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城中村居民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
2017-02-28邢顺福
邢顺福
[摘要]:城中村改造是不仅是村落的物质空间形态的转变,而且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管理体制向城市社会全面转变的过程,更深层次的也是包括改变城中村居民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生活模式和观念的更新过程。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 城中村居民生活状况
城中村改造是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城中村改造不仅仅是涉及数百万失地城中村村民生活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把农村建制的村庄纳入城市发展轨道的一个系统的社会改造工程,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善城市环境和城中村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的同时,使城中村村民尽快转变成为真正的市民。城中村居民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既有别于传统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游离在城乡之间的过渡地带。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区范围迅速扩大,城中村居民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城镇化进程造就了一大批失地农民,他们失去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岗位,但同时也为他们创造了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他们处于社会转型的前沿,同时也经历着社会转型的阵痛。城中村居民最初在拆迁改造过程中一般都得到了一定的货币补偿和房屋补偿,再加上其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低廉的建设成本使城中村出租房屋比率相当高,房屋出租加上村里的分红收入,可以使村民们过上相当富裕的物质生活,有些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准甚至已远远超过城市居民,城中村居民在得到了较为丰厚的房产或资金补偿、初步享受到了丰富物质生活的甜头之后,一些后续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人是住上了高楼,但却失去了脚下赖以生存的土地;身份发生了变化,但却失去了手中原有谋生的活计。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的巨大变化,使许多人一下子失去了自我发展的根基。城中村居民作为“过渡中的市民”这一特殊的身份特征,其生存与生活状况的好坏事关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不仅具有全局意义,更具有战略意义,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我们以调查问卷和座谈会的方式对石家庄市某两个城中村进行了调查。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城中村进行调查,是因为,这两个村的改造正在进行并接近完成,他们生活状况变动比那些已经改造完毕多年的城中村或那些正在酝酿改造还没有正式改造的村表现的特征更加明显,具有典型性。
1、被调查城中村居民的年龄和性别构成。从年龄结构上看,16-18岁的占农村就业劳动力总量的2%;19-50岁的占76%,50岁以上的占22%。由此可见城中村的劳动力仍然以19-50岁的青壮年为主,占总量的绝大部分。在被调查者中,男性劳动力约占46.5%,女性劳动力约占53.5%。
2、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从受教育程度看,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城中村就业劳动力中,小学学历及以下的约占30%;初中学历约占57%,;高中(中专)学历约占11%;大专及以上学历约占2%。可见,文化程度为高中的是少数人,受过高等教育的更是寥寥无几。调查显示,这两个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多为初中及以下学历,这部分人占总数的比重比较大,并且,劳动技能普遍较低,缺乏一技之长。这两个城中村目前也没有一家专业的劳动力就业培训机构,农民对职业技能培训的信息所知甚少,综合素质不能满足当地工商业的用工需求,居民大多只能寻找那些不需要任何专业劳动技能的体力工作。城中村的劳动力文化程度整体偏低直接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在19-50岁的主体劳动力中,年龄段越大低学历比例越大,使居民总体上对城市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不强。
3、城中村改造前后职业的变化。从调查中明显可见,务农人数从城中村改造前的26.3%迅速下降到了3.8%,这表明,城中村改造确实引起了劳动力就业的转移,显著体现在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变。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改造后的无业人数比率上升,代表着很多人并没有做好城中村改造中职业的转变,这些人主要是文化程度为初高中、对就业培训比较排斥的人群。另外,政府在提供就业机会、加强就业指导方面所做的工作不是十分充足,也是导致无业人数比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4、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发现,近九成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的工作的态度是“比较满意”或“一般”。而在实际调查中,我们从被调查者口中可以得知,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并不是十分满意,或者是因为工资水平低、或者因为工作强度大。
5、关于城中村居民劳动力的转移途径。城中村改造后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自发性。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通过政府或有关部门有组织转移的只占16%,比例仍然很低;另有52%多的劳动力是以亲戚好友介绍的方式进行转移的,以自发的方式盲目转移的比重在32%以上。由于多数居民是通过亲朋或熟人介绍的,工作转移的随意性较大,因此具有非常大的不稳定性。这两个社区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也同样体现了初级社会关系网络对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劳动力转移存在明显的自发性。在调查中我们还得知,政府的拆迁补偿款主要以房屋的方式发放给村民。并且,在集體企业中,村民持有一定股份,年底会分红。但在调查中,在集体企业中工作的村民并不多,许多人反映,在社区工作的人又大多是以家族关系和朋友关系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集体企业并没有很好地吸纳就业,并没有很好地让村民参与其中,大部分人找工作仍然需要自己去找。
城中村改造前后居民收入来源对比情况。城中村村民在转为市民后,失去了最后的土地,同时也失去了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超过半数的村民在市民化后通过自谋职业的方式实现了就业。调查发现13%的村民利用地理位置好的,临街的房屋从事零售商品和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的经营活动。通过调查我们看到城中村村民享有集体收益分红和出租房屋收入占33%。由于城中村居民大部分都有数量不等的私房出租,他们不用工作就可以获得丰厚的租金收入,是名副其实的“食租阶层”。但由于城中村居民大都由于缺乏其他专业技能,一旦脱离食租业,他们就很难找到其他工作,生活来源缺乏可持续性。
城中村改造是不仅是村落的物质空间形态的转变,而且是
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管理体制向城市社会全面转变的过程,更深层次的也是包括改变城中村居民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生活模式和观念的更新过程。如果不解决好居民的长远生活问题,城中村原有居民迟早会沦为城市中新的社会弱势群体,成为与现代都市精神和生活节奏极不和谐、游离于城市边缘的“另类人”。这不仅会影响到整个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更危及社会的稳定。各级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城中村居民的生活状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