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师范体育定向生田径学习动机和田径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2017-02-27徐培锋
徐培锋
摘 要 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田径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的能力;还能服务于学校的体育科研、体育管理和社会指导等工作。然而,面临田径课程的学习有少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参与学习,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某所师范专科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贯穿课改精神,研究师范体育生田径课程的学习动机,分析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关键词 五年制师范 体育定向生 田径 学习动机 学业成绩
1 研究背景
2002年8月,教育部制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大力鼓励“开放式”、“探究式”的选课模式,逐步将高校田径教学边缘化。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体育生与公体课进行了专业的区分,必须掌握田径运动中笼统定义的跑、跳、投等运动知识理论与技能。结合新课改理念,体育教师开始追求更有实效的方法来提升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能力。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习者,田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动机能行之有效的决定该门课程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最终决定其田径学业的成绩。
2 五年制师范体育定向生田径课现状分析
(1)五年制师范体育定向生的概念。五年制师范定向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其生源是以初中为起点,文化成绩按照本县、市计划支配名额,分数由高往低依次排名,并经过南通市统一体育专业加试,专业成绩达到160分以上被录取。五年后顺利毕业,返回到当地教育主管单位,兑现合同协议落实终身教育归属地,该性质的专业目前江苏仅此一家。
(2)高师田径课程现状。田径教学内容数量庞大,每个项目的指向性很广,它是体育教育专业定向生必修的基础课程。高等师范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小教体育事业高素质教师。五年制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在田径教学内容等方面有所改革,主要体现在总框架和体系上有进一步的突破,改变了沿袭三年制中专体育教学的模式。目前课程教学能够结合本校固有的培养模式:合理安排课堂内容(上下肢交替),有限增加课时数,课堂教学小班化,重技能的发展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等。此外,贯穿新课改的精神在田径课堂上加以实用,学习效果明显有新的起色。由于生源的差异性,各地的文化录取和学生原有的体育专业功底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课堂学习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不主动、不自信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证明行之有效的初中毕业起点的体育定向生固有的培养模式,分析实际现状,解决当下难题,最终促进学生完成田径课程学业的目标。
3 基于学习动机,提出相关研究
3.1 动机理论综述
动机原理至今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用不同的概念加以描述。(赵明认为)动机是激发学生沿着大脑中枢定势下行动的内驱力,学生是依靠动机的取向来决定其活动的方式方法。体育动机则是指在运动需要的前提下促使人体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国内学者(王和平)认为:“体育学习动机是决定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体育运动的内在需求,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目标。当然体育动机的种类也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加以区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维纳在此基础上更新并完善了动机的归因理论,他总结了那些把成功的原因归结为可控制的和稳定的因素则倾向与成功的期望,并努力追求成功;也有大量数据研究证明,也有一种因素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那就是将学习成绩好坏的原因归结为不同的维度,这样就会对学生产生形式多样的情绪体验。如此之多的动机详细研究,最终证明学生学习动机对于提升学业的成绩有着直接的关系。
3.2 基于学习动机研究问题
针对上述理论分析,本文主要研究以下两个问题:(1)五年制师范体育定向生田径课学习动机定位取向;(2)他们的田径学习动机对学业成绩是否存在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 研究方法
4.1 研究对象
笔者通过对江苏省南通市某师范院校85位体育教育专业定向大专生进行问卷调查,总发放问卷85份,其中有效问卷82份,利用这82份问卷數据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其中低年级(1—3年级,也称为预科班)共计52人,男生29人,女生23人;高年级(4—5年级,也称为专科班)共计30人,男生23人,女生7人;调查学生年龄集中在17至21岁之间(平均年龄19.2岁,标准差1.14)。所有受试者至少接受9年体育课程的教育学习。
4.2 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第一部分为田径学习动机定位价值取向,定向生学习动机取向调查(见图1、2、3),该问卷经过黄卫兵和曹科枢两位副教授研究而设定,共设26个题项。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重测法,在问卷实测后的12天,从第一次调查的学生中随机抽取50名进行的第二次检测,计算两次检测的结果信度系数为R=0.86,证明了问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符合本论文的研究要求。
第二部分为田径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关系,问卷共设48个题项,包括个体发展、激发兴趣、考核成绩、学习氛围、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价值取向7种动机类型。经过邢菊教授和黄卫兵副教授共同研究而设计完成。笔者通过问卷验证,其Alpha值为0.943,KMO值为0.839,数据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适合进一步地开展调查工作。
4.3 相关数据分析
笔者通过收回有效问卷,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所有数据加以集中分析处理,对所有五年制师范体育定向生田径学习动机加以分析;基于学习动机和和田径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关系,作者运用社会科学软件SPSS19.0对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5 结果与分析
五年制师范体育定向生田径课程学习动机定位取向调查图1(N=52)(1-3年级预科班)
五年制师范体育定向生田径课程学习动机定位取向调查图2(N=30)(4-5年级专科班)
五年制师范体育定向生田径课程学习动机定位取向调查图3(N=82)
5.1 田径课学习动机定位取向
结合图可以发现,这里所涉及的学习动机系统主要包括学业和评优、新教师上岗、健康原则、社会体育指导兼职、是一项磨炼意志的技能项目、成为终身体育的一种运动方式。本文笔者主要的目的是想通过田径学习动机为首要出发目的,师范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田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今后走上社会从事健身终身体育埋下伏笔(图1)。了解师范体育定向生田径课程学习动机定位取向调查显示:1~3年级预科班的体育定向生是以自身学业和各项评优为重,为今后从事小学体育教育树立远大的志向,坚持“健康第一、强身健体”以及社会指导工作为取向,通过磨炼自身的意志,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这也充分表明,17~19岁的体育定向生进入师范学习面临学业问题,他们的动机出发主要还是以完成学业为主。(图2)显示:4~5年级专科班的体育定向生也是以自身学业和各项评优为重;其次,他们是建立在健康、强身健体的理念上,为今后小学体育从教事业打下基础。通过数据统计汇总(图3)得知:五年制师范体育定向生田径课程学习动机定位取向,他们以完成自身的学业和评优成绩为首,本着健康、强身健体地目的学习田径扎实的基本技术,为新教师上岗、考裁判证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今后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发挥自己的光和热。结合图表还可以发现,体育生学习田径对于磨练意志和终身体育学习这两个方面动机不够强,原因是四年级的孩子相当于大学本科一年级,他们的年龄还偏小,属于小龄生,今后要在这两个方面多加强思想意识的灌输,使他们懂得其中专业学习的动机价值。
5.2 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
笔者为了研究五年制师范体育向生田径学习动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将受试者田径学业成绩作为因变量回归分析,见表1可以发现,受试者参与田径学习动机与该门学业成绩总体上有着影响,主要体现在两种动机类型:激发兴趣动机(P=0.045<0.05)和家庭责任动机(0.013<0.05)。这就充分的说明了动机对于行为和最终的结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结合激发兴趣动机来分析,如果受试者长期以来一直对田径产生兴趣和乐趣,那么他就会更愿意、更主动去完成田径学科的任务,他的田径成绩也一定会很理想,这也足以证明其内在动机水平就越高;如果从动机的分类上来分析,肢体类的学习动机更多是属于融合性动机,这样的学生能够合理拟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与计划,并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方式面对学业,之所以这种类型的学生他的学业就能够越理想。还有一种就是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动机意识,P值为0.013,足以证明家庭责任感越强,他们的学业成绩就越理想。调查问卷显示:体育定向生大部分来自地方农村学校,他们有着远大的志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现状,报效父母家人,从某种程度上讲比城镇的学生更懂事、更务现实,所以他们就想考出高分来面对自己的学业。仔细分析他们的考核成绩,P值为0.076,但这个成绩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进行分析,中国教育的考核成绩大都属于工具型动机的,虽然田径是属于肢体类的内容即重复练习到加深肌肉本体感觉再重复再记忆,最后形成技术的动力定型。但是从国内当前的教育体系不难发现,应试学业考核成绩能够决定学生个人的发展前景,这也是唯一的抉择方式。
6 结论
笔者通过研究,用数据进行统计并加以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1)五年制师范体育定向生田径课程学习动机定位取向,主要还是以完成自身学业成绩为主,通过身体参与加强健康意识、强身健体,为今后踏上小学从教事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还可以兼顾社会指导员的职责,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磨炼自身的意志,为终身体育的形成打好基础。
(2)五年制师范体育向生田径学习动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笔者运用回归分析表明,受试者参与田径学习动机与该门学业成绩有着影响,调查显示主要体现在激发兴趣动机和家庭责任动机两个方面。
总而言之,五年制师范体育向生田径学习动机价值取向内在因素、田径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之间都存在相互的影响,通过本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进行田径学习的思想动态,实施田径个人计划与目标的进展,重视整体学习氛围与个体发展的关系等。作为师范学院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思考如何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加强课堂与课后学习习惯,培养社会、家庭意识动机来提高学生田径的学业成绩,从而完成教学计划,实现个人发展目标,最终取得最佳的学业成绩。
参考文献
[1] 陈龙,陈开梅,杨剑.运动动机的研究综述[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4(2).
[2] 李梁,鲍志宏,季浏.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与激发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4(3).
[3] 孙耀.成就目标取向与体育学习动机的激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4).
[4] 胡红,李少丹.大学生学习体育动机的调查与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
[5] 徐赟.大学生体育动机类型浅析[J].固原师专学报,2004(3).
[6] 初少玲.家庭體育氛围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的调查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
[7] 王爱丹,董晓春.大学生体育动机、态度与高校体育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
[8] 施亚菊.论大学生体育参与动机的培养[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9] 邱小慧,党繁义,邱君芳.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研究[J].体育文史,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