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校企合作多主体办学的动力机制探析

2017-02-27张忠海韦弘潘念萍吴汉生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动力机制校企合作

张忠海+韦弘+潘念萍+吴汉生

【摘 要】本文在界定职教集团化办学中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探究职教集团多元办学中各方利益的关联性,寻找各方合作动力的来源,为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 校企合作 多主体办学 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19-03

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将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引向深入,提出“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教集团,研究制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组建职教集团的支持政策,发挥职教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充分肯定了以行业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的多主体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探索的主要方向,是建设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职业教育链与产业人才需求链有效衔接的必要手段。近年来,在国家政策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院校牵头下,部分职业院校牵头组建了具有行业职业教育特征的职教集团平台,基于这一平台上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探索研究职教集团内各方协同办学的动力因素,包括宏观的政策因素、社会需求以及职教集团内各成员自身需求因素,揭示职教集团成员中利益需求不同的代表及其关联性。本文试图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探究职教集团多元办学中各方利益的关联性,期待为校企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一、职教集团化办学中利益相关者界定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可追溯到1959年,当时由经济学家彭罗斯(Penrose,E.T)主编出版的《企业成长理论》中提出了“企业是人力资产和人际关系的集合”这一概念,奠定了研究和构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蓬勃开展,1963年原斯坦福研究所在进行企业管理研究中发现企业生存和发展除了与股东有关外,还与企业具有重要利害关系但不是股东的个人或团体也有关系,于是他们首先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失去其支持,企业将无法生存和发展的个人或团体称为利益相关者。”他们认为,在企业除了要重视关注股东的利益外,还必须关注其他非股东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的利益。但是,从定义内涵中不难看出这一概括不够全面,它只是关注到对企业有产生影响的利益相关者,同时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也仅限在部分影响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范围内,其实还存在一些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利益群体或个人在企业周围左右它的发展。几十年来,许多理论研究者以不同的观点视角给出30多种对利益相关者定义的论述,它们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经济学家弗里曼(Freeman)给出的定义,他的著作《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提出:“利益相关者是任何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团体或个人”。这里从定义内涵上拓展了利益相关者范围,既涵盖了影响到组织生存发展的个人和团体,也涵盖了受组织行为过程影响的个人和团体,系统地描绘了一个组织或集团的利益相关者结构图,为组织管理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图谱。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发展过程来看,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价值是用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协调管理涉及各个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来实现的组织既定目标,其重要的是制度建设和运行过程。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质是只有通过合理分配、协调平衡各利益相关方的各种利益,才能凝聚组织内部各方的动力机制,共同推进组织工作,实现组织的目标。

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职教集团等多主体合作办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分析工具。根据利益相关者定义,政府部门、职业院校、学校主管、行业企业、学生群体等,他们都是职教集团办学的重要利益相关方,既受到合作运行过程的影响,也对合作办学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在职教集团组建之前,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以各自的互补优势、预期利益以及合作带来的互利共赢程度决定双方合作的模式,政府和学校主管在他们之间起到桥梁和促进双边合作的作用。在这一阶段中,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显然就是主要利益相关者,并发挥主导作用;而政府和学校主管都是次要利益相关者,他们只是起到架桥、指导、辅助推动作用。在职教集团成立并合作开展期间,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仍然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组织,利益诉求是促成他们开展联合的内部动力因素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他们的合作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因此也被称为利益共同体,职教集团成为一个利益相关者组织,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展开互动。在职教集团办学过程中,学生群体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他们对职教集团发展的影响力虽大,但是并不具体涉及集团组织内日常工作,与组织关系的紧密度低,承担风险也小,是职教集团组织的部分利益相关者,因此他们与政府部门一样也是次要利益相关者。

二、集团化多元办学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

(一)学生群体利益需求。随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根据市场化相关理论,学生交费上学的实质是学生购买了教育服务,是高职教育的消费者,接受优质的教育是他们的利益诉求,学生群体既是校企联合培养的对象,也是校企联合打造的“产品”,“产品”的优劣关系到职教集团的未来发展,但学生群体对职教集团的影响并不直接也不明显,他们对职教集团的影响力是通过就业岗位工作能力和表现,对社会的作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力体现出来。学生群体在职教集团的投入主要有学费和生活费等物质资本以及时间和脑力成本等,而他们的利益需求主要是获取科学技术、文化知识、职业技能、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并在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这些都是学生群体在职教集团中的利益需求。

(二)政府部门利益需求。对政府部门来说,不论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或学校主管部门,都在为高职院校建设提供财政支持,推进院校建设、改革和发展,出台了各种促进高职院校改革发展政策文件,支持鼓励校企合作联合开展多主体办学试点,鼓励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他们对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的利益诉求是:通过借助校企联合培养,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推动地方和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促进劳动者就业,实现劳动力合理流动,减少社会失业,实现国家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推进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建立人力资源强国,扩大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增强国际竞争力。制定职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引导和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对接,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与行业技术同步发展,更好地服务产业技术升级;促進地方经济、科学技术和职业教育的优质长效发展。

(三)高职院校利益需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三大主要功能,对高职院校来说,由于办学基础实力、教学资源和科研平台等方面能力不足,如果仅仅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努力,要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很好地落实三大功能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借助外部组织构建某种形式的合作,增强自身的办学能力以实现既定的目标。在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的主要利益需求表现在: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共享对方的先进企业文化、先进的教学实训设备和学生实习场所等资源,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生实训教学指导,建立校企合作育人平台,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实现专业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同时,通过联合组建职教集团平台,与企业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应用推广等,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实践教学能力,建设一支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校企协同办学,及时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帮助学生收集企业招聘岗位信息,为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牵线架桥。同时,通过合作办学,及时了解行业技术发展方向,把握行业需求和岗位标准,以行业标准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对接,强化岗位实践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就业岗位适应力。上述都是高职院校寻求合作的利益诉求所在。

(四)行业企业利益需求。在职教集团联合办学中,企业的最大诉求是获得优秀的人才、优质技术服务和员工岗位培训;通过校企合作办学,使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目标对接,缩短企业技术人才成长周期,使学生尽快适应岗位工作,为企业的解决工程技术人员短缺与学校人才培养相对滞后的矛盾;通过合作,借助高职院校密集的技术人才开展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通过联合办学,共同制订行业技术人才质量标准,将行业标准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标准对接,培养本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促进本行业企业的发展。同时,向校方发布本行业组织对人才需求预测,对人才质量标准进行认证,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信息反馈,引导学校做好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行业企业是经济实体,发展经济、创造财富、服务国家和繁荣市场是它的追求和利益所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技术技能人才主要由职业院校来培养,校企联合办学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储备人才的需要。追求利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企业属性所决定,在可预期获得利益诉求的情况下,抑或是投入的资本得到预期利润的前提下,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的动力机制才有可能充分发挥。

三、在联合办学中利益相关者对合作动力机制的作用

在研究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动力因素时,我们需要探究为什么校企双方需要联合以及为什么要找对方联合等问题,是哪些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的作用使得多方联合办学能实现稳定运行,这些因素又如何起到推动利益相关者可持续合作向前发展的。在弄清楚校企合作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之后,认真分析这些利益相关者在推动集团化联合办学中所起到的实际作用是外部动力或者是内部动力在发挥作用。为此,我们把建立职教集团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即职教集团成立初期和职教集团成立之后两阶段,显然两个阶段的各利益相关者对职教集团组织的动力作用是不同的。

职教集团组织成立初期,校企双方在政府、院校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和鼓励下,合作各方因在教育资源、人才培养和基础平台方面的互补优势产生了合作意向和推动力,在权衡各自可实现的利益需求和预期收益的利益驱使下,以校企联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切入点,以互利互惠、合作发展为共同目标,推动成立了职教集团组织,即多方利益共同体,开展实质性校企合作。职业院校方期待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利益最大化,增强院校的办学实力,极大地发挥高职院校的三大功能,实现办学目标。行业企业方则期待借助开展校企合作增强自身的科研实力、新产品研发能力,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缩短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周期,提升一线职工技术技能水平,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正是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根据自身的诉求以及双方互补优势、利益需求以及合作会带来的预定收益,正是双方利益诉求的交集因素构成了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的初始动力,院校和企业都是这个阶段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也是构成校企合作组织——职教集团联合办学的主导者,这些因素也是促成职教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政府及主管部门在这一阶段中,也起到了推动多方合作的外部推动力的作用,但它在多方合作中的利益相关度不高,因此在职教集团组织中只能扮演着次要利益相关者角色。

职教集团组织成立并合作开展后,尽管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方还保持以独立组织去追求各自的利益需求和目标,但在共同利益基础上联合组建的职教集团,它与教学团队、学生群体、企业员工、政府主管部门等四方以及与之利益相关者产生了关联互动,显然这四方利益相关者在开展合作中的促进作用大小是不同的,教学团队、企业员工分别是院校和企业内部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合作项目的具体工作和任务,而学生群体是校企合作办学成果的主要“产品”部分,教学团队、学生群体和企业职工的利益诉求与职教集团联合体未来发展紧密关联,他们的利益追求成为推动职教集团合作发展的内部推动力。而作为职教集团利益共同体次要利益相关者的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他们在政策扶持、办学指导、项目经费资助等支持职教集团联合办学的改革发展,他们与职教集团的工作却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涉,合作项目活动受到他们的影响也很小,与职教集团利益共同体的紧密程度和其他各方相比也差较远,但它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却是强而有力,因而它的利益诉求成为推动职教集团合作办学的外部推动力。

院校与企业联合构建的职教集团正是不同组织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因内部推动力和外部牵引力的共同作用下而产生形成的,这种利益相关者在合作中能够获得各自诉求的利益并推动合作的可持续运行,在各自内生需求的带动下所形成稳定合作的动力源泉,不断推动职教集团这个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以学校、企业等多主体组建的职教集团,以建设一个互利双赢的利益共同体为目标,多数从顶层设计上提出了宏观层面建设目标和路线图,但由于缺乏在微观层面上开展研究与思考,在职教集团运行过程中,工作参与度偏低等问题常有发生,其原因是职教集团这个组织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预期收益无法实现,导致利益共同体内部的内生动力减弱而出现问题,抑或是体制机制运行过程中因对职能内涵把握不准而产生收益偏离,使现状与期望的合作预期成果不符,校企合作动力逐渐减弱,直接影响合作的效果。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观点,以利益共同体中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合作动力为基础,必须做好职教集团的建设与管理机制的顶层设计,必须以“双赢”和“多赢”作为合作基础,顾及多方利益诉求,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强化合作动力尤其是内部推动力,实现集团化办学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健,王明伦.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职教集团发展战略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10(25)

[2]楚永生.利益相关者理论最新发展理论综述[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3]陈胜,王虹.校企合作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及角色定位[J].现代教育管理,2014(3)

[4]宋艳苹.职教集团的构建是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有效途径[J].才智,2015(5)

[5]林曦.弗里曼相关者理论评述[J].商业研究,2010(8)

【基金项目】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教育集团化多元办学的研究与实践(2014JD309)

【作者简介】张忠海(1959— ),男,壮族,广西田东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教育行政与教学管理;韦 弘(1969—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经济管理;潘念萍(1974— ),女,广西都安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总会计师,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政府会计务实;吴汉生(1958— ),男,广西合浦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开发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職教育管理、电工技术。

(责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动力机制校企合作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
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复杂动态交互演化机理与仿真分析
科技查新服务业变革优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宿迁市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镇发展现状与动力机制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