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疆藏预科生写作教学浅论

2017-02-26闫盟

人间 2016年32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

(南昌工学院民族教育学院二分院,江西 南昌 030012)

摘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对于国家统一安定和发展意义重大。在预科教育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需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特点教学。新疆和西藏预科生的汉语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本文就疆藏预科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做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少数民许预科教育;汉语写作能力;因材施教;疆藏预科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241-0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学院先后开设了一些民族预科班,在其他的一些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也相继举办了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预科班。1996年全国举办民族预科的高等院校达140余所,在校生11622名。预科教育对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升入高、中等专业学校学习起了很大的作用,对于少数民族学习汉语,融入大社会有很重要的作用。再者,预科教育可以促进各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融合,让更多少数民族人士正确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提升民族凝聚力,保证我国政治统一和社会稳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中,汉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对于他们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前提,所以,汉语的工具性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中尤为突出,从基层抓汉语教学,是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的特色。汉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预科教育的题中之义。在各少数民族学生中,西藏和新疆生源地的预科生由于地域和文化的不同,汉语写作问题各有不同,抓好新疆西藏预科生的汉语写作教学,对于预科教育工作的完成有着重要作用。

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对于少数民许预科教育写作课程来说,教学步骤或者说学习步骤分为三步走:首先将最基本的汉语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其次是基本写作技巧的学习,如比喻、拟人、排比、反問等常见修辞手法以及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等写作技巧的习得,最后是词汇的积累以及好词好句的仿写和学习。

疆藏预科生写作基础薄弱主要在于其基本汉语语法的欠缺、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的掌握不到位以及基本写作技巧如修辞知识等的欠缺。汉语语法的不到位使得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时候非常受限,能够把自己想说的正确表达出来就已经很不错了,写作技巧的使用几乎成了奢求。在这方面,新疆预科生比西藏预科生严重。新疆预科生的三步走中,最基本的第一步就已经成了难题,而对于西藏预科生来说,更大的难题在于他们机械地学习写作之前高考应试文章,缺乏灵活的写作思维和笔触,不管是在笔端还是头脑中,相对死板,难以灵动。

针对这种情况,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新疆预科生和西藏预科生在写作教学中应有所不同。

一、针对新疆预科生

新疆预科生写作教学要注重汉语语法的修正。维语和汉语基本的语法结构相差甚远,并且新疆预科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对于维语的熟悉度远远超过汉语,所以难免在汉语学习中疏忽汉语语法。例如“对……感兴趣”这一汉语固定用法对于很多新疆预科生尤其是两年制预科生是生疏的,在强调多遍后,很多学生在使用时还有惯性思维,这需要教师不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纠正。另外,新疆预科生对于标点符号的重要性概念需要不断强化,他们往往忽略标点符号的使用,有的同学甚至认为标点符号无所谓。

在新疆预科生写作教学中,在作文批改方面要采用学生为主的方式。我们教学时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作文批改方面也是这样。首先,将学生作为主体就要尊重学生原本的意思。我们在修改新疆预科生作文的时候往往因为学生书写错误过多而批改过量,这就容易篡改学生本来的文意,教师自己觉得修改的很好,但是学生可能出现不明白的状况,对于学生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并无效果。教师批改作文要同病句修改一样,尊重学生本意,能不改动就不改动,行文是长久之事,懂得行文规范才是写作课程的目的,一时的好文章不代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再者教师批改应该文后批注多余原文中修改,在文章后指出文章的写作问题,抓住常见的主要问题,才能让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有个深刻的印象。

新疆预科生常见写作问题有:1.基本语法错误,行文不通顺;2.材料简单无新意;3.无主题或者主题不明确;4.全文逻辑思维混乱;5.标点符号和书写格式有误。

二、针对西藏预科生

西藏预科生的汉语水平相较新疆预科生是要好一点,但是他们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创造性。由于特殊的地域环境影响,西藏生普遍存在害羞、死板、缺乏创新和活力等特点。也由于应试高考作文的影响,经过笔者在所教西藏预科生中做调查,他们往往会为应试而背诵一两篇模板文章。在批改西藏预科生作文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众多学生的思路、语言基本上是一致的,少有一两个给人带来清新的思维和言辞。

笔者认为,要改变西藏预科生的写作一成不变得问题,首先要从根本上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因而在西藏预科生的写作课上,要以阅读为主,最好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好词好句好文的积累本,不断学习模仿写作,教师辅助讲解基本文体的基本写作要求。在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解其中基本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化为己用。其次,西藏预科生心思普遍细腻,对于生活的感受力其实是很强的,但是他们羞于向其他人讲述自我感受,所以要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最长远的方法是改变他们的性格,而这是一个长久和艰难的工作。在笔者的教学中,西藏生对于公共场合露面表示出极大的恐惧。教师可以试着鼓励他们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或者鼓励他们将自己的内心活动付诸于文章,或许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西藏预科生常见写作问题有:1.材料无新意;2.语言模板化,体裁多为议论文,缺乏改变;3.文章结尾主题刻意拔高;4.写作技巧匮乏;5.句子累赘,有凑数字嫌疑。

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汉语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秉承因材施教的方法,深入研究了解学生,对症下药,结合教育目的,才能收到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海龙.应用汉语读写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双.汉语写作进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于丽,徐显龙,张迎治.汉语写作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闫盟(1988–),女,汉族,河北人,南昌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初中数学隐性分层教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浅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高中语文作文分层合作运营教学的实践探索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对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卷首语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