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分享的温馨平台
2017-02-28冯桃
冯桃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人一起聚餐的时间常受到各种“外力”的侵袭:如家庭成员的出差、加作、聚会,孩子兴趣班、隔代抚养等,使得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成了一件十分奢侈的事。其实,晚餐是一天繁忙工作的结束,是身心放松的最佳时刻,父母不妨创造条件,把每天的晚餐时间定为全家团聚的好时刻,成为亲子交流的好时光,在晚餐时增进感情,成为亲子之间共同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分享的平台。
别将餐桌变成说教孩子的阵地
吃饭本是温馨愉悦的气氛,但是现实中,不少家长却利用这个时间来说教孩子,将饭桌上的指责取代了家庭教育。如“你今天都干什么了?”“为什么又犯了错?”“幼儿园怎么又淘气了,每次说你都不改呢?”随着父母的“咄咄逼人”,孩子极力反抗自卫,致使餐桌上的氛围顿时变得紧张兮兮、乌云密布……这样的晚餐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压力大,情绪低落,父母的责问、训斥会使得孩子精神压力紧张,食欲也就消退,容易会形成不良的条件反射,使得孩子一到吃饭时精神就特别紧张,影响消化和吸收,长久很容易产生厌食症,或者产生心理上的疾病,对于亲子关系来说更是得不偿失。再者,孩子在用餐时受到训斥伤心掉泪,边吃边哭,很容易在抽泣时将食物吞咽到气管里去,引起強烈的呛咳,甚至呼吸受阻,危及生命。因此,千万不要将餐桌变成说教孩子的阵地。
TIP在餐桌上家长尽量少说负面的语言:“不可以!”“不准!”“马上关掉!”“不要来烦我!”“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便好了!”“你做这种事,真让我伤心透了!”
让餐桌成为孩子学习的平台
比起说教孩子,其实餐桌上有更重要的东西传递给孩子。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摆筷子、勺子、端碗,饭后帮忙收盘子、抹桌子这些力所能及的小家务,孩子通过做这些小家务,慢慢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让孩子知道:“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学会分担,学会为大家服务,谁都没权利随便要求别人伺候自己。”家长还可以在餐桌上给孩子示范或强调一些基本的进餐礼仪。一个孩子的家庭教养和人品,往往在餐桌上一览无余,而良好的进餐礼仪,对孩子的人际交往以及未来的成长发展都有莫大帮助。因此,在吃饭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孩子示范一些好的进餐礼仪,如主动帮助长辈摆碗筷、夹菜的时候不许满盘子乱翻、尝过的东西不能再放回盘子里、不大声说话、吃饭的时间不能过长等等。这些好的行为习惯,都可以在餐桌上慢慢渗透给孩子。
餐桌上的交流应以分享为主
一家人聚在一起分享晚餐,全家团聚,互相问候一天的生活,交流生活中的趣事,分享一日所见所闻。因此,吃饭的时候,家长尽量关掉电视、手机,全家一块专心地吃饭,讲讲开心的事,让吃饭范围变得轻松、舒适。
那么餐桌上可以分享什么?作为家庭中的每一成员,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既可分享家庭中的成果、快乐,也可以分享自己一日生活中有趣的点滴。而餐桌上的谈话氛围通常由父母来主导,刚开始时家长不妨提前确定一两个沟通的话题,话题可以从别人的谈话里,或报章杂志、电视电影及街坊邻里发生的事上切入,也可以从自身的感受谈起,如“今天妈妈遇到了一件特别开心的事情,妈妈工作上碰到的一个难题终于解决了,所以今天特别开心”,以此带动孩子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分享的过程中,家长多用平等、宽厚、诚恳的方式认真聆听,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当孩子说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之后,家长要多对孩子说鼓励的话,关爱的话,如“好极了”“你做得很好”。
在今天这个异常忙碌的时代,一家人能够借着晚餐聚在一起的机会应当被珍惜。如何善用这段珍贵的时间,巩固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增进彼此的了解,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关键。这个选择和行动权握在父母的手中,因此家长只要愿意付出精力来做,我们将会发现孩子开始期盼晚餐时刻的到来,和我们会有说不完的话。因此,家长何不从今天的晚餐开始,让孩子学会分享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