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脊轩志》教学中被忽略的情感探讨

2017-02-27方玮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项脊轩志探讨情感

方玮

【摘 要】本文通过了解《项脊轩志》的写作背景,分析归有光的生平经历,再次品读文章的三个片段,探讨《项脊轩志》文字细节隐藏的有志难抒、功名未成、辜负亲人的养育和期望的沉痛心情,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归纳文章主旨。

【关键词】《项脊轩志》 情感 忽略 探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107-02

明代散文家归有光所写的《项脊轩志》因洋溢在文字之间的真情而富有感染力。王锡爵在《归公墓志铭》中提到:“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立足“情”字,从文章中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入手,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了解写作背景,品读文章细节,探讨文字里隐藏的被忽略的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归纳文章写作主旨或主题思想,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一、写作背景简析

据资料记载,归有光祖籍昆山,出生在一个宦官之家,他自幼聪明好学,9岁能属文,通晓经史,擅长古文,博学多才,但他生平坎坷,历经家族衰落破败、丧母丧妻丧子、8 次会试不第,直至 60多岁才考中进士,可谓一生郁郁不得志。他在 18 岁写了《项脊轩志》(补记部分是 30 岁左右写的),当时他尚未考取功名,面对家道中落,文中三位至亲的女性角色祖母、母亲和妻子都对他充满了期望,因此,他极其渴望通过科举应试,担负起重振家族的重任,遗憾的是,屡试不中的结果让他倍感失意,因此,文章不仅抒发了作者对逝去亲人们的怀念之情,而且寄托寂寥的身世之感。

二、品读文章细节,探讨被忽略的“隐情”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五课本中 P49“文本研习”设计了一道思考题:《项脊轩志》中作者写道:“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说说作者因为什么而觉得可喜,又因为什么而觉得可悲,他是怎样表达这些情感的。

这道思考题从“悲与喜”的情感脉络入手,涉及探究情感触发的原因以及表达方式这类问题。学生通常以“项脊轩”为线索,梳理文本并归纳出情感生发的缘由,且能分析情感表达方式。很多教师通常分析文本前部分写“喜”,后部分写“悲”,但仔细思量,作者在文中传递出的情感是否如题仅用“悲与喜”两字就能概括?这两种情感是否能够割裂存在?其实,我们不妨品读文章的几个片段,立足作者身世背景,就不难读出归有光隐藏在字里行间中的一种精神苦闷。归有光可谓极尽含蓄蕴藉之能事,将难以言说的情感隐藏“悲”情之中,这点往往被授课教师忽略。

(一)向往慈母之深情关爱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哭,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这段文字是归有光的乳母怀念母亲一个片段,笔调内敛,情真意切。据归有光《先妣事略》中记载,他的母亲周桂出生于公元 1448 年,至 1503 年,她虚岁16 岁嫁到归家。1505 年,归有光出生,至 1513 年,归有光的母亲便与世长辞,年仅 26 岁。当时归有光仅有八岁,对母亲的印象模糊不清,只能依靠比自己大一岁的姐姐的乳母来回忆往事。这位乳母是祖母的婢女,乳养两代人,见证大家族由鼎盛时期的辉煌到分崩离析的衰败的情景,因此,与归家人有深厚的感情。

林纾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文段通过乳母忆母,将一件看似极为琐碎的小事,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富有感染力。乳母向归有光讲述了他的母亲如何关心刚出生的女儿的一件小事,作者通过“以指扣门扉”的动作,询问“儿寒乎?欲食乎”的语言,淋漓尽致将一位慈母对孩子的关心、焦虑和担忧表露无遗。乳母在母亲过世后,回忆当年的情景,依然深沉的母亲感动流泪,甚至几度哽咽说不下去。母亲关心小女儿衣食冷暖,这是家庭里再普通不过的一件琐事,虽不是发生在归有光的身上,但对于早年丧母的他而言,即便是乳母对母亲的回忆,依然可以让他感受到母亲的慈爱和温暖,可谓未见其人,如闻其声。可想而知,母亲对一个尚在襁褓中女儿都体现深情的呵护,那么,对大家族极具希望振兴家业的长子更是如此。此时,归有光不仅有对英年早逝的母亲的怀念之情,更有对自己功名未建、尚不能为家族分忧的愧疚之情。这段描写寥寥数语,借他人之语写尽对母爱的向往,悲情中饱含歉疚。

如果说母爱是触动作者情感的一个方面,那么祖母对孙辈的期望更是加深作者的愧疚感。

(二)愧对祖母的殷切期盼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倾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归有光自 15 岁起便在幽静的项脊轩中发奋读书,一直揣封建士人对考取功名的梦想,可谓踌躇满志。他每日埋头苦读,极少踏出房门与同龄人一样玩乐嬉戏,难怪祖母嗔怪他像个躲在房中的大家闺秀,调侃之语的背后是对他的整日苦读心疼,对他一心读书的赞许和欣慰。

祖母看着大家族分裂衰败的现状,一句“吾家读书久不效”,不仅是无奈之语,更是寄重望于孙辈,希望他通过读书应试考取功名,谋取一官半职,使得衰败破落的家业重新恢复起来。作者抓住了“比去,以手阖门”这一动作,通过“阖门”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祖母迈着蹒跚步履,悄悄地退出书房,小心翼翼地生怕打扰读书小儿郎的情景。作者还善于抓住富有特征的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祖母喃喃自语道:“儿之成,则可待乎”,这几个字表达对孙辈期望和鞭策,重振家业指日可待。祖母的祖父在宣德年间担任朝廷官员(太常寺卿),可以说大宦官大家了,祖母对孙辈的期待自然也不低。当祖母特地拿出祖辈用过的象笏来给归有光看时,这块珍藏已久的象笏代表着家族显贵与荣耀,是对孙辈的激励和鞭策。祖母坚信他将来一定可以一脉相承,走上仕途,为官从政,光耀门楣,重振世家门第,祖母望孙成才的急切心情期望便一览无余了。“他日汝当用之”的殷切期待,对尚在读书求功名的归有光来说,是刻骨铭心的。然而,作者久读无果,仕途尚未明朗,而祖母已然去世,当他瞻仰回顾遗物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想着自己功名未遂,家业难建,必然是辜负了祖母的谆谆教诲,可谓愧疚到了极点。文中“令人长号不自禁”一句,可见作者情感全然崩溃以至放声痛哭,悲痛之中表达了未达成祖母期望的无奈和遗憾。

年仅十八岁的归有光面对已逝的祖母和母亲,饱尝“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滋味,失去了亲情的呵护和家族的依托,辜负亲人们的厚望,因此,情感除了怀念故人的悲痛,还有无法言说的自责与愧疚。

(三)痛失愛妻的精神陪伴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此段为补记,在情感文脉上从悲转喜。据记载,作者的妻子魏氏出生于中下层仕宦家庭,对读书充满了向往,对读书求上进的夫君充满了崇拜,她常陪伴着整日苦读的归有光,向他学习写字,夫妻二人情投意合。妻子的到来给平淡的读书生活增添情趣,让鲜有人拜访的项脊轩中充满了夫妻其乐融融的情调,轻松愉悦的的氛围给他带来精神上的抚慰和寄托。

聪明、爱学、温顺的妻子希望他学业有成,也对他寄予厚望,即便是回娘家探亲回来,也是句句不离项脊轩,从转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小妹的话里面,可以看出她是以家有读书小室为自豪的,希望丈夫学而优则仕,可谓望夫成龙,用心良苦。然而曾几何时,妻子也去世了,当作者回想往事,他印象深刻的依然是在项脊轩中的共读的岁月,不禁潸然泪下,自己未达成妻子的期待,所以心中难以言说的悲痛中亦有愧疚之情。若干年后,项脊轩虽有整修,作者却不常居住,可谓爱之深,痛之切。

纵观归有光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为功名忙碌,一种不懈追求的“家”与“国”的理想与信念贯穿文章的始终。通过品读这三个片段,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家道颓败衰落,亲人相继离世,作者的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无尽的“悲”情。然而,归有光没能实现埋头苦读振兴家族的愿望,无以回报亲人的愧疚感让“悲”情更为深刻。可以说,“悲”字背后含蓄地表达了有志难抒、功名未成、辜负了亲人的养育和期望的沉痛的心情。这点对于解读“悲“字的深意,尤其关键。

【参考文献】

[1]吴小如.古文精读举隅[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2]归有光.震川先生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世纪出版社,2007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项脊轩志探讨情感
情感
台上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反思
《项脊轩志》教学案例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枇杷树:一个不容忽视的意象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