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绘本之力,萌思维之芽
2017-02-28蒋丽娟
蒋丽娟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幼儿阶段是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否在这个阶段内获得有效的思维锻炼,对于一个人的智力发育及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绘本以其构图奇妙、色彩鲜艳,富有儿童特点的悬念,符合儿童的年龄和阅读水平,已受到了小朋友和家长、幼儿园的喜爱。教师在组织绘本教学时,通过猜想导入、猜测内容、幼幼互动等方式,引发幼儿的思考,让幼儿在绘本中观察寻找画面线索,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描述事物,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节,预测故事发展,鼓励他们去构想不同的答案,就能促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从而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一、猜想导入,激起思维的火花
“导入”一词在这里的意思是介入者借助一定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和带领幼儿进入活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绘本教学中的导入对幼儿起着“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作用。因此,导入是能否激起幼儿阅读兴趣的关键。绘本教学中的猜想导入绝不能是固定,程式化的,而应该从绘本特点和幼儿生活经验、兴趣出发,设计能充分调动幼儿兴趣的猜想导入方式,从而达到拓展其思维的目的。
1.声音猜想
幼儿对声音的感受是十分敏锐的,在安静的课堂中,往往一个莫名的声响就能引起幼儿的注意,他们会寻找、关注声音的来源。在绘本导入环节,我们可以选取故事中的某些声音元素作为引子,让幼儿猜一猜故事里有谁?或者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从而引出故事。
2.情境猜想
教师根据绘本内容,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活动,让幼儿直观的感受与思考结合,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并进行猜想。如在绘本教学《咕咚来了》中,我通过角色扮演:一只胆小的老鼠正在散步,忽然听到“咕咚”,吓了一跳逃跑了,边跑边喊“快逃!快逃!咕咚来啦!”引导幼儿思考猜想“刚才的小老鼠怎样了?”“它为什么要逃跑呢?”“它害怕什么呢?”“咕咚”会是谁呢?”
3. 封面、環衬猜想
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幼儿对故事进行猜测会激起幼儿强烈的阅读欲望。绘本往往是取书中某一精华画面作为封面,隐藏着很多信息。教师可以让幼儿猜想、推理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幼儿从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他周围的事物入手,有时通过让幼儿观察环衬,可以从环衬上了解一些信息,如环衬上画有很多的爱心,那么可以猜测到这是讲述一个爱的故事。
二、猜测内容,打开思维的闸门
1.猜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
绘本的故事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节奏性,故事情节高低起伏,情节不断发展变化。在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情节的猜测,让幼儿的思维与故事内容进行碰撞,擦出思维的火花。例如绘本《晚安 大猩猩》中,故事的前半部分,我通过让幼儿观察画面猜测大猩猩拿了钥匙会做什么?(大猩猩用钥匙逐一打开各动物的笼子,然后动物们一一跟在管理员后面,直到一起回到管理员卧室。)对于幼儿来说四个并列式的情节并不难推理,可当情节发展到管理员妻子说了声“晚安”,关灯后,画面陷入了一片黑暗。这对于幼儿来说实在太出乎意料了,画面上只剩下了七个不同大小的“晚安”。我问“这七个声音是谁发出来的呢?”幼儿们都说:“是小动物们发出来的声音”,于是我翻到下一页,一片黑暗的画面上只剩下一对倒竖起来的圆眼睛。精彩!此处便是故事的高潮了!仔细揣摩,这两个画面来得并不突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情理之外。我问“这双眼睛是谁的?”“她接下来会怎么做?”通过推测,幼儿们知道那一定是管理员妻子的眼睛,对于这突如其来的黑暗,幼儿们在震惊之后便是一阵哈哈的笑声,他们知道大猩猩一定是被发现了!
2. 挖掘细节,拓展思维空间
绘本中往往隐藏着丰富的细节,里面涵盖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因此,绘本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细节,深入绘本,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推理能力。绘本《晚安,大猩猩》中就有着许多的细节变化。例如,第一页拴在笼子上的粉红色的气球贯穿整个故事,从猩猩的笼子向月亮飘去,接着慢慢变小,变模糊,最后变成了一个粉红色的小点;管理员家闹钟的指针也在不断变化,当大猩猩坐在床上打哈欠时,是11点,而最后一页大猩猩、小老鼠、管理员夫妻都睡着时,闹钟已经是11点35分了,它告诉我们时间已经过去了35分钟;还有墙上和床头柜上的照片,有管理员妻子给大猩猩喂奶的照片,还有他们夫妻和大猩猩的合影;最精彩的,恐怕还是套在大故事里的小故事——小老鼠和香蕉的故事了。这些细节使得故事内容变得更加丰满和多彩,而幼儿们在观察细节的同时,思考着“气球是怎么飞上天的?”、“小老鼠站在锁上干什么?”、“管理员夫妻和大猩猩的感情怎么样?”等等,通过观察、思考、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三、 幼幼互动,引发思维的碰撞
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我认为在绘本教学中,可以采用自由阅读的模式,特别是对于中大班的幼儿来说,自由阅读更能激发幼儿与幼儿间的互动,让不同的思维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在自由阅读中,教师鼓励幼儿们自由翻阅和提问,让他们与绘本真正的亲密接触,有助于他们观察绘本的细节和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在集体教学中,我经常会提问:“你在绘本里看到了些什么?”“你对哪一页感兴趣?”“对于这本绘本你有什么问题吗?”由于在教学前已经进行自由阅读,幼儿对这本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可以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而大多数时候,对于幼儿抛出的看法和疑问,教师不必急于给出答案,只需将问题抛向全班幼儿,幼儿之间的互问互答的方式,使得思维得到一系列碰撞,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绘本阅读中老师应该建立一种新思想,那就是要给予幼儿思维的空间并正确理解幼儿在阅读绘本时的想象,鼓励他们“想象”地读书,只要他们获得某种,哪怕是些许“意会”,能专享到“意会”后的那一片“欣然”,也就是幼儿思维获得的发展。只要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理解,选取适合他们的读本,从小培养他们的思维特质,就能为他们将来成为一个爱思考、常思考、善思考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