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农学院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2017-02-27田振赵连静桂琳

经济师 2017年1期

田振 赵连静 桂琳

摘 要:创业已逐渐成为众多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的一种职业选择方式。同时,社会各界也开始关注大学生自主创业。文章通过对北京农学院大学生创业的意向、动机、预期及类型分析,深入地剖析了目前北京農学院大学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保障大学生创业的效果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动机期望 现状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218-03

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剧及相关创业政策的鼓励,创业已逐渐成为许多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的一种职业选择方式。2016年高校毕业生高达765万人,比上年增加16万人,面临更加严峻就业的态势,越来越多的北京农学院大学生开始探讨大学生创业的可能,并积极用行动投身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队伍中。为落实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文件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掌握创业知识,树立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北京农学院已连续举办七届“农林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和实施了北京农学院的“创业六条”政策,多措并举,并帮助学生注册创办企业,以及对创业者进行了2.5万元至5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并给予了相应的办公地点。仅2016年,支持项目约32家,助推学生自主创业。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集中在2016年3月至4月期间分别对北京农学院大三大四的学生进行了取样调研,并对近两年部分获取资金的学生进行了针对性访问调研,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

一、北京农学院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创业就是通过自身的能力,花费自己的必要时间,经过自己自身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并且自己要承担一切经济环境所带来的风险的一种经济活动。总的来说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并自身承担经济风险来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回报。

对于创业来讲,创新以及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创新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后天的实践和知识储备养成的。所以说创新和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一种综合能力表现。它是集管理能力、敏锐的市场嗅觉、超强的创造力和扎实的理论知识于一身的全能型人才。

(一)北京农学院大学生创业积极性高但实施率较低

无论有没有实际的行动,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宣传,“创业”已经在北京农学院深入人心。再加上北京农学院出台了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创业的概念已经在北京农学院大学生的心目中有了萌芽。调研数据显示,选择“有过创业意向”的人54人,占百分之54%,超过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有过创业意向。但是开始实施的人仅为4人,仅占百分之4%。也就是表明在有创业想58人中,仅有4人实施了创业,占其7%。由此可看出北京农学院大学生虽有创业的激情,但实施率低。没有创业想法的人为42人,占百分之42%。其中,在已启动以及有意向的58个人群中,女性人数为24人,占44.4%,男性人数为30人,占55.6%。

(二)北京农学院大学生主要创业动机是发挥自我爱好

在已创业或有创业意向的58名同学中,创业的原因选择“实现自身价值”有9人,“就业出路”有6人,为了“发挥自我爱好”有28人,“积累财富和经验”有15人(见图1)。

而在访谈中,现已创业的同学选择的理由也各种各样,其中较多的有,“不想给别人打工”居多,甚至有“找不到工作”这样的理由,虽然创业的动机多种多样,但其中也不难看出大学生创业的盲目性,同时也体现了对创业认识的不全面,只看到了其中的好处,而忽略了其中的艰难。

(三)北京农学院学生创业预期模糊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人中,创业预期这一问题让很多被访者感到无从下手,因为该问题采取的是无选项自由填写方式,虽然许多同学创业目的与动机很明确,但是关于一个公司的预期,想在多久内实现的目标等等,都是模糊不清,这其中不乏一些已经有项目启动的创业者。在填写的问卷中,很多人填写的答案为“上市”、“做中国最大的XX行业领袖”等等一些比较虚无的发展预期,而真正的能做到有一个完整的规划的少之又少,同时,也有不少人填写“创业作为一个过渡期,没有明确的预期,走一步算一步”这类无底的话,更多的只是一种理想型的状态。

(四)目前创业类型主要以文化创意类为主

目前北京农学院大学生主要创业类型集中在文创及一些与农或动植物相关主题,这也显示北农大学生在创业上日趋认识到其所学专业知识的优势。如2015年年底申报并于2016年获批的33家拟创业的企业。其中主要以文化创意类企业居多,为15家,占全部创业企业的48%;其次是经管类企业7家,约占19%,内容主要集中在物流配送类;然后则为信息科技类5家,还有则为植科类企业4家,动科类企业2家(见图2)。

(五)目前学生企业中经济效益基本盈亏持平

目前在北京农学院已经创业的33家学生企业中的经济盈余状况基本上是盈余持平,在调查这33家企业里,其中有了较大的盈利和较大亏损的各有一家企业,有一定盈利的有7家企业,而盈余持平的占了绝大部分,有21家企业经济效益是盈余持平的,剩余另外3家企业的经济收益状况是有些亏损。面对这样的经济效益的调查结果也不意外。因为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2015年下半年才开始创立,而真正的营运是2016年才开始的,所以盈余持平的经济效益状况是这些绝大部分学生企业的现状(见表1)。

(六)创业知识主要来源是学校授课和亲身实践

在不分年级随机调查中,获取创业知识的来源的问题上(多选),选择学校授课和亲身经历的居多,选择“学校授课”是74人,选择“亲身经历”是62人,有31人选择了创业知识来源是“同学和朋友”,选择“家庭环境”的人数是21人,只有少数人选择了学校课外活动、媒体和社会宣传及其他,各是17人、10人和10人。所以总的看来北京农学院学生在创业期间或者说准备创业前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和通道是学校授课和亲身实践(见图3)。

二、北京农学院大学生目前创业面临的问题

(一)创业概念不明确

在对现有已获得资金支持的创业学生调研中,涉及到实际的项目开始,认为未来最可能面临的问题中(多选题),认为启动资金和合伙人分别占有總问卷的75%和百分之64%,其次为的合适的创业项目,占到了32%,经验不足和管理能力缺失分别占了22%,和13%,其他占18%。缺少对创业项目的深刻思考,缺少深入的市场调查,大部分停留在“以为,感觉”阶段,项目的确定草率,对后续的发展及未来盈利点认识较模糊。

(二)大多同学缺少必要的经济管理知识

一个企业的成立需要企业的注册,企业的管理,产品的开发和研究,还有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做,不仅仅是参加一个创业比赛,有一个创意和计划书。但是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创业者是植科类、动科类或者计算机学院学生,这些学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也有一定的专业能力。但是,在他们当中大多数未系统地受过商业管理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在创业初期,仅仅是凭借一份热情进行创业。许多项目以“创意”项为主,且在真正公司注册运行时,不知如何下手,对公司架构,以及市场流程等等缺乏了解和经验。还有少数同学创业的目的仅是为了获取学生的扶持资金,却没有认真思考过创业的真正目的,以及结果、过程能为自己的人生带来什么,以及将要面对什么。以至于创业项目未真正运行下去。

(三)学校缺乏后续配套考核监督及激励机制

北京农学院曾在2015年末出台了北农校发〔2015〕66号关于印发《北京农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建立由专业教师、跨学科门类教师和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组成的专职师资队伍。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仅局限于选修课,难以满足学生创业知识的需求。在对已获取学校扶持资金的企业,也缺乏明确的奖罚制度,导致部分学生原用于创业资金却用作他用,未达到资金原本使用的目的。

(四)北农学生创业缺乏创新思维

受学校专业的局限和自身资金的限制,在北京农学院学生创办的行业中,农业、餐饮业、服务业和快速消费行业居多。在调查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是利用自己所学专业去进行创业,而北京农学院的优势专业是农业的管理。而对于餐饮业和快速消费品行业来说,被调查学生认为这两个行业相对于比较传统,比较而言成本较低,风险低,投资少,资金流转快,消费群体明确,所以餐饮业和快速消费品是大学生所青睐的两大行业。而对于服务业来讲,比如:代拿快递、代拿外卖、代上课等业务。但是这些创业都是缺少科技含量的,是特别容易复制的。缺少创新在其中,创新是一个企业不断前进的动力,也是帮助企业成功的催化剂,所以对于这种缺乏创新思维的企业想做大想成功对于一个学生来讲是相当困难的。

(五)学生创业自身受时间限制

受大学生创业氛围的影响,好多大学生纷纷加入了创业大军。从开始有创业念头、创业项目的选择、创业团队的构成、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学校审核到最终企业的成立。这些流程下来作为学生来说时间还是可以挤出来的。但是等到企业或者说是公司开始运营,这个时候就需要很多时间。在这时就面临进退两难的问题,是全职创业?还是兼职创业?选择全职创业就面临休学的问题。休学对于一个学生来讲是存在一定风险的。而选择兼职创业就面临时间分配问题,最后会造成学业不及格和公司不盈利的危险处境。所以学生创业自身受时间限制,大多数学生是利用课余时间去兼职创业的,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运营的障碍会对公司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也是造成许多学生企业失败的重要原因。

三、对保障大学生创业效果的建议

(一)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业培训和比赛

创业的同学通过参加各方举行的创业相关类培训,或寻找一名有经验的老师或者其他人员做指导,虽然创业培训和创业比赛是模拟创业不是实践创业。但是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创业的流程,创业的概念有一个明了的理解和认识,前期的准备工作,以及后期的开展等等有个大概的框架了解,做好一个书面性质的计划书。计划书必需建立在充分的市场调查基础上,应以数据的形式列出项目的“目标市场”,“目标人群”,“利润率”等等方面,以“赢利点”为核心,围绕盈利进行未来几年的以及更长的项目的系列规划。这样会使创业者对企业有一个框架的认识。有利于今后对企业的管理和决策。

(二)理性地看待创业

思考创业的过程以及结果能否真正地满足自己最初的创业目的,从创业能带给“我”以及“社会”“市场”“客户”带来什么,这几个角度出发。理性看待创业,而不是作为逃避工作和现实的出路。重新审视自己,结合前人的经验,认清将要面对的问题,认真的思考当前的自己是否具备作为“创业者”的能力,以客观的想法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三)应具体落实学生创业各项管理及监督制度

学校在以都市型现代农林业为核心的基础上,开设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并立足学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创新创业需求,鼓励不同学科教师建立创新创业课程群,并定期聘请校友或有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开设类似企业课堂的大型公开课程,并将此类培训纳入学分管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还要对已经创业的学生进行全程的指导和督促。

(四)加强在校创业培训力度

创业培训不是专业技能培训,也不是学科式的理论培训,而是集创业知识与创业能力为一体的、以培养创业者综合创业素质为目标的一种新型培训。本创业培训课程是专门针对普通创业群体在初始创业阶段对创业知识与创业能力的共性需求而开发的,为自主创业者提供了关于创办企业和初始经营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操作方法。

(五)加强个人创业素质,适应需求

作为一个真正的创业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这样才可以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的需求。首先,作为一名创业的大学生要清楚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特长,明确自己的目标,切记跟风,学会扬长避短。再者要做好创业前期的准备,比如理论知识、好的项目等。最后,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学习新的技能和一种理性分析的逻辑思维,以此提高创业成功率。

[资助项目:本文受北京农学院重点教改项目“经管类专业实习第三方托管共建式运行研究”资助。]

参考文献:

[1] 张祎.论大学生创业教育[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2] 游振声.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 韩力争.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4] 李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与灵活就业调查报告——在法律视野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5] 蔡炎斌.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式及实现途径[J].湖湘论坛,2006(1)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2206)

(作者简介:田振,吴静:北京农学院经管学院研究生;通讯作者:桂琳,北京农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