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孕妇血浆D—二聚体、炎性因子及凝血酶原四项的检测及意义
2017-02-28姚敏蓉
姚敏蓉
【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孕妇血浆D-二聚体、炎性因子及凝血酶原四项的检测及意义。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2011-2016年收治的257例健康妊娠妇女作为研究组,同期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性疾病的11例妇女作为疾病组,选择同期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疾病组与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同时比较三组炎性因子水平及凝血酶原四项指标。结果:研究组孕期各时间点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期各时间点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疾病组(P<0.05)。研究组血清CRP、TNF-α、IL-6、IL-8及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CRP、TNF-α、IL-6、IL-8及IL-10水平均低于疾病组(P<0.05)。研究组血清PT、APTT及TT均短于对照组,但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PT、APTT及TT均长于疾病组,但FIB水平低于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栓孕妇孕期血浆D-二聚体、炎性因子水平及凝血功能会有不同程度变化,动态监测血浆D-二聚体、炎性因子水平及凝血酶原四项对于诊断和预防静脉血栓性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D-二聚体; 妊娠; 静脉血栓疾病; 诊断; 意义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0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3-0052-02
临床通常选择凝血酶原四项及D-二聚体水平作为预测静脉血栓疾病的重要指标,尤其是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预判静脉血栓疾病的重要指标[1-2],因为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重要降解产物,其水平高低是血液高凝状态的直接体现,也是静脉血栓发生的主要物质基础[3]。本文为了探寻静脉血栓及孕妇血浆D-二聚体、炎性因子及凝血酶原四项的情况,选择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健康孕妇及并发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炎性因子、凝血酶原四项的情况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2011-2016年收治的257例健康妊娠妇女作为研究组,同期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性疾病的11例妇女作为疾病组,选择同期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妇女作为对照组。研究組年龄20~34岁,平均(27.1±2.3)岁,
孕次1~4次,平均(2.8±0.4)次,初产妇192例,经产妇
65例,产次1~3次,平均(2.1±0.6)次,孕妇体重54~70 kg,平均(63.5±2.4)kg。疾病组年龄23~30岁,平均(25.9±2.6)岁,孕次1~4次,平均(2.3±0.5)次,初产妇8例,经产妇3例,产次1~3次,平均(1.9±0.5)次,孕妇体重52~69 kg,平均
(62.1±2.7)kg。对照组年龄22~32岁,平均(27.5±2.1)岁,孕次1~5次,平均(2.7±0.5)次,初产妇24例,经产妇6例,产次1~3次,平均(2.2±0.4)次,体重51~72 kg,平均(64.1±2.2)kg。三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于体检时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浆D-二聚体、炎性因子及凝血酶原四项检测,其检测结果作为本文对照组对比研究的数据资料。而研究组和疾病组分别于孕8、16、24、32周及临产前,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样本,进行血浆D-二聚体、炎性因子及凝血酶原四项检测[4]。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将样本加入加有一定量的柠檬酸钠的抗凝管内,样本与柠檬酸混匀后于2500 r/min下离心15 min,样本保存于-20 ℃下待测,样本从采集到检测时间控制在120 min内[5]。炎性因子检测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白介素10(IL-10)[6],凝血酶原四项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7]。血浆D-二聚体检测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为保证检测准确度对检测系统进行室间质评[8]。炎性因子CRP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而炎性因子TNF-α、IL-6、IL-8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性因子试剂盒购自上海昇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操作按照说明书进行[9],凝血酶原四项检测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为免疫比浊法[10],其中APTT参考值为20~35 s,PT参考值为10~14 s,TT参考值10~17 s,FIB参考值2~4 g/L。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临床试验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
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106.10±1.94)μg/L,研究组孕8、16、24、32周及临产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21、4.927、5.126、5.984、6.739,P=0.039、0.028、0.013、0.002、0.000)。研究组孕期各时间点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研究组血清CRP、TNF-α、IL-6、IL-8及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研究组血清CRP、TNF-α、IL-6、IL-8及IL-10水平均低于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三组凝血四项指标比较
研究组PT、APTT及TT均短于对照组,但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研究组血清PT、APTT及TT均长于疾病组,但FIB水平低于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静脉血栓性疾病是静脉血管内血细胞凝聚后阻塞性疾病,通常并发于手术、骨折及妊娠期妇女,其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康复,而且极易脱落导致危险性极高的肺栓塞[11]。孕期妇女由于生理环境改变,血液会呈现不同程度的低纤状态及高凝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预防产后出血,但此种状态极易诱发静脉血栓性疾病,为此进行围产期血栓高危因素监测对于及早诊断及预防具有积极意义[12-14]。本文选择正常孕妇、非妊娠健康妇女、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性疾病妇女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正常妊娠妇女血浆D-二聚体、炎性因子及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低于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性疾病妇女,正常妊娠妇女PT、APTT及TT值均低于对照组,但高于妊娠合并靜脉血栓性疾病妇女,由此说明,妊娠妇女血浆D-二聚体水平会不同程度升高,炎性因子及凝血功能发生变化妊娠妇女一旦合并静脉血栓性疾病,血浆D-二聚体水平会异常升高,因此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静脉血栓性疾病重要的诊断指标,但由于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的影响[15-16],单纯依靠D-二聚体水平对血栓性疾病进行判断亦不可取,该指标只能作为快速早期的预判指标。
参考文献
[1]邓若兰,吴瑛婷.正常妊娠妇女血D-二聚体的检测[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1,10(1):62-64.
[2]杨钦灵,谭云,韦红卫,等.孕中晚期HCG、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相关性[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5):4991-4994.
[3]李泽凤.孕期D-二聚体监测预防孕妇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8):4241-4242.
[4]刘刚英.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的变化情况[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0):3255-3258.
[5]李阳,林泽喜,魏文峰,等.炎症与妊娠女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性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11):1105-1106.
[6]唐晓.血浆D-二聚体在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断与治疗中应用的注意事项[J].中国医刊,2016,51(4):11-13.
[7]王旭东.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4,4(7):211-213.
[8]万东文.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3):46-47.
[9]张蕾,王学良.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7):6-7.
[10]李顺群.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4):22-23.
[11]王文工,张稳健,马杰.晚期妊娠妇女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的检测及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4,16(2):164-165.
[12]郑岚,张漩,郑浩.晚期妊娠妇女122例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分析[J].淮海医药,2012,30(1):16-17.
[13]王秋云.妊娠晚期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意义[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3):325-326.
[14]陈云书,王淑侠,张翠芹.妊娠晚期妇女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检测临床意义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1):151-152.
[15]袁羽兰.妊娠及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4,35(8):1762-1763.
[16]刘旭.妊娠产妇分娩前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血小板参数检测及临床意义[J].临床医学,2015,35(3):106-107.
(收稿日期:2016-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