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用于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7-02-28吴艳艳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33期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护理效果

吴艳艳

【摘要】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慢性胃溃疡,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针对性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随访6个月,干预组患者复发率为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溃疡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能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 慢性胃溃疡; 针对性护理; 护理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3.0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3-0083-03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慢性胃溃疡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1]。慢性胃溃疡具有疗程长、复发率高、难以彻底治愈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引起人們高度关注[2]。而且,患者病情极易受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实施对症治疗时,需辅以良好的护理干预,以提升治疗效果[3]。本研究以124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慢性胃溃疡,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30例患者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5~65岁,平均(40.3±5.4)岁;病程1~10年,平均(5.5±3.2)年。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5~65岁,平均(40.5±5.1)岁;病程1~10年,平均(5.6±3.1)年。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内容包括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内容如下。

健康知识宣教: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患者出现慢性胃溃疡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对患者实施良好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慢性胃溃疡的发病机制、诱因、治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提升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正确认识,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根据患者个体的不同因材施教,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定期组织慢性胃溃疡座谈会、播放视频、口头讲解、患者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宣教,便于患者全面理解疾病知识。

心理护理:慢性胃溃疡疗程长,病情反复发作,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此外,慢性胃溃疡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短期治疗效果不佳,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心负担,导致其出现急躁、悲观、焦虑等心理障碍。因此,护理人员需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了解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交流过程中态度亲切和蔼、语气温和可亲,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被理解,构建良好护患关系,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治疗依从性。耐心倾听患者感受,认真解答患者疑问,消除患者负性情绪,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时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兴趣爱好等,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看电视、下棋等方法转移注意力,帮助其调整好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生活指导:评估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帮助其纠正或改进影响病情的习惯。指导患者定时定量进餐,多食用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指导患者充分休息,养成劳逸结合、健康作息的好习惯,叮嘱其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叮嘱患者及时按照天气和温度的变化情况增减衣物,做好身体特别是胃部的保暖工作;按照患者具体情况,指导其进行适量体育锻炼,比如饭后半小时散步、打太极等,以增强体质,促使疾病尽快康复。

用药指导:指导患者定时定量服用药物,避免擅自增减药物剂量。向其介绍各种药物的具体用法、用量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使其认识到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叮嘱患者若服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需立即入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包括躯体疼痛、情感功能、精神状况、总体健康)及复发情况。护理效果评定标准:干预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胃镜检查显示溃疡面愈合,为痊愈;干预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镜检查显示溃疡面明显缩小,为有效;干预后临床症状无变化或恶化,为无效[4]。总有效=痊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

干预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对比

干预后随访6个月,干预组患者复发率为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胃溃疡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数患者临床表现出嗳气、恶心、呕吐、便血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伴有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等症状,给其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5]。慢性胃溃疡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考虑与患者饮食不规律、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6]。在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积极的对症治疗和良好的护理干预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针对性护理是临床上普遍探索的护理模式。相较于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有着一定的针对性、个体性和全面性,能就患者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使患者在细微的护理工作中感受到温暖,从而促使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均能达到愉悦状态[7-9]。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治療中辅以针对性护理,能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对干预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提升其对慢性胃溃疡的正确认识;按照患者具体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对其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缓解其负性情绪;做好针对性生活指导,包括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坚持服药等,培养患者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以降低疾病复发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随访6个月,干预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慢性胃溃疡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能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且患者复发率低,安全性高。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针对性护理能改善慢性胃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慢性胃溃疡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能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丽,刘曼.慢性胃溃疡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631-632.

[2]周江林.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358-359.

[3]王银燕.慢性胃溃疡的诊治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0):156-158.

[4]王芳.慢性胃溃疡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7):132-133.

[5]王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4,12(33):167-169.

[6]林丽芬.针对性护理用于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3):435-436.

[7]张小娟.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8):279-280.

[8]陈银霞.针对性护理用于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9):221-223.

[9]龚燕.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8):76-78.

猜你喜欢

针对性护理护理效果
输尿管撕脱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43例车祸致脑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体会
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体会
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