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具身认知的图书情报专业硕士教育质量研究

2017-02-27马海群孙瑞英

现代情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具身认知教育质量

马海群+孙瑞英

〔摘要〕文章用“身心一体”的“具身认知”理论来研究图书情报专硕教育的质量问题。在特别重视实践性的图书情报专硕教育中,强调实践是身体的实践,要让“身体”成为教育的重点,创造一种“身在”的教育模式。文章阐释了具身认知与MLIS教育相契合的理念;分别从自然身体的制约性、主体身体的能动性、体验身体的实践性、媒介身体的联系性4个方面,提出了MLIS教育的具身性特征;从具身认知视角出发,解释了MLIS教育的意蕴,并提出了提升MLIS教育质量的新思路。

〔关键词〕具身认知;图书情报专业硕士;教育质量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1.001

〔中图分类号〕G250;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1-0005-04

〔Abstract〕This article used the theory of mind and bodys unity which was called“Embodied Cognition”to study the quality problems of MLIS education.The article pointed out that the practice of MLIS education should emphasize the bodys practice,make the body become educational focus,and create a“body in”education model.In the first place,this paper explained the concept of MLIS education and“Embodied Cognitions”combination.Secondly,it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Embodied Cognition”on MLIS education,which was included four aspects:the restriction of natural body,the activity of main body,the practical of experienced body,the connection of media body.After that,according to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body and mind integration”,this paper explained the implication of MLIS education,and then put forward some new ide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LIS education.

〔Key words〕embodied cognition;MLIS;education quality

高質量的图书情报专硕教育,是学生与教师的共同追求。但是,什么才是高质量的图书情报专硕教育?换句话说,追求高质量的图书情报专硕教育应该从哪里作为切入口呢?具身认知思想是心理学中新的研究领域,强调人是通过自己的身体来“体认”世界的,人的身体不仅能够体现生理意义,而且更能表征精神价值,人的身体的活动是心智层面精神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英国哲学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告诉我们:“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的灵魂。”[1]洛克的观点表明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身体的作用。图书情报专硕教育离不开学生和教师身体的参与,身体深深地嵌入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模式中,教学场域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通过身体来进行的,所以,在特别重视实践性的图书情报专硕教育中,实践是身体的实践,要让“身体”成为教育的重点,创造一种“身在”的教育模式。

1具身认知与MLIS教育的契合

1.1具身认知释义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是心理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具身认知”理论源于杜威、詹姆斯、吉布森等的生态心理学观点,生态心理学理论是“具身认知”的理论基础[2]。具身思想强调两点:第一,人的认知信息依赖于身体的体验而产生,而身体的体验又来自感知运动的身体;第二,个体大脑感知身体器官变化和运动依赖一定的生物、心理和文化的情境[3]。总之,“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身体不仅参与了认知过程,而且身体在认知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解剖学的身体结构、身体各器官的活动方式、身体的感知觉和运动体验决定一个人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人的心智活动是被身体及其活动方式塑造出来的。强调人通过“体认”即身体的体验及其活动方式来认识世界的,认知的产生不仅仅局限于大脑,还需要整个身体和环境的参与[4]。

1.2MLIS教育的特点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不同于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专业学位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5]。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简称MLIS),2011年各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开始招生[6],历经5年多的建设,目前我国MLIS教育初具规模,培养单位达31家[7]。MLIS研究生教育更加注重实践,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模式,各培养单位都采用“双导师制”,即教师由来自高校的专职教师和来自图书馆、情报所等信息机构的兼职教师组成,兼职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工作实习。MLIS教育特别重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各培养单位重视建立实习基地,力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场所,增加实习课程,保证学生至少有一学期的专业实践时间。MLIS以专业实践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各培养单位多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8-9]。

1.3实践活动的具身性要求

MLIS教育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然要关注学生实践活动,而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身体则是必须在场的,实践是学生身体的存在方式和本质活动,学生是通过身体来调整和控制自身与实际工作之间的物质或非物质的变换过程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强调身体对实践的重要性,马克思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马克思所指的“个人的存在”必然是有血有肉的人的身体的存在,实践活动需要人的有生命的肉体组织——身体的参与以及身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MLIS教育重视实践教学,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必然离不开身体的知觉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学生的实践活动具备具身性要求。

2MLIS教育具身性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身体变化及相关环境因素会对教学效果进行塑造、限制和调节,所以说MLIS教育的质量是受具身认知制约的。同时,现代教育是以语言、文字、视频和音频符号为桥梁来传授知识内容的。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语言、文字、视频和音频符号蕴含的知识内容必然植根于学生的动作和知觉系统中,学生对语言、文字、视频和音频符号的理解必然源于具体的身体感知系统,因此,MLIS教育过程本身能够使学生经历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教学中有关知识内容会引发学生的生理运动,肢体会模拟所学的动作信息,产生相关姿态信息的适应动作,而这些生理的肢体动作又会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身体经验,进而引起学生心智的变化,提升智慧的层次——实现教育的目的。

2.1自然身体的制约性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指出:“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10]人的身体从属于大自然,是大自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生身体的自然属性,学生身体的承载能力,学生身体的发展的时序性等身体的自然天性对MLIS教育和教学效果必然存在一定的制约和影响。从总体上说,处于MLIS教育阶段的学生身体的发展变化必然遵循特定的规律性,MLIS教育必须遵循学生身体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的规律性和阶段性,教育工作决不能违背学生身体的发展规律;学生身体在学习中带有本能的冲动,这种冲动将在学习中,特别是实践活动中将学生身体本真的状态呈现出来,体现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身体认知的内涵式发展,所以,可以断定:学生自然性的身体制约MLIS教育的效果,MLIS教育具有具身性特征。

2.2主体身体的能动性

梅洛-庞蒂认为,身体不是纯粹的意识主体,不仅仅通过静观、俯视的方式将我们带入实际的生活,而是采用行动的方式推动我们进入实际的生活状态,即身体具有主体性[11]。根据具身认知的观点,MLIS教育中学生身体是一个积极的、具有能动性的主体,课堂教学或者实践教学都是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身体相互碰撞以及身体行为对话、交流和融合的过程,教学效果正是体现和完善身体主体的历程。所以,在MLIS教育中,学生身体是教学的主要对象,在教学中,身体的主体特性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原始动力,身体会主动地、自觉地反馈教学内容,影响教学效果,正是学生身体对教师教授的内容作出积极的、有选择的反应或回答,才体现了教学效果的差异。

2.3体验身体的实践性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身体必然要强调行动,“事必躬行”中“躬行”是指“身体”的行动,“躬行”更是体现了身体的实践特征。英国人类学家特纳指出:身体本身就代表一套社会实践,身体的动作、姿势仪态、面容特征和服饰特点展示的就是一种体化实践[12]。身体的实践性是MLIS教育的重要保障,身体的实践性让MLIS教育的教与学更加生动,实践就是作为感性存在的身体与包括身体在内的感性对象打交道的过程[1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关的认知、思维、记忆、情感和态度等心智活动是由身体的实践活动创造的,也就是说,来源于实践的心智是一种身体经验,在具身认知的MLIS教育模式里,教育与教学效果是基于身体、源于身体的,学习过程被视为一种“具身”的实践体验。

2.4媒介身体的联系性

身体作为媒介联系着人自己与外部世界,使得纷繁复杂外部世界展现在人的感官面前。梅洛-庞蒂指出:身体不仅作为物体存在于世界中,更是人的内心与世界联系的手段[11]。可见,在MLIS教育中,学生的身体无时不在与周围的环境密切联系着,学生正是通过躯体感知才会与世界建立联系的,在学习和实践中,学生对各种知识的领悟通过身体的行动得以彰显,并且在身体的行动中不断地重建自身。所以,学生的身体是链接MLIS教育内容的媒介,正是学生身体进入特定的教学场域中,使得各种知识的学习通过学生的身体进入学生的认知,从而实现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学生身体成为连接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的媒介。

3具身认知视角下的MLIS教育意蕴

MLIS教育意蕴就是MLIS教育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MLIS教育的理性追求就是要在现有的教育约束条件下,教育管理者应该如何根据自身所认识到的约束条件和目前MLIS教育所拥有的资源结构来寻求满足教育需求的最大化。要满足教育需求的最大化就必须摒弃基于“身心二元”的“离身认知”理念,必须坚持用“身心一体”的“具身认知”的理论展开研究,承认MLIS教育行为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心智活动必然受到身体及其所处的环境的影响、限制和调节。

3.1主张身体与精神的融合

MLIS教育必须摒弃将“身体”与“精神”对立的“离身认知”理念,承认身体是MLIS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和重点,强调教学的本质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身体的積极参与和身体的客观生理反应,实现调节学生心理反应——提升认知的目的。使学生的“精神”朝向真、善、美的方向转化和改变,此时MLIS教育不仅达到了传授知识的目的,而且MLIS教育将回归教师和学生的身体本身,从教师和学生身体开始,引导学生深入生活,重视社会实践,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反思存在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让学生通过身体进行思维,总结自己的经验历程,在正确信念的支撑下,使学生学习的短期动机目标与其整体长远目标相互统一,进而产生积极主动性的身体行为,帮助学生身心获得全面的发展。

3.2重视教学环境的具身程度

高品质的教育、教学效果不仅包括教师和学生个体自身的因素,还包括教学环境的具身程度。具身认知的观点认为:认知不仅植根于环境,而且嵌入社會和文化之中。人的认知是身体(包括大脑)和环境互动的结果,认知是“建构”在相应的环境信息之上的[14]。教学环境不仅是教师和学生所处的客观物理场所,也是体现教学质量的具身化前提。根据具身认知理论可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认知,是身体(大脑嵌入身体中)物理状态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所产生的知觉、行动和自我内省的体验。可见,学生的认知受身体的制约,教师和学生通过身体融入教学世界,互动于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中,身体与环境的互动方式决定了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15]。

3.3强调参与教学的重要性

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是具身认知的生物学基础,镜像神经元会在学生实际做出某种行为或者仅观察到教师的特定行为的信息时被激活,这种激活不仅是针对身体动作的物理性质,也能针对动作行为的意义和意图,使学生能够理解教师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动向,达到“生理与心理共鸣”,进而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镜像神经元在学生接收教学信息时被激活,学生的身体会产生感知、动作和反应,身体的相应运动会把接收的信息纳入学生的认知加工系统,并且与大脑中原有的认知信息实现交互,学生就会产生各种心智活动,此时,认知、身体和环境组成动态的统一体[16]。由于镜像神经元的存在,在学生观察教师或其他人的行为时,会自动调动起自身的行为记忆模式以及与之相应的感受经验,此时,学生学习的方式就不仅仅是对教师或其他同学行为的简单复制,而是在具身模仿的基础上,实现更深层次的身体参与和具身学习,此时教与学通过学生身体的参与介入形成一个互动的共同体,学生通过积极的身体参与促进了自身认知的发展。

4具身认知对提升MLIS教育质量的启示

提升MLIS教育质量,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身体图式的“积极的被动”作用,帮助学生将学习和实践具身化成为“思考的身体”而不是去“思考身体”。学生身体图式之“积极的被动”的含义是:学生身体为了应对实际的或可能的学习任务而自行呈现的身体姿态,此时,学生的身体具有适应教学内容刺激的能力和在具体条件下的认知发展能力,学生可以在身体动作行为中进行认知的反思,促进学生认知的自我更新[17]。

4.1摒弃反身性的教学理念

以往的教学管理者对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认识不正确,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身体必须端正姿势,手脚不能乱动,学生身体不能出现“小动作”,教师在课堂上也必须姿势端正,要求老师必须站着,即使在教师身体不舒服时的状态下,这种做法是与具身认知理论相违背的,具有反身性特征。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不仅代表传统意义上的肉体,身体还蕴含灵魂、理性、价值等精神特质,要提升MLIS教育质量,就必须给予教师与学生身体的人文关怀。重视师生身体的主体性,倡导教师和学生以不同的身份积极参与到MLIS教育活动中,使教师与学生彼此感知到对方的知觉场,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彼此身体之间的相遇、对话和互动来诠释和理解教学内容。

4.2构建具身化的教学环境

首先,营造身心愉悦的教学氛围,理解和呵护不同身体的特性,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释放教师和学生身体的自然活力,提倡通过身体有节律的运动,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师生内心真正的意图,诠释身心的内在对话,使师生之间彼此理解和接受,从而实现知识的传授和接收。其次,创设情境化的教学体验环境。学生身体的感知体验对于学生学习具有独特意义和创造力量,这里的体验是基于身体的、嵌入身体并与情境存在交互作用,教与学的效果都与教学体验环境好坏有关,创设情境化的教学体验环境会使学生过去的经验和现在以及想象的经验融为一体,在特定的情境中,师生之间更容易交流、分析和论证所教和所学的内容,将会更好地厘清并澄明所要解决问题,深化学习的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4.3倡导身体思维的教学方式

传统“离心认知”的教学方式忽视师生的身体,回避身体的构成特性,在“具身认知”的视角下,MLIS教育的教学方式倡导身体思维,强调身体思维是所有思维形式的基础。身体思维的动态性和生命力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学作为一种身体力行的活动,必然需要教师动手动脑,教学内容也需要教师利用身体的肢体语言来表现,通过肢体语言来解读教学内容所蕴含的理念和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传达完整的教学信息,单纯的语言只能传达7%的信息,声调能够传达38%的信息,而另外55%的教学信息都需要由身体的动作和体态来传达[18],可见身体思维的教学方式对提升MLIS教育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从具身角度而言,教师不仅要凝练自己的语言,使自己语言更加具有吸引和感染力,还要善于利用身体语言,通过身体来表达那高达55%的教学信息,教师的一个肢体动作、愉快的面部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都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自身的肢体表达,更要调动学生身体的积极参与,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案例研究、小组讨论等方式增加学生身体的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身体器官的运动,让学生通过眼睛的观看、耳朵的倾听、双手的触摸等方式来充分认识和体验所学的事物,必然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4.4拓展以身体为媒介的教学空间

“具身认知”理论告诉我们:教学空间不仅局限于课堂和学校,应该以身体为媒介拓展MLIS教育的教学空间,把教室延伸到图书馆、情报所等信息机构,把学校延伸到图书情报行业的所有实际工作中。让学生在各培养单位的实习基地和其他实习场所中,通过从事图书情报行业的实际工作来提升实践能力,以多姿多彩的实际工作为教育素材和内容,注重学生实践工作的应用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19],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技能和领导才能[20]。拓展以身体为媒介的教学空间,正如斯兰特瑞的观点,整个世界都是我的教室,我的教学目标是促使学生将所学课程的知识内容与周围世界的实践经验进行联结[21],在广阔的教学空间中,教学活动不再是常规的复制和既定程序的重复,而是在图书情报行业的所有实际工作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实际工作的身体实践。

参考文献

[1]Locke,J.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M].London:Clarendon Press,1989:12-13.

[2]李其維.“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心理学报,2008,40(12):1306-1327.

[3]李恒威,盛晓明.认知的具身化[J].科学学研究,2006,(24):184-190.

[4]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705-710.

[5]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7):1-6.

[6]桂思思,方婧,陆伟.中美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分析及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4):12-19.

[7]王协舟,鄢嫦.图书情报硕士人才需求现状的调查[J].图书馆学研究,2016,(9):7-11,40.

[8]卢小宾.关于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问题[J].图书情报知识,2011,(5):15.

[9]崔芳.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探析[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4):5-8.

[1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3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1](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74-189.

[12]郭祥超.教师专业发展:身体哲学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2-68.

[13]高春民.论审美活动中的身体及其实践性[J].文艺评论,2016,(2):35-39.

[14]何静.具身认知研究的三种进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53-59,150.

[15]Angier,N.Abstract thoughts?The body takes them literally[J].The New York Times.Feb.2,010,159(54,939).

[16]丁峻,张静,陈巍.心理科学的“DNA”: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及意义[J].自然杂志,2009,30(4):205-209.

[17]VANNATTA S.A Phenomenology of Sport:Playing and Passive Synthesis[J].Journal of the Philosophy of Sport,2008,35(1):63-72.

[18]项湍舟.言语交际中的有声副语言现象[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0):210-212,216.

[19]Catherine A.Johnson.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Th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 Library Review,2007,(39):64-71.

[20]Harvey,Ross,Higgins,Susan.Defining Fundamentals and Meeting Expectations:Trends in LIS Education in Australia[J].Education for Information,2003,(2/3):149-157.

[21]普煜.基于具身认知的课堂教学意蕴与改进路径研究[J].教育参考,2016,(3):35-39.

(本文责任编辑:马卓)

猜你喜欢

具身认知教育质量
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改革综述
身体对心智的塑造:具身认知及其教育启示
运用具身认知理论 开拓新型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