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临床及病因探讨
2017-02-28黄秋萍
黄秋萍
【摘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低血糖临床特点,探讨新生儿低血糖发生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近些年来收治的低血糖新生儿临床资料,探讨新生儿低血糖临床特点,并分析新生儿低血糖发生因素。结果:102例低血糖新生儿,93.1%新生儿无临床症状,6.9%症状性新生儿表现反应差、喂养困难、颤抖、青紫、嗜睡。新生儿经治疗后多在24~72 h内血糖恢复正常。早产、窒息、妊娠期糖尿病、低体重新生儿及巨大儿是为新生儿低血糖发生因素。结论:新生儿低血糖发生因素较多,包括早产、围产期缺氧、低体重新生儿及巨大儿、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等,临床需要严密监测新生儿血糖变化,尽早开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新生儿血糖状况。
【关键词】 新生儿低血糖; 临床特点; 病因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3.0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3-0132-03
新生儿低血糖是围产期新生儿常见并发症,致病因素较多。新生儿低血糖病情严重者会影响新生儿健康发育。新生儿低血糖病情进展,多表现为广泛性脑损害,甚至会有脑发育不全等后遗症[1],影响患儿正常发育。新生儿低血糖临床表现多缺乏特异性,易被原发疾病掩盖,进而增加了新生儿低血糖诊断难度及治疗难度。因此,对新生儿低血糖,必须要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处理。本文就分析新生儿低血糖患儿临床特点,并提出必要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低血糖新生儿中随机抽取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血糖监测,与《实用儿科学》中新生儿低血糖诊断标准相符合[2],不论胎龄、日龄和出生体重,测得血糖<2.2 mmol/L诊断为新生兒低血糖。其中男63例,女39例;出生时间0.5 h~5 d。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102例低血糖新生儿入院后采取足跟血,运用微量血糖仪监测血糖变化,异常者取静脉血测量,使用葡萄糖氧化酶化学法测定血清葡萄糖值,根据诊断标准确诊是否为新生儿低血糖。
1.2.2 治疗方法 低血糖新生儿在院确诊后立即给予针对性处理,对无法进食的无症状低血糖新生儿,行葡萄糖静脉输注,每分钟输注6~8 mg,每小时对微量血糖定期检测,若血糖值逐渐稳定24 h后,逐渐停止输注葡萄糖;患儿可进食,在进食后定时监测血糖。对症状性低血糖新生儿,取10%葡萄糖200 mg/kg根据1.0 ml/min速度静脉注射;随后改变输注速率为6~8 mg/(kg·min)。每小时对微量血糖进行监测并记录,并适当调整血糖输注速率,待血糖值稳定24 h后逐渐减缓葡萄糖输注速度,在48~72 h内停用。若新生儿低血糖病程持续较长,联合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5 mg/kg,每12小时注射1次;或者口服泼尼松1~2 mg/kg,1次/d;连续用药3~5 d。
2 结果
2.1 低血糖新生儿临床表现分析
102例低血糖新生儿临床表现分析中,95例新生儿无明显症状,占93.1%;7例新生儿存在临床症状,占6.9%。其中症状表现为反应差3例,占3.0%;喂养困难1例,占1.0%;颤抖
1例,占1.0%;嗜睡1例,占1.0%;青紫1例,占1.0%。
2.2 低血糖新生儿治疗与预后
102例低血糖新生儿经及时干预处理,87例新生儿在用药12 h内血糖恢复正常并稳定;11例低血糖新生儿在用药48 h内恢复正常;4例低血糖新生儿用药48 h后血糖降低反复,经使用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等药物治疗后24~48 h内血糖恢复正常。102例新生儿在用药治疗期间,10例新生儿出现一过性高血糖,经使用5%葡萄糖溶液,或者减慢葡萄糖输注速度后血糖在24 h内恢复正常。新生儿经治疗后多在24~72 h内血糖恢复正常。
2.3 原发疾病分析
102例低血糖新生儿中,第一诊断为早产儿60例,占58.8%;糖尿病孕母儿23例,占22.5%;新生儿窒息10例,占9.8%;足月小样低体重儿6例,占5.9%;新生儿感染2例,占2.0%;新生儿黄疸1例,占1.0%。
2.4 胎龄、体重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关系
早产儿低血糖发生率较足月儿低血糖发生率高,出生体重低(<2500 g)新生儿以及巨大儿(>4000 g)低血糖发生率较正常体重新生儿的低血糖发生率高,详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低血糖是新生儿常见的代谢疾病,目前对新生儿低血糖临床尚存在一定争议,一方面认为新生儿出生后血糖会出现正常的生理性降低和恢复过程;另外一方面认为新生儿低血糖会出现无症状性,且血糖变化与新生儿神经系统预后的关系也需进一步研究[3]。胎儿所需要的能量多来源于葡萄糖,占据着60%~70%,自母体通过胎盘脐带给新生儿提供血糖。新生儿出生后脐带离断,也中断了葡萄糖接受过程。而为了维护新生儿机体正常的血糖水平,新生儿体内需要快速分解肝糖原、糖异生,并要及时接受外源性营养物质为机体补充必要葡萄糖[4]。新生儿低血糖是因机体糖代谢功能紊乱所致,机体所需葡萄糖利用率增加,机体糖生成减少,机体糖储备量减少等,造成低血糖发生。
一般低血糖新生儿症状表现为反应低下、喂养困难、应激反应、苍白、嗜睡、多汗、紫绀、震颤、惊厥、眼球异常运动、呼吸困难等。但新生儿低血糖多无特异性症状,本次研究中,102例低血糖新生儿,93.1%新生儿无临床症状,6.9%新生儿存在一定症状,表现为反应差、喂养困难、颤抖、青紫、嗜睡。判定症状性低血糖时,需及时采取安全可靠方法测定新生儿血糖变化,新生儿症状属于低血糖症状或体征;在对新生儿及时干预处理后,血糖水平恢复,体征和症状也随之消失。
在新生儿低血糖发生因素分析中,早产、窒息、妊娠期糖尿病、低体重新生儿及巨大儿是新生儿低血糖主要发生因素。究其原因首先是糖原储备不足,糖原储备主要发生在妊娠的最后4~8周,因此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的能量储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且胎龄越小,糖原储备越少,再加上新生儿机体酶系统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对糖原异生和分解功能尚未成熟,脑组织相对偏大等,进而使机体对葡萄糖利用率增加。其次是葡萄糖的消耗增加,应激状态下,如窒息、感染等,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血中高血糖素、皮质醇类物质水平增高,血糖增高,继之糖原耗竭,血糖水平下降。同时缺氧会造成无氧酵解,使葡萄糖利用增多,进而发生低血糖。再者是高胰岛素血症导致低血糖,母体妊娠期糖尿病会诱发胎儿慢性高血糖症,引起胎儿胰岛细胞代偿性增生,高胰岛素血症,而胎儿娩出后高血糖过程中断,肝葡萄糖生成和释放速度降低,造成低血糖发生。
在治疗新生儿低血糖时,应及早干预处理。对无症状低血糖新生儿,尽量在出生1 h内喂饲或鼻饲葡萄糖,尽早开展母乳喂养。并要在1 h复查血糖值变化,若血糖依然处较低状态,需取葡萄糖静脉输注。症状性低血糖新生儿处理时,需先确定新生儿血糖值,并开始使用葡萄糖静脉输注,并每小时测量血糖变化,根据血糖值变化确定静脉输注速度。在静脉输注葡萄糖时,不可突然停止葡萄糖输注,以免诱发反跳性低血糖[5-6]。若新生儿低血糖病程持续较长,应联合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等药物及时纠正低血糖状态[7-8]。本次研究中,新生儿经及时干预处理,血糖多在24~72 h血糖恢复正常。其中10例新生儿出现一过性高血糖,主要是发生于早产儿和低体重新生儿,早产儿、低体重新生儿血糖调节功能尚不完善,胰岛素活性降低,对葡萄糖输入反应较差,在治疗期间会造成高血糖发生。因此静脉输注葡萄糖时,需定时测量新生儿治疗期间血糖变化,根据血糖值调整葡萄糖输注速度,减少高浓度葡萄糖溶液的输注和利用,以免发生血糖异常情况。若新生儿发生高血糖,应立即减慢葡萄糖输注速度,或者降低葡萄糖浓度。当新生儿血糖恢复正常且能够良好进食时,可逐渐缓慢停止葡萄糖输注,不可突然停止,但要尽早停止,以免诱发颅内出血症状。同时在治疗期间,需积极注意并处理新生儿原发疾病,以免影响新生儿疾病处理。
总而言之,新生儿低血糖发生因素较多,包括早产、围产期缺氧、低体重儿及巨大儿、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等,临床需要严密监测新生儿血糖变化,尽早开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进而改善新生儿血糖状况。
参考文献
[1]何苍劲.新生儿低血糖62例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5,8(3):171.
[2]刘志伟,陈惠金.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3):212-214.
[3]赵惠琴.新生儿低血糖的病因分析与治疗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2):2806-2807.
[4]李婕,于方,陈曦.60例新生儿惊厥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8):789-799.
[5]齐光昭.54例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与治疗[J].吉林医学,2012,33(3):592-593.
[6]黄雪华,覃凤鸾.新生儿低血糖危险因素与防治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11,32(7):1128-1129.
[7]张淼,刘毅坚.新生儿低血糖症80例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8):832.
[8]王蕾,盧典,吴伟玲,等.新生儿低血糖及其治疗管理[J].临床儿科杂志,2016,34(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