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剧揭开冰山下的情绪面纱

2017-03-01王琳康菁菁骆怡龄

关键词:心理剧教学案例

王琳+康菁菁+骆怡龄

摘要:本节课充分考虑小学生直观形象性的思维特点,以心理剧为依托,通过观看心理剧·分析心理剧·演绎心理剧·感悟心理剧的形式,引导学生表达面对父母唠叨时的感受,看到感受背后的期待;并带领学生走近唠叨背后的父母,感受父母唠叨时的情绪,看到唠叨背后的期待,以共同寻求一种期待-期待的积极亲子沟通模式,从而达到“改善亲子沟通,从我做起”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心理剧;萨提亚冰山理论;唠叨;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一)设计来源

上学期的父母养育方式调查过程中,学生们的反应向我传递了一种期待——他们期待父母的养育方式有些许变化,以对应自己的内心需求;而家长课堂中家长们同时表达了自己的苦恼和无助。当学生渴望父母变化,家长又有成长的动机,却又不知从哪里做起时,身为心理健康老师又该如何引导他们搭建沟通的桥梁?为此而思索的时刻,恰恰是备战北京市“成均杯”心理健康优质课大赛的时刻,于是,着手进行了题为《面对父母的唠叨》的教学设计。

设计之初,我翻阅了大量文献,也查阅了有关亲子沟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发现有关面对父母唠叨的教学设计不计其数,但大多数的设计仅仅是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然而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却深深体会到:每个孩子都知道自己的父母很爱她/她,这一点毋庸置疑。对他们来说不能接受的仅仅是父母表达爱的方式。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唠叨,能有更好地表达爱的方式,孩子们是愿意被有效管教的。家长改变——孩子高兴,这是一种简单的线性思维模式,然而这不是面对家长的课堂,却是一节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课。如何设计才能让学生们启动自己的成长开关,如何让小学生不希冀父母改变,却又能够首先让自己改变?如果孩子们首先能够改变,是不是也会带动家长的变化?这是本节课设计的最初假设,而本节课的核心要素是爱,不仅要引导学生看到爱,感受爱,还要引导学生表達爱,传递爱。

(二)课堂介绍

让刚刚进入青春早期的六年级学生体验感受背后的期待,对他们来说,是有一些难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提炼,需要不断地引导和点化,上好这节课正如一次成功的团辅体验。教师需要更多地扮演团体领导者的角色,稍有差池,课堂的方向盘就会打偏:“学生们大发牢骚”、“寻找消极应对方式”、”课堂延时”等各种各样的课堂现象便会出现。这是一节耗费心理能量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将心理剧、萨提亚的冰山理论以及家排系统引入到课堂中,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亲身感受并体验唠叨以及亲子背后的期待。然而,我深深知道“课堂是一门残缺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为了更好地上好这节课,我需要更多的建议和指导。第八届(2015年)学术年会暨心理健康教育优课展示活动需要一节现场公开课,供进入决赛的选手们现场评课,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于是,我和我亲爱的学生们鼓起勇气在会场主席台向来自全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老师以及相关的心理学专家们展示了本节课。面对会场400多名老师,我能感受到孩子们紧张的状态。为了更自然的呈现这节课,上课前,我走到每个孩子身边,并告诉他们,我离他们最近,会和他们一直在一起。这也是我和孩子们最基本的任务了。课堂就在这样的破冰中开启。

二.案例回顾

本节课案例最深刻的画面是在教学的第三个环节:心理剧现场体验——唠叨背后有期待。本环节中以心理剧播放为依托,试图引导学生表达面对唠叨时的情绪,并看到这些情绪背后的期待。该环节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点,也是难点。表达情绪,并能感受情绪背后的期待,这对成人来说,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当问及“面对妈妈的唠叨,小明的情绪如何?”时,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表达着,他们将厌烦、烦躁、无助、委屈、生气等写在自己的任务单上,并拼命晃动着各自的情绪,这样的举动也向老师传达一种信息——面对父母的唠叨,孩子们有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的情绪需要表达。我尝试着将每种情绪请到前面,并请他们高高举起自己的情绪。当所有的负面情绪公布于众时,现场气氛是压抑的,然而也是释放的。我尝试着走到每种情绪背后,把手搭在不同情绪的肩膀上,安静地呆在他们身后,闭上眼睛感受(这时候课堂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跟着我屏住呼吸,期待下一刻发生着什么。也许地板上掉根针大家都能听得到)感受一段时间后,我说:“烦躁背后会有什么呢?站在烦躁的背后,我能感受到如坐针毡,我特别想逃离这里,也特别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并鼓舞学生也站在不同情绪的背后体验。起初,学生们不敢上前,也许他们担心自己会说错,或说不出来。这时,我对他们说:“尝试着这样做,我需要你们。”终于有学生愿意站出来,接着又有几个学生,就这样,每种情绪后面至少有一个同学去体验。多花一些时间让学生表达站在各种不同情绪背后所感受到的,有的学生说“烦躁背后,让他感觉很生气”,这还是一种感受的表达,而家排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表达感受,更多的是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期待。于是,课堂中产生了下面的对话:

教师:站在烦躁背后,你体验到了什么?

学生:我很生气!

教师:当生气的时候,你想做什么呢?

学生:我想冲妈妈发火……

教师:冲妈妈发火你想要表达什么?想向妈妈传递什么需求?

学生:想让妈妈停止唠叨?

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想让妈妈停止唠叨,是想让妈妈从此不要再管你吗?、

学生:不是。

教师:其实,我们只是想让妈妈换种方式与我们沟通。

当学生看到自己情绪背后的期待时,再引导学生讨论“当唠叨发生时,小明是怎样做的?这样做有什么影响?”学生们会说出观看心理剧时的各种发现,如小明沉默,小明不理会妈妈,小明的嘴唇是翘起的,小明对妈妈不耐烦地说话等。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观察小明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我们能够感受到,小明面对妈妈的唠叨,采取的是一种排斥行为。并将排斥进行板书。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板书看到,当小明选择用烦躁、生气等情绪和排斥的行为表达自己的期待时,妈妈的唠叨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严重了。从而,在学生的思维构架中可以形成初步的认识:生气、排斥不能化解唠叨。

了解了自己的需求和期待并不是课堂的终点,课堂上如果能够培养学生“同理心”的能力,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为感受父母的情绪和期待,会对他们的成长又更大的触动。因此,本节课的第四个环节是走近唠叨背后的父母,感受父母唠叨时的情绪以及唠叨背后的期待。通过感受父母的情绪,学生们很快发现:唠叨背后隐藏着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担心等,而这些正是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期待。教师将“健康快乐成长”也放在板书环节。

此时,再一次进行家庭系统排列,请6名学生一起举着孩子的期待,再请6名学生一起举着家长的期待,这时老师在孩子与家长之间制作一种断桥模式,请求学生通过现场展示,思考:如何将断桥进行连接。经过思考,孩子们很快发现——如果能够直接表达期待,断桥很快就能连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现在,父母不在这里,只有我们自己,在父母无法直接表达期待的基础上,作为孩子,如何想法将断桥连接?”孩子们最后发现,自己需要主动地理解父母的期待,并能将自己的期待用合理的方式传递给父母。

三.案例分析

一堂好的心理健康课,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动的娱乐中,更不能仅仅是各种的喊口号,要让孩子在活动中有体验,在活动中有感悟,从而构成行动的动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引导具有直观形象思维特点的小学生进行体验,不能仅仅依赖抽象式的引导,必须要借助直观形象的活动。本环节以播放心理剧为依托,如果说分析心理剧是停留在课堂教学的认知目标上,而演绎心理剧则可以是培养能力的一种行为目标,感悟心理剧则是一种情感目标。对此,课堂实施教学中运用到的理论基础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 心理剧贯穿教学始终

心理剧,并不是喜剧或舞台表演,它是团体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它指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有各种心理问题的来访者通过扮演过去、现在或将来生活情境中的角色,体验自己的问题,宣泄情绪,逐步掌握应对心理问题行为的策略【1】。自心理剧创立以来,其治疗原理和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育、卫生和工商业等各个领域。近几年,我国中小学包括大学也借鉴了心理剧的理论和技术,如角色互换、多重替身等角色扮演技术,将心理剧引入到了教育的行列中。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心理剧·分析心理剧·演绎心理剧·感悟心理剧等四种程序,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讨论、表演,意识到亲子交往中各种行为背后的情绪和期待。通过观看心理剧,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真实情境,为学生面对父母唠叨时的各种情绪构造一个躯壳,使得情绪的感触更加逼真。而分析心理剧是发现问题的关键。通过分析心理劇中透露的情绪,引导学生们看到,面对父母的唠叨,有很多复杂的情绪存在,而这些复杂情绪背后又隐含着各种不同的期待。心理剧的演绎是明确问题的重要部分,不同情绪背后有不同的期待,经由教师的语言总结,将这些不同的期待汇聚成“换种方式沟通“的期待,以明确面对父母唠叨,不论是情绪还是行为背后,均隐含着期盼父母换种方式沟通的需要。感悟心理剧则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形式,通过邀请12名学生进行分别站在父母、孩子的角度展示各自的期待,并通过搭建断桥的方式,挖掘学生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运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心理剧,激发学生的情绪情感,并引导学生思考,在心理剧现场解决问题,通过同伴心理互助、亲子心理互换的方式搭建亲子沟通的桥梁,是本节课的重要教育途径。

(二 )冰山理论助推亲子沟通

面对父母的唠叨,孩子烦躁、抵抗,父母着急、责罚,而在这些情绪和行为的背后,却隐含着积极的沟通目标,如来自孩子的“换种方式沟通” 和来自父母的“健康快乐成长”。对此,萨提亚的冰山理论曾经这样解释: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仅仅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2]。 本节课中的行为是指学生们面对父母唠叨的应对方式,如沉默、语言抵抗、应付敷衍等;当然也包括来自父母的唠叨这一行为。而不同的应对方式映射了个体的姿态,如是接纳还是排斥?是尊重还是控制?而应对方式下则隐藏着感受,如面对父母唠叨时的生气、烦躁、委屈等。在冰山理论看来,感受下方还包括感受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冰山理论指出:我们在与人沟通时,并没有体会和察觉沟通下面的冰山,有时甚至连自己对自己冰山下的东西也没有察觉。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冰山理论难上加难,然而如果能透过行为看到冰山的下方,则可以帮助他们根本性地解决亲子沟通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多地理解冰山,课堂中选择运用家庭系统排列【3】,让个体看到自己的内心与原生家庭的连接。因此,本节课尝试简化冰山环节,将冰山理论简化为:行为——感受——期待三个层次,并借鉴家庭系统排列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自己父母的期待,从而寻求亲子沟通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周国韬.校园心理剧的实践探索[M].长春出版社,2008(12)

[2]萨提亚.新家庭如何塑造人[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8)

[3]海灵格.如何释放家庭爱的力量[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5)

作者简介:王琳,女,应用心理学硕士,曾任北京军区总医院心理医生,擅长青少年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累积个案500余例。现任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小学心理健康老师。

猜你喜欢

心理剧教学案例
心理剧在小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浅析校园心理剧治疗对家庭功能、家庭关系的影响
浅谈运用校园心理剧解决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有效方法
心理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探析与实施模式
班级原创心理剧《爸爸,你在哪儿》的探索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