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游戏教学
2017-02-26盛有香
文 盛有香
浅谈幼儿游戏教学
文 盛有香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幼儿教育与其他阶段的教育不同,幼儿教育重视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游戏是孩子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幼儿教育中的游戏教学进行分析,探讨当前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发展现状,以角色扮演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为例,探讨幼儿教育的发展策略。
幼儿教育;游戏教学;发展策略
一、游戏教学的内涵
幼儿教育与其他阶段的教育不同,游戏教学是当前幼儿教师普遍会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当前幼儿教育都提倡素质教育,提高幼儿对社会的认知,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其中,幼儿教育中的游戏教学具有社会性,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让儿童在游戏中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并感悟生活。
我在教学中经常创设情境,采取分角色扮演的方法,提高儿童参与游戏教学的兴趣,增强幼儿的学习信心,让儿童在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二、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的发展现状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工作中总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我惊喜于政府对幼儿教育的重视;感恩于社会对幼儿教育的关心;感慨于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发展是可喜的,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我将幼儿教育实践中游戏教学的发展总结如下:
(一)幼儿教育重教学轻游戏
游戏教学应当成为幼儿教育中的主要教学方式。当前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过分重视幼儿教育,但却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味强调知识的教学。不只幼儿家长,许多幼儿教育工作者也是如此。幼儿的游戏教学可以帮助幼儿在游戏中获取知识以及生活技能,许多教育工作者却本能地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儿童认知技能的发展,所以应当重视知识的教学,认为游戏只是一个辅助的教学手段。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玩游戏,只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其积极性,所以在游戏中进行严格的控制,忽视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二)游戏教学出现过分干预或者过分放任自由两种极端
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幼儿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如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有些幼儿教师会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角色的安排,很少问幼儿自己所喜欢的角色。安排角色的同时,还会强制安排幼儿的台词,很少主动关注幼儿的台词需求。这种情况下教学课堂氛围会比较沉闷,课堂看起来秩序井然但是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却不高。
当然,在工作中也会遇到许多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鼓励孩子自由发展,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放任孩子的角色扮演。而这种情况往往会使课堂呈现无序的状态,无法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师游戏参与度呈现两极分化
幼儿教师普遍都很重视游戏,而且对于游戏的重要性也有很深的认同感,在教学中普遍都会采用游戏教学,但是教师参与游戏的热情却呈现了两极分化。有些教师会主动融入幼儿的游戏中,与幼儿一起进行角色扮演,并引导学生。但是有些教师却只是将游戏看成教学的辅助,参与热情不高。往往只是设计好游戏,就将游戏交给儿童,缺少引导。
幼儿游戏教学一般都属于角色类的游戏,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从幼儿的神情以及表现看出幼儿喜欢游戏。有部分老师会全程参与并监督游戏的发展,在游戏过程中会适当地强调游戏规则,但是却缺乏让幼儿独立玩游戏的意识;有部分教师会在安排完游戏的时候,让儿童自由游戏,没有指导也没有干预,游戏教学效果并不好。
三、角色扮演,让儿童在游戏中体验生活
(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是振兴教育的希望,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这是每个人都懂得的道理。高速发展的社会,教育被摆在了一个更高的位置。重视对教师的培训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是起步较晚,缺少专业的教师,导致一些学前教育的教师专业知识技能不过关。
落后的教育观念,忽视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制约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能力,推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教育。这就要求:首先,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珍惜每一次的职业培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发展水平。同时还要认真学习幼儿教育心理以及幼儿游戏的理论,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其先进的游戏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
(二)创设环境,提高游戏教学的有效性
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它是儿童快乐的源泉。创设游戏环境是开展游戏的前提。分角色扮演,需要教师创设最好的游戏环境。幼儿教育中,环境是最重要的一种教育资源,对环境的有效利用,能够促进幼儿的发展。游戏环境决定着游戏教学的效果。适宜的环境可以提高儿童的动手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笔者深深觉得自己身上责任的重大,笔者在不断摸索中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很重要,教学必须进行多方面的准备,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不断学习。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幼儿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江苏省高邮市直机关幼儿园)
[1]虞永平.试论政府在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作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7,(1).
[2]程志龙.我国幼儿教育面临的问题、成因和对策[J].学术界, 2014,(5).