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助推转型跨越发展

2017-02-27张玉洁

经济师 2017年1期
关键词:社会管理太原市对策建议

张玉洁

摘 要:宜昌市构建的以人为本的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的“一本三化”社会管理新体系,对太原市解决管理体制不顺、基础设施滞后、专业人员缺乏等阻碍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发展的重要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太原市要以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为总抓手,以社区网格为基本单元,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全面提升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能力,努力为转型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基层环境。

关键词:太原市 社会管理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191-02

一、太原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

社区作为城市基层管理、服务居民、社会工作的平台,是社会管理创新最直接最有力的抓手,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进一步突出了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作用。作为省会城市,随着社会转型和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太原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对社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特别是在面临新一轮改革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作为城市的基础和细胞,其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现;城市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居民消费快速增长和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下岗职工和外来人口增多等等,迫切需要社区进一步做好对居民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带来社会矛盾和纠纷增多,也迫切需要社区在化解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太原市社区建设现状看,其发展水平和管理能力都与城市化快速发展及居民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一是管理体制不顺。社区成为政府的“腿”,承担大量繁重的管理工作和考核指标任务,但多数是只下任务,很少配套经费,社区工作超负荷运转,社区干部疲于应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职能发挥的更好。据不完全统计,社区目前大约承担17大类120余项工作,而其中90%以上具有行政行为;二是基础建设滞后。全市社区共有543个,由于历史欠账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办公和服务用房滞后,社区面积在100m2以上有243个,占45%;在60m2~100m2的社区有164个,占30%;在60m2以下的社区有136个,占25%。全市89.1%的社区用房无产权、无手续,老旧社区100%无产权,影响工作深入开展;三是专业人员缺乏。全市共有社区工作者4788名,其中“两委”干部3272名、专职社工1516名,仅占全部社区工作者的31%,更多的社区工作人员多为“4050”人员安置,缺乏专业社会管理知识,加之整体待遇偏低,不仅严重影响了社区干部工作的积极主动性,还造成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社区工作力量薄弱等问题。由此可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注重基层社会服务管理能力建设,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整合各方社会服务管理资源,加快构建新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体系,是太原在全省率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举措,必将推动我市社会建设、社会管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为实现率先转型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太原作为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近年来已经做出了许多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方面仍处于起始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健全与完善。宜昌市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形成了许多宝贵的“宜昌经验”,它探索构建了以人为本的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一本三化”的社会管理新体系,做到了“社情全掌握、矛盾全化解、服务全方位”,对太原市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开创社会管理新局面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全市应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学习借鉴“宜昌经验”,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宜昌市的主要做法

宜昌市是一座拥有24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全市辖5县3市5区,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15万,是35个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近年来,宜昌市紧紧抓住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重大机遇,围绕公共服务保障、重点人群管理、社会组织管理、社会矛盾化解、基层社会工作运行、信息综合支撑、社会领域党建等内容,全面系统推进社会管理实现从条块分治向整体联动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从传统方式向信息化手段转变,探索构建了以人为本的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的“一本三化”社会管理新体系。

(一)高层面的体系设计

宜昌市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推动各类社会服务资源在网格这个基本单元上聚集整合,形成了社会管理基础平台。这个平台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和每个社区2000~3000户、每个网格200~300户的标准,把城区121个社区划分为1110个网格,人、房、事、物、组织全部纳入网格管理范畴,实现了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构建起以网格为基础的全市统一、动态更新、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这个平台以人的生命全过程为周期,制定出13大类119个子项的人口基础信息目录,除网格采集的8个子项外,还集中汇集了公安、人社、房管、卫生、民政、司法、计生、城管、教育、工商、国土等11个职能部门采集的111个子项的信息,切实做到了“人房底数清、社区情况明、基础信息交换共享”。

(二)高素质的基层队伍

宜昌在网格化管理过程中,通过政府统一购买、统一薪酬、统一履职、统一考核,聘用了1120名高素质网格员,成立了一支专业队伍。网格员在规定的“格子”内工作,履行信息采集、综合治理、劳动保障、民政服务、计划生育、城市管理、食品安全等七大职责。网格员每天处在社区、街道和人群之中,大到传达国家政策、协助打击犯罪,小到下水道维修、调节邻里纠纷,无所不包。同时,通过网格化管理带动街办社区职能变革。所有街办都成立了便民服务、综治信访维稳和网格管理“三个中心”,与之相对应,所有社区都整合建成了便民、维稳、网管“三个站”,并組建了社区专职工作者、网格管理员和社区志愿者“三支队伍”。同时,大力推进职能部门、网格管理员、社会力量融合,形成了力量层层倍增的服务管理新格局。

(三)高效率的联动操作

宜昌市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关口前移、上下联动”的工作理念,利用网格化管理优势和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基层社会矛盾的超前研判、全面收集、及时掌控和有效化解。他们通过居民恳谈、干部下访、定期排查、网格巡查、诉求热线、媒体监督等渠道,将社会矛盾信息收集、排查、化解的关口延伸到社区(村)、楼(栋),对各类社会矛盾实行社区、街道、部门“扁平式”联动操作,流程不断优化、环节大大减少。2011年宜昌城区社会矛盾化解率达到93.8%,其中社区化解率达到97.8%,有效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四)高质量的服务水平

宜昌市始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根本理念,以全程化服务为核心,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基础和信息化平台支撑,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贯穿于全市常住人口生命周期和流动人口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积极探索“双代服务”,大力推行社区为行政部门代理事务,网格员为居民群众代办事宜的“双代服务”,以特色社区服务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针对生活困难家庭、失独家庭和空巢老人、农民工、精神病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服务需求,拓展服务项目,全力打造出“银手杖工程”、“爱心超市”、“爱心小课桌”等一批特色服务品牌。同时,建立社会管理服务电子监察系统,实行“痕迹”管理,有效确保了各项服务全面扎实有效推进。

三、对策建议

借鉴宜昌市加强社会管理的成功经验,太原市应以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为总抓手,以社区网格为基本单元,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全面提升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能力,努力为转型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基层环境。

(一)拓展服务领域,夯实网格化管理基础

作为城市移动的“探照灯”、工作效能的“倍增器”,宜昌市网格员在规定的“格子”内工作,履行信息采集、综合治理、劳动保障、民政服务、计划生育、城市管理、食品安全等七大职责。这为太原市发挥政府行政、公共资源、行业协会等优势,有效整合各方力量,科学组建基础性、自助性、个性化三级服务团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全市应充分发挥督导员、网格长、信息员三级管理队伍的作用,实行全方位、扁平化、联动式的动态管理,切实做好政策宣传、信息收集、治安巡逻、矛盾调解、环境保护、帮扶困难群体等工作,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上办”的精细化管理目标。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样化、品牌化的社区服务,将社区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8181890”、“95081”等便民利民服务、关爱空巢老人、残疾人等志愿服务覆盖到社区全体居民,推动建立市、区、街道、社区、网格五级联动的网络服务体系。

(二)整合各方资源,搭建全市信息共享平台

针对太原市目前各职能部门分别“建网”,却全部在基层社区“落地”的实际情况,宜昌城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搭建起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了“人房底数清、社区情况明、基础信息交换共享”。这就建议全市应以“党委政府主导,部门共建共享”为原则,由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依托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以公安“大情报”系统和人口计生信息网络为基础,整合人口计生、公安、民政、教育、人社、卫生、工商、城管等各相关部门专网,建立部门间横向联接、纵向贯通的全市性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这个平台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各类信息资源,达到社区综合信息服务管理、人口信息分类管理、社会矛盾联动化解、公众诉求信息管理和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的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

(三)打造工作特色,强力推进“星级社区”创建

在社区管理方面,宜昌市围绕社区“三站”建设、社区工作职能、社区运行机制、社区志愿服务、社区专职工作者和网格管理员管理、社区基础设施配置、社区经费投入等方面,全面推进社区建设规范化。结合太原市实际情况,要积极开展“星级社区”创建活动,围绕社区党建、社区服务(公共服务、志愿服务等)、社区建设(基础设施配置、人才队伍建设等)、社区自治(经费投入、社区运行机制建设等)、社区文化、社区管理(网格管理队伍建设等)等内容,细化评选标准,完善创建内容,采取竞争制与达标制相结合的方式,分阶段组织实施星级达标。同时,科学运用区分的方法,加强考核考评,把考核结果与收入挂起钩来,进一步增强社区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调动他们为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融合工作力量,强化基层社会工作队伍建设

为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宜昌市积极提供全程便捷服务、全程精细服务和全程监察服务,完善队伍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全市应针对社区工作人员大量流失的现状,积极引导推动各级职能部门整合基层资源、下沉工作重心,与街道、社区、网格工作力量融合,加强基层基础力量,强化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要积极鼓励大学(专)毕业生、军转干部、下岗职工、待业青年到社区工作,大力发展社区志愿服务队伍,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逐步形成各职能部门、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力量层层倍增的服务管理新格局,不断促进服务功能拓展延伸。

参考文献:

[1] 郭有明.创新构建“一本三化”社会管理体系.政策,2012(8)

(作者单位:太原市经济信息中心 山西太原 030000)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社会管理太原市对策建议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
行政法治视野中的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基层政府责任建设问题探讨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