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西方中心主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
2017-03-01张西平
[摘要] 西方文化优越论掩盖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东方文化不仅是西方文化之根,同时也长期是西方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精神导师。要做到文化自信,首先就要走出“西方中心主义”的迷雾,破除西方文化就是现代文化的神话,将文化自信建立在东西方文化平等交流的基础之上。
[关键词] 西方中心主义; 西方文化; 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7)01-0040-05
一百多年以来,我们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一些将西方文化神圣化的做法,使我们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西方文化。于是,在近代中华文化的更新建设过程中,我们的文化心态也发生变化,缺乏了文化自信。因此,实事求是地认识西方文化是恢复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
在东西文化互动的历史中认识西方文化的东方之源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成为一种强势文化,强大起来的西方将其成功归于其文化的支撑,在中国近代最流行的就是“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二元对峙。东方走向现代化只有走西方之路,只有批判自己的文化、学习西方的文化。西方文化优越论一直桎梏着我们对西方文化的认知和对自身文化的认识。这种认识掩盖了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即东方文化不仅是西方文化之根,同时也长期是西方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精神导师。只是到了十九世纪,西方取得了世界发展的领导权后,他们开始掩盖这一切,将西方文化说成是一个自我成圣的伟大文化,甚至将白种人说成是一种优于其他人种的文化。西方中心主义开始盛行。
让我们看看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关系。希腊是西方文化之根。而希腊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受到埃及文化、亚述文化等东方文化的影响。希腊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认为,希腊的纪念仪式、习俗都是从埃及搬来的。希腊人是从埃及那里学会了“占卜术,并将他在埃及学到的许多东西几乎原封不动地带到了希腊……希腊几乎所有神的名字都来自埃及”1。为何希腊和埃及有如此紧密的关系呢?因为希腊曾经是埃及的殖民地。这些是有着历史学根据的,在希腊悲剧中仍可找到大量的埃及古代语言的残存。实际上,近东地区的亚述、苏美尔文化即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居民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辉煌的文明。“这一文明对推动人类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一地区孕育了许多世界之最: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城市;最早的议会制雏形;最早的国家行政学院;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灌溉农业,开展了人类最早的对外贸易,实践了最早的封建租佃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人类最早的公司形式,最早的职业经理人,最早的股权激励形式;诞生了最早的文字,最早的学校,最早的图书馆;出现了第一次社会改革,第一部法典,第一起法律判例,第一部农人历书,第一部药典;产生了最早的宇宙观,最早的伦理观,最早的人本观,最早的科学知识;流传着最早的史诗与神话,最早的寓言,最早的谚语和格言,最早的爱情诗,最早的《圣经》故事原型;等等。”1希腊正是从东方的两河流域文明和埃及文明中学习到了文字、文学、艺术、宗教,当然也包括科学技术才成长起来。希腊从巴比伦学到天文学和数学知识,学到巴比伦人发明的水钟、日冕和把一天分成十二部分的方法,学到巴比伦人观测到的黄道和黄道十二宫图,学到了埃及的几何学、日历和医学。西方一些严肃的学者完全承认这一点,他们认为所谓的西方文明即欧美文明,与其说起源于克里特、希腊、罗马,不如说起源于近东。为更加清晰地表达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学者们明确地说:巴比伦与亚述文明是西方的祖先,东方是西方文化之根,这才是真实的历史。
只是到了18~19世纪,西方才开始将自己和东方文化分开。他们说希腊文明是纯粹欧洲的,它和腓尼基人、亚述、苏尔美文化没有任何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的“轴心说”都是值得怀疑的。文明的起源是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与亚述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希腊是进入不了这个圈的,在四大古文明中早已实现了文明的突破。希腊文明只是在巴比伦和亚述文明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在全球经济发展中亚洲经济长期领先于欧洲经济
西方中心主义另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是欧洲,欧洲开启了世界经济的网络,正是由于地理大发现,世界才走向全球化。“欧洲中心论者所提供的公元1500年之前的标准世界画卷包括两个核心特征:其一,世界陷入所谓的停滞的‘传统,其二,世界分裂成孤立的被‘非理性的专制国家所统治(主要在东方)的落后的地区文明。因此,在公元1500年前,把世界看作是全球互相依存的任何想法都是难以想象的。反过来,欧洲中心论者推定只有到了1500年,随着欧洲作为先进文明的出现,欧洲的大发现时代开始了。而这反过來导致了那些造成各主要文明之间隔离的障碍被打破,从而为出现于19世纪并在1945年后发展成熟的西方全球化时代铺平了道路。”2西方中心主义者为了强调1500年由西方人所主导的地理大发现的价值和作用,将在其之前的世界经济说成是完全分离、孤立展开的经济。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实际上,全球化的时间要早于这个时间。蒙古铁骑所建立的草原帝国,开始使东西方的交流更为便利了。从1405年到1433年中国明朝的郑和船队已经进入印度洋,并到达东非海岸。早在唐朝和宋朝时就有大量的阿拉伯商人住在中国南部的泉州等地从事贸易。
从公元1000年到1500年,印度洋一直是全球贸易的中心,阿拉伯商人掌握着从东非到红海口、波斯湾以及印度西海岸的贸易,印度商人控制着从锡兰到孟加拉湾再到东南亚的贸易,而中国人控制着从中国到印度尼西亚和马六甲海峡的南中国海洋的贸易。美国学者罗伯特·B.马克斯(Robert B.Marks)认为:“四大文明和经济实力中心为印度洋贸易提供了原动力:伊斯兰教的中近东、印度教的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或香料群岛。中国人把制造品——其中特别是丝绸、瓷器、铁器、铜器——运到马六甲,换取香料、新异食品、珍珠、棉织品及白银带回中国。印度出口棉纺织品和其他制造品到中东和非洲东部,其中一些纺织品还远达非洲西部。从非洲和阿拉伯人那里,印度人得到棕榈油、可可、花生和贵金属。……这种巨大的全球贸易的引擎主要是中国和印度。”1
即便从1500年后,中国和印度在早期的全球化中有两个重要的贡献,正是中国和印度的这两个贡献,才推动了近代西方经济的兴起。
首先,中国对白银的需求直接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发展。中国在1750年以前有着世界上最完备的交通系统和农业社会时期最好的商品,这就是丝绸、茶叶和瓷器。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说,在15世纪,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中国从明代开始已经使用白银作为金属货币,它将丝绸、茶叶和瓷器卖给欧洲,然后从欧洲换回白银。由于当时中国的银价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比较高,因此,在全球的贸易中加速了白银向中国的流通。中国经济史家全汉昇在论述美洲的白银流向中国时指出:“从1592年到17世纪初,在广州用黄金兑换白银的比价是1∶5.5到1∶7,而西班牙的兑换比价是1∶12.5到1∶14。由此表明,中国的银价是西班牙银价的两倍。”2因此,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都把黄金—白银—铜之间的套利活动作为他们在世界范围进行贸易的主要内容之一。
其次,印度的棉纺品贸易直接推动了英国的发展。在当时的世界经济中,中国和印度是两个最重要的地区。“在印度,这些制造业主要是称雄世界市场的棉纺织业,其次是丝织业,尤其是印度生产最发达地区孟加拉丝织业。当然,制造业的这种竞争力也依赖于农业、运输和商业的生产力。它们提供了工业所需的原料、工人的食品,以及二者的运输和贸易,进出口的运输和贸易。”3在17世纪后期,印度的印花棉布大量出口英国。还有人抱怨说,它悄悄走进我们的房间、我们的衣橱和卧室,窗帘、坐垫、椅子和桌子上,除了印花棉布或印度其他纺织品外几乎没有别的,至少床上是这样。总之,那些曾经以羊毛和蚕丝为原料的纺织品,不论是用于缝制女性的服装还是家庭的用具,几乎全部来自印度的贸易。英国所以要进口印度的棉布,是因为印度生产的棉布要比英国本国生产的棉布便宜得多。“1700年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棉纺品出口国,其纺织品不仅是为了满足英国的需要,而且也是为了全世界的需要。除印度广大的国内市场外,东南亚、东非和西非、中东和欧洲是其主要的出口市场。”4
这样,我们看到在早期的全球化历史中亚洲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和印度是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正如《泰晤士插图世界史》中所说的:“虽然人们很难准确地估量近代早期亚洲的经济总产量……但是人们所能见到的各种资料证明,东方的经济规模和利润比欧洲要大得多……在整个近代早期,世界工业的中心是亚洲,而不是欧洲。”5
我们承认地理大发现对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但有三点不能忘记:第一,在地理大发现前,亚洲已经有了自己的贸易体系;第二,即便在地理大发现后,亚洲仍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三,西方的地理大发现是在血与火中完成的,在道德上应该加以批评。
所以,西方中心主义者以西方经济的发展来论证其文化的优越,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尽管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强大起来,其经济内在的因素和科技的进展也是重要的原因,但不能将其绝对化,应该看到亚洲经济的推动,是欧洲走上现代化之路的重要原因。同时也要看到欧洲对外的殖民侵略,对非洲、南北美洲原居民部落的灭绝,对中国的战争是他们走向世界强国的重要原因。在全球经济发展中亚洲经济长期领先于欧洲经济这一事实,使西方中心主义另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世界经济的中心是欧洲不攻自破。
东方是欧洲近代思想形成的重要力量
由于近代以来西方逐步率先走向现代化,在他们强大起来以后,一些欧洲中心论者将自己的发展和成就说成是欧洲自身思想发展的结果,与其他文化没有关系,如他们说欧洲近代的进步起源于文藝复兴,和东方没有什么关系。
“欧洲并没有从东方汲取什么创造现代科学所不可或缺的东西; 另一方面,其借鉴的价值仅仅是因为它被融入到了欧洲的理性传统之中。当然,这些理性传统是在(古)希腊创建的。”1显然,这种说法并不符合历史的实际。希腊的典籍在中世纪后已经很难找到,希腊思想和文化保存于阿拉伯的百年译经运动,他们将希腊的文献绝大多数翻译成了阿拉伯文。文艺复兴就是将这些阿拉伯文的希腊文献重新翻译回意大利文等欧洲语言,从中发挥出新的思想。一些欧洲中心论者认为,阿拉伯人并未有多少新的思想,他们只不过是保存下来了希腊的文献。这种傲慢的态度违背了基本的历史。因为阿拉伯学者并不仅仅翻译了希腊的文献,他们也从波斯、印度以及中国吸收了大量的医学、数学、哲学、神学、文学和诗歌方面的成就。“然后,他们在犹太科学家和翻译家的帮助下,创造了一种新的知识体系,这不仅仅是对希腊知识的简单整合,也是对希腊思想的批判继承,同时使它们在新的方向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这个过程说明了这样的事实:巴格达处在全球经济的中心,它不仅接受了新的亚洲思想,而且对其重新改造,然后传播到伊斯兰教的西班牙地区。这一点,一些西方学者也是承认的,他们说“穆斯林所拥有的缜密思维和渊博学识,远远超过了从古罗马那里所获得的……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可能没有人能够比他们(欧洲人)更安于窃用这些外族遗产了,除非是希腊人在公元前6世纪就汲取了这些东方(埃及)文明”3。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走向现代化之路的两个重要环节,而这两个西方最重要的文化变革都和东方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来华的耶稣会士将中国经典陆续翻译成欧洲语言,在欧洲各国出版后,在欧洲逐步形成了18世纪的中国热。中国热表现出了中国古代文化对欧洲的影响。在社会生活层面,当时的欧洲上流社会将喝中国茶、穿中国丝绸的衣服、坐中国轿、建中国庭院、讲中国的故事作为一种时髦的风尚。Chinoiserie(中国风),这个词汇的出现,反映了法国当时对中国的热情。这“突出地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各个阶层的欧洲人普遍关心和喜爱中国,关心发生在中国的事,喜爱来自中国的事物”4。
来华耶稣会士的关于中国的著作在欧洲的不断出版,特别是柏应理的《中国哲学家孔子》的出版,在欧洲思想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来华耶稣会士介绍的儒家思想的著作,所翻译的儒家经典引起了欧洲思想界的高度重视。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是当时欧洲最关心中国的哲学家,他从孔子的哲学中看到自然神论的东方版本。在西方宗教的发展中,斯宾诺萨的自然神论开启了解构基督教人格神的神学基础,传统神学将自然神论视为洪水猛兽。从此斯宾诺萨只能生活在阿姆斯特丹,靠磨眼镜片为生。莱布尼茨通过自然神论来调和孔子与基督教的思想,“在这个意义上,莱布尼茨是当时唯一重要的哲学家,认为中国人拥有一门唯理学说,在某些方面与基督教教义并存。”1尽管莱布尼茨的理解有其欧洲自身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但他看到孔子学说中非人格神的崇拜是很明确的。
如果说莱布尼茨从哲学和宗教上论证了孔子学说的合理性,那么伏尔泰则从历史和政治上论证了孔子学说的合理性。《中国上古史》《中国哲学家孔子》等书中的中国纪年,彻底动摇了中世纪的基督教纪年。在《风俗论》这部著作中,伏尔泰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从而打破了以欧洲史代替世界史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观。他说,东方民族早在西方民族形成以前就有自己的历史,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重视东方呢?借助中国、借助孔子,启蒙思想家们吹响了摧毁中世纪思想的号角。而伏尔泰这位18世纪启蒙的领袖是穿着孔子的外套出场的,他的书房叫“孔庙”,他的笔名是“孔庙大主持”。
我们必须看到这段历史不仅说明“中国的‘遗产与所有其他文明国家的‘遗产已结合起来,显然纳入了一条正在实现世界合作大同的轨道”2,显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世界性意义;同时对我们自身来说,这段历史又告诉我们:中国的传统并不是完全与近现代社会相冲突的,中国宗教和哲学思想并不是与现代思想根本对立的,在我们的传统中,在我们先哲的思想中有许多具有同希腊文明一样永恒的东西,有许多观念同基督教文明一样具有普世性。只要我们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定会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有机内容。东方在世界体系中也并非无足轻重,在西方走向世界时,东方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经济上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启蒙时期思想的实际发展过程,说明欧洲思想不是一个自我成圣的过程,仅仅回到希腊,西方思想家发展不出来近代的启蒙思想观念。但西方思想的當代叙述完全不再提到这段历史,他们改写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史,并设置一个二元对峙的思想和文化发展的模式,将其作为训导东方国家的思想文化模式,至今一些西方文化思想领袖希望按照这样的逻辑继续改造这个世界,将其称为文化帝国主义是完全可以的。
破除西方中心主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我们要通过历史说明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历史渊源,破除十九世纪以来将西方文化说成是自我成圣的神话,解除掉西方文化所披覆的神圣光环,将其还原成一个地域性文化,化解那种将西方文化等同于现代文化的神话。这是我们走向文化自信的第一步。当然,这个过程不是走向东方中心主义,不是否认西方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不是停止我们学习西方优秀文化的步伐,而是以一种平等、实事求是的态度,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中丰富、完善、发展中国自己的文化。
[参考文献]
[1]于殿利.巴比伦与亚述文明[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英]约翰·霍布森.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3]许明龙.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际汉学》主编)
责任编辑 / 杜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