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医理论对老年人群进行“三调两保”健康干预研究进展

2017-02-27

护理研究 2017年30期
关键词:三调中医理论情志

, ,

基于中医理论对老年人群进行“三调两保”健康干预研究进展

陈燕,方森,洪净

基于中医“治未病”“九种体质”“四季养生”“药食同源”等理论阐释老年人群健康干预可及范围,即“三调两保”,包括生活起居调理、饮食调理、情志调理、中医特色技术保健、中医运动保健。总结老年人群健康干预可行方法,为老年人群中医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中医理论;老年人;健康干预;生活起居调理;饮食调理;情志调理;中医特色技术保健;中医运动保健

据统计,我国老年人口约占全球的26.6%,2015年—2035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达20%,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1]。由于我国健康干预管理起步较晚,老年人群中医健康干预管理相对滞后[2]。本研究重点从中医“治未病”“九种体质”“四季养生”“药食同源”等理论阐释老年人群健康干预的可及范围,即“三调两保”包括生活起居调理、饮食调理、情志调理、中医特色技术保健、中医运动保健,总结了老年人群健康干预可行方法,为老年中医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 中医理论指导健康干预

1.1 中医“治未病”理论 “治未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然而“治未病理念”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形成[3]。作为中医学中一项重要理论,“治未病”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及瘥后防复等内容,在疾病预防、治疗中具有以下优势:治其未生、治其未发、治其未盛、治其未传、治其未复[4]。“治未病”与我国提倡重预防的疾病治疗方针相吻合,可有效指导老年人群健康干预工作的开展。中医“治未病”在老年人群健康干预中的饮食、情志、生活起居、运动保健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李祎楠等[5]运用“治未病”思想研究老年人糖尿病的前期防治,并指出“限饮食,阻肥胖”“勤运动,健体质”“减压力,畅情志”在糖尿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王轶蓉等[6]运用治未病理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在谈及防止复发、预防远期并发症中明确指出“畅情志、调饮食”的显著作用。吴存恩等[7]研究“治未病”理论在大肠癌防治中的运用,明确了修养精神、调试饮食、加强锻炼、顺应自然、起居有常等健康干预措施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中的显著疗效。

1.2 中医“九种体质”理论 体质分类现多采用王琦教授倡导的中医九种体质分类方法。21世纪初,王琦教授在七种中医体质分型基础上增加了气郁质和特禀质,形成了九种中医体质基本类型,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王琦教授分析九种体质的常见表现及发病倾向,并从饮食调理、生活起居、体育锻炼、情志调理、药物调理等方面给出健康干预方案。邸洁[8]以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为试点,通过情志、饮食、起居、运动、经络五方面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康干预,发现中医体质综合健康干预可以改善偏颇体质。全亚萍等[9]对120例中风易病人进行体质分类,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药物、针灸、药浴等方面给予长期综合健康干预,结果发现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降低。杨黛仙[10]从运动、饮食、情志、中医特色技术等方面对糖尿病病人在中医体质辨识基础上进行前期效果评价,结果显示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降低。

1.3 中医“四季养生”理论 《灵枢·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古代医家也强调:“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进一步强调了人类顺应四时养生的重要性。中医四季养生的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11]”,根据中医五行学说和脏腑理论,建议春季养肝,夏季养心、脾,秋季养肺,冬季养肾。“四季养生”理论在老年人群健康干预管理上具有顺四时,涉面广的特点,包含“三调两保”五大模块的全部内容。姚璠等[12]在研究四季养生之夏季养生中,认为应从季节、饮食、起居、运动、情志、药膳等方面进行健康管理。吴非[13]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年会上指出,中医“四季养生”运用于老年人群健康管理中,应在四季、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注意科学干预,寻求阴阳平衡。张璐等[14]研究老年人四季养生保健时,亦强调了从生活起居、饮食、情志、运动、中医特色技术等方面全面调摄的重要性。

1.4 中医“药食同源”理论 “药食同源”是传统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国最早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的出现,标志着食物与药物开始出现不同的界定与范围[15]。唐朝《黄帝内经·太素》曰:“空腹食之为食物,病人食之为药物”,就充分体现了“药食同源”的思想。“药食同源”理论在饮食调理方面对老年人群健康干预发挥了重要作用。李淦昌[16]结合药食同源理论,运用中医药膳干预51例老年便秘病人,发现老年病人症状明显改善,长期服用还具备预防便秘的作用。徐书英[17]通过研究中医药膳并结合艾灸技术对60例老年病人尿频症状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86.67%,老年病人尿频症状改善明显。

1.5 中医其他理论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除上述主要理论外,中医整理观念、辨证施护、子午流注、七情致伤等理论均强调生活起居调理、饮食调理、情志调理、中医特色技术保健、中医运动保健等五大模块在老年人群健康干预中的重要作用。常国良等[18]研究发现,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在饮食、生活、情志、运动等方面指导临床,可以使老年人群在临床诊治中广为获益。褚明君[19]通过运用中医辨证施护研究100例老年便秘病人的健康干预效果,发现通过饮食调护、药物调理、排便护理、情志护理、针灸等干预方法病人治愈率明显提高。

2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三调两保”健康干预具体应用

中医传统理论对健康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形成了以生活起居调理、饮食调理、情志调理、中医特色技术保健、中医运动保健五项内容为核心的针对老年人群的健康干预规范,简称“三调两保”。

2.1 生活起居调理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天人合一,老年人群在生活起居上要重视年龄、外界气候、居住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做到生活规律,睡眠充足,注意睡前减少饮水,以免夜尿过多影响睡眠[20]。由于老年人群新陈代谢减退,产热减少[21],老年人群居室尽量安排在向阳的房间。根据中医“四季养生”理论,老年人应根据季节变化适时增减衣物,并防止意外跌倒。黎蔚华等[22]通过对1 174例老年人研究发现,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5.6%,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生率更高,因此老年人需格外注意防止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

2.2 饮食调理 宋代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提到“缘老人之性,皆厌于药,而喜于食”,可见在老年人群健康干预中饮食调理的重要性。中医学认为,老年人脏腑功能日渐低下,气血阴阳不足,机体功能紊乱[23],在中医体质、四季养生、子午流注等理论的指导下,老年人群尤其应注意结合自身体质类型,顺应四时季节变化,顺应一日时辰特点,做到合理饮食,适时适量,细嚼慢咽,少食多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马金迪等[24]在研究饮食调理对50例老年病病人临床疗效观察中指出,饮食需注意与疾病、药物的协调统一,以食代药,强调三因制宜与饮食宜忌的重要性。

2.3 情志调理 情志指人的七种情绪,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简称七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黄帝内经》亦认为“百病之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中医情志调理有很多经典健康干预方法,如情志相胜法、移精变气法、劝说开导法、顺情从欲法、修身养性法等,均蕴含着中医情志调理的哲学思想。情志调理在老年人群健康干预管理上应用前景广泛。万花等[25]通过研究情志调理对社区116例高血压老年病人的疗效观察,发现病人依从性明显提高,血压下降效果良好。李云林[26]运用情志调理对60例肝气郁结证病人进行10周的对照试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86.7%。

2.4 中医特色技术保健 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等思想,采用中医特色技术对不同老年人进行调理,如拔罐、中药足浴、艾灸、刮痧、穴位按摩、捏脊、穴位注射、中药熏蒸等。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疾病状况结合保健技术特点,选择恰当的传统保健技术。吴胜菊等[27]对80例乳腺癌病人进行分组实验,特色治疗组采取中医特色治疗技术,如穴位注射、艾灸、沐足等,结果该组病人胃肠道反应明显减轻。郭艺等[28]综述了中药熏洗、穴位贴敷、中药熏蒸、艾灸、中药塌渍、穴位按摩等多项中医特色技术保健项目对老年人群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发现效果显著,中医特色技术保健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2.5 中医运动保健 中医运动保健强调根据老年人体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如气虚体质老年人,情绪较为急躁,应选择以练“意”为主的运动方式,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身体锻炼,如八段锦、太极拳、气功等[29]。而阳虚体质的老年人多怕寒,易受风寒侵袭,锻炼时要多注意保暖避寒,可选择一些短距离跑和跳跃运动。巩艳春[30]通过研究发现,中医运动保健可以有效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防治和复发。

3 小结

我国中医文化源远流长,中医“治未病”“九种体质”“四季养生”等理论指明了“三调两保”的健康干预范围,为老年人群的健康干预管理提供了思路与导向。当然,目前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比如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如何有效结合,老年群体对中医理论认可度和接受力低下,传统健康干预方式难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等。因此,如何克服现有理论和实际障碍,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1] Mao Rui,Xu Jianwei.Population aging,consumption budget allocation and sectoral growth[J].China Economic Review,2014,30(12):44-65.

[2] 鲍勇,杜学礼,张安,等.基于社区健康管理的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发展战略与策略[J].上海医药,2012,33(12):12-16.

[3] 蒋新军,陈燕.中医治未病学说文献探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11):10-12.

[4] 秦卫东.护理实践中“治未病”理论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3):119.

[5] 李祎楠,张兰.从治未病理论浅谈糖尿病前期防治[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7):929-932.

[6] 王轶蓉,王秀云.王秀云运用“治未病”理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体会[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4):714-716.

[7] 吴存恩,王瑞平,吴洁.治未病理论在大肠癌防治中的运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3):223-225.

[8] 邸洁.中医体质综合干预对体质及健康结局的效果评价[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1.

[9] 全亚萍,冯华,陈园桃,等.综合干预对不同体质中风易患者危险因素影响[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2):1-3.

[10] 杨黛仙.护理措施和体质辨识相结合对糖尿病前期干预的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4):137-140.

[11] 冷玉琳.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本义及四季养生[J].现代中医药,2016,36(2):65-67.

[12] 姚璠,赵为民.中医治未病四季养生之“夏”养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4):569-570.

[13] 吴非.四季养生应用于健康管理中的构想[C]//第三次全国“治未病”及亚健康学术交流暨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年会论文集,2011:159-161.

[14] 张璐,陈文,严敏,等.中老年人四季养生保健概述[J].养生保健指南,2016(29):148.

[15] 官宗华,宋捷民,廖广辉,等.浅析《神农本草经》之寒热并用[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7):498-499.

[16] 李淦昌.自拟润肠通便药膳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6,14(6):110-111.

[17] 徐书英.艾灸结合药膳对骨科老年患者夜间尿频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150-151.

[18] 常国良,石雁.整体观念在老年病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7):247-248.

[19] 褚明君.辨证施护对老年便秘患者干预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683-1685.

[20] Jeffrey PW,Philip EV,van Kerrebroeck BM,etal.Excessive nocturnal urine production is a major contributing factor to the etiology of nocturia[J].The Journal of Urology,2011,186(4 Pt.1):1358-1363.

[21] Kasukawa Y,Miyakoshi N,Hongo M.Relationships between falls,spinal curvature,spinal mobility and back extensor strength in elderly people[J].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Metabolism,2010,28(1):82-87.

[22] 黎蔚华,林仲秋,谢志泉,等.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现状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50-152.

[23] Abbasimoghadam MA,Dabiran S,Safdari R.A comparative study on socio-economic variables amongst ederly people in Tehran[J].Payavard Salamat,2011,1(2):172-178.

[24] 马金迪,金玲玲,杨阳,等.中医辨证施护饮食调理干预老年病患者5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36(1):128-130.

[25] 万花,王荣华.中医情志调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峰值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16,38(5):48-49.

[26] 李云林.中医结合情志调理辨证治疗肝气郁结型郁证30例[J].光明中医,2014,29(6):1216-1218.

[27] 吴胜菊,邓少娟,吕小红,等.中医特色技术干预乳腺癌时辰化疗致胃肠道反应的效果[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5):55-56.

[28] 郭艺,陈祖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现状[J].全科护理,2016,14(19):1971-1973.

[29] 于冰琰,毕建璐,陈晶,等.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与气虚质关系的调查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8):1966-1968.

[30] 巩艳春.从中医理论角度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和保健[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6):116-117.

Researchprogresson“threetonesandtwoguarantees”healthinterventionintheelderlypopulationbasedonthetheor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ChenYan,FangSen,HongJi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ubei 410218 China)

R248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30.004

1009-6493(2017)30-3776-03

2016-11-30;

2017-09-26)

(本文编辑 张建华)

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首批培养对象,编号:湘卫人发[2013]13号。

陈燕,教授,博士研究生在读,单位:410218,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方森(通讯作者)单位:410218,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洪净单位:110000,中华中医药学会。

信息陈燕,方森,洪净.基于中医理论对老年人群进行“三调两保”健康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7,31(30):3776-3778.

猜你喜欢

三调中医理论情志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广东省林草湿数据与国土“三调”数据对接融合方法研究*
基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探析补肾化瘀法作用机制及中医理论依据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浅谈五禽戏的“三调合一”法
补火生土法的主要理论研究
生态养鸡宜“三调”
新形势下中医理论研究与发展战略专家共识
浅谈“三调”的养生机理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