已人满为患。军校这么多师生员工,实在难以找到一块安身办学的地方,只能另选他处。由于安居既通公路、又通水路,离重庆也不远,九宫十八庙建筑俱在,教学用房容易解决,于是,军校在1938年初正式移驻铜梁安居镇。据一些老年人回忆,校本部设在安居化龙山文庙,学生总队就分驻化龙山主庙和濂溪祠,三处相距较近,联系也十分方便。年内,冯玉祥将军来安居文庙视察中央军校,召开群众大会,接见各界人士,宣传团结抗日,劝募抗日款项。

1939年,校本部与15期入伍生由安居继续西迁到成都,将原有的成都分校合并,原成都分校北校场旧址改驻校本部。学生总队则分驻西校场、南校场、皇城坝及西郊草堂寺、青羊宫等地。原在铜梁安居的其他学生总队并未随同迁走,而是继续留在安居学习,直至毕业。

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自1924年至1949年在国民党统治大陆期间,共招生23期。在统计上,往往将铜梁安居时段招收的入伍生,统一划归黄埔军校成都校区,其中在安居参加过培训或毕业的铜梁(含安居)籍学生有27人。

安居古城主要景点

城隍庙:在城西冠子山麓,始建于明,乾隆十年,僧一川募众重建。道光六年巡检沈庆安率众补修,改观音殿为寝宫。

波崙寺:城东里许,始建于唐,兴盛于明清。胡尧臣有记。禅堂有王恕所题“法界禅宗”匾额。

星辉门:位于安居古城南,相邻武庙和县衙。因安居古城地理位置南高北低,此门因此也是最高的一座城门。相传农历八月十五在星辉门城楼上望月,能看清月亮银白如玉,月周星光四射。若有缘的话,还会看到“玉兔欲跳入怀”。

湖广会馆:始建于明朝中叶,明末毁于战乱。清乾隆年间重建,咸丰又毁于火灾,光绪年间由湖广士绅捐资重修。2003年由铜梁安居缫丝厂出资培修,会馆座落在安居古城南边。左与妈祖庙(天后宫)共壁,右与齐安公所(帝主宫)接壤。会馆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1387平方米,有戏台一座。会馆依山而建,由低到高多重进深。宫门上方书“万世永赖”。从戏楼下步入宽大院坝,背墙上已被风化的草龙隐约可见。古戏台前柱上斜撑雕刻精美,神仙人物栩栩如生。天井、院落造型独特,房间布局错落有致,石栏杆雕有狮子、麒麟、盘龙等多种瑞兽和吉祥图案。前后天井栏杆雕有二十四孝等人物图案。整座宫院可容上千士民在此聚会。

天后宫:天后宫又名妈祖庙、福建会馆。始建于明,位于安居古城大南街,左后邻武庙,右与湖广会馆共壁,前门临街,背靠山,山后有川主庙。天后宫是由福建士绅集资修建。

齐安公馆:齐安公所又名帝主宫、黄州会馆。是由原湖北齐安郡移民共同出资修建。里面正殿供有“三元大帝”或称“三官尊神”。

引凤门:引凤门原名东门,始建不详。大明成化年以石砌建,是现保存较完整的古城门之一。出引凤门到平桥,乌木溪两岸柳丝如织,苔径清幽曲折,入岱庙就到了古飞鸯山。此山峰峦秀耸,势欲飞腾,特别像凤凰飞舞。山顶石台如凤鼎,与城西冠子山遥遥对峙。

黄家坝湿地公园:位置涪江边,是举办首届安居江畔文化旅游节的主会场。公园有1000余亩的芦苇荡,1000余亩鹅卵石滩和1000余亩的冲击平原,是休闲、娱乐、露营等的好去处。

精彩舞龙

“县令出巡”

刘伯承纪念馆:1926年“泸顺起义”失利后,刘伯承曾在此避险。当时,时任中共重庆地委军委委员、中国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十五军军长的刘伯承,被川康边防督办、四川督办刘湘以5万元大洋悬赏通缉。刘伯承暂避锋芒,危急时刻偕总指挥部参谋长韩伯诚(共产党员)、参谋周国淦(共产党员、铜梁人)从泸州城西南侧悄然出走,进入周国淦的家乡铜梁。周国淦先是将刘伯承等带到转龙乡的旧交、开明绅士肖楚伯家住了3天,然后转移至安居镇石马沟二妻家里。为掩人耳目,之后10多天,刘伯承等在隐退在家的原国民革命军师长刘庆渊家(安居街上王家大衙门)、袍哥大爷刘盛钊家(乡下)辗转居住。随后,经刘庆渊帮助,刘伯承顺利到达合川、辗转到达汉口。20天后,刘伯承领导了举世闻名的“八一南昌起义”。

吴鸿恩纪念馆:纪念晚清教育家吴鸿恩的纪念馆。吴鸿恩,清朝教育家、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其弟子一次拿下全国殿试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吴鸿恩咸丰五年,顺天乡试中举。同治元年,登进士,改庶吉士。同治四年,任翰林院编修,后升任国史馆协修、国史馆纂修。同治七年,任监察御史。同治十一年,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同治十三年,任云南道监察御史。光绪元年,稽查海运仓、管理五城街道。光绪三年,任广西平乐府知府。光绪十三年,任山西宁武府知府。光绪十六年,调署山西太原府知府。光绪十七年,护理山西河东道。光绪十八年,调署山西泽州府知府。后辞官从事教育工作,成绩显著。

黄埔军校旧址:中华民国26年(1937年),黄埔军校南京本校因为抗战内迁,恰第十四期学生进驻陪都以北的铜粱安居镇,继续训练和学习,直至中华民国31年(1942年)黄埔军校(中央军校)迁往成都。蒋介石、冯玉祥等军政要人曾前往视察。

目前,安居古城已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正在全力打造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安居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更加深厚的内涵、优质的服务迎接游客的到来!

(责任编辑:蔡晓梅)

猜你喜欢

铜梁军校古城
铜梁:美丽乡村扮靓龙乡大地
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六项举措”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良渚古城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安居古城
孙宇文中图
军校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军校物语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