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观的内涵解读

2017-02-27兰菲

经济师 2017年1期
关键词:治理生产力民生

兰菲

摘 要:习近平的生态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和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纲要和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生态生产力观、生态民生观、生态系统治理观。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生态这一维度对生产力、民生、治理思路进行了新视角的理解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丰富了三者的内涵,为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生态 生产力 民生 治理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028-0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1}。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众多场合多次强调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据统计,相关论述共达60多次。习近平总书记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关于生态的一系列观点和思想,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生态观。这些论断是建立在对自然系统运行规律、生态科学以及人与它们关系认识的基础之上对于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性指导,是发展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总体纲要,其理论要义对当代中国生态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习近平的生态观使社会主义建设有了内在的统一,它因深刻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因此它贯穿于它们之中并对其发展均有渗透性的发散影响以及具有核心要义的统摄作用。笔者就对习近平生态观的深层内涵进行解读。

一、生态生产力观

习近平的生态生产力观是从生态这一全新的视角去认识和看待生产力,把生态纳入生产力的范畴,揭示两者之间的内部联系,丰富并拓展了生产力的内涵。这一生态生产力观是理论内涵与实践内涵并存的生产力观,既涵盖关于对自然、自然与人、自然与生态安全的理论层面认识,又包括我们如何维护生态安全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践层面认识。正如有的学者所言:“‘生态生产力论代表了当今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是马克思主义‘自然生产力的当代发展……”{2}。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理解。

1.从生态对于生产力构成要素的重要性而言,一方面,生态对劳动者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而全民健康离不开生态安全。两者是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我们必须摆正和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抓好全民健康,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3}。作为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的作用者和使用者,想要发挥它的最大价值,生态环境不得不成为一个必考虑的因素。生态安全有利于保证全民健康,只有在尊重生命、尊重劳动者的氛围内才能凝聚伟大人民的力量早日实现全面的小康。生态环境作为幸福生活的组成要件,它的改善有助于身心愉悦的劳动者在工作岗位发挥潜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劳动力条件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4}。另一方面,生态是生产资料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伊春考察调研时强调:“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5}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必然与生产资料发生联系,自然界是获取生产资料的源泉。这里的源泉是双重的源泉:既包括自在自然,又包括在它可承受范围内发挥“人”作用后的人化自然。可见,对生态这种资源的重视程度已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的高度。总之,生态环境对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从普遍联系这一哲学意蕴的角度来看,事物处于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当中,因而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习近平的生态生产力观形成了与民族繁荣、经济生产、个人生活方式等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多维网状体系。首先,生态生产力关乎一个民族的繁荣与发展。生态纳入为发展生产力的绿色方式,保持生态平衡就意味着能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一种绿色发展方式,它的可持续发展着实关乎着一个民族的前景和命运。人类的历史正是一部不断认识生态的演进史和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6}。此理论作为一种关于绿色发展模式的新变革和文明发展道路的新创举为一个民族的文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生产力理论基石。其次,生态生产力观对经济发展在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配置等方面有着深远的渗透蕴意。这一生态生产力观指导经济生产活动各环节始终坚持全面节约和优先环保为原则,坚持以减轻对资源的依赖和消耗为核心,促进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为重点,最终形成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这一生产力观并把它落在实处能够从根本上保证经济生产向着有利于生态的方向发展。最后,生态生产力观与个人行为息息相关。这一生态生产力观倡导人们养成绿色出行、绿色消费、文明生活等行为方式,透射出养成科学个人行为方式的积极意义,有利于形成人人文明、人人健康、人人科学的社会文明风尚。因此,生态生产力观对国家发展、社会生产、个人生活均有统摄和映射的深远意义,形成了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多维网状体系,是科学的、绿色的、先进的理论。

3.从人在实践中的作用来看,习近平的生态生产力观实现了尊重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三者有机的整合。具体来说,首先,尊重生态环境侧重于人化自然而言,人化自然是以实践活动为中介加之以人类主观意志的自然界,隨着人类认识水平和改造世界能力的不断提升,人类实践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这里值得强调的是,人类必须在把握自然本身运行规律的基础之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的人化才是有意义、合理、科学的人化。若违背了事物的规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就会遭到破坏,生态会导致失调,甚至生态危机。其次,保护生态环境主要是指保护森林资源、草原资源、荒漠资源、湿地资源、淡水资源、海洋资源等。也就是说,既要保护直接可以纳入实践领域的天然存在的资源,又要保护人们通过重组资源或使用技术手段利用、改变、创造条件使之发生变化的自然界。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备受人们重视和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7},这句话深刻揭示了生产力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生态环境是一个国家潜在经济发展的基础,要严守保护生态这条底线,保证生态资源与人类生产之间“物质转化”的良性循环、协调运转和持续发展,进而挖掘生态的优势条件使其具备成为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可能。值得强调的是,这必须建立在生态系统可承受范围之内,坚持生态是首位的重要原则。最后,改善生态环境是指人们坚持分步骤、有重点、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通过综合运用生物、科技、管理等多种技术措施、通过不断完善和发展相应的科技支撑体系、学科指导与运用体系、环境保护与治理体系,恢复被破坏生态系统的原功能,从而逐步实现有关环境建设的一系列要求和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8},努力美化环境争取早日恢复其对生态系统所起的功能本身就是一个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由此看来,生态生产力观正是敏锐察觉到生态与生产力密切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既要强调自在自然的先在性与人化自然的珍贵性,而且要重视对自然实行科学的人化,除此之外还提出如何发展和改善生产力的核心要点。因此,尊重、保护、改善这三者是紧密相联、内在统一的,只有尊重生态才能科学地对待和保护生态,两者都是为了生态的改善,都是为了生态的持续、健康、有机地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生产力观是对以往整合性不强、内涵单一的传统生产力观的完善和发展,形成了当代先进、科学、全面的生态生产力观。

二、生态民生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9}。习近平的生态民生观是在深刻意识到生态与民生具有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实现了两者的良性结合。一方面,将生态纳入民生的范畴,改善生态就意味着保障民生;另一方面,从民生的维度看待生态,做好保障民生的重要工作则必须保护好生态。因此,这一观点拓展且丰富了民生和生态的内涵,为既实现保护生态又达到改善民生的双赢目标提供了一种举措和思路。

1.生态民生观揭示了目前急需改变环境现状的迫切需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却忽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以及环保行动的滞后性等一系列均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据资料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五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城市生活垃圾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10}。面对现状人们逐步意识到保证资源、环境、人口良性持续协调地运转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继而开始系统地把握资源有限性、人口变动性、环境不可逆性的深刻内涵及相互关系。因而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生态安全的优先性问题,他们对良好环境的呼声也变得最为强烈,他们的的内心夙求由解决温饱求基本生存转变为追求环境质量盼良好生态,开始把美好环境作为生活高品质的实体要素和衡量标准。生态民生观就是在政府着眼于满足老百姓最迫切需求的现实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生态民生观集中体现政府职能和党的根本宗旨。“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所谓“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提供的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大多数人都能够享用的产品。环境作为“公共产品”的一种,它的改善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新鲜的空气、健康的水源、绿色的食品、清洁的能源。因此,为人民提供良好环境这种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关注百姓最真实的主观情感、重视百姓最急切的心理感受、最大程度满足百姓最迫切需要已成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考量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标准,真正做到为民、便民、利民的政府才能成为受人民拥护的政府。拥有良好环境已成为民心所向、民意所在、大势所需的事情,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政党认识到只有保证生态安全人们生活幸福指数才能真正得以提高。可见,关注民生、共享福祉乃是党的必然要求。

3.生态民生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生动展现。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层面的理念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被纳入公正的内涵。在当代,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环境公正。环境公正不仅仅是关系居民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的问题,而且也是有关经济发展方式的经济问题和关于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政治问题。良好的环境是人人受益的,是不用区分任何肤色的、不区分男女的、不区分地域差异的、不区分贫富的共同享用,保证环境这种公共产品的公正有利于缩小地域发展差异和贫富差距。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恩泽百姓、功在千秋的事情,它不仅关系到当代全体人民的利益,而且也关系到后代子孙的利益,它体现代内和代际两种公平。由此决定了我们必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把环境公平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在今后长期、坚定地执行下去。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实现了生态与民生的良性结合,他在综合把握兩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之上深刻认识到社会与生态这两大发展、两大建设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提出努力探寻两者的契合点,最终实现它们相互促进、共创双赢的伟大目标。因此,“我们应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民生社会建设、借助民生社会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生态中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中保护生态,让生态为民生引领方向、让生态成为民生起点和终点”{11}。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更能感受一个山清水秀、云白风清的美丽中国。

三、生态系统治理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12},笔者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解析。

1.生态系统治理观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它体现了整体与部分、主次矛盾的哲学原理。首先,一方面,整体统帅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具体来讲,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反之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生命共同体”就恰恰是对上述这一原理的现实反映。也就是说,当我们潜心探索自然内在运行规律时,就会了解到构成生态总系统的各个具体子系统的特征、地位及功能,有助于把握其内部的关联性、层次性、功能性、结构性,从而正确处理并合理配置它们内部的关系,尽最大努力去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发展。此共同体中,树多则土肥,土肥则山青,山青则水清,水清则田沃,田沃则人喜,妥善处理并合理配置五者内部关系使其全方位发展,有利于生态总系统的平衡和生态整体结构的完整。另一方面,部分制约着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起决定作用。在此共同体中,树处于最顶层的要素,其在山上的覆盖率最终决定了粮食的产量。所以它对其余四要素起着关键作用,对整体生态系统的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其次,矛盾具有普遍性,正是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其中主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着主导、决定的作用,因此看问题要分清主次,抓重点、抓关键。山水林田湖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组矛盾,既要在同一中把握五者的区别,又要在对立中把握五者的统一。森林是五者中最顶层的一环,解决好森林覆盖率这一主要矛盾,其余子系统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因此它即是生态系统治理的重点工作。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13},我们必须把握好这一“根本性问题”,从而科学、积极稳妥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下转第32页)(上接第29页)

2.生态系统治理观折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首先,它体现了发展的第一要义,生态治理最终是为了实现生态文明、进步与发展。其次,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生态系统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增强人民对生活的满意感。再次,它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全面是指山水林田湖五者缺一不可、同时存在、共同成为生态总体系运行的组成部分,只有全面把握它们之间关系才能防止顾此失彼的狭隘、局部、片面的治理。协调是指只有保持五者彼此相互适应才能维护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绿化只搞‘奇花异草不可持续,盲目引进也不一定适应,要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14},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强调了可持续的内涵。绿化工程必须坚持积极推广和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反对不顾当地具体地理环境而盲目引进物种的急功近利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绿化的可持续。最后,它体现了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我们必须具有长远眼光,既要纵览全局又要全面安排,统筹人与田、水与山、土和树的关系。因此,作为一项人人皆知、人人共建、人人共享、人人共有的伟大事业,我们一定要科学治理,只有科学地推进绿化之路,才能为生态安全提供天然的保护屏。

3.生态系统治理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系统治理理念是对人—地关系的良好阐释,透彻而生动地阐明人类要在尊重生命、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实现共同体功能最大价值的发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这一根本目标。因此,应坚持尊重生物多样性的伦理观念,坚持把土壤、水源、森林、田地等納入系统整治的评价指标。通过综合运用农业种植、林业管理、水源治理等现代科技手段准确把握关乎生态总系统平衡发展的各个子系统的地位、功能、特征以及他们之间彼此制约的关系,在坚持“和谐、整体、再利用”的原则下使得生态物质循环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保持各业之间互相协调与发展,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态结构的完整,最终提高生态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山青水绿田肥的一片和谐盛景。只有保证自然的和谐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

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在准确把握山、水、林、田、湖五者内在关系的基础之上深刻揭示了关于生态系统治理的新方法。这既是对过去分化的局部、狭隘生态治理方式的深刻反省和科学总结,又是对自然子系统内部运行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而且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所要坚持的根本方法和基本思路,为我们解决生态难题找到了一条科学途径。正如学者所言:“‘生命共同体从价值基础上重置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前提,在对自然界的整体认知和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处理上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遵循……”{15}。

综上所述,习近平生态观围绕着关于如何看待生态与生产力之间关系这一根本问题、关于重视、保护、治理环境是为了谁这一目标问题、关于生态问题如何系统治理这一具体思路问题,由此而形成了生态生产力观、生态民生观、生态系统治理观三大理论。它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当代中国关于生态问题的最新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指南和生态保障。

注释:

{1}习近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05-25

{2}华章琳.论习近平“生态环境生产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J].学术论坛,2015(9)

{3}许贵元.“全民健康”离不开良好生态环境[N].中国绿色时报,2016-10-09

{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36

{5}杜尚泽.习近平: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EB/OL].http://www.farmer.com.cn,2016-05-24

{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31

{7}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33

{8}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34

{9}论生态文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N].光明日报,2014-11-07

{10}张庆丰,罗伯特·克鲁克斯.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12

{11}黄娟.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J].鄱阳湖学刊,2012(04)

{12}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

{1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上的讲话,2014年4月7日

{14}赴内蒙古调研看望各族干部群众习近平向全国各族人民祝福新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11-02

{15}赵建军,博海.以生命共同体理念保护山水林田湖[N].中国环境报,2016-01-08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西临汾 041000)

(责编:吕尚)

猜你喜欢

治理生产力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