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读后活动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2017-02-27黄菊
黄菊
【摘 要】本文对优化读后活动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分析英语阅读读后活动设计存在的问题,阐述阅读教学读后活动设计的原则,提出阅读教学读后活动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读后活动 多样性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134-02
新課改强调,课程设计与开展要结合学生兴趣,从其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出发,鼓励其体验、实践、参与,在不断的合作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实现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阅读作为基础教学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能力发展有重要影响,其读后活动更是检测学生阅读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能力迁移、拓展的大好时机。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进一步发挥其作用实现拓展是我们要探究的课题。读后活动的引入能给学生提供知识迁移的机会,让其在回顾巩固中培养综合语用能力,实现阅读效果的优化。下面,笔者就读后活动的设计问题、原则以及具体运用谈谈自身看法,相互交流。
一、阅读教学读后活动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偏离教学目标。阅读是语言输入的过程,读后活动设计是为促进语言输出,帮助学生扩大交流范围。因此,在设计活动时要紧扣教学目标和主题内容,引导学生在参与实践中运用、交流,充分发挥语言作用。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单纯为了课堂气氛开展活动,所依据的主题与文本毫不相干,相当于“另起炉灶”,严重违反了读后活动深化主题、巩固运用的原则,使得教学目标难以完成,活动效果几乎没有。
(二)超出认知水平。一般情况下,学生具备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发展水平,就是完全掌握的知识、经验形成的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称为“最近发展区”。读后活动本身就是拓展性活动,对于学生能力有引导性作用,在设计时要严格把控难度,根据“最近发展区”实施,让学生在巩固的同时能有所提升。然而,有些教师为了提升效果,就揠苗助长,设计的活动过于“开放”,以致学生完成不了,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缺乏有效评价。活动的有效性取决于设计与评价,积极的评价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其融入参与,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取成功体验,进一步认识自己,建立学习自信,最终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乐于花很多时间、精力设计活动,但鲜少去评价,即便是评价也是很简单的,流于形式,无形中造成了评价的低效能现象,学生无法获得明确的信息,调整自身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效果。
二、阅读教学读后活动设计的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为保障活动效果,在设计时要紧扣文本内容和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活动服务于单元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深化认知,加强记忆,在趣味体验中优化阅读效果。读后活动过后,能得到阅读启发,自主建立目标积极实施,在完成的过程中能自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实现能力提升,让阅读学习更具实效,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活动的引导下有效阅读,促进自我发展。
(二)主体性原则。读后活动的设计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让其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在持续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搭建语言,使用语言,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为了实现这一点,在活动设计中要突出主体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联系学生生活,结合其兴趣设计,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二是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经验,为其提供合适的语言平台,促进其运用、发挥。
(三)拓展性原则。读后活动的作用很多,不仅是检验阅读效果,巩固课堂知识,促进学生记忆、掌握,更多的是借助活动锻炼其综合语用能力,培养其逻辑思维,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奠定深远学习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在体现拓展性原则时不能忽略实际情况,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现有教学内容拓展,让学生在合理、有效的活动中发展能力,实现阅读提升。
三、阅读教学读后活动的运用策略
基于以上理论,在设计读后活动时教师应结合实际灵活一些,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其自主融入,又能营造轻松氛围,提高阅读教学实效,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
(一)立足文本,促进运用。文本是教学的依据,对读后活动的设计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教师偏离文本随意设计,就会让教学失去停靠点,学生所得也无所依托。鉴于这一点,教师就要立足文本反复钻研,利用教材这个可再生资源寻找设计的切入口,让学生在引导下灵活运用。
比如,在讲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4 Unit 2的Project Making a speech about sport中的第一篇文章时,里面含有四个小标题:(1)How does a sport enter the Olympics?(2)Which ones are out?(3)Which ones are in?(4)Which ones are still trying?在针对四个问题讲解文本时,笔者发现第四部分涉及武术申请加入奥运会的信息,学生对此会有兴趣。于是,笔者以此为切入点,设计了讨论话题: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Wushu to join the Olympic Games?鼓励学生结合认知思考交流。
讨论活动的设计和文本阅读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不仅能让学生运用文本语言进行表述,灵活学习,还能借助问题培养其开放性思维,在阅读后举一反三,拓展迁移。
(二)搭建支架,突破提升。在设计读后活动时教师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已有的积累能否为输出做好支持和铺垫?二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否应对阅读活动中的困难?这两个问题的分析对活动开展有直接影响,为了确保顺利进行,教师在活动中要适当搭建支架,帮助学生,让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突破自我。
比如,在讲牛津高中英语 Module 10 Unit 1 Project中的 A gift for the future时,考虑到这是一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报道,表达、结构方面值得借鉴,笔者设计了一个相关的仿写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一个环境保护的段落写作。任务还没布置完,学生就开始“叫苦”,觉得很难完成,预料到这一点,笔者就明示在写作之前笔者会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等到学生安静下来,笔者就让他们重回 Project 文本,划出 5个文中表达高级的句子,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构造。大多数学生找出了这一句:“One possible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now being discussed i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笔者觉得很不错,经过这样的分析积累,无形之中就为学生搭建语言支架,让他们在之后的写作中能自由发挥,实现突破。
(三)丰富形式,激发热情。在实施中,形式多样的活动更能激发学生阅读热情,让他们在趣味的引导下主动参与,收获更多。在考虑形式的同时也要关注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实效,避免本末倒置的问题。
1.情境模拟。文本阅读结束后,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想象了文本情境,一度融入其中。抓住这一点,就可以设计模拟活动,让学生深入情境扮演文本角色,在深化理解的同时培养思维意识,发展表达能力。比如,在讲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2 Unit 1 的 Reading Boy missing,police puzzled时,笔者要求学生回顾文本内容,联想当时情境,模拟电视采访,还原阅读。
A fifteen-year-old boy named Justin Foster…To find out what happened,were invited…to our program today.
This is …This is…Welcome to the program.
……
这样,学生就能在模拟情境中不断加深对文本的认知,进而转化到运用中,体现在表达上,有效提升自己的语用能力,实现交流范围的拓展。
2.写作拓展。所谓“读写结合”,就是输入输出的交替过程,阅读与写作是分不开的,前者是后者的素材库,后者是前者的积累过程,相辅相成。鉴于这一点,可以在读后活动中将两者整合,借助阅读培养写作,促进语言的运用。
比如在讲高中牛津英语 Module 10 Unit 3 的 Reading A ids today 时,笔者依据文本创设情境:“Nkosi Johnson is an African boy with AIDS. His dream is to go to school. When he was nine years old,his mother sent him to a school,but because of AIDS was rejected.”要求学生自主拟题,写一篇小短文。写作的唯一要求是根据情境展开,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尽情抒发内心所感,达到读后感悟的目的。
总之,读后活动的设计是促进高中英语阅读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帮助学生回顾总结,加深印象,扎实语言积累,还能培养他们读后反思的习惯,借助二次学习掌握阅读技巧,提升能力。在设计时,要立足文本,结合学生兴趣,充分做到“以生为本”,促进活动的顺利展开,提高阅读课堂实效。
【參考文献】
[1]林才回.高中英语阅读读后活动设计的问题与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8(11)
[2]郑玉贵.加强体验,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读后活动的有效性[J].中学生英语,2016(4)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