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手段的高职《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7-02-28许茜
许茜
摘 要:网络已经成为了现如今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智能手机和智慧校园的发展建设,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捷。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已无法消除,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们唯有转变思维方式,改革课程教学手段,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主动使用信息化学习。为此,该文探索了信息化手段下《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信息化 网络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2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b)-0130-02
互联网快速发展,已经渗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手机电脑人人必备,网络已然成为了他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想使用手机,一味地限制他们使用手机,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唯有主动让他们使用手机。为此,《建筑制图》课题组尝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融入网络环境的《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新模式。
1 该院《建筑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制图》是南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以下简称该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绘图和识图综合能力,教学内容包括画法几何和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的识读与绘制。笔者在近几年的《建筑制图》课程任教中发现,学生刚开始都很有兴趣,非常认真,课前能做到认真预习,课后能复习并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但是随着课程深度的逐渐加大,部分学生出现了学习吃力甚至不想学的现象。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笔者总结出主要是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1 教学对象参差不齐,基础较弱
近几年由于该院招收的学生有提前招生、单独招生和普通招生等,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近几年文理科兼收,由于文科生空间想象力普遍稍弱于理科生,因此,对于这种靠图纸和空间想象力来表达设计意图的《建筑制圖》课程让文科生非常头痛[1]。而且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建筑行业的实际工作,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体建筑结合起来。
从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及用人单位反映的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在识读工程图样和解决工程设计等体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问题[2]。
1.2 信息化教学手段单一,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目前该院《建筑制图》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课件和动画,相对单一枯燥,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比较少,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课程组尝试创建了《建筑制图》网络课程平台。
运用网络课程这一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优点非常多:(1)它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教与学之间的矛盾,而且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3];(2)枯燥难懂的《建筑制图》知识靠语言无法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但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将枯燥的知识转变为动画、视频等生动有趣的网络资源,而网络信息量巨大,传播速度巨快,便于实现资源共享;(3)网络课程中丰富的教学资源,便于教师备课、上课,节约时间,也便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控和成绩的考核,提高教学质量。
2 信息化手段下《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1 信息化手段下《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依托该校智慧校园和《建筑制图》网络课程平台,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实现“课前自学、课中导学、课后拓学”的全过程一体化教学模式。
下面以“建筑平面图的绘制与识读”为例,具体分析该课程的教学模式。
2.1.1 课前自学
课前教师登陆网络课程平台,向学生发送学习任务。
(1)识读某民用建筑平面图(一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顶层平面图),完成单元作业。
(2)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归纳一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顶层平面图的异同点。
(3)打印其中的一层建筑平面图,按1:100的比例手工绘制该一层平面图。
学生登陆平台,点击接收任务,获取任务信息。观看建筑平面图微视频、课件等资源,独立查阅、整理相关资料,识读建筑平面图,完成自测题,按要求绘制一层平面图。
教师查看成绩并公布。教师将作业中出错最多的题目总结归纳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提炼教学重点和难点,以期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重点,破除难点。
2.1.2 课中导学
按照“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两条主线,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团队合作,师生互动,分步实施教学。
(1)教师将学生分组,分组讨论交流课前任务,教师随机指定小组同学阐述任务的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教师总结。
(2)根据课前绘制的图纸,进行各组自评(图纸核对),小组互评(图纸审核),教师评价(图纸审查),各小组相互找茬,复习所学知识,各小组指派一人汇报评阅图纸情况,相互学习,教师总结归纳。
(3)教师根据课前学生作业情况和学生绘图情况,讲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4)学生查漏补缺,巩固知识,完成单元测验。
2.1.3 课后拓学
课后学生登陆网络课程平台,自学相关知识,完成拓展练习,自主利用绘图软件练习建筑平面图的绘制。
3 《建筑制图》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成绩考核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检查课程教学效果的必要性教学环节。《建筑制图》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采用单纯的理论笔试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对整个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4]。
目前该院《建筑制图》的考核方式是按考查课和考试课考核,不同性质的考核比例不同。以考试课为例,平时成绩占40%(包括平时作业10%,平时测验15%,实训成绩15%),期末考核占60%。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引导”的教学效果,转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应该特别注重《建筑制图》课程的过程考核,因此有必要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建筑制图》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重点是将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相互交流讨论情况等纳入过程考核中,提高过程考核所占比重。过程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其中,单元作业成绩占10%,网络课程学习讨论占15%,实训成绩(手工绘图)占15%(实训成绩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单元测验成绩占20%。期末考核成绩占40%,通过笔试的方式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有效地考核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4 结语
借助信息化手段实施课程教学,已经成为了现今教育的一大发展趋势,为了顺应这一发展步伐,唯有迎头而上,改革创新。该院《建筑制图》课程信息化教学目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摆脱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成为整个教与学的主体,课程组教师仍需继续努力,依托该校智慧校园和BIM实训中心,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开发具有特色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 廖先琼.高职院校《建筑制图》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与教学,2013(9):157-158.
[2] 魏锟.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建筑制图》课程改革初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3):55-57.
[3] 雷海涛.基于网络平台的建筑制图教学探究[J].知识经济,2015(16):166.
[4] 刘光平.《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