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减压固定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致脊髓损伤临床分析
2017-02-28郑永红
郑永红
河南安阳地区医院 安阳 455000
颈椎前路减压固定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致脊髓损伤临床分析
郑永红
河南安阳地区医院 安阳 455000
目的 观察颈椎前路减压固定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致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5-04—2016-02诊治的急性颈椎间盘突出致脊髓损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方式分组,治疗组(n=38)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固定治疗,对照组(n=38)采用后路减压侧块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术后颈椎功能及脊髓神经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颈椎功能JOA评分远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7.4%,高于对照组的81.6%(P<0.05)。治疗组E级所占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固定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致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解除患者临床症状,恢复颈椎功能与脊髓神经功能,可作为急性颈椎间盘突出所致脊髓损伤患者的理想术式。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脊髓损伤;颈椎前路减压固定术;颈椎功能;脊髓神经功能
因传统牵引复位疗法可能引发神经功能恶化,急性颈椎间盘突出致脊髓损伤患者多采取手术治疗,而不同入路手术的临床疗效存在差异。本研究为确定颈椎前路减压固定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致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将76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致脊髓损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组,分别予以颈椎前路减压固定术、后路减压侧块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术后颈椎功能以及脊髓神经功能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5-04—2016-02到我院就诊76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致脊髓损患者,经临床症状检查及CT、X线、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脊髓损伤,美国麻醉师协会(ASA)[1]分级Ⅰ~Ⅱ级,排除合并凝血机制障碍者、重要组织器官发生严重器质性病变者、精神病史者、酒精依赖者及妊娠期女性等特征人群。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抽签法分成和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26~47(37.1±2.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6例,高处摔伤10例,颈部按摩后发病9例,轻微外伤3例。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27~47(37.5±2.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5例,高处摔伤11例,颈部按摩后发病8例,轻微外伤4例。2组年龄、年龄、致伤原因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术前均应用颈托予以保护,气管插管麻醉,保持仰卧位。治疗组接受颈椎前路减压固定术治疗,手术过程如下:垫高双肩,在颈部垫上横凹软枕,轻度后伸颈椎,乳突部位置放沙枕以限制其颈项活动。全麻后经鼻腔气管插管,颈前右侧取一个纵形切口,沿着血管鞘、内脏鞘进入椎前,在C型臂X线机的透视行为下确定病变节段。随后切除病变节段椎体间隙的椎间盘,以髓核钳、枪状咬骨钳、刮匙等将突出椎间盘、骨赘彻底清除后,处理干净其椎间盘组织,刮除椎体终板软骨,直至渗血,并保留终板。以患者两侧颈长肌的外缘处1~2 mm作为双侧减压范围界限,向后可至后纵韧带、硬脊膜,经后缘潜行咬除其相邻椎体后缘部位骨质。术中打开椎管前,取500 mg甲基强的松龙予以静滴,从而减轻局部脊髓炎症反应。脊髓无张力后,以钩子松解其神经根,彻底止血后,选取适宜Cage植入间隙中,并选用长度适宜的自锁钛钢板植入椎间中央,两端以皮质螺钉予以固定,拧入锁钉后,锁定钢板,冲洗刀口并留置负压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使用颈托固定其颈椎。
对照组采取后路减压侧块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俯卧位,在其C1~T1后中取纵形切口,完成局部浸润麻醉后,逐层切口直至C3-7椎板,暴露其所需固定的阶段关节突后,在绞索关节突中间置入宅骨膜起子以实现撬拨复位治疗,选用适宜的钛合金板,完成所需弧度备用。在颈椎侧块中点内下的1~2 mm部位开孔,使用导向器控制入钉角度与方向,并以钻头钻孔,植入自体碎骨,以钛合金螺钉将备用的钛合金板固定在侧块上,接受C3-7全椎板减压术治疗,术毕缝合切口,以颈托支具予以外固定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参考颈椎JOA评分量表[2],评估2组术后3个月的颈椎功能,评分项目包括上肢运动功能(4分)、下肢运动功能(4分)、感觉(6分)和膀胱功能(3分),总分17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颈椎功能越强,反之越弱。(2)参考2组患者术后颈椎功能改善率,并结合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手术疗效,其中术后颈椎功能改善率的计算方式如下: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满分17-治疗前评分)]×100%。(3)参考ASIA神经功能评分表,评估2组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损伤分级:A级完全性损害:骶段未保留任意感觉运动能;B~D级不完全性损伤,神经平面存在运动功能或(和)感觉功能,关键肌肌力3级左右;E级正常:感觉、运动功能正常。
1.4 疗效判定标准[3](1)显效:术后颈椎功能改善率75%及以上,椎间融合良好;(2)有效:术后颈椎功能改善率50%~75%,椎间融合尚可;(3)无效:术后颈椎功能改善率<50%,椎间融合不佳。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颈椎功能对比 治疗前2组JO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分)
2.2 2组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4%;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P=0.025)。
2.3 2组术后脊髓功能对比 治疗组E级所占比率远高于对照组,其A级、B~D级所占比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术后脊髓功能比较 [n(%)]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大多数工作、休闲娱乐均需长时间保持头部、颈椎固定姿势,加上交通事故频发,颈椎劳损、受损的几率也随之升高[4],其中颈椎间盘是最易受累之处,临床上称为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间盘突出症在外力等因素作用下,易引发脊髓损伤,影响患者颈椎、脊髓神经功能[5-6],降低其生活质量,需及时予以有效治疗。
对于急性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脊髓损伤,临床主张应用早期颈椎制动治疗,预防其损伤进一步加重。目前,主要采取颈托、头部胸石膏予以制动,并早期静滴大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辅以神经营养、脱水等药物治疗,但需进一步应用手术疗法纠正其脊髓神经功能与颈椎功能[7]。传统临床上主要采用后路减压侧块钢板内固定植骨术等治疗,但损伤较大时,且不能直接解除脊髓压迫,需次予以前路手术治疗[8]。与后路减压侧块钢板内固定植骨术相比,颈椎前路减压固定术用于急性颈椎间盘突出所致脊髓损伤临床治疗中的优势明显,具体如下:(1)前路手术能够摘除患者突出的颈椎间盘,并同时得到脊髓、神经根,对于颈椎稳定性所造成的影响较小[9];(2)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大多属于中央型,对于脊髓前方、脊髓前动脉可造成压迫,前路手术能够直接解除前方压迫;(3)颈椎前路减压固定术可避免术后颈椎畸形,减少术中颈项疼痛发生率[10];(4)颈髓及外周神经根固定性强,经前路切除颈椎间盘,可避免后路手术中因脊髓被过度牵拉造成的损伤;(5)可全部清除责任椎间盘,便于解除对患者水肿颈髓造成的压迫,促进椎间融合,同时便于前方钛合金板对于颈椎的稳定性。本研究结果提示,治疗组治疗后颈椎功能JOA评分、总有效率、E级所占比率均高于对照组,充分证明了颈椎前路减压固定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致脊髓损伤的突出疗效。
综上所述,急性颈椎间盘突出致脊髓损伤患者采取颈椎前路减压固定术治疗中的效果突出,可有效改善患者颈椎功能、脊髓神经功能,促进椎间融合,值得推广。
[1] 马治国,娄宏亮,黄鑫,等.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颈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1):40-41.
[2] 李晓彬,刘涛,程应全,等.早期颈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急性颈椎间盘突出并脊髓损伤的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10):1 042-1 045.
[3] 汪伟.后纵韧带切除和保留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适应症[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
[4] 杨柏梁,郑泽龙,赵立君,等.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与保守疗法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0(4):888-891.
[5] 张继东,夏群,吉宁,等.术中椎间盘造影辅助确定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责任节段[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1):25-29.
[6] 金钟,雷光虎,梁冰,等.影像引导下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3,9(2):101-104.
[7] 文怀昌,汪懿,陈永权,等.经皮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国人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J].山东医药,2016,56(16):50-52.
[8] 韩卫东,钱自亮,靳松,等.DSA引导下单纯盘内臭氧溶核术与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3,34(9):1 402-1 404.
[9] 王冠.甲酰基肽受体和Ⅱ型胶原活化NSCs和BMSCs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体外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5.
[10] 陈星.经皮后路全内镜旁中央及侧方颈椎间盘切除术的有效安全范围及其与适应征选择的关系[D].遵义:遵义医学院,2016.
(收稿 2016-10-21)
R681.5+3
B
1673-5110(2017)04-00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