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7-02-27赵晶

医学信息 2016年31期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认知障碍脑出血

赵晶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脑出血术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 护理6个月后,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显著提高,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MMSE评分(29.67±3.15)显著高于对照组(24.16±3.28)(P<0.05),觀察组NIHSS评分(7.34±1.68)显著低于对照组(8.97±1.54)(P<0.05)。结论 脑出血术后患者尽早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认知障碍。

关键词:脑出血;早期康复护理;认知障碍

研究发现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调节肌张力,改善患者认知障碍以及运动障碍等[1-2],为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以我院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脑出血术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学会制定脑出血诊断标准,头颅CT确诊存在脑出血;②出血量<60ml;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31分,格拉斯加昏迷评分>5分。依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26例,女17例,年龄(61.2±8.6)岁,GCS评分(15.84±4.51),发病至手术时间(2.64±1.67)h,出血部位14例脑叶,29例基底节区,出血量(37.54±12.36)ml,NDS评分(54.26±12.39),对照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62.5±7.4)岁,GCS评分(15.96±5.24),发病至手术时间(3.54±1.48)h,出血部位17例脑叶,26例基底节区,出血量(38.85±12.49)ml,NDS评分(53.64±12.98),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常规脱水治疗,抗感染、止血、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叮嘱患者按时服药,根据患者症状及时开展相应的治疗措施。

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心理干预中,针对患者心理具体表现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干预,强化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患者自信心,及时纠正患者错误观念。功能早期康复训练中,在患者术后3 d,协助患者保持正确体位,保持侧卧位,支持头部,上颈段保持屈曲状,躯干稍微向后转,上肢与躯干角保持90°,固定后背,健侧位于屈曲位,用针头固定患侧腿部。每2 h更换一次体位,患者病情逐渐恢复后,开展坐位训练,使患者髋关节屈曲接近90°,头部不限制固定,让患者逐渐学会控制头部,指导患者训练坐起动作7次/d,保持 15 min/次。关节活动段阿林中,开展关节锻炼2~3次/d,活动7次/d,从大关节到小关节被动活动,逐渐过渡到主动运行。患者能够行走后,开展站立训练,从10 min/次逐渐增加锻炼量,训练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全部或者部位帮助,满足患者活动需求,随着锻炼的开展逐渐减少协助次数和时间。针对失语症患者,给予语言早期康复训练,后遗症阶段,采用代偿方法,逐渐提高缓和手部运动和协调能力。

1.3观察指标[3-4] 两组患者均开展6个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认知障碍、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并记录死亡病例。分别在患者护理前和护理6个月时测定,患者神经功能评分采用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MMSE评分、NIHSS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t或者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α=0.05作为检验标准,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变化 护理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护理6月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变化 经过护理,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6个月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本组分析中,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建立脑侧支循环,促进病灶周围以及健侧闹促织的重组,促使神经再生,形成新的神经通路。关节活动能够防止痉挛,同时也能够刺激中枢神经,促进神经功能的早期康复。认知障碍时脑出血常见后遗症之一,患者记忆力、注意力严重下降,还会影响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在本组研究中可以看出,经过6个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护理6个月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开展早期康复有助于改善患者认知障碍和神经障碍,并能够降低死亡率,对于脑出血患者应尽早开展正规系统早期康复训练,减少残疾程度,减轻痉挛程度,提高生存质量。关于早期康复护理时间,一般认为越早开展功能锻炼,患者早期康复效果越佳,脑出血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开展早期康复治疗,锻炼种需要注意由简到难,训练强度逐渐增强,鼓励患者逐渐增加主动活动强度[3]。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奥海航,王旭,杨立山,等.双侧脑室穿刺联合腰大池引流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室铸型患者中的时机选择[J].宁夏医学杂志,2014,36(5):415-417.

[2]冯豆,周娜,杜彦辉,等.急性脑出血患者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与早期预后的关系[J].宁夏医学杂志,2016,38(1):54-55.

[3] 梁燕飞,叶碎林.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1):73-75.

编辑/罗茗柯

猜你喜欢

早期康复护理认知障碍脑出血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老年抑郁症与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