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7-02-28王满响

中外医疗 2016年31期
关键词:来氟米特类风湿关节炎甲氨蝶呤

王满响

[摘要] 目的 研究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该次研究方便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90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为2组,45例为一组。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清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78%)、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晨僵时间(12.76±5.32) min、关节压痛数(2.08±0.48)个和关节肿胀数(1.14±0.39)个]、血清学指标[血细胞沉降率(20.54±3.82)mm/h、C反应蛋白(21.66±3.75)mg/L、白细胞介素(5.38±1.00)pg/mL、IL-6(6.78±1.23)pg/mL和肿瘤坏死因子(7.14±1.29)pg/mL]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时应用来氟米特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甲氨蝶呤,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来氟米特;甲氨蝶呤;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59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1(a)-0131-03

[Abstract] Objective Research to fluorine, and methotrexate therapy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heumatoid arthritis.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study selected for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6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The simple 9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45 cases as a group. Methotrexate therapy (control group) to fluorine milt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clinical symptoms improved, serological index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97.78%)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clinical symptoms improved[the time of morning stiffness(12.76+5.32)minutes,tender joint count(2.08+0.48)and swollen joint count(1.14+0.39)],serological indexes,[blood cells sedimentation rate(20.54+3.82)mm/h,C reactive protein(21.66+3.75)mg/L,leukocyte mediated hormone(5.38+1.00)pg/mL, IL-6(6.78+1.23)pg/mL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7.14+1.29)pg/mL] and adverse reactions occur rate(6.67%)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when applied to fluorin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of superior to methotrexate,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Key words] Rheumatoid arthritis;To the fluorine;Methotrexate;Safety

類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滑膜炎为基本病理改变[1]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2],会导致患者出现晨僵、关节肿胀、压痛等临床表现[3]。该文旨在研究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将该院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22~76(56.48±7.65)岁,病程1~7(3.55±1.44)年。对照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23~77(56.51±7.66)岁,病程1~8(3.58±1.46)年。对照组和观察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均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思密达,国药准字H20000690,规格:3 g/袋)、维生素D(维生素D滴剂,国药准字H20113033,每粒含维生素D400单位)、叶酸(叶酸片,国药准字H20044918,规格:5 mg/片)和钙剂(三维葡磷钙咀嚼片,国药准字H13023 956,含葡萄糖酸钙150 mg/片)。思密达口服1袋/次,3次/d;口服维生素D滴剂1~2粒/d;口服叶酸片5~10 mg/次,15~30 mg/d;含服三维葡磷钙咀嚼片1~2片/次,3次/d,均使用3个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国药准字H31020644,规格:2.5 mg/片),10 mg/周,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调整至7.5~15 mg/周。治疗时间为3个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口服来氟米特(国药准字H20000550,10 mg/片),20 mg分2次服用,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调整至10~20 mg/d。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血清学指标进行实验室检测,观察其改善情况。

1.3.2 疗效判定标准 缓解标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测血清学指标正常。显效标准: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测血清学指标改善在75%以上。有效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稍有好转,血清学指标改善在50%~74%。无效标准:以上标准均未达到。以(45例-无效例数)/45例×100%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将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臨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清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录入到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用[n(%)]表示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使用χ2,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血清学指标,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总有效率

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前的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2.3 血清学指标

经实验室检测得知,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前的血清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后的血清学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胜一筹(P<0.05)。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出现1例皮肤瘙痒,1例睡眠紊乱,1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中出现3例皮肤瘙痒,2例睡眠紊乱,4例恶心呕吐,3例肝功能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两组比较P<0.05。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中比较常见,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使患者出现关节畸形、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等情况,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还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4-5]。类风湿关节炎难以根治,临床上一般采取药物治疗或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其治疗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控制病情进展。

临床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具有促进滑膜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合成并释放前列腺素E2和胶原[6]等特点,会使滑膜出现炎症反应,损伤关节;IL-6、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等血清学指标共同作用会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加重,因此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时应改善血清学指标。

甲氨蝶呤属于叶酸还原酶抑制剂,能够对二氢叶酸还原酶进行抑制,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成有生理活性的四氢叶酸,抑制DNA的生物合成。甲氨蝶呤还能抑制腺苷脱氨酶和活性氧代谢产物的产生[7],使IL-6、肿瘤坏死因子等分泌减少。甲氨蝶呤虽能对病变部位炎症细胞增殖进行有效抑制,但具有较多的不良反应。

来氟米特(异唑类免疫调节剂)是一种相对高效低毒的新型药物,不良反应少。来氟米特具有较强的抗增殖效果和抗炎效果,通过抑制DNA和嘧啶的合成,对淋巴细胞的增殖进行调节,还能够对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和细胞的黏附进行抑制,使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和表达受到阻止,从而减少抗体的分泌,减少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的数量,有效缓解疾病进程。来氟米特能够减少患者滑膜组织中的组织因子、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指标的分泌,增强免疫功能,有效降低血细胞沉降率和对骨关节侵蚀进行改善,有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

将该院收治的9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78%)、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清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具优势(P<0.05)。研究数据表明,来氟米特可较好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李育英[8]在《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一文中报道来氟米特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与该文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7.78%)结果相似,证实该文数据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

总而言之,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较甲氨蝶呤更优,其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清学指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黎志锋,陈国强.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评价[J].北方药学,2016,13(6):25-26.

[2] 徐泽军,李志铭,潘秋兰.益气理顽方合来氟米特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TNF-α、MMP-3表达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5):70-71.

[3] 冯群阳.来氟米特结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0):141-142.

[4] 刘伟.来氟米特结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浅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5):108-109.

[5] 王海琨.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7):903-904.

[6] Chen L.,Lu,Y.,Chu Y.et al.Tissue factor expression in rheumatoid synovium:A potential role in pannus invas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Acta Histochemica:Zeitschrift fur Histologische Topochemie,2013,115(7):692-697.

[7] 杨润薇.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3例效果评价[J].中国药业,2015,24(23):72-73.

[8] 李育英.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15(35):81-82.

(收稿日期:2016-08-07)

猜你喜欢

来氟米特类风湿关节炎甲氨蝶呤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贝那普利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
联合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远期疗效观察
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关于益赛普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分析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