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年杂话:文化的重温

2017-02-28吴裕成

紫禁城 2017年2期
关键词:斗鸡金鸡生肖

吴裕成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生肖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著有《十二生肖与中华文化》、《生肖与中国文化》等

鸡年杂话:文化的重温

吴裕成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生肖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著有《十二生肖与中华文化》、《生肖与中国文化》等

「名参十二属,花入羽毛深。守信催朝日,能鸣送晓阴。」诗人赞美鸡,特别指出它值得骄傲的资本—「名参十二属」,荣膺「酉」之勋号。立足「酉」之位,华夏先民们展开浪漫的想象。从金鸡喻日的古老神话,到畅想神鸟、描绘凤凰的灵感来源,「五德」加身的「德禽」亦成为带来光明正义、驱邪辟阴的象征。作为跻身十二肖兽中禽鸟类的唯一代表,鸡承担了多种多样的文化载负。岁次丁酉,让我们启动鸡年文化重温之旅,品读对光明与正义的守望,置换一份祥和平顺的好心情。

一唱雄鸡天下白。

当农历丁酉年第一次日出,在号角般鸡啼声中精彩呈现的时候,中国古老的十二生肖轮流值岁又完成了新的交接。酉鸡有吉,鸡年大吉—司晨报晓的鸡,已然成为万众追捧的新春吉祥物。

自古驰思探源头

十二生肖作为一组序数符号,依从所代表的十二地支,早先用来记日期。迄今所见最早记载这些肖兽,列出基本齐整名单的是秦简《日书》。其中有关酉鸡的记载有: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写着「酉,水也」。水读为雉(于豪亮《秦简〈日书〉记时记月诸问题》,《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一九八一年,页三五六),雉为山鸡;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秦简,写着「酉,鸡矣」。两部秦简讲的都是酉日属鸡。至晋代,葛洪《抱朴子・登涉》「酉日称将军者,老鸡也;称捕贼者,雉也」,所言仍是「酉日」而非「酉年」。有趣的是,酉对应鸡、雉二物,还与两种秦简《日书》形成奇妙的呼应。在云南哀牢山区的彝族曾流传古老的「十月历」。其历法,一年十个月,每月三十六日,再加上五至六个「过年日」。一个月份三十六天,以十二肖兽记日,三循环为一个月。

汉 “张酉”鸟纹双面铜印及印文故宫博物院藏

以肖兽标记日子,是「日肖」,还不是「年肖」(即生肖)。但是,既然肖兽和地支形成十二个配对,纪年又用六十甲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与年份发生关联,是迟早的事情。《晋书》记谢安之语:「白鸡主酉,今太岁在酉……」已涉及年份。再晚些,《北史・宇文护传》载有一封以母亲的口气写给儿子的信上说:「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第二属兔,汝身属蛇……」如此历数三个孩子的属相,表明生肖已是相当接地气的习俗了。

清 青玉十二辰圆形佩之「酉」高八・六厘米 厚〇・七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圆形透雕双夔纽,一面雕金鸡独立图,一面雕篆文「酉」字

在遥远的古代,鸡在统辖时光的「十二肖兽轮值主席团」中稳居一席,其被选中,带着丰富的文化载负。

明 青玉十二辰之「酉鸡」通高四・五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清 青玉十二辰之“酉鸡”通高六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在十二种肖兽的选择中,龙与众不同,是想象力创造的动物;鸡也独具风范,是入选属相动物中唯一的禽类。龙的造型取鹿、鱼、蛇等多种动物特征,鸡则成为了古人畅想神鸟、描绘凤凰的素材。《韩诗外传》讲到拼合凤形象的六种「元件」,其一取于鸡。《山海经》说凤凰,径称「其状如鸡」。传为汉代刘向所撰《孝子传》云:「舜父夜卧,梦见一凤凰,自名为鸡。」宋代《太平御览》录:「黄帝之时,以凤为鸡。」古人传说凤为百鸟之王,《庄子・秋水》:「夫鹓鶵(亦作鹓雏,传说五凤之一),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是稀见为贵的瑞鸟。然而,无中生有的绘凤灵感,实则来自庄稼院里熟悉的鸡。由此,生肖文化包含了华夏先民们浪漫想象的标志性佳作之一—龙飞凤舞。

宋代学者朱熹探讨生肖来源,有言「鸡为鸟属」。他以星空四象,朱雀为南方之象做参照,提出「鸡为鸟属,而反居西,又舛之甚者」。意谓鸡属酉,十二支酉的方位在正西;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朱雀是禽鸟之类,为南方之象,与酉鸡方位居西不合。这一话题,提示了浏览端详生肖文化的一个着眼点—「鸡为鸟属」。同时,将另一种得由遐想的神鸟朱雀与鸡相提并论,归为一类。借助十二生肖的基础框架,增容为二十八星宿神,其中有「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酉也」;扩编为三十六禽神,其中有「酉朝为雉,昼为鸡,暮为乌」。这样踵事增华的排列,让雉鸟、乌鸦与鸡分享地支酉,也是对于「鸡为鸟属」概念的一种印证。

鸡是「鸟属」、神凤是「鸟属」、朱雀是「鸟属」,神话里的太阳三足乌也归于「鸟属」—这「鸟属」包括自然界的禽鸟,也囊括了在人们驰骋想象的天地间,翩翩飞舞的神奇精灵。

清人绘 六十甲子本命神之“丁酉”、“丙申”图中可见丁酉太岁神唐杰(左侧)帽上以鸡为饰

跻身十二肖兽的鸡,因为是生肖中禽鸟类的唯一,对于文化的昭示也就增添了许多担当。「鸡为鸟属」,立足酉之位,身后是分外广阔的中华文化背景。鸡年说鸡,这是不应忽略的。重温酉属鸡的文化历程,该有这样包容的视野。

「德禽」五德

在我国,鸡的饲养有着悠久的历史。神话中有神农尝百草,后稷教稼穑,相土乘马,王亥服牛等等传说。关于鸡也有祝鸡翁养鸡故事,汉代刘向《列仙传》:「祝鸡翁者,洛阳人,居尸乡(即西亳。今河南偃师西)北山下,养鸡百余年。鸡有千余头,皆有名字,暮栖树上,昼放散之。欲引呼名,即依呼而至。」祝鸡翁养鸡千只,数量上形成规模,此一奇;每只鸡均有名字,呼名即至,又一奇。这样大的鸡群飞到树上,也足以壮观瞻。汉代应劭《风俗通》:「呼鸡曰朱朱。俗说:鸡本朱氏翁化而为之,今呼鸡皆朱朱也。」祝鸡翁的名字,就地取材,养鸡免不了要呼鸡,呼鸡之声,「祝祝」、「朱朱」而已。这就有了祝鸡翁。

清 王继明 凤竹贴落故宫博物院藏

清 羊皮地彩绘百鸟朝凤挂毯长五六二厘米 宽四九〇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 五彩龙凤纹盘口径二五・二厘米 底径一六・二厘米 高四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将野生原鸡驯化为家禽,先民们同时开始了关于鸡的文化积累。酉与鸡的珠联璧合,为这积累增添绚丽的色彩。五代时人徐夤《鸡》诗:「名参十二属,花入羽毛深。守信催朝日,能鸣送晓阴。峨冠装瑞璧,利爪削黄金。徒有稻粱感,何由报德音。」诗人赞美鸡,特别指出它值得骄傲的资本—「名参十二属」,荣膺「酉」勋号,跻身十二生肖。古时讲鸡有五种好品德,这首诗也说到了大半。对于鸡的美誉,概括周全者莫过于汉代《韩诗外传》:「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时不失者信也。」文、武、勇、仁、信五种德行具备。鸡由此得誉称:德禽。

鸡有五德,先说其文,「头戴冠者文也」。古时官帽,文为冠,武为盔。公鸡红色的鸡冠高耸,让人想到文冠。冠、官谐音,将雄鸡和鸡冠花绘为一图,叫「官上加官」,为旧时的吉祥画。

宋人绘 星宿图卷及局部绢本设色 纵三〇厘米 横四八五・五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宋 赵佶 芙蓉锦鸡图轴绢本设色 纵八一・五厘米 横五三・六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清 木板年画“状元及第”

元 王渊 桃竹锦鸡图轴纸本墨笔 纵一二〇・三厘米 横五五・四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这是鸡为德禽的两项说词。古今斗鸡风俗,将这武、勇并用了。雄鸡的神经系统如弓弦,被雄性激素拉得满满的,好斗,争强争胜不示弱。斗鸡赏心悦目吗?那简直是惨烈的刺激。相传夏朝已有斗鸡之戏。斗鸡掀动的狂热,甚至演成政治风云的变幻。《史记・鲁周公世家》载:「季氏与郈氏斗鸡,季氏芥鸡羽,郈氏金距。季平子怒而侵郈氏,郈昭伯亦怒平子。」这场斗鸡引起的纠纷,原因不在胜负,而在于双方为增强鸡的战斗力,各耍花招。「季氏芥鸡羽」,鸡翅撒上芥末,用来伤害对手的眼睛;「郈氏金距」,鸡爪套上锐利的金属爪套。结果是鸡的怒目相向,演变为人的恼怒相伐。后来,又发明鸡头涂狸膏。三国曹植《斗鸡篇》「愿蒙狸膏助,常得擅此场」,北周庾信《斗鸡》「狸膏熏斗敌」。狸猫捕鸡。鸡头涂狸膏,借狸的气味涣散对手的斗志。

唐代时,玄宗喜好斗鸡之戏,宫内建鸡坊,五百人专司驯鸡。长安有个名叫贾昌的少年,善于驯鸡,得玄宗欢心,一下子就荣华富贵,成了闻名天下的「神鸡童」。时有民谣:「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上行下效,竞相驯鸡斗鸡,形成一种社会病态。乃至传言玄宗「生于乙酉鸡辰,使人朝服斗鸡」,是战乱的不祥之兆。

鸡为德禽,另有「仁」、「信」两条。古人较多说起的,是后者—「守时不失者,信也」。鸡以喔喔啼声伴着人们日出而作,《韩非子・扬权》称为「使鸡司夜」。《诗经》载录的民歌,郑国《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妻子说,鸡已叫了。丈夫说,天快亮了。接着,丈夫说要去射雁;妻子说,你射雁,我烹雁,佳肴正可佐酒。一天的生活,在鸡啼声中有情有趣地开始了。另一首齐国民歌《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国君的妻子对赖床不起的男人说,鸡已经叫了,来上朝的人很多了。在计时器尚不发达的年代,鸡啼成为公共生活中的时间刻度,还有「关法,鸡鸣而出客」,《史记》为孟尝君立传,记述了他半夜逃至函谷关,门客中有人学鸡叫,骗开门关,得了生路。秦重法治,却被鸡鸣之徒的小伎俩钻了空子,两千年后顾炎武感叹:「吊古莫言秦法峻,鸡鸣曾放孟尝回。」

明人绘 朱瞻基斗鹌鹑图轴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鸡啼鸣,留下闻鸡起舞的佳话。故事见《晋书・祖逖传》。一日之计在于晨。闻鸡起舞,被用来形容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晨啼的习性,为鸡带来别称异名。《庄子・齐物论》形容性急的人,说他看到鸡蛋立刻就希望雏鸡长成报晓的大公鸡,所谓「见卵而求时夜」。时夜,鸡的别号。鸡又名司晨、司晨鸟。宋代陆游《新买啼鸡》诗:「明朝舂黍得碎粒,第一当册司晨功。」此外,鸡还被称为「翰音」、「知时畜」、「长鸣都尉」。晋代《古今注・鸟兽》:「鸡,一名烛夜。」此「烛」字最得风流。称赞鸡守时,夸它如不眠的烛火一样,燃尽夜黑。

金鸡喻日 鸡为积阳

啼晨唤朝阳,雄鸡这一习性,为金鸡喻日传说的产生作了铺垫。

清 铜镀金雄鸡动物楼阁式钟故宫博物院藏

太阳东升西落,在天空中鸟瞰而过,引发了关于太阳鸟的想象。距今六七千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匕,双鸟拱日图案表达了这样的想象。汉代《淮南子・精神训》记:「日中有踆乌。」从阳乌神话,到金鸡喻日的传说,靠两者间相似性,靠雄鸡啼晨的铺垫;为此出了大力的,还有酉鸡之「酉」,如明代杨慎《艺林伐山》所言,「子鼠丑牛十二属」源自「天地自然之理」,「日中有金鸡,乃酉之属,月中有玉兔,乃卯之属」。

酉鸡入日之说,须与卯兔并举,方见古人解释宇宙的遐想之奇特。日中金鸡、月中玉兔东西相望,十二地支方位居西的酉和方位居东的卯,如同牵起一根绳,联结着天体传说中这一对双璧。宋代陆佃《埤雅》「旧说日中有鸡,月中有兔」,酉鸡位西,却作了东方太阳里的灵物,卯兔位东,却为西方月兔,「此犹镜灯,西象入东镜,东象入西镜」。这就好似西边燃烛映入东边的镜中,东边点灯西边的镜子里映着光亮。

当然,这只是一种奇妙的想象。到明代,周婴《卮林》说生肖,借助「月无光,而溯日为明」的天文学知识,将日中鸡、月中兔阐发得更加周全:「天有十二辰,列于方者,有神司其位。日出在东,其对在酉,酉为鸡,日光含景,则鸡在日中。及运而西,则对在卯,卯为兔,月光含景,则兔在月中。」想象子丑寅卯十二支,排列于周天十二个方位,由十二神即十二生肖各自主导其所在的方位,借以解说金鸡喻日。郎瑛《七修类稿》进一步说:「日生东而有西酉之鸡,月生西而有东卯之兔,此阴阳交感之义,故曰酉卯为日月之私门。」东卯西酉为日月之门,是基于日月升落的方位而生发的联想。

清 任预 十二生肖图册之「鸡」纵三二厘米 横三八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此图是任预《十二生肖图》册中的一开,以「闻鸡起舞」的故事表现生肖鸡

清光绪 红色素缎缀平金绣锦鸡纹方补男官衣及方补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清嘉庆 蓝色素缎缀平金地彩绣雉鸡纹方补男官衣及方补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清 青玉鸡兔纹扳指口径三・四厘米 高二・三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扳指上刻有日月图案,月中刻玉兔,日中刻金鸡。并有铭:「如日之升,顺德元亨。如月出恒,久道利贞。」

太阳:阳乌。太阳:金鸡。酉鸡成了太阳的精灵。杨柳青传统年画《日宫太阳星君》,画面中光焰四射的太阳里,太阳星君朝服冠冕,一只比例硕大的雄鸡在前,作回首呼应之状。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讲「鸡乃阳精」,三年老鸡「阳气充溢」,古语赞同曰:「鸡能辟邪,则鸡亦灵禽也。」

清 杨柳青年画“日宫太阳星君”

在阴阳五行学说盛行的古代,「鸡为积阳」的概括,不仅用来解释啼晨习性,所谓「阳出鸡鸣,以类感也」,还为传统风俗里鸡的符号奠定了基调。

鸡被用为辟邪图案。汉代以虎为驱邪神兽,除夕画虎于门。后来,虎的威灵被鸡分享。东汉画像石墓,常见鸡首人身画像,或执符节,或持棨戟,为守护神形象。晋代《拾遗记》关于尧舜时代重明鸟的传说,讲鸡「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反映元日刻木铸金为鸡置于户首,或画鸡于牖上的风俗,鸡成为辟邪的灵物。南朝《荆楚岁时记》载,正月初一「贴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这与将正月初一称为「鸡日」,与迎新年贴酉的习俗相互融汇,成为容量颇大的文化单元。

东汉 鸟兽虎纹画像石故宫博物院藏

汉 朱雀纹画像石故宫博物院藏

正月初一称为鸡日,或许某年此一日恰好地支逢酉,但在多数年份里这却是并不属酉的鸡日。《荆楚岁时记》引《答问礼俗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开岁头七天,各有名目。居首居尾的鸡日和人日,受到特殊的优待:「二日福施人、鸡。」初一和初七,要把祭祀用的福食分给人和鸡。对此,道家有种解释,即清代《茶香室丛抄》所载「天地生物生人之次序」。民间故事也讲,女娲造物用了七天,每天一种生物,依次为鸡、狗、猪、羊、牛、马,第七日抟土造人。

其实,鸡居新正之首以及各种解说,都出自人为,是风俗的传承。每日司晨打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间断持之以恒,仅就这一点来说,在迎新之际,人类给自己的「啼晨官」朋友一点礼遇,难道是费解的事情吗?元旦之「旦」—地平线上新年第一次日出,是由雄鸡报晓人间的。鸡日还不该坐帐于正月初一吗?正月鸡日之后,二月初一又值中和节。这是礼奉太阳星君的日子,应节食品是太阳糕。清代《燕京岁时记》:「米面团成小饼,五枚一层,上贯以寸余小鸡,谓之太阳糕。」鸡的太阳因缘,在崇祀太阳神的节日得到展示。

岁月过往,毒蝎一直是生活中必须应对的大难题,民俗以想象中的神鸡应对之。俗信鸡能镇蝎,源于鸡食虫的常识,也出自「鸡为积阳」的观念。一物降一物。人们认定蝎子是阴毒之物,相信积聚阳气、充满威慑能量的鸡能够将其镇住。雄鸡镇蝎的俗信还被写进《西游记》。小说故事讲,孙悟空斗不过蝎子精,经观音菩萨指点,去请昴日星官。昴日星官本是一只双冠大公鸡,现出本相,对着蝎子精叫一声,蝎子精立马现了原形;再叫一声,那蝎子浑身酥软,死在山坡。古人将十二生肖扩展为二十八星宿神,昴日星官即昴日鸡。

谷雨节,风俗讲禁蝎。怎么禁?陕西凤翔一带刻印的禁蝎咒符,画雄鸡衔虫,爪下还踏着一只大蝎子,并印有咒语:「谷雨三月中,蝎子逞威风。神鸡鹐一嘴,毒虫化为水……」甘肃天水一带《谷雨贴》,画两只硕壮的公鸡各衔一蝎,两童骑鸡持字幅,分别写「天官赐福」和「满门吉庆」,图上还刻「敕令雷神」符咒,印有「天上金鸡一声叫,地下玉鸡次声鸣」字样。

再说端午。入暑前这个重要的岁时节日,堪称夏季全民卫生防疫节。防疫防什么?人们以蝎子、蜈蚣等「五毒」表示之。山西一些地方习俗,门上贴鸡。笔者丙申年到太谷,县城里老街许多民居院门贴着「端午金鸡」,让人感受到古风今俗,鸡文化悠远绵长的民俗传承。

雄鸡衔蝎图样,被民俗赋予驱恶辟邪的符号意义,用来镇宅。苏州传统年画《鸡王镇宅》,即以大公鸡金距花冠,昂首衔虫,表示辟除邪祟保平安。画面上,花卉珍宝簇拥,表示祈福。

「鸡」与 「吉」音近,辟邪之外,寓意吉祥,为民俗语言和民间美术所乐道。清代周亮工《书影》记载这样的例子,「画大鸡于石,元旦张之。盖北地类呼吉为鸡,俗云室上大吉也」。石上画鸡,画题「室上大吉」—鸡即是吉,要画得很大,表示大吉。

岁次丁酉,写出这些应时的文字。鸡年正启动文化重温之旅。比如,从金鸡传说,品读对于光明与正义的守望;比如,以画鸡贴鸡的古俗,置换一份祥和平顺好心情。

新春带来新期待。脚踏实地创造美好生活的人们,懂得怎样将闻鸡起舞的激情和努力,变成一个又一个好日子。

清 苏州木板年画“金鸡报晓”

猜你喜欢

斗鸡金鸡生肖
生肖转转转
原来“再接再厉”说的是斗鸡
你的生肖是什么?
金鸡报晓,吉祥如意——试论“金鸡如意”的造型特征与文化内涵
生肖鸡的故事
金鸡迎春
2017 金鸡报晓
NO.9 斗鸡
斗鸡
生肖说马和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