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主流媒体选择性报道下的中国形象

2017-03-01吴光恒

关键词:日本

吴光恒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日本主流媒体选择性报道下的中国形象

吴光恒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日本主流媒体的中国报道如今成为一个重点关注的对象。考察2015-2016年度日本一部分主流媒体如《朝日新闻》、《读卖新闻》、《产经新闻》等有关中国的报道,通过对“一带一路”、“大国责任”等关键术语的提取与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主流媒体在中国报道中的选择性特征,以及中国形象是如何被日本解读乃至操纵的。对此,我们只有找到这样的报道之背后的潜在逻辑、预设前提,乃至日本媒体人作为日本人的思维模式,才能真正地解析它,进而产生出批判意识。

日本媒体;中国形象;媒体责任

日本媒体的中国报道如今成为一个重点关注的对象。围绕这一问题的前期研究,中国学者刘林利对新世纪之初即2002—2003年期间的日本媒体报道进行了这样一个概述:政治领域的“新旧政权的善恶两元论”,外交领域的“牵制·警戒论”,军事领域的“中国威胁论”,经济领域的“中国特需论”与“中国风险论”,历史问题的“个人情节论”与“反日教育论”,反日事件的“中国国内问题转嫁论”。总之,在这一系列报道之中,带有显著性的、情绪化的“厌中感情”[1]前言2~4。日本媒体报道下的中国形象完全成为了一个任意操作的对象,即便是日本的新闻记者,也不得不承认日本媒体的中国报道受到时代潮流的左右,不仅出现了不少错误的报道,而且还陷入到一种情绪化的冲动之中[2]400。这样的一个失去了冷静思考的新闻报道,令日本人抛开作为传统的知识性的中国认知,通过细节性的、而不是整体性的“真实”的反复堆积与刻意描述,将中国推入到了一个现代性视野中的、极具感性化的自我想象的漩涡之中[3]88。

在此,通观日本一部分主流媒体在2015—2016年的中国形象报道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系列特定的历史事件左右了日本人的中国形象的思维与想象,同时,我们发现日本的一部分主流媒体选择性的报道现象非常严重。这样的一系列历史事件,既包括了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事件、沈阳领事馆事件、反日游行示威事件、中国生产的毒饺子事件、日本人携带毒品判决死刑案件等一系列纠葛在一起的负面报道,也包括了中国特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日本观光等一系列推动东亚文化交流与合作发展的正面报道。通览这一系列报道,从宏观上来看,大多可以归为“中国是什么”、“中国将走向何处”、“中国的未来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在此,笔者在本文中将聚焦日本一部分主流媒体(包括《朝日新闻》、《读卖新闻》、《产经新闻》等)报道下的中国阅兵式、“一带一路战略”等核心事件或重大问题,通过探讨日本主流媒体报道的基本脉络,来梳理日本尝试树立的中国形象,并揭示出这一形象背后的话语权力的问题,进而提出重新建构“中国形象”的方法。

一、“世界大国”概念下的中国

就“中国是什么”这一问题而言,现今日本一改过去的传统意识形态的认识观念,开始将认识中国的视角转向了中国经济结构这一方面。过去的日本媒体报道之中,中国政治报道带有了传统思维的“共产主义政权”、“中国共产党一党专政”这样的意识形态批判,即便是中国的经济报道也带有了一定的政治论的色彩。到了21世纪之后,日本媒体更多地关注到中国现实变化与社会转型的分析与报道。在这一报道之下,中国不再是一个政治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一个“世界性的大国”。2015年中国最为重要的世界性活动,就是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对于这一主题,日本的各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广泛关注了这一活动。

2015年9月3日,《产经新闻》记者山本秀也刊发了标题为《[抗战七十周年盛典]阅兵式打破惯例,强制推行,夸耀领导力,政治利用“抗日”主题》的报道[4]。这一标题文字冗长、内涵复杂。首先,“打破惯例,强制推行”,这样的表述带有了显著的政治目的;其次,“夸耀领导力”,也就是政治的领导力,指向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最后,政治性地利用“抗日”主题。中国究竟是为了什么,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不言而喻,这一标题直接指向“中国是什么”的问题。

具体而言,这篇报道尝试提出一个“新”的中国或者认识中国的新方式。该报道一开始指出:“中国自邓小平时代以来,中国阅兵式的惯例,就是一任领导者只举行一次阅兵式,且限定在建国日来进行”。但是,这一次的阅兵仪式选择了在9月3日,并打破惯例以“抗日”为理由来进行,应该说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大特例”。依照这样的论断,中国的阅兵式并不是世界性的纪念活动,亦被削弱了反法西斯国家共同参与的色彩,它只不过是中国政治活动的一个“特殊表现”而已。

其次,该报道提示了中国追求“新”的背后所保持不变的事实,即中国举行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党内团结”,也就是借助70年前的“战胜国”的名义,来树立中国是一个“世界大国”的形象。与此同时,该报道还专门突出了中国现今的领导人期望成为“不可动摇的领导者”的目的。换言之,日本将阅兵式视为了中国领导人巩固地位、突出威信的一大手段,也就是解读为中国领导人“夸耀领导力”的一大手段。

最后,这篇报道也涉及到中国形象的问题,指出中国宣布裁军三十万,但是却依旧保留了巨大的军队;中国希望成为一个和平国家,但是中国弹道导弹的数量“不仅是遏制美国的巨大战斗力,同时也是美国盟国——日本的一个理所当然的威胁”。换言之,中国宣布裁军不仅没有获得日本人的赞赏,还被恶意地加以解读:对于美国、日本而言,中国就是一个巨大的“军事威胁”。不言而喻,这些报道的受众是日本民众,这样一来,日本民众就可以认识到“日美同盟”的重要性,认识到必须在这一框架下来抵抗中国的“威胁”。

通观整篇报道,我们可以发现,作者选择性地遗忘了“反法西斯”的主题,刻意地编排了中国“强化领导力”、推动内部团结的问题,有意地提示了“中国威胁”的话语,将中国的国家形象刻画为一个“军事威胁”的国家。不可否认,这样一个报道完全契合了日本媒体报道中国的固有模式:选择性地报道,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中国威胁论”。在这样的报道之背后,亦潜藏着针对中国的责问:这样的国家是否可以称之为“世界大国”?不仅如此,日本媒体的基本论调与其说是为了影响日本民众,倒不如说是为日本政府加强“日美同盟”而打下舆论基础,由此也就牵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作为世界大国的中国将会挑战美国的权威地位。

二、作为“新兴国”的中国

“新兴国”这一概念,也是来自日本媒体的报道。中国将之称为“金砖四国”,也就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BRICS)。“新兴国”以快速的经济发展、超越了西方七国(G7)的外汇储备、高度的国际金融地位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关注,也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新兴国”之一的中国,由此也就不再是为日本特别关注的、相对独立的一个对象,而是成为这一概念下的成员之一被加以重新解读。究其根本,就是21世纪的中国随着自身实力的增长,业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日本开始尝试如何去“灵活利用中国”,日本的中国经济报道也就以此作为了自身的核心内容。

2007年以来,“中国特需”一语开始陆续出现于日本的各大媒体。1月27日,《朝日新闻》刊登了《中国市场与美国共同支撑日本》的文章。2月9日,日本共同通信社发表了题为《日本实质GDP高增长背后的中国特需》一文。3月2日,《世界周报》则发表了名为《中国特需支撑日本出口景气》的文章。《每日新闻》则在2月7日刊发的特别编辑委员会的文章之中对日本新世纪之初的中国认识进行了一个梳理,指出:中国之前被认为是“日本出口通货紧缩的祸首”,日本曾一度贸易制裁中国农产品,而后发展为停止对华日元贷款,进而提出要慎重处理新干线输出的言论,最后则要求人民币升值,但是中国经济“带动了日本出口贸易额的大幅提高和国际商品市场的活跃,‘特需’一语如今也就成为了反映日本经济的专门术语”。也就是说,日本开始走出中国是一个对抗性的“他者”的模式认定,逐步站在自身利益,乃至与中国之间的共同利益的立场来审视一个作为了“合作与对话”之对象的中国。

那么,“新兴国”这一概念下的中国报道就中国进行了什么样的一个分析呢?在此,我们来阅读一下2007年1月11日《读卖新闻》刊发的一篇题为《新兴市场国BRICS存在度急速提高》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之中,编辑者中泽谦介以“持续高度增长,外汇储备扩大”为宣传重点,通过数据调查描述了“新兴国”的崛起。针对中国的问题,编辑者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解读。

首先,根据中国科学院的最新研究报告,新华社报道2007年的中国贸易黑字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1900亿美元。但是,编辑者却关注到新华社的英文版报道之中省略了这一数据。之所以如此,编辑者解读为中国是担心过度刺激外国政府,引发贸易争端。该文指出,这也站在一个反面论证了“中国的世界经济影响力不断获得加强”的事实。确实,21世纪以来的日本对中国报道之中,针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可谓是凤毛麟角,因此,这一报道应该说也是在提醒日本人中国的崛起。

其次,针对“新兴国”的成长根源,该文报道指出:俄罗斯依靠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出口,印度得益于以软件开发为首的信息技术(IT)产业的发展,巴西则是依靠了降低利率、扩大内需、粮食出口不断扩大的经济措施;至于中国,则是得益于大量的出口与外国对华投资。总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在不断扩大经济规模的同时,还拥有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庞大的“消费市场”,从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中国所拥有的大量的外汇储备,将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挥出一定的贡献。

但是,新兴国的兴起也存在引起“波乱”的根源。该文指出,新兴国大量购买美国国债,也就是向美国国内提供大量资金,以支撑美国的巨额经常赤字。但是,一旦新兴国自身的经济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大量抛售美国国债,引发世界性的经济动荡。而且,该文还引用了瑞穗综合研究所的小野主任研究员的评价,新兴国的外汇储备“短期而言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但是就长期而言的话,则存在了容忍世界性的收支不均衡的不断扩大,将导致进一步加大危机之争端的风险”。因此,该文指出:俄罗斯存在与欧美的政治摩擦,印度存在IT产业人员雇佣经费高涨与不动产价格上升的问题,巴西也存在高额税收的不利因素;与此同时,针对中国则指出国民收入不均衡、经济软着陆的问题乃是克服危机的最大关键。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国

步入2010年,即中国GDP超越日本之后,日本改变了过去的“利用中国”的政策,而是开始尝试借助TPP(环太平洋战略经济协定)来遏制中国、迟滞中国,并关注到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也就是“中国将走向何处”的问题。

“一带一路”战略一经提出,日本媒体就展开了重点报道。《朝日新闻》在2015年3月12日就以《(全人代2015)推进中国、丝绸之路构想,一带一路,对于国际社会的警戒感》为标题进行了报道[5]。《读卖新闻》、《每日新闻》乃至日本地方媒体亦进行了关注性的报道。到了2015年末,《每日新闻》“东京朝刊”则重点推出了“一带一路”的系列讨论文章,并冠以“一带一路的走向”的标题,全面地阐述了日本针对这一战略的整体构思。

首先,这一系列报道的首篇标题为《核电协助,探求日本意向,中国企业,谋求扩大输出》,提到中国借助“一带一路”战略谋划扩大海外建设核电站,希望日本提供协助的问题。针对这一带有危险性的海外投资,该报道提到日本采取了断然拒绝的态度,并坚称必须得到“美国”的支持。与此同时,该报道不无担忧地指出:日本若是与中国合作,就可能导致“技术泄密”;若是放任不管,中国就会向整个世界扩散“核能”。这一报道的最后,还提到了“若是中国发生了核泄漏事故,将会给日本带来放射性的危害”。因此,日本政府必须就此加以阻止或者干涉。换言之,日本媒体在此发挥出了技术“监督”的价值,为日本政府、日本企业是否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展现出了“代言”的角色。

事实上,该报道提出的“技术泄密”的问题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2011年7月23日,中国高铁“追尾事件”震惊世界,日本媒体一扫过去的“中国窃取日本新干线机密”的固有报道,直接以《中国自主开发的技术“彻底颠覆”》为标题,强调了中国的高铁乃是中国消化欧洲、日本的技术而“独自开发”的技术,从而归避了“日本技术”的问题。在此,围绕“一带一路”战略的技术输出,日本再次提出了核能技术的“泄密”问题,可谓是与过去如出一辙。不可否认,这一问题的提出将会为两国之间的核技术合作打上一层浓厚的、且始终挥之不去的阴影。

其次,围绕“一带一路”战略的报道,日本媒体大多是将之与美国主导的TPP战略对立起来,采取了彼此对抗、推波助澜的报道方式。以《产经新闻》为代表,2015年10月21日该报以《对抗TPP,加速“一带一路”构想》为标题,突出了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对抗意图。一方面,该报道指出中国的战略汇聚了东南亚到欧洲的65个国家参与,中国谋求政治与经济的“双赢”,并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以支撑这一战略;另一方面,该报道则提到,即便是中国人亦对这一战略抱有了不安。所谓中国人,该报道援引了中国政府内部研究员的话语,即“一带一路不可否认带有了潜在的机遇,但是同时也不可忽视潜在的威胁”,从而得出了一个中国人深感“不安”的结论,而完全忽略了中国人为之努力奋斗、以避免产生问题的尝试。

这样一个报道方式,应该说就是曲意肢解中国人的话语,重新编辑内容材料,为自身的报道意向而服务。这样的报道方式亦体现在了《朝日新闻》于2015年11月11日的以中国学者为对象的采访之中[6]。通观这篇以《TPP与一带一路的关系》为标题的采访,中国学者应该说始终在诠释着如何与TPP采取“补完”,也就是“合作双赢”的方式,但是日本媒体却在之后的阐述之中采取了“とりあえずは「一帯一路で対抗」ということ”(暂且把握为以一带一路来对抗“TPP”)的方式进行着解读。换言之,日本媒体在一开始就设定了TPP与一带一路的关系就是“对抗”的主题。

中国将走向何处?“一带一路”的战略诠释着中国与世界的和解,尤其是与曾经侵略过中国的西方国家之间的和解,但是日本的新闻媒体却大多设定了一个“对抗”的前提来加以报道与诠释。换言之,日本预测的中国未来,也就是与美国对抗、与美日同盟对抗,且不断地渲染着这样的对立对抗的趋势。就在这样的未来设定之中,中国成为了一个威胁世界、令世人不安的国家。

四、“大国责任”话语下的中国

什么是大国?中国是否是一个大国?中国是一个政治大国、文化大国,但是否是一个经济大国?中国人是否具备了作为大国的自我觉悟?中国是否会承担起一个世界大国的责任?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并不仅仅只是局限在当下的“中国是什么”的一个判断,同时也牵涉到了“中国将走向何处”、“中国的未来是什么”的一大问题。

如前所述,围绕着中国的所谓“大国”一说,日本的新闻媒体之中出现了“经济大国”、“富强大国”、“全球性的大国”、“负责的大国”、“汽车大国”、“盗版大国”、“环境破坏大国”、“异形的大国”等一系列或褒或贬的称谓,由此也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即中国在走向一个世界大国的“进行时”的过程之中,就业已被日本的新闻媒体确立下了一个固定性的、“完成态”形象。不仅如此,隐藏在了这样的一系列“大国”称谓之背后的话语结构,也就是中国无论如何皆必须承担起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否则中国就不是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大国。在这样的话语操纵之下,中国也就不得不为自己是否是一个“负责”的大国,同时也是为自身的“尊严”而进行辩护。

以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报道为例,日本《读卖新闻》2010年5月11日的“儿童周报”专栏以《中国的成长,世界的瞩目》为标题,分别冠以“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日本也曾举办世博会”、“备受关注的‘中国馆’”、“以提高礼节为目标”的小标题进行了报道。这一以儿童为对象的报道在提示了上海世博会的规模迄今为止最大,展示中国发展的成就与趋势的同时,也就中国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报道。

根据这一报道,首先,该文提到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尽管贫富悬殊日益扩大,但是购买高级商品、到海外旅游的中国富豪也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为了向中国的新富豪进行销售,世界的大多数国家也参与了上海世博会。这样一个表述,应该说与日本积极邀请中国人到日本旅游、日本积极将中国作为开发市场的现实要求相呼应。其次,该文提到鉴于外国游客大量增加,上海市政府采取了“提高形象”的战略,要求大家遵守不要乱闯红灯、不要随便扔垃圾、不可随地吐痰的规则,也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最后,该报道提到: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歌之一曾经被质疑剽窃日本歌手的歌曲,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假冒产品公开在世博会场附近销售,中国销售者不遵守商业规则,并提到这样的一系列问题将是今后中国社会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

不言而喻,在这样的以儿童为对象的报道之背后,我们也会感受到来自日本儿童的冷峻眼光,他们会抱着这样的一个认识来审视中国的现实,也会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待中国的未来。众所周知,中国传媒注重大是大非的立场问题。与之相反,日本传媒更多的是注重个人的、细节的问题,经常试图以小节来否定大是大非的问题[7]。但是,按照这样一个报道,我们却发现一个细节的、个人的认识问题经过了媒体的操作之后,将会成为一个模式固见(Stereotype)的“种子”,在未来的一个时空之中突然地爆发出来。

如果我们再还原到“大国责任”的视角来看待这一报道的话,那么《中国的成长,世界的瞩目》这一标题之下所展现出来的意图,也就是世界关注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但是同时也注意到了贫富分化所造成的隐性问题;世界关注到了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同时也看到了中国人的全民素质亟待提高;世界了解到了中国作为一个巨大市场的存在,但是同时也必须要关注到中国的知识产权的问题。这样的一个“瞩目”,无疑是针对中国作为一个“负责”的世界大国的苛求。其心理动因不言而喻。

五、结语

美国学者小约瑟夫·奈著述的《理解国际冲突的理论与历史》一书之中,认为国家间的结构性冲突主要体现为:历史性冲突导致的误解与敌意的不断延伸;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导致的相互戒惧之心和不安全感;国际利益的目标追求和定位冲突[8]335。按照这样一个描述来理解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国际关系,或许可以说是最为恰当的理论框架之一。中日之间的历史认识问题、日益扩大的文化理解的差距、日本的自身定位与围绕国际利益的两国间的竞争——最为直接地体现为高铁的竞争,可以说也正是横亘在中日两国之间的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问题。

不过,回到新闻报道的立场,我们在感受日本媒体刻意选择性报道,刻意歪曲、恶意报道中国,刻意诋毁中国的同时,也会不自觉地产生疑问:一个被知识化了的、被权力化了的新闻媒体,一个形成了以自我为代表、且与政府形成对抗逻辑的新闻媒体,我们究竟要如何才能克服它,重新构筑起一个新的批评空间。或许,我们只有找到这样的报道之背后的潜在逻辑、预设前提,乃至日本媒体人作为日本人的思维模式,才能真正地解析它,进而产生出批判意识。

中国的逻辑,无疑是要在“理解”的背后形成真正的“对话”,并进一步谋求文化的共生。作为媒体报道,所谓贬义的意向,并不绝对就是阻碍文化之间的对话或者交流的障碍,至少它也可以成为我们以冷峻的目光看待事实的一个契机;所谓褒义的报道,也并不绝对就可以确认彼此之间的默契与理解。换言之,我们需要站在一个谋求共同理解、谋求合作双赢的立场上来建立起相互理解、彼此沟通的桥梁。

[1]刘林利.日本大众媒体中的中国形象[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藤野彰.现代中国的苦恼[M].东京:日中出版社,2003.

[3]吴光辉.他者之眼与文化交涉[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

[4]山本秀也.[抗日70年行事]パレード、慣例破り強行、指導力を誇示「抗日」を政治利用[N/OL].产经新闻,2015-09-03.http://www. sankei.com/world/news/150903/wor1509030074-tn1.hml.

[5](全人代2015)中国、シルクロード構想推進一帯一路、国際社会に警戒感も[N/OL].朝日新闻,2015-03-02.http://www.asahi.com/ articles/DA3S11645239.html.

[6]TPPと一帯一路の関係は[N/OL].朝日新闻,2015-11-11.http://www.asahi.com/articles/ASHC85RS0HC8ULZU004.html.

[7]罗以澄,司景新.对中日传媒关于两国报道的文化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5,(5).

[8]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

[责任编辑:雷丹]

G212

A

1001-4799(2017)05-0139-05

2017-01-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5BWW022

吴光恒(1973-),男,湖北武汉人,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网络传播研究。

猜你喜欢

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日本强烈地震
探寻日本
日本的流浪汉与我
《黄金时代》日本版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日本神社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日本访学随笔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