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7-03-01贾伟生
贾伟生
摘要:初中地理的教学活动主要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课堂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地理能力、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阵地。因此,正确把握新课程理念,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发展,是广大地理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教学;学生发展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老师的教学,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在知识、能力、技能、情感等方面获得了多少。
一、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象
1、应试教育的缺陷。偏重思想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判断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教育理念里,把地理教育当成知识传授,注重教法,忽视学法,注重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
2、教学方法的单一化。教师课堂教学的生硬灌输,教学过程缺乏引导性,偏重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没有让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地理知识的真正目得以实现。
3、评价体系的单一化。以考试成绩为主的选拔制,导致了重终结性评价的倾向,缺乏形成性评价,忽视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在以往的评价体系里,除了考试之后的成绩评价,就是老师对学生的语言式评价,缺少学生自评和学生间的互评。
4、教师素质对学生的影响。部分教师的业务素质不高,教学态度不积极,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有待增强,缺乏正确价值观,存在着职业倦怠等等。
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1、提高地理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初中《地理》试验本中增加的那些阅读栏目,涉足面广,横跨了政史地等多门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今天的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来获得多种多样的信息,他们想的问题,想了解的事物也越来越多,这就教师既要有较精深的地理专业知识,又应有广博的知识面。作为一名地理学科的教师,我们应该注重提高对地理课地位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技能与德行,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同时,地理课教师更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注重师德,发挥人格魅力,身教大于言教,要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锤炼自身语言,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调节不良心理,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培养正确的认识,保持不懈追求。只有这样,教师素质提高了,才能保证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课堂上,我们不能只是单方面传授知识,讲解问题答案;而是应该师生双方合作探究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所能做的不是只教会他们知识,而是教会他们能自己去学知识。
因此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传统的地理课堂中,教师就是课堂的中心,主宰着课堂的一切,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下。造成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力,根本谈不上课堂上的有效学习。因此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有效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我们应该从主导者转变成指挥者,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所有的活动应该围绕学生的发展来设计和展开。
三、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创设情境,引发兴趣。情境是由人的主观因素(认知、情感等)和客观环境因素(时间、空间、设备等)所构成的情和境的总和。课堂就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和发展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由于初中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阶段,若在课堂教学中能精心创设地理学习的良好情境,让学生借助一定的情境来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另一方面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不失为是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策略。
2、设问启迪,增进兴趣。初中生具有好奇心强的特点。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精心设计课堂问题,通过有效的设问,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讲“地球的运动”时,设问:“假如地球不自转,会不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假使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垂直,会不会有四季更替现象?”在讲日界线时,设问:“有一对孪生姐弟在一艘行驶在太平洋的船上出生,先出生的为弟弟,后出生的为姐姐。这是真的吗?”这些问题学生都很感兴趣。学生对学习内容最有兴趣的时候也是学习的最佳时候,通过教师的设问启迪,学生能积极进行思维,点燃了质疑问难、主动探索的精神之火,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动手参与,发展兴趣。思维是动作的内化,动作是思维的外显。如果教学只凭教师的语言符号或教材的文字符号,从一个抽象到另一个抽象,比较难以激起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深层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动手参与,使学生感官与感知并用、劳心与劳力结合。例如,教师可结合书中活动题,让学生动手收集资料、制作PPT、手抄报或写小论文;用小乒乓球制作小地球仪;用橡皮泥制作山地模型;课堂教学中的描图、填图……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发展了对地理的兴趣。
4、适当补充,延伸兴趣。在学生生活的周围有很多、很好的地理素材,如社会新闻热点、乡土案例、学生生活实践的体验等,如果能结合教学内容将它们充实到教材中去,会使教学内容更具有新意,一方面让学生用地理思维来感触时代的脉搏,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感觉到地理就在生活中。例如,利用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来复习我國的省级行政区划的空间分布;利用旅游“黄金周”在厦门环岛路拍摄的来自祖国各地的车牌,让学生看车牌中各省简称说出省名全称……,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实践和相关新闻,对教材进行适当补充,既可以加强书本知识同现实生活与实践经验的联系,赋予教材新的生命力,还使学生有亲切感,容易激发思考、探究欲望,“有话可说”,从而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情绪高涨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