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改版社论《致读者》

2017-03-01李杰琼王沫

新闻前哨 2017年2期
关键词:机关报解放日报社论

李杰琼  王沫

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于第一版发表社论《致读者》,以此开始了该报改版。社论由社长博古(秦邦宪)执笔,经毛泽东修改定稿,全文10个自然段1972字。《致读者》一方面总结过去的工作经验,检讨自身的不足;一方面指明报纸未来努力的方向。在谈到改版的依据时,提出了党报应具备的四个特性,即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引领了后来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框架。《致读者》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经典文献之一。

《解放日报》于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首任博古任社长,首任总编辑杨松。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份对开、每日出版的党中央机关报,其前身是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新中华报》(4开周报)。《解放日报》创刊之初为对开两版,四个月后改为对开四版。毛泽东为该报题写了报名,并撰写了发刊词。他在发刊词中指出:“本报之使命为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也就是本报的使命”。他着重强调了《解放日报》的党报属性。

创办初期,编辑部虽然意识到《解放日报》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要以党的立场来分析认识世界”(万京华《博古与延安〈解放日报〉》,《采写编》2007年第1期),但在新闻实践中还是暴露出脱离解放区的实际情况、报道充满“洋八股”的情形。从内容上看,《解放日报》以刊载国际新闻为主,多采用外国通讯社的稿件。从版面上看,《解放日报》一版是国际新闻,二版是远东新闻,三版是国内新闻(主要是国统区新闻),第四版上半部分是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新闻,下半部分是副刊。从社论上看,《解放日报》效仿苏联的《真理报》,一天一篇社论,有时为论而论。陕甘宁边区人口的90%为文盲,即使党的干部,文化水平也是较低的,机关报大部分内容讲外国,从客观效果上来看,报纸办得无法令人满意。

1942年1月24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解放日报》应该予以改进的意见。1942年3月16日,中央宣传部发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3月31日,毛泽东参加《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中央机关各部门的负责人和党内外作家等70多人出席了座谈会。4月1日起《解放日报》正式改版,发表改版社论《致读者》。

《致读者》从党报的定义出发,先后引用了列宁和斯大林的观点,强调党报应该成為“不仅是集体宣传者和集体的鼓动者,而且还是集体的体组织者”,并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要求用(一)报纸是否贯彻党性,是否与整个党的方针、政策、动向密切相连;(二)报纸是否密切地与群众联系,反映他们的英勇事迹和苦难惨痛;(三)报纸是否洋溢着战斗性,对外应揭露黑暗与腐败,对内应成为自我批评的武器;(四)报纸是否根据党的方针倡导群众运动,注视和指导运动的开展,来检查《解放日报》过往的工作。在这样的论证逻辑下,提炼出的党报应具备的四种特性,即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成为后来流传最广的关于“党报四性”的源头。

关于党性的解释,社论引证了列宁的一段话:党性是“在对事变做任何估计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在一定的社会集团的立场上。”列宁的原话是:“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作任何评价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列宁全集》第2版1卷363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这段话写于1894年,列宁时年24岁,当时俄国没有工人政党和党的报刊,谈的是哲学。列宁论述党报的党性,是从1903年开始的。

社论在检讨《解放日报》自身不足时,认为最大问题是在“中央号召全党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进行思想革命与改造全党工作的时候,党报没有能尽其应尽的责任”。体现在版面上,是没有给予“重要的党的新闻消息”以足够重视;体现在篇幅和文章内容上,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及党八股等情况较为严重。进而得出《解放日报》没有“在思想革命改造全党工作中起到应有的功能”,因此必须进行改革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社论阐述了改版的目的,即要使《解放日报》“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在党性方面,“与整个党的方针、党的政策、党的动向密切相联,呼吸相通,使报纸成为实现党的一切政策,一切号召的尖兵和倡导者”;在群众性方面,“不仅要充实群众的知识,扩大他们的眼界,启发他们的觉悟,教导他们,组织他们,而且要成为他们的反映者、喉舌,与他们共患难的朋友”;在战斗性方面,对外“抨击一切有害于抗日团结的阴谋和企图”,对内成为“党手中的有力的自我批评的武器”;在组织性方面,“决不能是一个有闻必录的消极的记载者,而应该是各种运动底积极的提倡者组织者”。

《致读者》为《解放日报》的改版确定了指导思想。通过改版,《解放日报》从一张“不完全的党报”逐步转变为完全的党报。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在内容上加强了对党的相关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宣传,通过及时、全面地报道整风运动,保证党的政策能够有效落实。在版面上加大了对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的报道力度,一版是反映各解放区情况的要闻版,二版是陕甘宁边区版,三版才是国际新闻版,四版仍是副刊和各种专论。与此同时,社论质量得到提高,对很多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郑炜《论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及其对党报理论的发展》,《党史文苑》学术版2008年第8期)。社论表示,要使党报真正成为战斗的党的机关报,同时也成为天下人的报。

社论最后引证俄共(布)八大关于报纸决议中关于“没有办得很好的报刊,就没有党和苏维埃的建设”的一段话,模仿这段话的语气指出:“没有广大的读者的赞助和鞭策,则报纸要办得好,是不能设想的。

(李杰琼为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系副教授,王沫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本科生)

猜你喜欢

机关报解放日报社论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报全文数据库》正式上线
解放日报“特稿”:新传播环境下的热点选题深度报道
关于社论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综述
机关报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
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组织架构“柔性再造”——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栏目制为例
西柏坡时期新闻史研究
议程设置框架下肿瘤防治议题浅析——以《解放日报》、《文汇报》2013-2014年相关报道为例
机关报评论创新问题研究——《首都建设报》评论发展探析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