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种常见方程形式的教学思考
2017-03-01赵燕
赵燕
[摘 要]课程改革对方程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理解与探索知識的过程,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解方程的实质。给出ax+b=c、a-x=b、a÷x=b等几种方程类型的解法,培养学生从方程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方程;解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2-068
由于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知识储备不足,思维能力尚未形成,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从方程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解题的正确率。
一、形如ax+b=c(a不等于0)方程的求解
在教学“方程”之初,应培养学生的 “抵消”思维,使他们能根据已有的知识更好地理解方程的解答过程。
例如,求解8x-9+9=0。
师:请观察算式“4.8+2.7-2.7,180×9÷9, - + , ÷ ×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生1:加上一个数,再减去这个数,就等于没加,在减法、乘法、除法中也同样适用。
师:是的,我们用字母来表示这个数字,就可以说“一个数加上a,再减去a,还等于它本身”。在乘法中,就是“一个数乘以a,再除以a,还等于它本身(a不等于0)”。请大家思考这是为什么?
生2:因为相互抵消了。
生3:因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等于0。
生4: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乘等于1,而任何数乘以1都等于它本身。
师:对于方程8x-9+9=0,在计算之前我们可以先把方程简化一下吗?
生5:可以的,减去9再加上9,方程就变为8x=0,这样计算起来简单多了。
师:在掌握了抵消规律的基础上,方程“3x-7=8”应该怎么求解呢?
生6:方程两边都加7就可以了,3x-7+7=8+7,这样就是3x=15。
师:对于类似ax+b=c(a不等于0)的方程,请总结一下解题的方法。
生7:ax+b-b=c-b。
二、形如a÷x=b、a-x=b方程的求解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x=b与a-x=b的方程会比较麻烦,而运用四则运算来进行解答,则相对简单。
例如,对于a÷x=b,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应用题“已知某长方形的面积为40平方厘米,长为8厘米,试求宽为多少厘米。”入手。根据题意假设长方形的宽为x,列式8x=40。这样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方程a÷x=b的解答方法:在方程的两端同时乘以x。
同理,对于a-x=b,教师可设计应用题“小明带了20元钱去超市买东西,售货员找回12元,试求买东西花了多少钱。”假设买东西花了x元钱,可列方程20-x=12。这样,学生能够意识到,在方程的两边都加上x,然后将方程左右两边交换顺序得到12+x=20,同时减去的12,也就是a-x=b中的b。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上述类型的方程时,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教学情境,将方程放在具体的应用题中,学生就能够发现方程与四则运算之间的联系,深化对方程的认识。
三、形如4x+2(8-x)=26方程的求解
对于鸡兔同笼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下可鼓励学生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题。
例如,题目:“已知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子,共有8个头和26只脚,试求一共有多少只鸡和兔子?”先假设兔子的只数为x,从头来看的话,鸡的只数应该是8-x,这样再根据脚的只数这一等量关系列出算式4x+2(8-x)=26。
4x+2(8-x)=26
4x+(2×8-2x)=26 (1)
4x+(16-2x)=26 (2)
4x+16-2x=26 (3)
4x-2x+16=26 (4)
2x+16=26 (5)
2x+16-16=26-16 (6)
2x=10 (7)
x=5
从第(1)步到第(3)步的去括号,实质上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而在第(4)步中,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负数”,这里可以告诉学生是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要提醒学生,解方程时,需要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继而对规律进行运用,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综上所述,方程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难点,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发展状况入手,以探索更加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责编 童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