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探索
2017-02-27赵辉
赵辉
【摘 要】本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阐述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语境 高校 人文素质教育 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09-03
文化遗产与民族历史发展密切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不只是传统的技艺和实物,更是民众的非遗意识和思想的传承,是非遗“主体”实践,保持非遗本质的“生命力”。因此,高校非遗教育实质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人的基本素质教育。
一、非遗内涵与非遗传承
关于非遗的内涵,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非遗定义来看,它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非遗的无形文化,包括文化思想、观念、精神、技能等,反映着地区性的群众心理、性格特征,在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发展、创造中,能够为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这是非遗本质的部分、最有价值的部分。二是非遗的有形文化,诸如各种社会实践、知识、技能的表现形式及其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是非遗的无形转化为有形的主要载体,体现和展示非遗存在的部分,并构成了非遗的完整性。就非遗本质而言,非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凝聚了民族的智慧、品格和美德等宝贵的思想文化,是其独特发展及形态形成的内在动力。非遗的精髓不是物化的技艺,更在于其中所蕴含的特殊的表达方式、情感和创造力。比如壮锦,经典的图案和精湛的技术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智慧、审美、特殊情感、表达方式等,承载着壮族的各种风俗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又如少数民族的歌舞,承载着民族生活生产情景、民族思想文化,是民族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记载着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与民族历史发展密切相关。
非遗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大部分植根于农村社会。在农村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原有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传统文化受到切割,非遗碎片化现象明显。碎片化不仅体现在非遗构成要素及发展方面,也反映在非遗调查、研究、保护、传承及管理方面的表面化、形式化、简单化。比如壮锦,作为礼品和旅游商品,只看重其造型、图案、色彩等外在的东西,而对其内在的工艺质量、文化内涵不太关注。又如侗族大歌,其逐渐走向“舞台化”,逐渐剥离出侗家日常生活,创作动机、创作热情、创作机制受到制约,发展空间日趋萎缩。各种非遗的调查、研究也基本上局限于表面、肤浅地介绍知识,研究人员缺乏耐心和时间与人们进行情感沟通和深层感受,深入地了解非遗与当地人的情感联系,挖掘非遗所蕴含的深层精神文化。如安徽芜湖铁画,人们更多的只是欣赏其题材、构图、技法、笔意,而对其历史变迁、文化内涵以及艺人们的创作心态、人画互动、审美价值等缺乏关心和了解,无法体悟一种源自生活的艺术表达和文化体验。
在民俗学视阈下,非遗的注意力应该关注民俗的主体“人”,关注负载着“俗”的“民”和他们的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异彩纷呈的“俗”。民俗传承不是理论上概括出来的行为特征,而是来自人在实践中的具体行为,理应关注传承人或传承者、民俗传人的主体位置,不能只见“俗”而不见“民”,见“物”而不见“人”。非遗保护在传授传统技艺、艺术的同时,更要挖掘非遺文化背景与历史渊源,促使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民族文化,增加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激发人们文化自觉意识,确立“主体”的地位,只有建立这样动态文化传承系统,非遗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永续传承、发展、繁荣。简言之,非遗是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技能、观念等,并在实践中以人的口述、身传、心授等方式表达和传承,非遗研究、保护和传承不应该只是工具、实物或表现形式等内容,而是非遗“主体”实践,保证非遗核心内容的“生命力”。
二、高校非遗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明确了国民教育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和地位,高等院校开始主动参与研究探索非遗保护,比较典型的做法有:一是建设特色专业,将非遗技艺引入高校相关专业教学体系,设置相关课程,编写教材,聘请非遗传承人授课,培养传承非物质文化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二是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工作室为载体,聘请非遗传承人教授技艺、研发创新、培育人才,推动非遗技能传授、产品创新、行业交流、成果展示等。三是建立非遗传承基地,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路,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开展非遗项目的教学、培训、交流,收集、研究、展示有关的原始资料、实物等,建立非遗交流展示平台和窗口。四是建立非遗传承研究中心,高校积极发挥学术优势、智力优势,多学科参与、整体规划,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搭建良好的非遗学术环境和发展空间,等等。在非遗保护和传承过程中,高校通过建立各自不同的非遗传承机制,对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以及当地区域文化遗产的传承、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
文化的目的是人本身,非遗保护面对的是一个民族,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心理、精神问题,而不是挖掘、研习几种绚烂的艺术文化符号。更多的更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文化和艺术种类,口头的、非文字的无形文化形态,构成了民众日常的文化艺术生活,体现了文化和艺术的价值,这才是非遗的本初意义,也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些遗产被传承或被废弃的命运。非遗本是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生存环境,如各种民俗活动、民俗习惯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技艺和实物、器具、手工制品等,生动再现了我们祖先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遗存下来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智慧,人民世代相承。非遗教育实质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人的基本素质教育,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根脉,了解民间百姓的审美情趣和精神世界,培养人们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民族归属感,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的祖国。所以,非遗保护的基础是传承,传承不只是传统的技艺和实物,更是民众的非遗意识和思想的传承,传承也不只是学校教育,应是家庭、社会整体教育的共同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繁荣,实现文化强国梦。
三、非遗语境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
2011年,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明确提出建设“人文南职、科技南职、创意南职”目标,在继续加强人才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重视学生人文艺术素质的培养,促进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素质教育相融合,加强校企、校社、政校合作,创新学校、企业、政府、社会多方参与的特色化、多元化的人文教育模式,创设开放的育人机制,以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求,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开设非遗相关课程。“重理工技术传授,轻人文艺术教育”是职业院校办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端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工作的推进,人们开始反思职业教育中存在的这一问题。人文艺术素质的缺乏会限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层次,与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及个人持续性发展不符,也与“以人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相背。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服饰礼仪、传统工艺以及基本的道德规范、民族心理、思维范式、价值取向等内容,是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沉淀,有利于形成民族共识和认同,促进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建构。目前,非遗被确定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开设了“多彩的广西民族文化”“中国古代礼仪文明”“民族音乐欣赏”等非遗课程群,并作为限定性选修课程。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尝试开发、编写富有校本特色的传承教材和有关音像资料,优化和完善非遗校园传承载体,重视传承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避免非遗传承碎片化。根据非遗课程群及课程结构特点,课程按照理论课程、人文讲堂、实践课程等组织教学,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增强课程吸引力,培养学生兴趣。学校设置灵活的学分管理体系,鼓励学生学习、参与不同的非遗项目,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二)开设“非遗学堂”。今天,包括非遗在内的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发展逐渐丧失根基,民族文化认同危机频现,人们文化价值观出现扭曲。在非遗传承过程中,传统的非遗传承人师带徒模式经受着现实社会越来越大的考验,依靠口传心授的代代相传的断代风险越来越大,民族文化生存环境愈发恶劣。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非遗学堂”以及名师讲堂、人文大讲堂等不同形式,系统地、专业地开展各类学术讲座,先后举办了诸如“侗族大歌”“京族歌舞与独弦琴艺术”“钦州坭兴陶与跳岭头”等近百场专题讲座,积极聘请非遗传承人、非遗技能大师、非遗专家及其相关人员走进校园,促进学校师生与非遗及其传承人、专家面对面文化互动,展示广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和积淀深厚的非遗,开阔广大师生的文化视野和学术理念,激励大学生肩负起传承非遗的责任和神圣使命。同时,邀请非遗传承人和相关专家学者参与学校相关课程建设、教材编撰、基地建设、学员培训等项目,鼓励一些有兴趣、特长的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非遗研究和传承,甚至专门投师学艺,提高群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建构良性非遗文化生态。
(三)建设非遗实践教学平台。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理论传承为基础,实践传承为核心,鼓励学生了解非遗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非遗项目的实践,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习兴趣,尤其是一些有兴趣、特长的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组织如“金芦笙表演队”“天琴艺术团”等,进行比较专业的、系统的学习训练,分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非遗校园传承的普及与提高。搭建“人文周”“新年音乐会”等课程实践平台,为学生创造学习和展示的空间,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另一方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化内涵建设。非遗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四个特点:
1.项目化教学特点。非遗文化与其他人文学科不同,与当地民众社会生活、本土文化背景紧密相连,其本土性、原生性、衍生性等特点明显,非遗教学不仅仅是传承非遗技艺的精髓,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弘扬,非遗教学必须承载起知识、能力、情感的教学目标。非遗实践项目教学按照人文素质课程结构化改革要求进行科学、系统设计,例如,经过充分论证,确立项目课程,如芦笙舞、天琴等。然后,按照项目课程原则和要求,紧紧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设计课程和教学,环环相扣,有机衔接,即掌握非遗项目的文化知识、训练非遗项目的技艺能力、体验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培养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尊重感。最后,根据项目特点,进行任务分解,分别组织实施,如组建项目团队(包括指導教师、学生学员)、师生实地采风、传承人讲座、曲目创作、编排、训练及展示等,通过前期调研、过程合作与讨论、成果展示与交流,知行思合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2.社会化教学特点。非遗保护依赖于社会文化生态,离不开民众的关注与尊重。非遗校园传承如果不参与社会活动,不重视社会资源,不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效益。学校立足少数民族特色歌舞,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己任,创新大学校园文化,打造特色社会文化品牌。如举办“人文周”,组织师生到非遗的原生地采风,体验、收集原始资料,邀请民间非遗组织、非遗传承人到学校展演。又如“金芦笙表演队”“天琴艺术团”等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展演。“天琴艺术团”获得首届全国山歌王争霸赛全国100强;“金芦笙表演队”2015年受邀参加广西区民革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汇演、南宁民歌湖周周演等群众文化活动,获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和社会效果,已经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同时,学校充分重视、利用社会资源为非遗校园传承创造条件,比如与博物馆、非遗研究中心、群众艺术馆等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不仅为学校非遗教育提供学习、实践和宣传平台,而且积极参与社区的培训、节庆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增强民众文化感。只有培育、恢复基层社区、普通民众对非遗的内在需求,非遗才能持久地“生根发芽”壮大。
3.主体化教学特点。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片面重视“典籍文化”而忽视“民间文化”,学校教育及社会宣传的缺失,导致民间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失去生存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吸引人们的兴趣,激发人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形成广泛的群众主体是非遗传承的前提。学校积极构建学生、学校、政府、社会等多方参与、协同创新、共同育人的非遗教育体系,充分尊重非遗传承主体,即民间社会的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广大学生,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平台,如“非遗学堂”“金芦笙表演队”等,组建、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团体及其活动,保证传承主体地位,切实实现保护和传承自身传统文化的话语权和执行力,培养学生持久的文化热忱,创造学生终身的民族文化需求。
4.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非遗是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生产发展、生活习俗、思想观念等原生态保留和发展,是研究人类历史原始的丰富的资料源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在非遗校园传承中,高校除了要传播、传承非遗文化,还要承担起研究、创新非遗文化的责任,研究、宣传、推广非遗。学校成立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非遗学堂”等研究、交流平台,聘请非遗传承人代表、研究专家学者、相关社会工作者等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考察交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将校园传承和课题研究有机地结合,拓展师生非遗的研究视角、学习领域,深化、优化校园传承传播环境,为持续有效的非遗保护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户晓辉.非遗时代民俗学的实践回归[J].民俗研究,2015(1)
[2]李斯颖.侗族大歌传承机制及其青年传承人群体考察[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5(3)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与现代社会协同发展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2015A032);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多维一体的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15XJA710003)
【作者简介】赵 辉(1975— ),男,安徽泗县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人文素质教育、职业教育。
(责编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