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部门(行业)继续教育开展情况与主要研究议题概览

2017-03-01黄哲

继续教育 2017年1期

黄哲

摘 要:当前我国部门(行业)继续教育存在多类型机构实施、运行规则各不相同的制度性特征。相关领域形成了多种社会研究团体,并以召开会议、出版专业期刊等形式开展学术交流,主要研究议题包括基本理论与基本现实问题研究、课程研究、教学活动和过程研究、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管理研究、效益与评价研究、国际比较研究等。

关键词:继续教育制度;继续教育机构;继续教育研究议题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部门(行业)继续教育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学历教育之后,由部门(行业)根据本部门(行业)发展需要,对部门(行业)职工(主要是在职人员)开展的教育和培训活动,是一种以岗位培训为主、学历教育为辅的成人教育活动。本文对当前我国部门(行业)继续教育进行制度分析,对部门(行业)继续教育实践开展情况和主要研究议题进行梳理,为科学谋划部门(行业)继续教育发展、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体系提供参考。

一、部门(行业)继续教育制度分析

部门(行业)继续教育制度,是指我国各级各类实施部门(行业)继续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它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它们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即部门(行业)继续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部门(行业)继续教育制度分析,就是对实施部门(行业)继续教育的组织机构及其运行规则进行分析,对教育行为的外部环境即教育实施者和实施规则进行探索。

(一)部门(行业)继续教育机构

目前,我国开展部门(行业)继续教育相关服务的机构主要包括5类:

1.政府职能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是与部门(行业)继续教育密切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承担成人教育的宏观指导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下设继续教育处)和职业能力建设司(下设职业培训处)也承担相应的人才培养、政策制定等部门(行业)继续教育宏观管理工作。此外,公安、司法、税务等政府部门也设有相关的培训机构。

2.行业自身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 B/T4745-2002),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共分为20个门类、95个大类、913个小类。林业、邮政、气象、航空、铁路等许多行业都有自己专门的培训机构。以气象行业为例,气象行业开展继续教育的主体机构是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及其分院(国家级)和各个省级培训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全体气象从业人员的培训。此外还有气象及相关专业高校、党校、行政学院、海外人才基地、相关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等共同构成气象部门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

3.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地方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组建的国家开放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的特点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教育培训,其办学体系由总部、分部、地方学院、学习中心和行业、企业学院共同组成。

4.以高校为主的学历教育机构

这类培训机构往往作为高校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等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组成部分,依托高校的师资队伍、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力为社会各部门、行业、企业提供各种教育培训服务,其服务范围覆盖理、工、农、法、医经济、管理、艺术等各个领域。典型代表是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5.其他以商业模式运行的社会教育培训机构

这类培训机构包括语言类培训、IT培训、企业培训、职业资格培训等类型,并呈现出学校与非学校并重、自主性与社会性兼具、国外培训和国内培训并存等特点,在教育产品化、标准化、精细化等方面颇具优势。高顿财务培训、Oracle数据库技术培训,都是这类培训机构的典型代表。

(二)部门(行业)继续教育规则

当前我国部门(行业)继续教育存在和运行的规则,既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包括相关的方针、政策。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律(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其他相关法律(例如《中国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教育行政法规(例如《教师资格条例》)、教育部门规章(例如《〈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和其他相关文件等等。相关的方针和政策,典型的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等。

二、部门(行业)继续教育相关社会研究团体、会议和出版刊物

(一)部门(行业)继续教育相关社会研究团体

近年来较为活跃的国内外部门(行业)继续教育的社会研究团体包括:

1.中国成人教育协会

1981年4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成立,是全国各类成人教育团体和成人教育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群众性、学术性社会团体。其下包括航空服务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成人科研机构工作委员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工作委员会等17个分支机构和454个会员单位。其中,行业成人教育协(学)会有包括中国水利教育协会、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等在内的6个会员单位。

2.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

该协会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社团,由全国各级各类企业、事业及行政单位从事职工教育、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部门或个人自愿结合组成,是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是联合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在确定的工作领域配合政府进行具体工作的全国性专业法人团体。

3.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

该协会成立于1984年,接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业务指导,以促进继续教育事业发展为目标的全国性、专业性社会团体,服务对象主要是全国550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分布在科研、教学、理、工、农、医等各个技术领域。协会的理事与会员单位主要是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宝钢集团、中石油、中石化、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为代表的各类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專业技术领域的行业协会以及各省市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机构

主要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the UNESCO Institute for Lifelong Learning,简称UIL)、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the UNESCO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简称IITE)、国际远程开放教育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简称ICDE)、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技术及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UNESCO-UNEVOC)、欧洲成人教育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Adults,简称EAEA)、欧洲成人教育研发机构联盟(Consortium of Europe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s for Adult Education,简称ERDI)、欧洲成人教育研究协会(European Society for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of Adults,简称ESREA)、欧洲远程学习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Distance Learning ,简称EADL)、亚洲及南太平洋成人教育组织总署(The Asian and South Pacific Bureau of Adult Education Organization,简称ASPBAE)、国际成人教育理事会(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Adult Education,简称ICAE)等组织。

(二)部门(行业)继续教育相关会议

部门(行业)继续教育的会议主要有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海峡两岸继续教育论坛、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现代远程教育与终身学习论坛、国际继续教育工程大会等。以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为例,该论坛是由中国科协继续教育中心、聯合国教科文组织继续工程教育中国教席、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合发起的,会议以年会形式进行跨行业、跨领域和跨地区进行继续教育方面的学术交流和研讨,论坛于2000年召开第一届会议,目前已经召开十六届。

(三)部门(行业)继续教育相关出版刊物

代表性的部门(行业)继续教期刊有:《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研究》《中国成人教育》《成人教育》《中国培训》《高等继续教育学报》等。在《中国远程教育》《理论纵横》《现代远距离教育》《教育探索》《教育发展研究》《观察思考》《中国高教研究》等期刊中也有学者的研究成果发表。各部门(行业)也有对内或者对外发行的继续教育相关刊物,例如《气象继续教育》《注册税务师》《财经与法》《公安教育》等。此外,也有部分继续教育工作者通过大学学报进行学术交流。

三、当前我国部门(行业)继续教育的主要研究议题

学界对于当前我国部门(行业)继续教育的研究内容相当广泛。按照学校教育活动体系的一般分类方法,绝大部分研究内容可以归类为目标系统、课程系统、教学系统和管理系统四大范畴。笔者对当前我国部门(行业)继续教育研究议题进行梳理大致也按照这样的思路展开,对于新出现的研究领域和其他难以纳入该范畴的学术观点则单独列出。总体说来,当前我国部门(行业)继续教育主要研究议题可以划分为继续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现实问题研究、课程研究、教学活动与教育过程研究、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管理研究、效益与评估研究、国际比较研究七大类别。

(一)基本理论和基本现实问题研究

基本理论研究包括部门(行业)继续教育的概念、背景与理念、目的与功能、体系与规律研究等等;基本现实问题研究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建设、部门(行业)继续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趋势和对策研究等。有时基本理论和现实问题也交融在一起。

(二)课程研究

教育学界对课程的理解大致有四种方式:“一门学问或学科”“预订了的教学内容”“计划了的预期学习目标与结果”“学习经验”。部门(行业)继续教育关于课程的研究基本遵循这样的理解方式,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的内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类型、课程实施与评价实施、课程标准(教学计划与课程大纲)及教材研究等,此外还有课程管理研究。

(三)教学活动与教育过程研究

教学活动与教育过程研究,是一种行动主义的过程性研究视角。该研究视角强调教学和学习活动本身,强调教学的主体性和和过程性。继续教育教学活动包括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学习活动研究是从实施教学活动的客体,即从“学”的角度探讨继续教育问题,典型的是成人学习模式研究。教学活动研究,是从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即从“教”的角度探讨继续教育问题,典型的是教学模式研究。所谓教育过程,就是教育活动的延续与开展,就是教育活动所经历的或长或短的时间的行程。继续教育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个体整个的教育过程;课程教育过程,一门课程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一门课程中的一章或一个单位的教育过程;某个知识点的或一节课的教育过程。可以说,教育过程研究是一个相对微观的过程性、系统性研究视角。

(四)教育技术研究

学界对教育技术的涵义有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认为教育技术是开展教育活动所应用的工具;第二种认为教育技术是技能、方法、手段和技术的总和;第三种观点从教育整体实践出发,认为教育技术是指“教育(教学)系统的构造技术,其所要完成的工作就是从教育目标或者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出发,经过特定的信息变换,确定各种约束条件,最终设计出特定的教育(教学)系统,这个系统作为一种预期的手段指向教育目标和需要”。可以说,教育技术是教育者对教育(教学)系统的谋划,教学设计技术和课程开发技术是两种核心教育技术。学界对教育技术内涵的三种不同理解,在部门(行业)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培训领域体现得较为全面和典型。远程教育培训依托的信息技术、特殊的培训体系和课程设计等都成为教育技术研究常见的研究问题。

(五)教学管理研究

所谓教学管理,就是为提高教学质量对教育活动各个环节的管理,具体包括教学目标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师生关系管理、教学质量控制等。部门(行业)继续教育的教学管理研究,大致分为教学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师生关系研究、质量和标准研究等类别。有学者认为,当前继续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继续教育师资薄弱、观念陈旧、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在如何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方面,增强继续教育师资培训、构建“教师教育学”、引入项目管理、TQM全面质量管理、集约化教学管理等方面均有相关研究。由于部门(行业)继续教育成人学员的特殊性,师生关系问题、师生双方诉求的实现途径等问题也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在教学质量方面,用标准来提升继续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相关研究对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督导机制标准等内容均有涉及。

(六)效益与评估研究

部门(行业)继续教育评估研究的热点是对培训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包括组织特征、培训者特征、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效果等变量;在培训模型方面,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Kirkpatrick四层次模型,即培训者的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对组织的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Kaufman五层次评估、CIRO方法、CIPP模型、五层次ROI框架模型。许多部门(行业)继续教育机构建立了自己的评估指标体系,例如交通行业干部培训机构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功能定位、教学人员队伍、培训管理、培训效果评估、保障条件;17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并设置不同权重。有学者指出,培训机构的评估指标除了培训管理、培训资源、培训数量、培训数量等指标外,员工的岗位能力提升度和培训对企业的贡献度也应作为评估的关键因素,典型的以气象部门的效益评估研究为代表。该类评估视角赋予了评估研究在继续教育培训中的重大意义,即除了提升培训质量之外,还在于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阐释了教育培训的内涵,即培训既是一项成本,同时也是一项收益,以及如何衡量收益与成本的对比关系的问题。

(七)国际比较研究

教育学的比较研究,其目的或为借鉴,或为交流。前者是在教育規律的普遍性指导下认识他国教育现象,并通过本土化来实现借鉴的目的,后者是以认识他国教育现象的独特性为认知性目的,并通过本土生长来实现交流的目的。部门(行业)继续教育的比较研究既有借鉴也有交流,但相对来说借鉴和介绍多于交流和比较。在内容方面,主要涉及国外继续教育发展历史、成人教育发展情况、继续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机构的建设标准、继续教育机构督导标准、国际社会继续教育创新经验等;在国别方面,多为对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继续教育经验的思考。

四、总结与思考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大部分隶属于部门(行业)的高等院校移交社会办学管理,使得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在教育制度和管理体系上产生了裂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各部门(行业)直接根据本部门(行业)事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的能力。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中,相比于学历教育,作为终身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继续教育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继续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的衔接问题还没有解决,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之间的关系还没有理顺,与终身教育学习理念、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在教育实践层面,当前我国各部门(行业)大都建立了自己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部门(行业)内外形成了协会、会议、刊物等形式的交流平台。但各个机构的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实施继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也高低不等,部门(行业)之间、部门(行业)与学历教育机构、社会类培训机构之间相互借鉴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仍未达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这与当前我国部门(行业)继续教育制度在层级、结构、类别属性、相互关系等方面尚不完善不无关联。不少部门(行业)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在高校、部门、行业之间积极寻求联盟。在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层面上,201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该项法规指出,国家机关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等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将实行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投入的机制,继续教育工作将实行头筹规划、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的管理体制,该项法规已于2015年10月起开始实施。随着继续教育法制化进程的推进,部门(行业)继续教育制度将不断完善,部门(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环境也将越来越好。

在理论研究层面,从研究内容上看,当前我国部门(行业)继续教育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但尚未形成成熟的研究体系;从研究方法上看,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截面研究多历时追踪研究少,推介研究多比较研究少,尤其是为世界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中国经验的研究少。究其原因在于基础研究较少,对诸如继续教育的构成要素、体系、规律、方法等框架性、基础性问题缺乏必要的讨论,这一点也为部门(行业)继续教育工作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空间。

参考文献

[1]黄国芬.中国社会培训教育发展现状与策略[J].科技文汇,2015(2).[2]徐亚芳.社会培训机构的发展对继续教育的启示[J].继续教育,2011(9).

[3]胡乐乐,肖川.再论课程定义与内涵:从词源考古到现代释义[J].教育学报,2009(1).

[4]高福辉.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成人培训教学[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

[5]周琴.培训评估理论和研究述评[J].职教培训,2014(12).

[6]赵光辉.关于交通行业干部培训机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08(7).

[7]徐涛,王尚.基于岗位能力的培训机构评估方法[J].人力资源管理,2011(3).

[8]马旭玲,赵亚南,邓一,叶梦姝,屈芳.关于气象培训效益评估的思考[J].气象继续教育,2013(2).

[9]生兆欣.比较教育,为何研究——20世纪中国学者的观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9(12).

[10]董晓勇.国外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