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过滤法在物理课堂讨论中的应用探索

2017-02-27梁俊敏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共性环节课堂教学

梁俊敏

【摘 要】本文阐明问题过滤法及其在课堂讨论中的作用,阐述问题过滤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措施,并对问题过滤法进行反思。

【关键词】物理教学 问题过滤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99-02

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这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基础开展学习,然后通过问题过滤方法,使带有共性的问题得以呈现。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共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本文主要阐述课堂讨论法中的基础方法——问题过滤法。

一、问题过滤法及其在课堂讨论中的作用

(一)背景分析

传統的教学方式,通常都是以大班的演讲为主,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所指定的作业。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发挥,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或者难以发挥。

进入新课改后,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课堂教学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与他人交流,学会独立思考,从而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高中物理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动手动脑,而且要求学生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来对知识的应用进行有效探索。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呢?为此,笔者以课堂讨论法为依托,借助问题过滤法来开展课堂教学。

(二)问题过滤法及其应用基础

1.问题过滤法的界定

过滤法是来自化工制作程序,通过这种方式,将不同类型的物体进行分类,从而获取需求。有鉴于此,将其迁移到课堂教学中。

问题过滤法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个问题逐一解决,将全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共性的问题进行清晰呈现,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实施教学的方法和过程。

2.问题过滤法的应用基础

应用问题过滤法的基础是学习小组。学生以 6 至 8 名为一个学习小组,小组内有本学科或者学习成绩良好者,能有效组织组员对问题进行集中讨论、交流,形成本组对问题的共性认识并提交班级。

3.问题过滤法的应用前提

教师在备课时,针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共性问题要具有前瞻性,并能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三)问题过滤法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对课堂上生生互动具有积极作用

物理教学中发现,高中学生在课堂上不发言或者少发言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是学生在学习中对高中物理知识点理解有困难的原因,而且也有学生个体害羞等性格因素。通过组内、班级交流讨论,针对具有个性化的问题进行探索,使生生互动,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也通过这样的全班学生参与活动,最终找出带有共性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呈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个性和共性问题,促使学生积极讨论,激发学生主动发言,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之间对某个问题进行比较激烈的争论,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从而得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很好地体现新课改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要求。

2.对课堂上师生互动具有积极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施者,在教的同时,更多地体现学生主体的学。通过问题过滤,把具有个性的问题以小组学习方式进行解决,把具有共性的问题以全班共同学习方式进行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小组内、小组间、全班三个层面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3.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推动作用

对学生个体,存在有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不足或欠缺的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对问题的过滤,明确自己的学科知识缺陷,借助小组、班级集体讨论、交流机会,获得问题解决。同时,也通过课堂交流、讨论,让学生在班级教学中体现自我,发挥学生个体的积极作用。

4.对教师教学的多样性具有促进作用

对教师个体而言,教师在课前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前置性的预设和解决方法。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各类问题进行梳理,并把它体现在备课环节中。对学生个体的学习问题,采取小组内解决办法;对学生小组的共性问题,采取小组间相互解决办法;对全班共性的问题,采取引导、组织全班学生共同解决办法。

二、问题过滤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过滤法一般应用在章节学习后的章节检测讲评,以学生的章节检测出现的问题作为教学重点,把教学的难点定位在如何让学生通过个体、学习小组、班级三个层次对问题进行过滤的方式上。针对教学重点组织小组内和小组间进行合作探究,针对学习难点组织全班进行课堂讨论。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引导学生探讨学习。学生在教师组织下,通过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合作,共同探究学习内容,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一)课前的前瞻性备课

1.问题过滤预设

问题前瞻性预设,指在教学前对教学中可能遇到的教学问题要有预见性,并进行必要的预设。具体而言,先按照从简单的某一个知识点到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直至知识的综合运用问题的顺序进行排序,再对照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或者学生实际学习反馈情况,把问题进行排序,过滤出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面临的共性问题,并进行预先设置,然后对问题的描述、分析以及解决的思路、方式、办法、过程、效果进行针对性备课。从笔者目前进行的研究分析来看,这类共性问题大多集中在知识的综合运用方面,部分在知识点的相互联系方面。

2.章节检测的问题过滤预设

从学生完成的章节检测卷中,随机抽取10份检测卷,按照试卷题号进行统计,累计每题做错的人数。从笔者平时的抽样统计结果来看,每道题目都有学生做错,有部分题目的抽样做错人数偏多,其中,计算题最多,其次为填空题。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为基础的检测卷中,每题都有学生能正确作答,只是有的题正确率不高。因此,对做错人数偏多的这部分题目教师要进行前瞻性备课,包括审题、析题、解题思路、解题过程、知识点的运用等,同时也要视具体情况,从一题多解的角度来备课。在备课中,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如学习习惯、接受能力、表达能力等因素,做好问题过滤预设的同时,做好多方面的准备。

(二)问题过滤法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四个环节

问题过滤法课堂教学,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解决,共性的问题师生一起解决。为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了四个环节。

1.学生自主查询环节

这是第一个环节,5到7分钟。课堂上,笔者组织学生先自主检查,将自己的答卷进行重新梳理过滤,再次确认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同时将自己不能解决的题目进行标注,提交小组进行小组交流。这个环节,是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失误,解决学生对知识点有模糊认知的问题。这个环节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反思和再认知。

从课堂效果看,学生都能针对自己的学习问题寻找到解決的办法。有的查阅课本,有的再次做题,最后把自己不能完成的题目确定下来。

2.小组组员交流环节

第一个环节结束后,笔者再次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内交流讨论,目的在于使组员的个性问题能够在其他组员的帮助下解决。同时要求学习小组把本小组不能解决的题目过滤出来,并板书待解决的题目题号到黑板上,提交班级。

在第二个环节中,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激烈。当学生无法达成共识时,笔者适当进行点拨。在这当中,生与生的互动、师与生的互动自然形成,组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3.全班交流、讨论环节

在小组内讨论结束后,各个小组提交的题目已经呈现在全班面前。笔者针对各个小组所提交的题目,组织全班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本组组员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其他小组提交的问题进行解答。

这个环节的设置,目的在于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解决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从课堂效果看,由于是学生自己的需求,所以课堂上学生关注度高,而且,又是学生对学生的讲解,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常常是让问题在学生的一片开心的笑声中得到解决,也让学生在发自内心的掌声里获得认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4.教师引导环节

通过前面三个环节,依然还不能解答的全班共性的问题,教师就要进入讲解阶段,也就是第四个环节。其他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已经得到解决,最后过滤出来的这些问题便是全班的共性问题,教师要针对这些进行集中讲解。

这个环节的设置,在于更加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行为,不仅仅体现在前面的学生互动过程中,而且也体现在教学备课中所预设的教学难点的突破中,对共性问题的解决中,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很好的发挥。

三、问题过滤法对课堂教学的反思

问题过滤法在课堂讲评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新知教学有极大的帮助。以高中物理(人教版)3-1第二章第一节“电源和电流”为例,这个知识点在高、初中物理中有一定的衔接性,学生在初中阶段对电流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依据课本内容进行过滤,提取高中物理在这部分知识学习中的新内容,并根据各个小组确定的共性内容进行课堂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问题过滤法在课堂教学的应用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学习小组的构建和功能发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共性认同、学生个体学习习惯等,这些因素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何在新知课中更好发挥问题过滤法应有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问题过滤法与课堂教学讨论相结合,体现新课改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要求,具有针对性强、易操作等特点,较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为课堂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郭东岐.新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共性环节课堂教学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