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扶贫牛”
2017-03-02李万东
◎文/李万东
村里来了“扶贫牛”
◎文/李万东
素珠营子村向驻村工作队赠送锦旗
“这可是扶贫牛,咱就指望它脱贫哪,一定得照看好喽!”自2016年10月19日辽宁报业传媒集团提供的牛送到家以来,建昌县素珠营子乡素珠营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武忠强一直兴奋地忙碌着。家有年迈的老母亲和患病的妻子,作为全家的顶梁柱,武忠强除了按养殖专家和动监部门技术培训的要求对“扶贫牛”精心饲喂外,每天夜里都按捺不住起来几次看看宝贝牛。憨厚的武忠强说:“没别的,就是想看看宝贝牛在咱家住得惯不惯。”
自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以来,集团党委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全力谋求在精准扶贫中有新突破。
经过调研,我们工作队了解到,在辽西山区,养牛是一项有发展前景的致富产业,据测算,贫困户购置适龄的母牛进行饲喂,每头牛每年可创造利润5000元以上。结合素珠营子村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经过调研、考察,并征询乡村意见、贫困户意愿,建议集团帮扶素珠营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母牛饲养及繁育项目。经与乡、村两级就养牛的可行性进行商讨后,集团最终决定扶持该村贫困户养牛。
决策定下后要解决牛让谁来养的问题。为了取得示范的效果,我们决定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择具有饲养能力、有养殖意愿和养殖经验的“打个样”。首先由村里遴选,然后乡扶贫办、包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村班子成员进行逐户走访调查,最终选定项目实施对象。
考虑到牛本身属于群居动物,单户单牛饲养,每户都要建牛棚,必然出现投入过大的问题。集团和村里研究确定,首批购置21头牛,对应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饲养采取贫困户结组的办法。具体说,就是将21户分为7组,每组在3户中选择最具养殖条件和经验的农户家建牛棚。在初步确定的2年饲养期内,利润按5∶3∶2的比例分配,五成归养殖投入较大的养殖户,三成分配给结组户,两成交给村委会继续组织发展养殖业。
如何保障长期见效?集团和村委会、村委会与贫困户之间分别签订协议,明确各方的责权利。素珠营子村委会作为此次养殖项目的管理者和监督者,负责组织好技术指导、防疫、配种等工作;结组户为利润分成者,同时也是养殖户的替补户,其间要努力学习养殖技术,一旦出现养殖户不能履行协议或其他情况,养殖权则交给结组户接替。未来,村委会还要确保结组养殖到期后,将源牛收回,交给下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
经过多方筛选,集团在沈阳联系了一家大型养殖公司,并委托该公司从吉林专门购置免疫力强、饲养简便、成长快的纯种西门塔尔牛。之后,又在沈阳的养殖公司进行两个月的适应性饲养,在做好免疫等工作后,才送到素珠营子村。
2016年10月19日,集团扶贫购买的21头牛顺利运送到村、发放到户。在发放现场,沈阳养殖场的养殖专家和建昌县动监部门工作人员还讲解了养殖知识,让参与养殖的贫困户和村里原有的饲养户都获益匪浅。
通过驻村帮扶,我体会到,要做好扶贫工作,必须为群众谋划致富门道,让困难群众真脱贫、不返贫。只要动真情,出实招,脱贫攻坚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作者系辽宁报业传媒集团驻建昌县素珠营子乡素珠营子村工作队队员、村党支部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