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堰“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遗址保护若干问题的探讨

2017-02-28朱志清谢友宁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新四军纪念馆历史

朱志清,谢友宁

(1. 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镇江 212125;2. 河海大学,南京 210098)

宝堰“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遗址保护若干问题的探讨

朱志清1,谢友宁2

(1. 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镇江 212125;2. 河海大学,南京 210098)

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色记忆的重要场所。文章介绍了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的基本状况,阐述了纪念馆遗址的遗产价值,在调研基础上,梳理与分析纪念馆保存现状、问题及修复重点,提出了纪念馆建筑保护的技术准则,旨在为历史建筑(遗址)的维护和保护提供借鉴。

新四军纪念馆;红色遗产;历史建筑保护;宝堰

1 概况

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简称:纪念馆)(图1)原址为丹徒宝堰镇“怡和酒行”,占地面积3 600 m2,建筑面积2 680 m2,尚保留34间4厢。该建筑建于1921年,1982年3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初步被提名为国务院确立的全国第七批国保单位预选名单。

该建筑坐北朝南,分东西两院,中有3 m多宽的弄堂,使两院既分且合,自北向南建筑物为后门楼、天井、中门楼、天井、南门楼、哨楼等。整个建筑二层木结构,砖墙蝴蝶瓦,清水墙或白灰墙面,铸铁花式走廊栏杆,屋脊、窗眉砖饰或瓦饰,总体保存较为完好。

该建筑还具有典型的中西结合的阁楼建筑特色,它设计科学,构思精巧,工艺考究,属徽派建筑风格,前店后院。令人稀奇的是:宅院设有更楼、哨楼、空中通道、地下暗道,它分布合理,防卫能力异常坚固。

怡和酒行整座院落房屋历史上有百间。这里曾是新四军开辟茅山抗日根据地的第一站,也曾是日本兵驻扎过的地方,由于日本兵的焚烧、摧残等历史原因,原遗址遭到了很大程度的毁坏。现存规模有较大的缩小。

图1 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大门

2 遗产价值

1938年6月,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又称:四县抗敌人民自卫委员会)在宝堰成立,现将原办公遗址命名为“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作为“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镇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场所,供后人参观、教育宣传与游览。

抗战初期,粟裕司令员率新四军先遣支队到茅山地区实施战略侦察。通过侦察,他发现宝堰处于茅山地区的核心地带,又是四县(镇江、句容、丹阳、金坛)交界的中心区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且商贸发达,经济资源丰富,是茅山地区的重镇。加之镇东首张浩明开设的“怡和酒行”,高高屹立在通济河南岸,水陆交通便捷,办公条件独特。“怡和酒行”整座院落房屋上百间,非常适合军事指挥机关使用,遇到特殊情况可迅速撤离和转移。因此,被粟裕司令员选作新四军第一支队东进以后的秘密指挥中心和办公场所。

1938年6月15日,陈毅率领新四军第一支队到达宝堰,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诸机关于宝堰镇前隍村。陈毅等领导同志则居住办公在宝堰镇“怡和酒行”大院内。因而,宝堰镇被史学家称为“江南抗战第一镇”,又被人们称为“茅山地区的重镇”,“茅山抗日根据地的革命摇篮”(图2)。

陈毅同志在宝堰生活和工作期间,广泛发动和组织民众,积极开展统战工作,约见管文蔚、争取纪振纲、动员樊玉琳、启发巫恒通、收编许维新,数次举办东南抗日干部政治训练班,培养了大批懂政治、懂业务、懂军事的地方干部和军队干部,为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发展提供了足够的人力资源。

图2 纪念馆史料陈列室入口处(主楼)

1938年7月7日,为纪念抗战爆发一周年,陈毅在宝堰镇“怡和酒行”大院召开镇江、句容、金坛、丹阳四县各界人士代表大会,筹备成立四县抗敌自卫委员会(简称四县抗敌总会),这次会议推选茅麓公司经理纪振纲任主任、樊玉琳、王丰庆任副主任,并推选出常委9人,委员20人,同时,发布了新四军东进以后的第一张布告《号召抗日人民粉碎自治维持会等汉奸组织》(注:此布告现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存镇江市档案馆)。

四县抗敌总会成立后,委聘区长,并管辖各级各类群众性抗日组织,征税收粮,动员参军,募集军需,有效地支援了新四军主力部队,为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巩固做出了贡献。

纪念馆承载着新四军在苏南四县抗敌活动的重要信息,馆内收藏大量的历史文献、生活用品及战斗武器等文物,构建了“江南抗战第一镇”最为核心的记忆场景,这对于传承红色精神有着鲜活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代的传承教育价值。另外,纪念馆建筑本体也是民国建筑,具有中西结合的风格,是有价值的历史遗存。

3 纪念馆保存现状与问题

依据《文物法》规定,原有建筑物本身、面貌和环境不得随便改变。目前,该遗址已经有专门的保护规划方案(省级文物局备案),文物建筑、文物保护范围、文物建设控制地带有明确界线。

2012年,为提升纪念馆的软硬件设施,提高纪念馆接待水平,纪念馆启动了“新四军四县联合抗日会议会址维修提升工程”,并成功完成一期工程,大大改善了纪念馆的硬件环境。

近期,对于保护的主体建筑又进行初步评估,专家们认为,经过2012年的一期工程,总体状况是好的。但是,原遗址客观上仍然全面存在着安全管理的隐患,建筑中主要有十多处急需修复的地方,有十多个方面的技术研究内容,其主要包括:墙体外立面的水泥涂抹技术、木门窗修补技术、石膏吊顶无损技术等等。我们认为,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遗址保护要重点研究暗室地下通道的机理与技术,结合人防需要,做好恢复及安全管理可行性方案研究(图3)。

同样,我们也建议纪念馆尽快进一步组织专业机构,对于房屋进行安全与质量评估,建筑物生存客观外部环境影响(风、湿、酸雨、沙尘等)评估,具体对于需恢复的地方进行前期的修复技术和方案研究,全面掌握现有文物建筑修复中最新的动态和技术,建立科学、安全、可操作的修复方案。

图3 院内南北通道

4 纪念馆维护与修复重点

通过调研[1-2],我们整理出10项内容,需要进一步进行维护与修复,其中相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的需要研究,且希望重点关注暗室地道的机理问题,具体如下:①墙体外立面维护与修复纪念馆原有遗址建筑一幢(面对正门),墙体外观呈现崭新白色,是在原有旧体上覆盖新粉饰墙灰所为,展示出新的面貌,这与历史建筑本体原貌不相适应。也有专家参观纪念馆时明确表示,应当恢复原状,修旧如旧。为此,我们建议从材料、工艺等多方面进行研究,重要的是“粉”和“披”的关系要处理好,了解和掌握国内最新的墙面恢复技术和方法,并展开小规模实验,最大限度地提供恢复原貌的技术依据。②建筑门楼修复纪念馆主体建筑部分,多处出现裂痕,尤其是建筑门楼部分,在一些关键部位,属于危险程度较高的,如何进行维护,是十分值得研究的。为确保文物安全,要求从维修方案、用材、修复效果等多方面进行研究。③建筑暗室地道修复隐蔽暗室地道,是该建筑主体十分有价值之处,也是本纪念馆安全管理需加大力度研究的重点。目前,地道因年久,长期不用,名存实亡。为真实展现历史情况,应当进行地道情况的摸底、调查,以及建筑与暗室地道机理性研究,并且进行重新疏通规划、加固修复,结合人防工程客观要求,将地道原真性展现出来。为基地国防教育活动,拓宽场所,深入进行可行性论证。地道与水井关联又是一个关键点。据悉,院落里原有几口旧水井在6 m以下,与地道相隔。应当针对水井与地道关系进行深入研究。④房项桥板恢复房顶一处桥板恢复也是地道线路的一个环节,这是在历史上便于“总会”领导临时撤离的通道,如何恢复再现其历史状况,还原场景,很有意义,需要进一步研究。⑤枪眼加固修复建筑物上多处兵器出口,口径大小不一,需进行修复,加固。为保证原真性,需研究并确保形状、尺寸、材料、工艺达到要求。⑥瞭望口历史上作为观察办公外部情况的观察窗口,目前也处于濒临毁坏状况,急需对此状况进行研究与修复。⑦室内墙体修复办公室内多处出现墙体损坏、漏水及排水系统故障等现象,需要整理与修复。⑧房屋结构加固修复房屋结构修复,梁、栋、排水系统等的修复。部分框架损坏严重,威胁建筑安全,仍有许多地方要进行恢复性研究。⑨门窗的修复及地面的保护,现有建筑部分门窗错位或损坏,与保护建筑要求不相符,需恢复性修复。房屋部分原有地面图案保护状况不够理想,相当部分画面已经变得不够清楚,需要研究保护方案,通过小规模实验,寻找恢复路径与办法。⑩房屋安全管理系统完善,目前,建筑保护的消防系统、报警系统、防盗系统和防震系统不能满足安全管理要求,需进一步加强建筑物的安全管理建设研究。研究重点在于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安全建设方案和实施办法,且强调可操作性。研究希望在安全预警信息系统方面有所改进,为文物安全及时传输报警信号。

以上的修复建议,纪念馆可以考虑实际情况,修缮经费情况,从外到内,从简单到复杂,从小到大,逐步完善,整体解决安全隐患。

5 纪念馆建筑保护的技术准则

目前,纪念馆内的历史建筑(民国时期)、古井、古树、地面、门廊及整体布局,都是维护与修缮的具体观测的重点。

首先,由于建筑建造年代久远(1921年建),即使是石头工程也不可能完整如初,必定会有不同程度的风化或走闪,则其他方面存在的隐患比想象的还要多,比如许多文献修复记录中提及到的:木质结构老化、糟朽、劈裂、屋面变形、木架歪闪、墙体开裂,甚至坍塌。再如,在修缮中经常出现的,要有针对性地调整:①因地下水位过高或地面潮湿造成木桩桩根糟朽的,应将墩接基础改为钢筋混凝土基础;木构件糟朽、腐烂时,可采用抽换的方法解决;因木构架发生歪闪不需要更换件或只更需换个别构件时,可采用打牮拨正的方法进行维修。②屋面木基层、檐头等需更换的,应尽可能做到“修旧如旧”。③因石活石缝空虚、移位、歪闪、缺损时,可进行打点勾缝、石活归一、添配处理。④对于各类瓦屋面及屋脊、饰件等损坏的,可采用粘补的方法进行修复,修缮时采用原始、原样的方式,包括墙体、花纹、图案均与原构件相同,保证了历史建筑的完整性。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不仅是保护建筑的本体,更是对历史建筑的艺术风格、施工技巧、施工材料、设计语意环境等的保护,历史建筑的本体承载着历史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建筑材料、营造方法等方面丰富的信息密码。历史建筑的损毁,实际就是这些历史信息的缺失,甚至彻底消失。历史建筑所承载的信息对世人了解建筑所凝聚的历史文化、信仰、民俗等方面的丰富内容,传承和发扬装饰、雕刻、布局等高超的匠技,领悟历史的设计理念、建筑表象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历史建筑存在的价值与历史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理解历史建筑基础位置选择、风水匹配、等级秩序等建筑周围的环境,如此把握特定时期的建筑思想[3]。

再者,修缮客体已经确认的文保单位,更应当注重体现细节。整治与修复具有文物价值意义的历史建筑连续的空间变化、历史肌理构成及其特色的重要场所空间,突出保护范围内历史肌理空间生成特质,比如:粉墙黛瓦的色彩肌理、马头墙、蝴蝶瓦、建筑内部空间结构与形式,将建筑、纪念馆院落布局与整体环境艺术融为一体,构筑有个性的布局特质、空间意象以及历史文化韵味。只有充分认识与融合这些理念,才可能对于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复,在位置、用力、技巧、关键点及文化把握上不出偏差,恰到好处,达到预期的“修旧如旧”的目标。

最后,再列举本案建筑物墙体水泥表面涂抹工程一项(实验),进一步说明修复技术的复杂性和技术准则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修复不仅是个技术问题,还是个复杂的系统问题。

纪念馆(本案)建筑墙体普遍存在老化、表面坑洼麻面明显,裂缝、脱落现象较为严重,深度坑洼有的地方为5 mm以上,局部脱壳出现断层状。

今天的纪念馆维护实验工程,避免了现代高分子复合材料型水泥修补剂的使用,仍然采用清水混凝土保护涂料进行修复,这主要是考虑更接近传统、风格。清水混凝土保护涂料系统主要由水性环保超耐树脂成分、无机纳米功能材料和其他助剂组成,也就是常说的清水混凝土保护剂,它具有良好的渗透性、细密性,可避免混凝土受酸、碱、盐、水等的侵蚀,能保持混凝土的自然质感与机理,可很好地与混凝土贴合,充分体现出混凝土建筑物原有的独特风格,最终良好地展示混凝土本身质地。这种维护技术的选择,从用工、成本、准则等方面考虑,也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十分值得肯定[4-5]。

实践表明,一项历史建筑物(遗址)的维护和修缮活动,一定是理论、经济、技术、科技及社会等多因素博弈的结果。所以,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理论,还要关注实践。

[1]娄学军.宁波和丰纱厂办公楼旧址修缮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14,22:15- 17.

[2]祝笋.武汉市“詹天佑”故居修缮设计研究[J].华中建筑,2012(9):169- 174.

[3]赵秀敏,丁承朴,王竹,等.杭州清河坊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J].华中建筑,2004,22(5):133- 136.

[4]仲小亮,杨霞,张鑫,等.清水混凝土保护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涂料工业,2014,44(8):50- 53.

[5]黄菲,葛振刚.浅谈仿清水混凝土工艺应用[J].城市建设,2010,31:49- 50.

Discuss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Heritage “New Fourth Army's Four Counties Against the Enemy Headquarters” in the Baoyan

ZHU Zhiqing1,XIE Youning2
(1. New Fourth Army Four Counties Against the Enemy Memorial Hall,Zhenjiang 212125,China;2. 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

New Fourth Army four county anti-enemy memoria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d culture, which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red memory, also.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New Fourth Army Anti-enemy General Memorial Hall, expounds the heritage value of the Memorial Hall.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key points of the Memorial Preserv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memorial building protection.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maintenance and protection of historic buildings (sites).

New Fourth Army Memorial Hall; Red heritage; historical building protection; BAOYAN Town

K264

A

朱志清(1960-),男,现任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馆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建筑修复与保护。E- mail:13951408181@163.com.

谢友宁(1957-),男,河海大学图书馆(信息所)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保护。E- mail:ynxie@hhu.edu.cn.

猜你喜欢

新四军纪念馆历史
萧军纪念馆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新四军的两个英雄团
《新四军发展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