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7-03-01杨春燕
杨春燕
[摘 要]学生应成为课堂的主人,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能力的多方位提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探索性的学习可以逐步提高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课堂教学;引导式;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2-050
由于学生的年纪较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充分利用引导式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大多数教师只是片面地关注教学目标,过于看重教学的形式,而忽视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学生也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互动。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引导式教学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学生的主要特点就是自律能力较差,在面对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时容易产生逃避心理,没有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主动地发现问题,识别问题的关键点,进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例如,对于“三位数乘一位数”中一个关于末尾数为0的知识点,教师出示题目(如图1)后对学生进行如下引导:说出从题目中获得的相关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并提出疑问;先自己动手算一算,再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计算“4×12=,4×100=,4×130=”后说一说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有什么异同。
由此可见,教师在进行新内容的教学时,可先与旧知进行回顾和对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来分析问题,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到解题有针对性。
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引导式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选取有针对性的引导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教师需要保证学生学习到的东西是有价值的,不能一味地为了教学而去教学。
例如,教学“可能性大小”的概念时,由于学生对于这种抽象的概念很陌生,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设计“摸球游戏”的小组活动。首先,教師将学生分组,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箱子,里面有不同个数的红球和白球;学生在本小组的箱子中摸球,每次只能摸出一个球,在摸球前让学生自己判断哪种颜色的球摸出来的可能性最大;每个小组安排一人摸球、一人记录、一人统计;总结本小组成员在摸球游戏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小是多少。
由此可见,通过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可能性大小的概念,实现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就需要对其进行引导式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时,教师如果直接将一个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告诉学生,再让学生自己去做题,就显得非常的枯燥,而且教学效果也不好。教师可以通过下面的题目进行引入。
4÷2÷3= 6÷5÷7= 9÷2÷5=
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之间的除法运算,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发现两组算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之后,教师对上面的问题进行说明,利用第二组式子对整数除以分数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进行讲解,通过引导使整个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更加的丰富。
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之下,学生的学习才更有针对性,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分析能力才能得到提升,从而逐步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责编 李琪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