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赫图阿拉的背影

2017-02-27三口

满族文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努尔哈赤历史

三口

1

赫图阿拉——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地名,如果你从汉语的字面意思上去解释,那么它无疑就是一个“乱码”。是的,因为它根本就不是汉语,而是满语的汉字表达,它的意思是“平顶的小山岗”。这个“平顶的小山岗”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现在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现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一直都把演绎历史作为“重头戏”。从数年前风靡一时的《还珠格格》到2015年数台热播的《甄嬛传》、《芈月传》等等,都是想当然地把历史当成可以随意打扮的小姑娘,并且在其中一厢情愿地兜售自己的个人意图,让历史穿越现实或者是虚无化现实。同时,一些地方和一些人更是喜欢张扬历史,在历史的斑驳上涂满胭脂,把历史人物或者事件当成“买卖”去做,从孙悟空的出生地到曹操的墓穴无不如此。

对于这些所谓的历史剧,对于这些把历史人物或者事件当成“买卖”去做的“景观”或者“历史名胜”等,我从来都嗤之以鼻。我始终相信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是用来时时反观现世的。

2

我知道历史永远是一种进展的状态,但是它也必须要留下自己的背影,这毫无疑问,而绝对不可能像诗人渴望的那样:“天空不曾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我所居住的这座城市是满清王朝的发祥地,按照约定俗成的籍贯标准来看,这里就是我的故乡,我生于斯长于斯,而且我的许多先辈也都出生在这里,又长眠在这里。尽管如此,我仍然不会去不加思考地尽情去讴歌这个“发祥地”,去虚无地放大历史,去买卖历史,把历史当成“服务器”,而是一直在想着怎样透过那些凝重或者虚无的遗迹与传说,试图去还原那些曾经有过的真相,去审视这些真相背后所涵盖的假设与可能,去尽力寻找一种逻辑,去努力把这面“镜子”擦拭得更清晰。也许我的想法是偏颇的,甚至是危险的,但是我还是相信英国历史学家柯林伍德所说的那句话:“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既然“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而我们毕竟不是当事人,所以我们就只能从它的背影里去窥探它的“思想”,于是这种窥探与寻找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主观的印记。

3

这个叫赫图阿拉的地方,在修建起那个金碧辉煌的小城之前,并没有名气,更没有传说,甚至也没有“赫图阿拉”这个响亮的名字,尽管这里不是贫瘠的不毛之地,但也绝对不是一个神圣的地方。

西汉时期,这里还是卫氏朝鲜属国沃沮的故地。汉武帝元封二年,西汉征卫满,次年灭其国,置汉四郡,名为玄菟郡、乐浪郡、临屯郡和真番郡,这里就属于玄菟郡。公元前82年,汉昭帝调整玄菟郡疆界,废真番郡和临屯郡,将其并入玄菟郡管辖范围,同时郡治也设在了现在这个叫做“赫图阿拉”的地方。

此后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争与建设,盛唐时期,中原文化与辽东文化得到了空前的交融。进入大明王朝后,1384年,明朝在高尔山下兴建了城市,明成祖朱棣给这个城市谕赐了八个字:“抚绥边疆,顺导夷民”,于是这个城市就起名为“抚顺”,同时这个叫做“赫图阿拉”的地方也就一起被并入了抚顺城。

无法断定朱棣建立的这个“抚绥边疆,顺导夷民”的城市是不是确实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他的后嗣朱由检(崇祯)却在这里发现了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国是”——这里竟然有龙脉。

据说有一天,被内忧外患扰得焦头烂额的崇祯皇帝与钦天监夜观天象,忽然发现在辽东方向有望不断的紫气滚滚而来,就像百条神龙在腾云驾雾。对于号称真龙天子的皇帝来讲,有混龙出世绝对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大逆不道之事,于是他立即派遣一个风水先生到辽东去破除这一百条龙脉。风水先生带领一班人马走东沟,串西岗,一发现有龙脉,就在龙脖子上挖一道大深沟,意思就是割了龙首,或在龙头上修一座小庙,镇住龙气……就这样,他们一连破了九十九道龙脉。但是最后还剩下一条离地三尺的“悬龙”。风水先生琢磨着,既然是悬龙嘛,它不附着在地面上,也就形不成龙脉,也就成不了混龙,不破也罢。于是,他便回京复命去了。

在中国的王朝史上永远贯穿着一种“皇权天授”的惯例。这象征着权力的“正统性”,也是权力的来源。无论是呼喊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大胜王”,还是神化刘伯温的朱元璋都是如此。每一个新王朝的创建必须要坚决否定它所推翻的旧王朝,而这同时也就意味着需要暂时割断历史的连续性,而这种连续性的断绝又恰恰否定了新王朝的“正统性”。于是,为了确定自己政权的“正统性”,重新建构历史的合理性,权力者就必须要创造出一个政权合理性的来源,而创造这种“来源”最方便简洁的方式就是——神化与神话。

现在,朱元璋的后嗣崇祯帝正遇到了一个和自己曾经的老祖宗一样,也准备创造那种政权合理性的“混龙”。

就在风水先生回京向崇祯帝复命时,从紫气滚滚的辽东方向,从那个叫做长白山的山上走下来一个人,一个身背亲人骨骸的人,中国的历史就从这里开始了演变,一个新政权的“正统性”就从这里开始起源,那个叫做“赫图阿拉”的地方,也就同时具有了一种“神圣”。

4

那个从长白山上走下来,身背着亲人骨骸的人叫觉昌安。他背着的骨骸是他父亲的,他的父亲叫福满。

此刻的觉昌安是仓惶逃命的败将,他沿着长白山走下来,是打算给自己的残存部落找一个适合落脚的地方。这天,他走到苏子河畔的一个名叫烟囱山的地方,见天色已晚,就找到了附近的一家客栈。可是店主人看他背著骨骸,无论如何不让他进门,无奈之下,他只好背着父亲的骨骸离开小店,来到了一个叫龙岗山的山脚下。他突然看见这里有一棵大榆树,树干离地三尺开始分杈,于是他便把装骨骸的匣子放在上面,准备第二天再过来取,然后他就重新回到那家客栈里住了下来。

从逻辑上讲,这家客栈如果当时没有制止觉昌安入住,或者觉昌安将装骨骸的匣子寄存在了其他的什么地方,或者……那么,也许就没有了后来北京煤山上那棵和现在的“赫图阿拉”同样著名的“歪脖松”。

但是一个新政权的“正统性”是不讲逻辑的,它遵循的唯一原则就是“创造”,无论如何都要创造出一个符合“正统性”的“逻辑”,即使这个“逻辑”是一个神话或者传说。

第二天早晨,觉昌安又来到那棵大榆树下,准备取走骨骸匣子继续赶路,可是奇迹出现了——骨骸匣子无论如何也拿不下来,而且他越使劲匣子就越往树杈里长。他一着急,就借来一把斧子,想把树杈劈开,可是一斧子下去,大榆树竟然流出了几滴血……他赶紧找来了一位风水先生问其究竟,于是“正统性”的理论就此诞生。

风水先生来到这里,他看了看大榆树,又看了看周围的山形地势说:“这儿是块风水宝地,前有烟囱山相照,后有龙岗山相依,龙岗山有十二个山包,说明你家里将有十二代皇帝可做,天意不可违,你就把尸骨葬在这里吧。”原来,这棵大榆树正是崇祯帝派来的那位风水先生所忽视的那条“悬龙”。

在“正统性”理论的指导下,觉昌安就在“悬龙”上葬好了父亲福满的骨骸匣子,然后就回到长白山,把残存部落迁到了离龙岗山不远的赫图阿拉住了下来。再然后,从觉昌安的孙子开始,就果真有了大清王朝的十二代真龙天子……

5

很多年前,我在河南卫辉的汲县,也曾经听过同样的“正统性”理论传说。

据说在当时的卫辉府城中,有一个名气最大的算命先生,他就是瞎子二神仙许长义,此公无人知其年岁,曾云游四方,号称东到蓬莱,南至虎门,北到漠河,西抵玉门,天下名山大川,无处不到。

当年袁世凯被觉昌安的后嗣摄政王载沣罢官之后,暂住卫辉城。他找许长义算命,当微服而至的他报上八字,许长义掐指一算,立刻神色大变,又反复推算了几遍后,口中还“啧,啧”连声,再以“四柱法”掐算确定无疑之后,突然起身说道:“瞎子不敢自称二神仙,外间所传,尽是虚名。不过,在下有几句当紧的话,要告知先生,敬请入内室就坐。”然后,同样是“正统性”的理论就此诞生。袁世凯真的在辛亥年后东山再起,后来做了大总统,最后还做了“皇帝”。不同的只是袁皇帝的“正统性”理论花费了一千块银元,结果只坐了九九八十一天的“龙椅”。

也许没人知道溥仪或者摄政王载沣晓不晓得袁世凯“创造”出的“正统性”,但是摄政王载沣肯定是像崇祯帝那样派出风水先生去“斩断”袁皇帝的“龙脉”,也许是他们明白龙岗山只有十二个山包吧?

然而,所有的无谓调侃或者有意赞美,其实都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

那天傍晚,我站在汲县的望京楼上,在余晖里,我忽然就想到了我的故乡,想到了那个“平顶的小山岗”——赫图阿拉。

也许美丽的神话与传说是被人津津乐道的,但是一旦触及这些美丽的背后,便是一种沉重与忧伤,即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其中的疼痛也是自知的。

望京楼的建造者是明朝的潞王朱翊鏐,他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同胞弟弟。据说朱翊鏐有着帝王一般,或者说在某些地方已经超过帝王的恣肆和骄奢,他死后的陵墓建筑规格就远远超出了明皇陵的规制。这座望京楼就是当时潞王府内的诸多楼阁之一,曾几何时,朱翊鏐带妻妾美眷,夏夜里,四门大开,凉风徐来,轻歌曼舞,好不快意;冬日,四门关闭,丽影绰绰,花天酒地,让这个楼台变成了帝王自家的人间仙境。

同样,透过这座人间仙境,我看到了它的背后。

当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朱翊鏐为了尽享富贵安乐,不顾老百姓的生死,接连修建众多楼阁,仅修建这个望京楼就耗费三年的时间,整个卫辉府八个辖县的民工死伤无数,有民谣云:“望京楼,鬼见愁。活着来,抬着走。一人喜,万人忧。恨歪王,不如狗”……我想,五十多年后他的侄孙亡朝亡国,仓惶自缢,绝对与“悬龙”没有任何关系。一切坍塌的东西都存在着自身的发展逻辑,而这种逻辑并不是虚无的神话与传说所能诠释的,那种无边的虚无与夸大都是一种浅薄或者是“顾左右而言他”,为了兜售自己的狗皮膏药而已。

于是我又想,那个“平顶的小山岗”上金碧辉煌的赫图阿拉的修建,又有着怎样的民谣呢?

6

不管神话与传说有着怎样的记载,真正的赫图阿拉,它的前生与后世总是与它所推翻的那个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公元1370年,也就是明洪武三年,一个女真族男孩在现在的黑龙江省依兰县降生了,他的曾经做过元代“豆漫(佥事)”(即女真各部的上层贵族)的父亲挥厚给他起的中文名为爱新觉罗·孟特穆,别名为猛哥帖木儿。

关于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当然也必须是要有着神奇的传说,而且这种传说还是稗官野史,杂说纷纭的。但是最后据《清太祖实录》记载,清朝皇帝都认为自己姓爱新觉罗,这关乎到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有三个仙女曾在长白山天池中沐浴,忽然有一只神鹊衔来一枚果子,落在三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佛库伦爱不释手,便把果子吞进腹中,从而就有了身孕,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相貌奇异,而且刚出生就能说话,于是佛库伦告诉他,他姓爱新觉罗,名叫布库里雍顺,这个布库里雍顺也就是清朝皇帝的始祖。

不管这个仙女孕育的男孩是神话还是传说,到了明永乐四年,37岁的猛哥帖木儿成为了大明政府的官员,任职建州卫都指挥使,这应该是真实的。虽然都指挥使只是一名低级官员,但是明成祖朱棣绝对不会想到这个被他欣赏的、“特别聪明能干,颇有远见卓识”的、而且是后来亲自被他“遣使招谕”的低级官员,竟会成为大明王朝的掘墓人——大清肇祖原皇帝。

当然,明成祖朱棣是不会想到的,因为历史是行进的,只有现实,没有假设。而且,猛哥帖木兒自己也不会想到,就如同陈胜王当初一样,如果没有大泽乡的那场大雨,历史行进的路径就是另外一种走向。但是,真的又只是因为那场大雨吗?嬴政说不出正确的答案,朱棣也同样说不出正确的答案。

客观地说,猛哥帖木儿是大明王朝的一个英雄。如果没有后来的翻天覆地,也许他就是大明王朝“凌烟阁”上的人物。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7

1433年,做为明朝将领的猛哥帖木儿,在平息辽东战乱中,牺牲了弟弟和长子的生命后,他自己也英勇地为大明王朝捐躯了,年仅64岁。

猛哥帖木儿逝去了,他的次子董山接替了他的事业,他所不知的是,董山所建立的事业最后拆毁了他所捐躯的王朝。

1442年,董山率部进入了辽东苏克素浒河(今苏子河)一带,驻防建州卫,从此这里便开启了大清的“圣地”之名,当然此刻还没有那个真正的“赫图阿拉城”。

此刻,在董山的管辖下,建州卫在抚顺专设马市,依托明朝的经济扶助,这里很快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于是董山便有了事业发展的资本。

但是,相对于整个大明王朝来说,他的资本实在是太少了,所以他在这场“政治博弈”中,必定输得很惨,以至于在堂堂的大明王朝政府招待所(广宁驿馆)稀里糊涂地被杀害。

董山逝去了,他的长子拖罗接替了他的事业,但是他所不知的是,拖罗所建立的事业不是继续拆毁杀害他的王朝,而是继续受到这个王朝的“册封”。正德元年(1506年)拖罗去世,其子脱原保袭父职,同年,董山之三子锡宝齐篇古也得皇帝“特许”,“袭升”为指挥佥事。

如果历史的进程就这样发展下去,“赫图阿拉城”就会是一个距离马市不远的小镇,与千千万万同样的小镇一样,没有任何的历史意义。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同样王朝也没有千秋万代。

1522年,建州又迎来了新的主人,他就是锡宝齐篇古的儿子福满。福满率领家族正式迁居到了赫图阿拉,开始了这个家族新的创业生活,从此也就有了真正的“赫图阿拉城”,有了这个小镇与千千万万的小镇不同的历史意义。

8

1526年,明世宗嘉靖五年,福满的第四子觉昌安出生了。也是在这一年,另外一个大明王朝的将领也出生在辽东的铁岭,他叫李成梁。于是,“赫图阿拉城”与大明王朝的前生后世就从他们两个人开始,又纠缠在了一起。

无论传说如何的神奇,但是传说永远只是传说。新政权“正统性”的构建,通常都有着一个奇怪的逻辑,那就是——它不是由因推果,而是由果成因。更重要的是,这种“由果成因”一旦被新政权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它就会被演化成一种“真实”。

1779年(乾隆43年),乾隆帝第三次东巡祭祖时,将那棵觉昌安放福满骨骸的榆树封为神树,并写下了一篇《神树赋》。从此,这个“正统性”的传说就成为了历史的“真实”,也从此大明的灭亡就有了“合理的解释”,一切阴谋诡计与刀光剑影都融进了“寓教于乐”之中。

“比起大自然来,历史对人类的感情更严酷,更残暴。大自然要求人们仅仅满足于天赋的本能,而历史却要强制人的理智。”今年五月,我又一次来到永陵,面对永陵西配殿内乾隆御笔的《神树赋》石碑,我忽然就想起了高尔基曾经说过的这句话。

据说在1863年,这棵枝繁叶茂的大“神树”在一阵狂风中被连根拔掉,而且巨大的树枝压坏了启运殿的屋顶。情况汇报到北京紫禁城后,同治皇帝惶恐不安,他立即命令两位大臣赶往东北,准备用木墩子撑住神树。然而,所有的努力全都无济于事,神树的“天根”最终还是抵挡不住“天意”,连根烂掉了。

所幸的是,若干年之后,在神树的旁边又长出了一棵小榆树,这棵小榆树被官方命名为“配榆”。但“配榆”终究不是“原榆”,不知道是它先枯萎的,还是溥仪先被逐出紫禁城的,反正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现在,在永陵启运殿的后山坡上又亭亭玉立着一棵榆树,它的名字叫“瑞榆”,不管当时栽下这棵榆树的初衷是什么,我想它绝不应该是“神树”,而应是一棵与人类共享太平幸福的象征树,它也不应该仅仅属于赫图阿拉,而应属于整个人类。

9

可以说觉昌安还是一个比较安顺的大明官员,但是它的亲家王杲却不安分。当然,在一个摇摇欲坠的腐败王朝统治下,产生不安分的人物十分正常,而且觉昌安的相对“安分”是不是卧薪尝胆,也只有天知道。

但是,王杲不安分的资本不足,于是在一场阴谋中,稀里糊涂的被朝廷谋取了性命。觉昌安的女婿、王杲的儿子阿台,继续进犯广宁、开原以及辽河一带,但是他却生不逢时,遇到了对手李成梁。

1583年(万历11年),李成梁亲临督战,明军连攻古勒城两昼夜,但是阿台部仍然坚守,这时负责带路的建州宿敌尼堪外兰亲自跑到阵前,对着城门楼呼叫:“太师有令,杀死城主归降的,任命他做本城城主。”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城楼上的一个兵卒听到这样的奖赏,一刀就刺死了城主阿台,并大声宣布:“我是城主了,开门投降!”

可以说,一个堡垒如果轻易被攻破,那么最簡洁的方法就是从它的内部入手,古勒城如此,紫禁城也是如此,只不过崇祯此刻还没有出生。

古勒城的城门被打开了,然而李成梁并没有遵守诺言,而是大开杀戒,两千多名无辜军民被屠,到城中去劝降阿台并营救外孙女的觉昌安,和在城里寻找父亲的塔克世(后追尊为显祖宣皇帝)也都葬身其中。

也许王朝的历史永远都是简单的重复,没有哪一个王朝可以先进于另外一个王朝。在后来的南明弘光元年,清军攻破扬州城后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也就只是在血腥上的又一次更为血腥的涂抹而已。更为讽刺的是,当时下令屠城的指挥官竟然是明军的降清将领李成栋。

十几年前,我在扬州的北郊,望着名扬四海的千年古刹大明寺,望着乾隆皇帝曾经亲笔题书的这个“敕题法净寺”,不禁就想起了我的家乡,想起了同样名扬四海的“赫图阿拉城”,在落日的余晖中,我默默地背诵出了张养浩的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0

在古勒城中默默无闻死去的塔克世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他却留下了一个后来做出惊天动地壮举的儿子,于是他便顺理成章地被追尊为了显祖宣皇帝。

1559年(明嘉靖38年)2月21日,在赫图阿拉城里,塔克世的长子出生了,他就是后来的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王朝的开创者。

我曾在赫图阿拉的塔克世故居里,久久地凝视着那里的布置。看着那里的磨盘、板柜、小悠车,我的脑海中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它们与努尔哈赤率军征战、逐鹿中原的威猛重叠;也不能将喝着酸汤子,吃着黏火烧的汉子与“手麾黄钺振军锋”的皇帝重叠;更无法将剪着“嬷嬷人儿”窗纸的满族姑娘与垂帘听政的皇太后重叠……

应该说努尔哈赤是受到过中原文化熏陶的新一代赫图阿拉人,他熟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书籍,而且更重要的是,据说他曾经还是李成梁的养子和侍从。

历史永远在和人们开着这种让人瞠目结舌的玩笑,或者说形成历史的政治就是这样让人不可思议,而又令人无法拒绝。

万历11年,塔克世死于古勒城时,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和弟弟舒尔哈齐也被俘虏,据《清史稿》载:“太祖及弟舒尔哈齐没于兵间,成梁妻奇其貌,阴纵之归。”但是《明史纪事本末》则说,塔克世虽属王杲一系,但已归附李成梁,因充当这次行动的前驱而战死。所以李成梁将塔克世所遗土地人马派给了努尔哈赤,并给都督敕书,令袭都督指挥衔……胡适说:“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无论是《清史稿》还是《明史纪事本末》都不可能真实得如同录像。

但是无论是《清史稿》还是《明史纪事本末》,都没有传说来得神奇与“正统”,没有传说更能体现王朝开创者的“合理性”。

据说女皇武则天就有命令冬日里百花盛开的神威,作为王朝开创者的老罕王(在我们这里都称努尔哈赤为老罕王),就更要有镇天的神威。

现在的抚顺市清原县大苏河乡的龙岗山下,有一个小山沟,沟口处有一个小村子叫御花园。在老罕王没兴兵之前,这里就是一片荒山野岭,后来老罕王觉得这个地方养马不错,就一下子拨来骏马一千多匹,还派来四个牛录和一个姓麻的统领在这里饲养战马,于是这里就成御马圈了。

这个麻统领有一个种花的爱好,他就在房前屋后都种上了各种鲜花,从初春到深秋,这里是五颜六色,花开不败,结果这里就在养马的同时,又变成了一个大花园。

第二年盛夏的一天,老罕王来视察,他看到房前屋后有不少士兵都拿着盆罐来来往往地去河里打水浇花,便在宴席上问麻统领说:“这些花草还用天天浇水吗?”麻统领说:“天天浇水倒是不必,只因近来旱情较重,已半月有余滴雨未下,不只是这些花草,就这菜园子也要隔三差五的浇一浇呢!”老罕王又问:“如果老天降雨解旱,须怎么个下法好呢?”麻统领说:“只须七天一场雨就足够了。”带着八九分醉意的老罕王听他这样说,便信口说道:“那好吧!我就叫老天每隔七天给你这里下一场浇花雨!”

老罕王这随便一说可了不得,打这儿开始还真是一到夏季,每隔七天就会下一场不大不小的浇花雨,即使别的地方都不下,这沟里也是照样下,这个地方的花开得就格外茂盛鲜艳。后来,人们觉得御马圈这个名字不好听,再说马圈也迁走了,就重新给这个地方起了御花园这个漂亮的名字。

从此可以看出,老罕王一定比他的祖父更神奇,他的祖父觉昌安只是创造了一棵神树,而他却创造了镇天的神威。不知道那时在紫禁城的崇祯是不是也听到过这个传说,更不知道后来的溥仪怎样理解这个传说,只知道这个小村子现在确实就叫御花园。

11

公元 1573年是明万历元年,这一年的9月4日朱翊钧登基,年号万历。

尽管万历年间在中国的历史上,被一些学者称为“万历中兴”,有了“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有了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和杨继洲撰写的《针灸大成》,有了传教士利玛窦绘制的第一张中文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和西洋油画作品,有了朱载堉出版的《律吕精义》,也有了著名的定陵……但是这些并没有抵挡住这个王朝走向末路的进程。

1603年(明万历31年),努尔哈赤在他居住的原址上,开始重新修建城堡,真正的赫图阿拉城便诞生了,大明王朝开始走向穷途末路。

站在赫图阿拉城里,看着金銮衙门,尽管我知道这些凝固的石头不会有智慧的思维,但我还是忍不住在脑海里浮出一幕幕片段……我的思绪里无法将它们与平毁大沽炮台、孤儿寡母仓皇西逃的景象重叠;也无法将巧用疑兵、驱骑驰突、诱敌深入、据险设伏的太祖与优柔寡断、束手无策、迷于酒色、荒废朝政的“四无君”咸丰重叠;更无法将“秋风策马一凭阅”的十万金戈铁马与先逃张园、后潜旅顺,最后做了“儿皇帝”的“康德”重叠……但是这些无法重叠的景象却告诉我,即使历史是一个小姑娘,她的背影仍然是真实的。

就在建起赫图阿拉这座小城的同年,一台庞大的机械钟表出现在了北京城的街头。然而,在一个习惯了用暮鼓晨钟计时的王朝,却认为那是一个“怪物”,“北京时间”与世界无关。但是,有關或者无关都只是统治者的一厢情愿,世界大势仍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突变着。

也许是因为地缘的关系,尽管此刻的明王朝大厦还没有遭受到外辱,不过它的内部已经动摇了。

还是在建起赫图阿拉这座小城的这一年,远离大明帝国万里之外的法国波旁王朝也诞生了一位小王子,他就是后来的路易十三。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路易十三和明神宗朱翊钧一样,也是十岁即位;也和大学士张居正辅助神宗处理政事一样,他也是由红衣主教黎塞留辅佐;同样一样的是,路易十三执政期间结束了长达三个世纪的哈布斯堡王朝霸权,法国波旁王朝成为了新的欧洲霸主;而朱翊钧执政期间则发动了“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使江南一带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并且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国家的经济总量竟然达到了中国古代的巅峰。

然而,无论是路易十三还是明神宗朱翊钧,尽管他们都信心满满,自以为老子已经天下第一了,而事实上,他们的专制统治已经走向了穷途末路。到了他的儿子路易十四执政后期,法国的国库已经空虚得濒临破产了,以致于二百年后,曾经的欧洲霸主居然沦为了手下败将德意志帝国的奴隶。而这时的大明帝国同样也处于风雨飘摇中。

事实上,从1583年,努尔哈赤袭封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起兵攻打他的宿敌尼堪外兰开始,大明的丧钟就敲响了。

12

尽管历史上曾有过“万历中兴”之说,但是也曾有“明实亡于万历”之说,不管哪一种说法更客观,有一个事实是不能否定的,那就是万历朝的边事在一段时期内很是平静。当然,这种平静的根本就来自于张居正辅政打下的经济基础,同时更依赖于镇守边关的两大名将:东南戚继光,东北李成梁。

在整个王朝都是贪官污吏,整个江山边备废驰的时代,这个东北大帅李成梁却纵横北方边塞四十余年,前后镇守辽东近三十年,屡破强豪,力压各方北方游牧部落,立头功一万五千次,拓疆土近千里,竟然让后来的清人也不得不承认“然边帅武功之盛,(明)两百年来所未有”。 然而,在1591年,李成梁为言官所劾,被朝廷罢免了在辽东的职务,此后明朝边防便暮气难振,十年之间竟然更易了八位主帅,使辽东的邊防一步步废弛,这样就为努尔哈赤的崛起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

尽管有学者认为王朝的更迭代表着社会的进步,但是这种历史观似乎总有些一厢情愿的意味。不可否认的是,前王朝的倾覆必定有着自己无法根治的腐朽与没落,而新王朝的胜利也绝不意味着这种腐朽与没落不再重现。所以杜牧才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3

1615年,这个让努尔哈赤有着“既生瑜何生亮”之慨叹的东北大帅,终于在北京的仰山之北入土为安了。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李成梁的死去正是大清王朝十二代真龙天子正式登台的开始。

1615年7月,早已憋足力量的努尔哈赤乘叶赫老女(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与蒙古成婚之机,发兵三千,屯驻南关旧地,准备一举荡平叶赫部落,但是没想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大明还有着巨大的平息能力,于是他只好暂时息兵。

但是战术上的撤退绝不意味着失败,更况且此刻的老罕王随着势力的逐渐扩大,名号已经逐步从“聪睿贝勒”发展到了“女真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又称“建州等处地方国王”、再后来就是喀尔喀蒙古上尊号“昆都伦汗”……但是此刻的大明朝廷上下却仍然是能贪污的继续贪污,能腐败的接着腐败,而且欺上瞒下,谎话连篇,镇守蓟辽的总督在向朝廷的奏称里,仍然汇报说努尔哈赤对朝廷是“唯命是从”。

其实,老罕王并不应该感谢赫图阿拉的那棵“神树”,他更应该庆幸的是大明王朝上上下下的昏庸、腐败。当然,智慧英武的老罕王也许就是这样想的,只是他没有明确告诉我们而已。

在蓟辽总督向朝廷汇报说努尔哈赤是“唯命是从”的背景下,时间很快就进入了1616年。这一年的努尔哈赤已经攻占了大部分女真部落,于是他正式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并立国号“大金”(史称后金),成为了后金大汗,年号天命。

1618年(万历46年),也就是李成梁死后的第三年,在浓浓的年味中,“覆育列国英明汗”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的“金銮殿”对诸贝勒正式宣布:“吾意已决,今岁必征大明国!”随后于四月十三日以“七大恨”檄文告天,正式对大明王朝宣战。

望着粉刷一新的赫图阿拉城,外形呈八角,重檐攒尖的汗宫大衙门时,我不禁想起了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安禄山攻入潼关,唐玄宗逃亡四川,流着眼泪啃高粱饽饽的情形。

客观地说,努尔哈赤的先期准备工作并不比安禄山更完善,他的军事力量也绝对不如安禄山那样强大,但是安禄山失败了,而努尔哈赤却成功了,也许在赫图阿拉留给历史的背影里,人们会找到其中的答案吧?

14

“告天”誓师结束后,老罕王便趁热打铁,率步骑两万向明朝发起了进攻,占领了抚顺城以东诸堡。然后又袭占抚顺、清河,并且准备进攻沈阳、辽阳,但终因力量不足,翼侧又受到叶赫部的威胁,同时探知明王朝已决定增援辽东,于是便又一次主动撤退。

这时的明神宗才恍然大悟,感到事态严重,立即派兵部左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主持辽东防务,并决定出兵辽东,大举进攻后金。但是他忘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一个行将就木的政权,还会有为之卖命的炮灰吗?大军虽然勉强到达了沈阳地区,但因为粮饷未备,将帅又争权夺利,互相掣肘,士卒们大都逃亡了。

于是,努尔哈赤的铁骑便横扫辽东,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大伙房水库附近)一带,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就连破明军的三路进攻,歼灭对方近五万人,史称“萨尔浒大捷”。

之后,努尔哈赤又智取开原和铁岭,一举攻克叶赫部东西二城,杀叶赫部首领金台石、布扬古,彻底消灭了叶赫部。

1621年,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兴建东京城。

1625年3月,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修建盛京都城。

1626年1月,努尔哈赤发起了宁远之战,在这里,他又一次遇到了一个和李成梁一样的劲敌,他就是袁崇焕。历史永远和后世的人们开着玩笑,袁崇焕和努尔哈赤这对冤家的结局都是仰天长叹,一个是悲愤不已,一个是遗憾终生。

1626年7月中旬,南征北战的努尔哈赤不幸身患毒疽。8月初,病势转危,在乘船顺太子河返回沈阳的途中,于11日病死于叆福陵隆恩门鸡堡(今沈阳市于洪区翟家乡大挨金堡村),这个后来被大清王朝尊为“太祖”的奠基人,竟然没能越过山海关一步……

乾隆帝后来这样称赞他的祖先:“尔时草创开基。筚路蓝缕。地之里未盈数千。兵之众弗满数万。惟是父子君臣。同心合力。师直为壮。荷天之龙。用能破明二十万之众。每观实录。未尝不流涕动心。思我祖之勤劳。而念当时诸臣之宣力也”,并且做诗曰:“铁背山头歼杜松,手麾黄钺振军锋;于今四海无争战,留得艰难缔造踪。”

落日下,我伫立在赫图阿拉城堡的最高处,望着天边如血的晚霞,不禁想起了两句诗词,一句是顺治帝的“兆基帝业钦龙兴”,另一句是李后主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面对琉璃瓦顶,面对五彩琉璃蟠龙,我的遐思便被一并牵扯进了“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之中。

15

努尔哈赤是遗憾的,但他也是幸运的。在袁崇焕仰天长叹后,后金的政权便一路崛起,冲关越隘,直到杀入了北京城。

1629年,袁崇焕被崇祯皇帝凌迟处死,后金军队第一次入塞,震动了紫禁城。更为关键的是,此刻大明王朝已经开始腹背受敌了。

1635年,大明王朝的又一个掘墓人李自成率部攻下了南直隶凤阳,掘开了明皇室的祖坟,焚毁了太祖朱元璋的“圣地”——皇觉寺。一年后,后金建国改清,并且第三次入塞,李自成也被起义军推为“闯王”,继续征战于四川、甘肃、陕西一带。

无法断定大明王朝究竟是毁于“闯王”,还是亡于大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荒淫无道的大明王朝即使凌迟了袁崇焕,也仍然逃脱不了大厦将倾的命运。

当然,历史的意义在于提出正确的问题,而不是给出正确的答案。

1643年正月,李自成在襄阳称王,号“新顺王”。

1644年1月,李自成又在西安称帝,并尊他家乡的传奇人物李继迁为太祖,建国号“大顺”。

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歷经百战之后,终于在大明太监王德化的引导下,从德胜门入城,经承天门进入了紫禁城内殿。而此时的崇祯帝则带着太监王承恩逃上了煤山……

但是在北京称帝的李自成并没有坐稳这个龙椅,因为他也同样犯下了“自作孽,不可活”的错误。1644年10月30日,经过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等两代人的精心谋划和铁马金戈后,年仅六岁的顺治皇帝终于在紫禁城的武英殿正式坐上了龙椅。

尽管在后来人编纂的《清史稿》中有着这样的描述:顺治之初,睿王摄政。勤政爱民,孜孜求治,登水火之民于衽席……但遗憾的是,他们都没有听到过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堂恩早在1623年就已经写出的那句箴言:“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敲响。”

努尔哈赤和他的子孙们在敲响大明丧钟的那一刻,也就同时为他们自己的帝国敲响了丧钟。尽管他们也许和秦始皇一样,梦想着铁马金戈能够永葆江山万代,但是历史留给这个末代王朝的结语却是丧权辱国,腐朽没落。在“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风起云涌中,在武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后,正可谓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也许现实是残酷的,它无视人类情感是否会接受,它只是客观地存在于那里,无论你是爱它还是恨它。

我不是历史学家,我也不敢去评价一个杰出人物的是非功过,但是在赫图阿拉的背影里,我看见了两个不同的努尔哈赤——一个是横刀立马、推动历史发展进程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一个是他的马队所到之处,没有先进生产力,没有国民生产指数,没有经济贸易,只有尸横遍野、残屋破瓦,农田变成荒地,平民成为奴隶的一代枭雄。

也许正如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所表达的那样:“圣奥古斯丁从一个早期基督徒的观点来看待罗马的历史;提累蒙特是从一个十七世纪的法国人的观点来看;吉本从一个十八世纪英国人的观点来看;而蒙森则从一个十九世纪德国人的观点来看。问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那是没有意义的。每种观点对于采用它的人来说,都只是唯一的一种可能”。

赫图阿拉的背影是存在的,但它也是对于各自的人来说,有着各自的存在。

16

不过努尔哈赤还是幸运的,尽管后来有着万幸中的不幸。

1616年(明万历44年),也就是至今整整四百年前的农历正月初一,五十八岁的努尔哈赤在身经百战、纵横捭阖后,也终于得到了他梦想的宝座。这一天,他就是在赫图阿拉这个小城里“黄衣称朕”,建立了大金政权,史称后金。他的儿子皇太极在1634年(后金天聪八年),又下诏将这里尊称为“天眷兴京”。

历史永远后滞,没人知道1616年的农历正月初一那一天,对于中国来说是应该庆幸还是应该悲哀。不过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从这一天开始,这个叫做赫图阿拉的“小山岗”却记入了中国的历史,以至于我们今天可以从这里寻觅到大清帝国的模糊背影。

英国著名的史学家卡尔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命题:历史就是与现实不断的“对话”。从这个命题出发,我想如果今天与赫图阿拉或者是勒马沉思的努尔哈赤去“对话”,一定会有各自的收获,而绝对不是仅仅让这里成为拉客赚钱的“招牌”,或者仅仅是某种虚无的“自恋”。然而,历史只有残酷的“繁华转瞬即逝,都作昙花一现,往事渺渺随风已成烟。”

17

毫无疑问,努尔哈赤以及皇太极、多尔衮都是彪悍的,能够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帝国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历史的进程绝对不会因为有了某一个成功的起点就会永远延续,那种开始的彪悍与强大很可能会化为最终的狼狈不堪。

英国历史哲学家沃尔什认为,在历史学中没有普遍的、大家一致接受的历史评价,只有能为某一群体认可和接受的历史评价。那么,我望着赫图阿拉的背影所感受到的一切,并不是一种评价,而仅仅是一种触景生情的感悟而已。

几年前,我在西安北侧的龙首原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也就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有北京紫禁城四倍多大、被誉为千宫之宫的大唐帝国宫殿群驻足时,曾经就想起过这样的几句歌词:“亭台宫阙,都成残垣。繁华落尽,王侯长眠。昨日辉煌,今在何方。我思我想,亦歌亦狂……”

1616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登基称汗时,在这里以“七大恨”焚香告天,誓师伐明时,在这里运筹帷幄发号施令指挥萨尔浒大战时……他与后金的命运都像公元690年10月16日登基的武周皇帝那样,是处在上行的时候,一切希冀都显得来之太迟;而在这些越过了生命最高的坳口开始下滑时,一切贪婪和向往就又都显得远远不够。于是,从汗宫大衙门的金銮殿到《宣统帝退位诏书》,大清帝国就这样在历史的进程中,一个倏忽接着一个趔趄地走到了尽头……

尽管“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但是赫图阿拉的历史背影并不孤单,与它南北遥对的就是北京城的制高点——煤山……没人知道那时站在歪脖树下的朱由检最后想了些什么,难道就只有“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就没有想到“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

当然也没人知道那时踌躇满志的睿亲王多尔衮想了些什么,也许在“春风得意马蹄疾”中只是想着“以建万年不拔之业”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没有想曾经反复跌宕的历史;没有想“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更没有去想“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而后又落得个被毁墓掘尸的下场……只迷信于阴谋与枪矛的他,绝对不会知道有过这样一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18

诗人聂鲁达曾说: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四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新站在赫图阿拉这个“小山岗”上,已经看不到铁马金戈,风中也没有了当年的血腥。但是,在它背影的底色上,却隐隐约约地叠加着明将杜松在萨尔浒从马背上坠落的画面,这是不是预示着大明王朝的摇摇欲坠呢?

多年前,我曾经也像现在站在赫图阿拉这个“小山岗”上一样,站在北京城中轴线上的制高点景山公园高处,俯视着金碧辉煌的古老紫禁城。也是在这样思索着这座城楼留给我的背影:假如当年的杜黑子(杜松)不是刚愎自用、有勇无谋,萨尔浒大战也没有兵败如山倒,或者是明军取得了大捷,那么眼前这座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就能永世姓朱吗?

可惜历史只有背影,没有答案。

〔特约责任编辑 王雪茜〕

猜你喜欢

努尔哈赤历史
政治压倒亲情
十三副铠甲起家
努尔哈赤喜食生肉
新历史
赏赐仇人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