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二本高校第二外语(德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17-03-01陈晓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1期
关键词:调查高校现状

陈晓露

摘 要:通过访谈法对西南科技大学外语学院二外(德语)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从而由点到面来了解普通二本高校第二外语(德语)的教学现状,希望从调查现状中得到启示,提高德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普通二本 高校 德语教学 现状 调查

一、研究背景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深深扎根在各自民族的文化及生活中。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产生差异,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上,就成为语言上的差异。[1]德国是一个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国家,如,讲理性、守纪律、办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崇高自强不息、精益求精。这些优秀的民族特点都是我们的学生应该学习并具备的。

在全国将近 130 个高校里都开设了“大学德语”的教学模式。[2]第二外语(德语)是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在第二外语(德语)教学过程中实施这些教育,融入德国的文化和民族特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改变自身的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当走出大学校门后,能够迅速成长起来,融入社会,并且能够在他们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受益终身。这些民族特点都是我们的学生需要了解和学习的。如何在第二外语(德语)教学中融入德国的这些优秀民族特点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第二外语(德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1.调查目的

以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个案研究,全面了解二外德语教学的状况,对德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需求及存在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地了解西南科技大学外语学院第二外语选了德语的同学88人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学生都是大三的学生,已经学了第二外语(德语1),目前正在学习第二外语(德语2)。

2.调查方法

本次课题组主要采用了访谈法,课题组成员分组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访谈。

3.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访谈结果进行了分类归纳,数据统计,总结如下:

(1)为什么选择德语作为第二外语

虽然每个学生学习德语的目的不一样,但是从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德语和德国文化是非常感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德语教学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并在这一点上投入更多的教学精力,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选择和开展,那么德语教学会做得风声水起,教学效果应该是能够事半功倍的,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真正喜欢学习德语,从德语学习中获得帮助。

(2)你最欣赏德国哪一个方面?(限一项)

从上图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有32.29%的学生非常欣赏德国的民族个性,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故事或者人物传记等教學内容来巩固强调这一点,那将会是这些学生学习德语最大的收获,也会受益终身。

(3)是否喜欢目前的德语教学方法

只有6.01%的学生非常喜欢目前的德语教学方法,12.14%比较喜欢,19.66%的学生喜欢,32.32%的学生对目前的教学方法态度显得比较麻木,29.32%的学生不喜欢目前的教学方法,觉得德语学习很枯燥。调查数据给我们的德语教学一个警示,学生明显有不满意情绪,我们的二外(德语)教学方法不如人意,需要尽快做出调整。

(4)你觉得学习德语对你的性格有影响吗?

22.12%的学生认为德语学习对他们的性格非常有影响,但是需要长期深入的学习才能达到效果,如,德语的严谨、精确,德国文化、民族个性等方面,只有长久的学习能到体会到。31.09%的学生认为有一点影响,46.79%的学生认为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学习德语的课时不多,学习内容很浅,不能涉及到更深层次的内容,所以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5)对德语教学方法提出一点建议

对学生给出的建议进行了归类,主要体现在一个方面: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课堂基本上是老师一个人讲,课堂有点枯燥。如果课堂能够渗入在日常生活和交际中的风俗习惯所形成的习俗文化,如:礼貌的表示、问候、道歉等用话的使用,教学会更加活跃丰富。课堂是有限的,而课外是无限的,课堂教学形式应该向课外扩展,多开展一些与德语有关的活动。

(6)对德语教学内容给点建议

建议归纳起来集中体现在: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主要是课本为主,适当增加德国文化部分的内容,如,德国的国情、民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规范、伦理观念等多方面的知识。如何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该课程知识的趣味性,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启示

1997 年,J.L.M.Trim在文章中指出,事实上,在许多欧洲国家里,外语教学的目的正在发生一种转变。[3]德语教学应重视工具性或是人文性,还是其他方面?这是我国当今外语教学必须给予回答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问题。我们的外语学习不能只是一种工具性教育,而更应该在学生心灵里沉积些什么。能够让学生在德语学习过程中学习德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品质是德语教学是我们需要把握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罗琳.文化背景下的德语教学思考[J],成功(教育),2010(4):197.

[2]朱建华, 葛艳. F?rderung der interkuturellenKompe- ntenzals Aufgabe des DaF-Unterrichts in China[R]//中国跨文化日耳曼学研究会第四次大会“社会变革中的交流与文化”大会学术报告, 西安:2008.

[3]Trim J L M. Language learning foreuropeanspeakers[C]//Final Report 1989—1996, 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1997:53.

猜你喜欢

调查高校现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