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及成效
2017-03-01昝朝静
□昝朝静
廊坊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及成效
□昝朝静
廊坊市在2015年被确定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市以来,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针对地下水水位下降及漏斗区面积扩大的严峻形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南水北调、2016年被纳入全省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等重大机遇,明确治理目标,找准关键环节,坚持开节并举、建管并重、精准施策、整体发力,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初步实现了止降回升的目标,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1.积极开展域外调水工作
近年来,廊坊市始终把实施南水北调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最根本、最长效的战略举措,大力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目前已在廊坊中南部构筑起“3渠、5线、8水厂”、点线相连的南水北调供水网络体系,年均分配全市2.58亿m3。全市配套地表水厂在全省率先具备全面通水条件,固安县城地表水厂已正常通水运行,廊坊市区、固安工业园区2座地表水厂正在带水调试。自2015年以来,累计引调长江水2600万m3,其中生态用水 1760 万 m3,注入市区环城水系及龙河,有效改善了市区水生态环境。同时,加大引黄调水工作力度。近年来先后引调4次黄河水,累计达3.4亿m3,有效保障了廊南森林湿地生态走廊和南部地区农业用水需求。此外,紧紧抓住白洋淀提闸放水契机,引水3413万m3,为廊坊南部补充更多水源。
2.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在全市三大产业结构中,农业仍是用水大户。廊坊市坚持以农业节水为重点,同时加强工业和生活节水,大力推广节水技术、节水工艺。农业节水方面,近年来积极争取农田水利等项目资金,通过发展农业高效节水,全市510万亩耕地中,有效灌溉面积42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35万亩,逐步形成了以管灌、喷灌、微灌为主的节水灌溉模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723。此外,工业节水和城镇生活节水方面,通过采取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优化工业产业布局、加快城镇生活供水管网改造、推广普及节水器具等多形式手段,不断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营造爱水、惜水、节水的良好社会氛围。
3.强化水资源规范化管理
一是严格控制“三条红线”。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牢牢把握“三条红线”,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和五项控制指标分解到各县(市、区),建立了覆盖市、县两级及用水户的控制指标体系。同时进一步严格了取水许可管理,全市各类用水户全部纳入取水许可管理范围,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随意取水和改变用水计划,否则将依法处理。二是创新构建“智慧水务”监控管理体系。近两年来,廊坊市水务局加快推进以地下水监测网、地表水监测网、取用水户水量监测网、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网以及雨情、墒情、汛情监测网、智能管理平台等“七网一平台”为主要内容的“智慧水务”管理体系建设,形成了具有廊坊特色的“智慧水务”信息化管理品牌,在全省打造了示范典型。目前已建成地下水位动态监测井190眼、地表水位监测站点77个、非农取用水户水量监测点1050个,水质监测断面29个、雨量自动监测站43个、墒情监测站10个、3G防汛视频监测点61处,将监测数据及时统一传入廊坊市“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同时加强水资源监控系统的运行管理,不断提升水资源的监控能力,形成多网络互融、智能化管理的新模式,为全市水资源动态管理、科学调度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撑和保障。
4.稳步推进自备井关停
为进一步统筹推进南水北调受水区水源井关停工作,廊坊市成立了水源井关停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应关尽关、先供水后关停,关管并重、能管控可应急”的原则,加强跟踪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2016年已关停自备井113眼,2017年在关停自备井295眼。通过关停自备井,有效涵养了地下水资源,不断修复和改善地下水环境。
5.扎实推进水价改革
通过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为基础,以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逐步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目前根据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中总结探索的办法和步骤,廊坊市已完成成立组织机构、编制实施方案、发布公告、建立协会等工作。
面对廊坊市地下水位初步呈现止降回升的向好态势,必须坚持把廊坊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作为事关廊坊长远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开源节流并举、建设管理并重、治理保护同步。扎实推动地下水位持续稳定回升,大力改善全市地下水生态环境。□
2017-09-10
昝朝静,女,汉族,廊坊市水务局,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