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7-03-02郑宗林朱成科周朝伟
郑宗林 郑 枫 朱成科 周朝伟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水产动物繁育和健康养殖研究中心 重庆 荣昌 402460)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郑宗林 郑 枫 朱成科 周朝伟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水产动物繁育和健康养殖研究中心 重庆 荣昌 402460)
本文对《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法进行了探索,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课程的效率。在教学方式上,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从单一的口述、板书,到结合影视材料,进行详细的讲述;在教学内容上,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力引入该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新技术;改进传统考核方式。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改革;考核方式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和加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而《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学习水产动物营养原理及水产饲料合理配制的一门学科,是水产养殖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重点在于讲述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特性和如何使用合适的饲料搭配来满足水产动物生长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用来解决其营养供给问题。《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在现代水产养殖生产及饲料工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因此,为适应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探索,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1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简介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足足晚了40年,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但是直到八十年代才受到国家的关注和重视。在全国水产研究工作者的努力下,创立并编订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随着水产专业研究的深入,饲料学有了极大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研究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以及合理搭配饲料的学科,人工养殖的水产动物都在该门学科的研究范围之内。该课程建立的目的在于培养优秀的水产研究人才,详细地介绍了水产动物的营养学知识,并对水产饲料的生产环节也进行了介绍。该课程探讨了营养与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了解水产动物营养的发展历史、水产饲料工业发展的现状、水产饲料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主要介绍了水产饲料的质量检测和饲料生物学综合评定技术标准,以及人工配合饲料的加工工艺、设计及流程;并对渔用饲料添加剂和活菌剂等成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2 教学改革的途径
2.1 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实用为出发点。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从业者本身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都有新的要求。因此,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改正、调整,与时俱进的将新知识、新设备、新观念引入到教学当中,不断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可以进行周期的行业调研,搜集改进和调整教学内容的素材;访谈校友,从毕业生那里了解更多的行业情况,收编整理融入教材,增加教材的实用性;了解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动态,通过实训基地的生产实践,收集调整后方案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反馈信息,完善教学内容,增强实用性。
2.2 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多实践,“实践出真知”,在实践过程中印证所学知识。
2.2.1 强调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进行有力的主导,知识将不能有效的传播,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降低,因此,将老师的主导地位明确指出,确定老师的权威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而教师的本身素养也很大程度地影响其主导地位。作为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利用其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对该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身能够不排斥学习,已经成功了一大半。由于受到传统教材编定的影响,课程方案没有教师本身的参与,使教师表达不了对该课程的见解,只是依葫芦画瓢的讲述教材,教师本身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打击,从而使授课效率降低。
2.2.2 增加学生学习自主化
HenriHolec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自主学习”这一概念,将自主学习定义为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能力。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往往只是被动的“接收者”,没有思考,没有问题,只知道死记硬背,对课程的了解只处于表面,没有深入思考,这样的学习模式只能应付考试。而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自身更加容易接受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一旦他们有了疑惑,就会亲自验证、推演,深入了解该学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在讲课过程中穿插生动鲜明的案例。在讲授绪论这一重要章节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国内外饲料的发展历程,播放教学视频,使学生对我国饲料学的发展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讲述水产动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时,引入饲料添加剂专家的相关研究成果,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中的实际研究相结合,不仅能提高教师讲课的积极性,还会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
2.2.3 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
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实用的实验课程与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
2.2.4 增加启发式、讨论式、学生讲课式
运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利用图文并茂的讲解将本课程中水产动物营养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实例完美融合,可以使抽象、枯燥的理论变得风趣易于理解。比如教师在讲解水产动物糖代谢问题时,以糖尿病患者为例,来讲解水产动物耐糖能力低的原因。
2.3 考核方式的改革
以往的考核是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所参与的实验进行评价。在考核过程中,许多学生敷衍了事,结果学完后对该课程也没有完整的了解,根本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课程,更好地运用它,必须要有一个更加完善的考核方式。
2.3.1 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加课堂提问
课堂学习理论知识是枯燥的,授课教师在讲述过程中增添几个趣味知识抢答会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课堂学习参与度,这样学习效率才会提高。对抢答成功的同学记名加分,计入平时成绩中。在课程考核过程中,注意平时成绩和期末理论成绩的比例,将以往的着重理论考核降低,提升平时成绩,两者比例均占50%。
2.3.2 增加平时考核内容,更新期末考试内容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做好每个学生课堂发言的详细记录,并对学生的每一份作业都要认真批改;通过明确的评分细则对学生听课的表现进行打分。本课程的考核为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学目标,要求涵盖教师讲授及学生自学的全部内容。而且题型要多样化,难易程度适当,并且要有20% 左右的案例题或分析题。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全面理解并掌握课程中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结
采取该教学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其专业知识的学习效率,而且使学生具备了较强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改革创新,不断创建更好的教学方式,为年青教师师德培养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